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禁毁小说婚爱模式及婚恋观探微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min06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礼教历来有“男女之大防”“男女授受不亲”之论。家规、家训对男女之嫌都有着严格的约束和规范,尤其是对女性的防范更为严密。如《郑氏闺范》中规定女子八岁即不许随母到外家;《庞氏家训》规定女子六岁就不许出闺门,专心诵读《女诫》。在封建礼教卫道者看来,男女淫邪之事多因“男亲俊仆,出入内室”,或因女子“入寺游山,参僧礼道”而起。因此男女青年的婚恋自由受到极大的限制,但在明清禁毁小说中却不乏男女自由相恋的韵事。本文试图通过对明清之际成书的几部小说所涉及的婚恋模式及其蕴藏的婚恋观进行分析探究。
  一、慕色求才的牵引撮合模式
  (一)直接以“才、色”牵引的模式
  1.《定情人》中的双星天生颖异,更兼姿容秀美,年方弱冠,早学富五车。当他与父友江章相遇时,江见其人物秀美、出口不俗、功名有待,故引至自家府上,让与女儿蕊珠相见。在这里才华为恋爱创造了绝好的机会。而双星见到小姐时,亦为其美貌所震慑。女子的美色是男子动情的诱因,自此为求佳人羁留江府。江小姐初时虽略有心动,但并不动情。只因在母亲处看到双星题诗,为其才华折服,怦然心动,生出三分爱慕,七分怜才之心。男子的才华是催动女子情爱萌发的催化剂。经过反复的传诗和试探,二人恋情终于确定。但又因江章言及“堂堂相府不宜招白衣女婿”,双星不得不进京求取功名,以便完婚。才华又必须为婚姻创造必要条件。对才子来说,功名即如探囊取物,二人的婚姻便成为蟾宫折桂之后的必然。
  2.《欢喜冤家》第十回《许玄之赚出重监牢》其开篇便称道:“艳女风流第一,秀才慕色无双。”秀才、艳女便是才、色的物化代表。扬州府仪真县秀才许玄之,姿容俊美,技通百家,文章班马。偶因一日在自家门首看见邻家对门楼上有一绝色女子,其系盐商施家之女蓉娘,生得姿容娇艳、性格风流。许生自此日思夜慕,常于后院抚琴、吟诗,挑动蓉娘春情,致使二人因情思所动同做一梦,作诗定情,山盟海誓,欢会私合,醒后将梦中之境付诸实践。后因私情败露,许生被囚入监牢,蓉娘遣婢女秋鸿代己救赎许生。许生秋闱高中后,归娶蓉娘与丫鬟秋鸿。在此才、色成为男女主人公情欲冲动、偷情欢会、私订终身的主要诱因。
  (二)间接以“才、色”牵引的模式
  1.李渔《十二楼》卷四之《夏宜楼》中,书生瞿吉人天资奇慧,欲求绝色,偶因用望远镜窥见乡绅詹总管之女詹娴娴有秾桃艳李之姿,浑金璞玉之度,便托媒人上门求婚。娴娴小姐因听左右都言瞿相公俊俏不过,是个风流才子,便心思已动。詹公因吉人尚系白丁,不肯允婚。自负的瞿相公托媒人告诉小姐“安心乐意,打点做夫人”。小姐自思他定有必售之才,更是怦然心动。秋闱高中后瞿相公因事耽搁,娴娴小姐心疑有变,生起病来。其后因多家求婚,二人婚事受阻,娴娴再也拿不住小姐的端庄与矜持,假托母命、大胆叛逆,为自己的终身大事筹谋规划,最终成就姻缘。这一故事除男性窥见女性容貌的方式与众不同以外,完全是一则由慕色、求才心理牵引推动情爱发展的男女婚恋模式。
  2.《夺锦楼》则是一个全然借助人力撮合的才色婚恋模式。明朝正德年间,湖广武昌府渔行经纪钱小江与夫人边氏生有二女,极其标致聪明,可谓人见人爱。二女长成后求娶人家颇多,偏生小江与边氏水火不容,二人各自为政,致使女儿许嫁四家。婚嫁当日四家吵闹告到府里。刑尊升堂,唤到二女并四家许嫁之男,观其相貌,二女乃人间绝色,四男乃粗蠢丑物。于是刑尊主持在十县童生中挑选能文有才之士,为二女择婿。后选中才子袁士骏,其人自称命犯孤鸾,刑尊遂将二女配之。此中男女虽未主动求色慕才,但其婚姻却以才色匹配为其标准。
  这类作品中男性的诗文才华成为女性婚恋选择压倒一切的标准,而女性的姿容色貌则是男性思慕渴求的初衷。
  二、善为自媒的自我争取模式
  晚明冯梦龙在《情史·情贞类》卷末评语中说道:“古者聘为妻,奔为妾。夫奔者,以情奔也。奔为情,则贞为非情也,又况道旁桃李,乃望以岁寒之骨乎!春秋之法,使夏变夷,不使夷变夏。妾而抱妇之志焉,妇之可也。娼而行妾之事也,妾之可也。彼以情许人,吾因以情许之。彼以真情殉人,吾不得复以杂情疑之。”在明清禁毁小说中,似乎更多的作家对男女婚恋自主持肯定和赞赏态度,尤其是对女性在婚恋中的主动性给予了一定的肯定。
  (一)上层女性善为自媒的婚恋模式
