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村:光耀沭河 绵延久远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ac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9月3日,“钢八连”第35任连长黄兆震和他的战友们带着抗战的印记走过天安门广场,完成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的重大阅兵。而这支中国陆军王牌军的故事,离不开一个地方——临沂临沭县曹庄镇朱村。
  大阅兵前两年,也就是2013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也曾亲临朱村。习总书记观看了这个抗战初期就建立党组织的支前模范村村史展,了解老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总书记“一定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嘱托依然回荡在老区人民耳畔。而两年多来,这片红色热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习总书记来过,让我们村和村红色纪念园的知名度大大提高,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村里的老人说,之前,村内接待的人群主要是接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而今除了党员干部外,以家庭自驾游为主的城里人和自发而来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这一次,我们就带大家走进朱村,走进那个记载着英雄历史与荣耀的档案馆,走近那段热血浸染的光辉历史。同时,也走近红色记忆背后,长达千年的古村演进史。
  红色热土上的“钢八连”精神
  朱村历史悠久,相传自东周时期就有人在此居住,从岌山恐龙足迹的考古发现到样山马西倚岌山,东傍沭河古道,因境内河流纵横,溪水汇流,玉带缠绕,呈“九龙戏珠”之格局,故村庄因此得名“朱村”。朱村是革命老区,又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39年春成立了朱村党支部,是临沭县最早成立党支部的村庄之一,党支部成立后就积极发展党员,广泛宣传爱国抗日。
  在朱村,一直有这样一个传统,每年大年初一,乡亲们不敬天不拜祖,齐聚朱村王氏老林,第一份饺子要祭奠为保卫朱村牺牲的烈士,悼念先烈,纪念英雄的“钢八连”。
  “钢八连”的故事在朱村代代相传。1944年1月24日(除夕),李庄,大哨等据点的日伪军突袭抗日堡垒村——朱村。“枪声就是命令!”驻守在沭河东岸的八路军老四团三营八连听到枪声后,迅速破冰涉水渡过沭河,在朱村王家老林与临沭独立营、民兵并肩作战。经过六个多小时的激战,击毙日伪四十余人,日伪溃败逃窜。激战六个小时,八路军有二十四名战士壮烈牺牲,连长鄢思甲、独立营政委铁瑛也身负重伤。战后,为感谢八连的英雄壮举,朱村村民赠给八连一面锦旗,上面绣着“钢铁英雄连”。同年8月,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肖华在军区劳模大会上正式命名八连为“钢八连”。自此,朱村与“钢八连”结下了深厚的、永远的鱼水之情。
  “枪声就是命令”是“钢八连”的精神,它也时刻撞击着每一个朱村人的心灵,让朱村人从心底深处升腾起对这些革命先辈的敬仰和敬意,感动之余,让我们不得不更加珍惜今天的和谐生活。2013年11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村看望为抗战牺牲的“钢八连”战士。“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参观时说,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当时给习总书记讲解的王经臣老人回忆道。
  “钢八连”纪念碑的高度,带我们到达一种思维高度,它让我们一再移位,设想着“钢八连”俯视敌人的清冷目光。在它的目光里,人民的幸福是那样清澈,它的记忆里绝大多数与牺牲、与奉献有关。 “钢八连”精神,让我们面对世间的冷暖、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时,我们有的更多的是奉献与接受。
  一路走来,朱村的每一块土地都是有故事的。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间行走,银杏树的坚韧教会你遇事百折不摧;在这样的天地间行走,挺拔的水杉让你的脊梁越发挺拔。站在“钢八连”战斗过的地方,抬头望天,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蓝天有白云相伴,红色的夕阳映照着大地。整个天空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秋收的季节,门前的花生或堆成垛或晾晒着。朱村,又迎来一个丰收年。
  档案馆成为乡村历史文化的活态馆
