“周年”的泛化与滥用——对当下纪念性展览现状的思考

来源 :美术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F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恰逢xx周年”已成常态rn近年来,以“恰逢xx周年”为名目的展览层出不穷,主要可分为诞辰展与逝世展两大类,其中尤以诞辰展居多.仅在2017年举办的“百年”展就有“中国艺术的骄傲——张仃百年诞辰纪念展”、“世纪刻痕——王琦百年诞辰研究展”、“为画而生——宗其香百年诞辰艺术展”、“沧海伊人——纪念夏伊乔诞辰100周年专题展”等.而除了“百年(10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外,其他“周年”也被各展览活动争相“消费”,如“关山无限——纪念关山月诞辰105周年作品展”、“纪念李可染诞辰110周年——墨天神境·李可染最后十年作品展”、“桃李桦烛:李桦诞辰110周年纪念展”、“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年纪念大展”、“经典·吕凤子:纪念吕凤子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特展”……甚至还有以“为纪念傅狷夫诞辰107周年”为主题举办的“心香·飞梦——傅狷夫艺术世界特展”等,无一不在说明“周年”年数无论奇、偶,抑或整、缺,其之于展览策划的“滥用”与“泛化”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学者福山在其一书提到:所谓信任,是在一个社团之中,成员对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基础是社团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以及个体隶属于那个社团的角色.简言之,信
年鉴学派理论要求我们坚持创新型发展、拓展总体史思路、深化主体性原则、加强跨学科研究。联系到高校年鉴的具体编纂实践,高校年鉴应该在体现高校办学特色、记录学生成长轨
今年夏天,我随沈阳书画院去薰衣草庄园写生,于晨坐在吉普车后备厢上、支起画架写生蘸衣草。画布上流淌着饱满的紫色,至今印象深刻。
期刊
国学经典走进学校,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效尝试。五年来,学校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营养,加强自身修养。  1.打造儒雅环境,让国学经典陶冶学生情操  学校努力打造儒雅的校园环境,让每一个角落都流动着国学的气息。走进校园,“致真致善、立德修身”的校训直入眼帘,“阳光向上、志存高远”的办学目标赫然呈现眼前,经、史、子、集的名句布满了西甬道旁的每一面墙壁,淡黄的墙壁布置得
期刊
张洁的,是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第一篇探讨女性对婚姻、爱情认识的小说.在此,分别从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以及扼杀爱情的因素的透视,来探讨中所反映出来的爱情与道德.
人居迁移,独立、单一的文化体逐渐消融,随之而来的是文化融合与文化失落.各个原本独立、完整、清晰的文化体也在经历着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强弱斗争.集东西方文化为一体的奈保尔
以群作为报告文学研究者,他的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报告文学发生论、抗战报告文学论和报告文学典型论三个方面.以群为报告文学重要的研究者,不仅因为他对报告文学研究历时甚久,
讲述了一个符合中国传统文人心态的“一夫双美”的故事.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十三妹,集“儿女真情”、“英雄至性”于一身,作出了种种侠义之举;而男主人公安骥却几乎毫无作为,仅
在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融通课内外、联通校内外,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的优势条件下,我们以学校三级课程为基础,将课堂建构在资源之中,实现资源与课程的有机融合,并建构以发展型课程为主体、以“项目 ”为特色的社会大课堂课程体系,形成了“以社会资源为依托,以课程体系为承载,以拓展实践为抓手”的社会大课堂工作常态化运行机制,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以基本原则为始端,建构实践活动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