  1.《合浦珠》中的女性无论是在婚恋选择上,还是在情欲表达上都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男子则示以拘谨、被动之态,须用个人品行毅力来抗拒女子的诱惑。其中范太守之女梦珠,工琴书,有班妃、易安之才,生就沉鱼落雁之色。在书生钱兰借读其家时,因见其俊美多才,常在帘内云鬟半露,偷窥示爱,并多次遣使女果蔬香茶殷勤招待。在钱生外出之际潜入房中,偷和其诗,愈加爱慕。更加坚信自己的眼光:“若钱郎者,所谓昆山之璧,价值连城。北海之鹏,程搏九万者也。”又使丫鬟将自己所作之诗,传于钱兰鉴赏,以傳情达意。见钱生似有犹豫不决之态,甚是疑惑,多次想和其私会,探明究竟,无奈碍于夫人管束甚严,不得遂心。于是遣丫鬟莲香代己与生相会,并教其应对之语,当面定情,约为婚姻。后经父母允婚终于结为夫妻。封建上层女性在自己的婚恋选择中如此主动大胆、执着勇敢,又不为作者谴责的确不易。
  2.《定情人》中的相府千金江蕊珠小姐见到才子双星之后,并不像一般女性立刻为其才貌倾心,而是在丫鬟彩云的帮助下对其冷眼旁观,反复试探,观其是否性定情深,察其是否情长耐久,在考察后得知双星的确是位至诚不二、钟情不改的正人君子之后,才肯在持正守礼的基础上“小窗定盟”,约为婚姻。虽然二人最终的婚约仍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完聚,但在古代以男性进攻和女性被动承受为主的婚恋选择中,蕊珠小姐能有标准地主动出击,选择符合自己择偶标准的男子,无疑是非常难得的。作者将蕊珠在婚恋中的主动行为称作“遵礼守制,行权有路”,足见是持肯定和赞赏态度的。
  (二)下层社会女性善为自媒的婚恋模式   1.《十二楼》卷七《拂云楼》中资颖出众、有胆有识的丫鬟能红,是下层女性善为自媒的代表。裴七郎因嫌贫爱富,娶丑妻封氏而舍弃美貌的韦家小姐。后封氏病死,裴七郎复求韦家小姐不成。能红亦初时不齿裴七郎的行径,对其遣来提亲的媒婆俞阿妈反唇相讥,不留情面。当从其口中得知,裴七郎下跪求亲是为自己,立刻改变心意。但又恐其“醉翁之意不在酒,要预先娶了梅香,好招致小姐。招致得去,未免得鱼忘筌”,自己则竹篮打水一场空欢喜。但要嫁裴七郎,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小姐的婚姻,因此她巧施计谋,使韦家人改变主意允诺裴七郎与小姐的亲事,另一方面又私自约见裴七郎为其约法三章,巩固自己婚后的地位。最终如意嫁给裴七郎做了如夫人。能红的才智胆识都是作者极力佩服和赞许的。
  2.《合浦珠》中村女瑶枝,亦是一位善为自媒的才女。书生钱兰前去白翁酒馆沽酒,白翁外出,白翁之女瑶枝出迎,殷勤招待。瑶枝因此前看到过钱生为父所题之诗,已有意于钱,故以诗词相问,切磋交流,不忍放其归去。恰好天公作美,风雪四起,阻断归途。白翁不得归来,钱生亦不能离去。瑶枝领其内室拥炉而坐,联诗饮酒。在二人情意最为融洽之时,瑶枝主动提出要与钱生约为婚姻。但當钱生上前搂抱要求苟合时,瑶枝却断然拒绝:“妾之所以午夜会君者,诚为百年之事也。今既蒙金诺,荐枕有日,虽鄙陋之躯,不足珍爱,然私背萱帏以图苟合,则妾亦淫荡之人耳,君何取焉!共薰炉以坐晚,援白雪而联吟。尔既邀我以伉俪之约,我亦许尔以山海之盟,本谓百年之好,谐于一夕。”其虽自为其媒,却可坚守贞洁,不图一时苟合之欢,可谓“但得情长,不在取色”。瑶枝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女性在主动追求婚爱对象的同时觉醒的自我尊重观。
  三、结语
  从以上小说婚爱模式中不难看出,明末清初之际的文人作者对男女婚恋的探讨已经相当深入和进步,首先,他们的才、色模式婚恋理想是把婚姻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的,强调爱情和婚姻的一致性,也是在对没有爱情的婚姻和没有婚姻的爱情所带来的人生悲剧做出反思的基础之上提出的。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爱情和婚姻观的一大进步。其次,对女性婚爱自主的肯定,也是整个社会婚爱自主意识觉醒的最为鲜明的标志。当然明清禁毁小说作者能够看到这一点绝非偶然,是有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作为依托的。自明以来,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民主思想意识得到发展,进而引起市民意识的崛起,个性解放、人性解放的思潮深入人心。婚恋自由观念作为思想解放的一部分,自然亦得到了张扬和肯定。小说是通俗文学的代表,常常能反映出当时民间思想发展的轨迹,具有扬声的功能。
其他文献