  抗战时期,朱村被称为滨海“小延安”,据王经臣老人介绍,刘少奇、罗荣桓、粟裕、谷牧、肖华等都曾经在朱村工作、战斗、生活过。朱村八路军抗战是滨海抗日战争史上较为重要的一次战斗。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传统历史和乡土文化遭受破坏甚至面临消亡,作为革命老村的朱村,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既不忘革命传统,又紧跟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朱村于上世纪90年代由村民们自发捐款建设了纪念馆,为的是纪念八路军115师教导二旅四团三营八连抗击日寇的一场战斗。这可能是全国最小、最基层的纪念馆。2009年,朱村又为当年牺牲的烈士修建了英雄纪念碑。2013年4月,投资60多万元建起的红色文化纪念馆正式开馆,这也是该县建起的第一个村级红色文化教育基地。2013年习总书记视察后,朱村又有了新想法,村民们共同努力,建成了朱村军民双拥双建展览室,将搜集到的照片、文字资料整理后向村民展示。而后,建成朱村档案馆,抢在文物消失前全面把乡村文化保护了起来。朱村档案馆一方面为村民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村民可以把收藏的文物放在博物馆里。另一方面,有些器物现在看起来可能不算什么文物,但如果破坏掉确实可惜,所以就抢先保护。
  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朱村派专人外出搜集资料,建成了由朱村抗日烈士陵园、老四团钢八连纪念馆、朱村历史文化陈展室和朱村档案资料馆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当地群众和曾经参加过战斗的部队提供的大量真实文物摆满展室,一件件旧物让我们亲历了当时六小时的激战。
  推开档案馆的门,最直接的感性冲撞,是文字,那些斑斑驳驳地趴在陈列文物上的文字记载了祖辈的历史,从词语到意涵,都毫无障碍地从建国后直接传到今天的日常生活之中,馆中的陈列品有当年参加战斗的革命战士所用过的毛毯、长枪等,也有建国后与村民日常生活有关的身份卡、工分票等。
  关于“钢八连”的故事,关于朱村的最坚挺的物质遗迹,都收藏在朱村档案馆里。馆内收藏着千千万万个久远的故事,以最通俗,最简单的陈列直逼我们的眼睛。档案馆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时间和空间的倒错,带你从民国一直走到今天,这一俯一仰就有了冥思的价值。即便我们没有生活在那时那刻,但那时的照片以及文物上的文字,一直隐隐约约地晃动着我们心里的指南针,引领我们去到那个年代,去感同身受。
  彰显朱村千年古韵的明清民居
  朱村村民以王姓为主,村内现有周、赵、王、常、李、吴、徐、黄、林、文、马、张等十多个姓氏。据族谱记载,该村王姓始祖名王随,于至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王氏祖随迁居朱村,始有记载,后经历几辈人的发展成为当地望族。其中王姓发展到第八代出了一名叫王椽的,高中进士,王氏家族进入发展的辉煌时期。
  目前,朱村王姓祖辈们留下的明清建筑真正成了当地农民的“金马驹”,仿佛能带你穿越到那段尘封的历史,一听王氏家族始祖颇为传奇浪漫的传说。这些老房子虽已不见了昔日的雕梁画栋,但冬暖夏凉让村民们对自己的清代民居仍然情有独钟。
  村里现存最早的建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经有300余年的历史。村民称 “前楼” “后楼”,房子还有一个“前后楼”的穿堂, 类似于现在的门房兼会客室。淳朴的朱村人一直秉持老房子“兴在不兴坏”的原则,无论如何不准破坏。正是这种淳朴的意识,让朱村明清民居历经三四百年的风雨依然保留了下来。至今,有30余间仍然居住着当地的村民。
  散落在朱村的这些老房子呈庭院式组群布局,多采用砖木结构,砖雕,木雕,石雕被广泛应用在建筑上。青砖铺地,琉璃瓦盖顶,飞檐挑角栩栩如生,经过数次的修缮,淳朴的村民依然把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保留至今。精美的雕刻,高耸的脊兽,结实的瓦当、恢宏的屋脊,让整个建筑兼得艺术魅力和雄伟壮观。那历史最深处最柔软的记忆都安放在庭院里。
  洗去城市的喧嚣与烦躁,来到朱村,不是来寻访古迹,而是来沉浸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我们自己的创造物,在这里有一片无垠的旷野。喜欢这里的生活气息,喜欢淳真、忠厚、慢节奏,喜欢村落稀疏、房舍土朴、环境洁净、空气新鲜、饮水清澈。其实说来说去,这一切也就是更贴近自然,一种未被太多污染的自然。
其他文献
●随着购书方式的多元化,书展的意义越来越倾向于展示、交流而非销售,而此次山东书展不仅通过大容量、高密度的21个展厅以及密集的文化读书活动展现书籍的力量,还通过发放惠民书券刺激了文化消费,可谓双赢。  ●在这个速读、略读、浅阅读时代,真正的阅读是专注而长情地沉浸于一本书之中。手捧纸书、忘掉手机的存在,才是阅读最大的快乐。  ●只要人类还有阅读的需求,任何方式的阅读就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谓冲击,或
期刊
●让读者重新走进了书店。  听到一位小朋友对妈妈说:“妈妈,我觉得书店比超市好玩多了。”我有一种幸福感。  ●作为一名编辑,阅读的快乐是在千挑万选之后,总会发现有一本书,能够慰藉我的内心,让我不自觉地走进书中的世界。  按照自己的需要阅读。  ●我觉得,电子阅读对纸质阅读的冲击,有如当年电视对电台的冲击。经过若干年后,电视和电台都精确找准了自己的受众群体。  我曾不休不眠地看网络小说,一心只想知道
期刊