林黛玉作为东方重要作品《红楼梦》中的主要女性角色,简·爱作为西方著名小说《简·爱》中的主要女性角色,两个人的命运大不相同:一个是“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一个是困难坎坷、一波三折,却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主要是受19世纪前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欲知大道,必先知史”,通过对两个人物的分析,可进一步了解19世纪东西方的大致情况,并与当今时代相联系,以包容的心态看待世界文化,更为了解世界状况,
期刊
花总于暗夜悄然绽放,雨总会漫无边际地恣意挥洒,风也总是毫无征兆地随时乍起,雪落、雪化也总是了无声息,而日子也如流水般一天天远去,没有印迹,只把沧桑写满脸庞、眼底.rn每
期刊
《未选择的路》是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一首诗。它写于1915年,收录在弗罗斯特的第三本诗集《山间》中。这首诗描述了“我”在林中遭遇歧路,观察比较了两条道路,选择了其中一条,并想象了多年后会如何应对这件事。在这首诗中,弗罗斯特捕捉到了森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并用隐喻唤起了丰富的联想,从而烘托了岔路在人生中的哲学象征意义。本文通过对《未选择之路》中“路”这一意象的分析,探究隐含在文本中的诗人的人生哲学,以
期刊
中国“乡土文学”一词溯源于鲁迅的《故乡》.自20世纪20年代起,文坛上相继涌现了一批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其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
期刊
4月27日,是我和爱人的结婚纪念日。为了隆重庆祝这美好的日子,我提前去了好几个金店,看好了几款做工精细的纯金项链,准备纪念日当天和爱人一起过来,给她一个惊喜,也弥补我心中的一份亏欠。  结婚的时候,就没有送给爱人“三金”,结婚后,每当看到别人的媳妇都戴着金项链,我便十分愧疚。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我的爱人在人前风光起来。没过几年,也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我悄悄买了一条20克的项链送给了爱人。爱人十分惊喜
期刊
随着文学领域的不断发展,文学批评也在不停地演变,影响着老舍及作品,使得老舍研究在不断迭变,并呈现出新的形态。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方面,老舍研究所做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积极探索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中的老舍具有关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值得深思。  一、20世纪30年代文学批评中的老舍分析  (一)主要概况  此时期的文学批评主要分为两大主流:一是文化的批评,二是政治的批评。前者以京派批评形态为主,后
期刊
早上醒来,已经七点多了,这是往常起床的时间.而今天是星期六,天气寒冷,我就如小猫一样继续懒懒地赖在床上,不用赶时间,不用为上班而早早起床,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虽然只是淡
期刊
《左传》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文学作品,其原名为《左氏春秋》,在汉代被改为《春秋左氏传》.从本质上来说,《左传》属于一部独立撰写的纪实文学作品,对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
期刊
离开小城很多年了.rn那年我14岁,在今天看来无疑是我人生的分水岭.我报考了一所外地的学校,我和我的同学们是这所学校录取的首届学生,而我是第一个报到的新生.rn长长的绿皮火
期刊
邹城的北边是一座山,山前有一个村,因山叫作岗山,于是村子便叫岗前村了.岗前村有一条东西水泥路,路两侧早已城市化了.街头商铺林立,灯光五颜六色,车辆川流不息.路南便是市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