●组织得力。我父母今年快70岁了,通过他们的渠道也知道近期有书展、有阅读券的事。他们去体验了,赞不绝口。  ●阅读的快乐是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一批人做沟通。根据自己的情况,阅读那些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书。  ●对小说的纸质出版物冲击会更大些。其他门类似乎不太明显。  我的意识里,只有好的和平庸的文学作品,不分网络和传统。  ●从好的作品更容易、更便宜地被发现的角度看,对作者和读者来说这都是最好的时代。对于
期刊
年 龄:50后  工作单位:济南市史志办公室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平时看历史方面的书多,也比较关注这方面的新书动态,来书城更多的是看一些关于济南的地方史的书。关注最多的是写济南的地方史 。济南的地域文化的书很多,这几年这方面的书出的也很多,《济水之南》等都拜读过。  读书让我收获很大,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知识上,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工作做一个积累,这在我参与编书时就体现出来了,在编写《济南泉水志》《济
期刊
甘肃、宁夏:2016年8月21日-22日  8月21日午后2时许,从贵阳飞至兰州的航班落地,从飞机旋梯走下时,游目四望,苍云流转,飞鹰孤翔,陇中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影响下的季风,挟裹着西北地区的历史烟尘扑面而来,坚硬而粗糙,显示出与我们刚刚作别的云贵高原截然不同的地域风情。那一刻,吟咏着毛主席登顶娄山关和翻越六盘山时的两首咏怀之作,有心结合了其中两句,不由得感慨:从西南到西北,红旗漫卷西风
期刊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由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组织为期一周的贵州省采风创作。我们一行追寻了长征途中在贵州发生的影响中国革命逐步走向胜利的重要足迹,探访长征胜利80年以后,贵州老区人民当下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态,被长征路上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所感动,为长征胜利80年来的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而激动。  瓮安在唐朝设建安县,故称“千年古邑”。这里山清水秀,文脉传承,名扬四方。瓮安是红军长征途中很重
期刊
年 龄:80后、2010后  工作单位: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仔仔今年还不到五岁,从两岁多就开始给他读书,只要是他感兴趣的都会给他读。现在长大一些了,也开始看一些左右脑开发、绘画、颜色方面的书,他也有自己比较喜欢的书,像恐龙啊小动物之类的书。  我自己平时也喜欢阅读,更多的是读一些散文、小说之类的书,能让心情放松。对仔仔的读书,一般不会过多干涉他的选择。只要他感兴趣的都会支持,会给他读。近期比
期刊
年 龄:85后  工作单位:自由职业者  我学工商管理,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但喜欢看历史方面的书,跨的比较多,好像是完全没有联系的三界。我一直对历史比较感兴趣,来书城刚买了一本《毛泽东选集》。  可能有人觉得历史的东西很枯燥,但我更喜欢历史中的战略战术,这也会潜移默化的应用在自己平时的工作中。读马列毛系列方面的书,对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它会让你的思维变得有逻辑性、缜密。读历史,心态会慢慢
期刊
《山东画报》等100种期刊获“中国最美期刊” 称号  历时三天的2016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9月25日于武汉顺利落幕。本届展会以“新理念、新融合、新发展”为主题,全面展示了国内外期刊业全新风貌,为广大期刊爱好者提供了一场饕餮盛宴。本届展会展区面积6.1万平方米,共有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家单位参展,展出的期刊及衍生品多达1万多种、20多万件。现场各种活动近千场,其中规模以上活动达2
期刊
2016年8月25日至28日,第六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济南隆重举办,展会以“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创业创新”为主题,主会场设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和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共设7大展区和37个分会场,总展览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创下历届文博会展览面积之最,为全省人民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文化,带来的不只是美感与愉悦,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含金量”。据统计,本届文博会共征集各类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