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重生”:IP、资本与少年心事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佛教护法到道家神通,从红肚兜萌娃到“三头六臂”的民间战神,哪吒是最受中国孩子喜欢的icon和大IP,地位仅次于孙悟空。
  1979版《哪吒鬧海》中,白衣少年用极端方式自刎,散了三魂七魄,命归黄泉,留给我们一个极具悲剧美学意义的眼神。如今上映的《哪吒》中,“丑娃”哪吒像一个叛逆的青少年,高喊着“不信命运,无畏成见”,中二又热血。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哪吒,在一轮复一轮的还原和归来、颠覆与破坏中,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国漫,正在探索神话的现代可能。
  还原和归来、颠覆与破坏
  很少有国产片还没上映就展现出真正的“炸裂”之势:
  大V推荐度93%,豆瓣8.7,猫眼9.7,创口碑纪录,几乎零差评;点映票房6183万,预售票房近亿。上映首日预排片35.1%,同档期只有一部《烈火英雄》可以一战;IMAX看好它,破例制作了巨幕版本——四年前暑期档,《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下称《大圣归来》)从不到10%的排片比起步,最终收获9.6亿元票房。以此为参照,《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称《哪吒》)票房将是10亿元起步。
  未映先火的《哪吒》从一对红蓝CP开始:元始天尊从天地灵气孕育而成的混元珠中分化出蓝色灵珠与红色魔丸,灵珠可助武王伐纣,魔丸则会为祸世间。太乙真人受命将灵珠托生在陈塘关守将李靖的儿子哪吒身上,却不料灵珠与魔丸调换,哪吒为魔丸,龙王三太子敖丙为灵珠。
  就这样,“主角”哪吒生来便注定是混世魔王,黑眼圈、鲨鱼牙、小烟嗓、一脸丧气。他会双手插兜,满脸坏笑,吊儿郎当到处晃悠,戏弄百姓。
  因为在陈塘关百姓围观下以魔丸的身份诞生,哪吒自小就被大家“妖就是妖,就该死”的口水淹没。好容易有个不知道什么叫“妖”的小女孩愿意和自己踢毽子,还立刻被哥哥拽了回去,并用沙包狠狠地砸了圆鼓鼓的小肚子一下。
  歧视误解让哪吒像个叛逆期的青少年,沮丧的哼哼着打油歪诗:“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嘴虽硬但内心依旧希望得到认可。
  然而魔丸出身的哪吒虽桀骜不驯却也有一颗争当英雄的心,最终在李靖夫妇、师父太乙真人的帮助下,用自己的方式挽救苍生。
  这对哪吒人设的改编,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民间传说里的哪吒本源自印度佛教,是佛教护法神,隶属夜叉神系统。此外,哪吒是北方毗沙门天王的太子,他的职责是守护佛法,扫除邪恶,保护世人。
  宋到明之间,哪吒形象逐渐由佛教神形象向道教神形象转变。到《西游记》时,哪吒已变成了外道内佛形象,这个秀骨清研的孩童在跟孙悟空打架时便会露出佛教三头六臂、面目忿怒的佛教本相。
  明朝《封神演义》成书时,哪吒又由佛转道,成了奉上天之命转世人间、来执行伐纣任务的灵珠子转世,形象也有了新变化,肉团出生,长相与民间小孩无异,甚至更萌一点,毕竟他出生时“一团红气、满屋异香”。太乙真人传授武艺与武器,他变成“手提紫熖蛇矛宝, 脚踏金霞风火轮。豹皮囊内安天下, 红锦绫中福万民”的战神。
  自此,哪吒成了继孙悟空之后的最受中国孩子喜欢的icon和大IP,也成为动画创作者的灵感男(女)神之一。1960年代,哪吒在动画片《大闹天宫》里客串反派,胖乎乎、圆滚滚,很像年画里的人物,但两个小眼睛不时往下耷拉着,透着股子“邪劲儿”。他是孙悟空的头号劲敌。双膀一抖,三头六臂,脚底冒着火就冲上了云霄,和孙悟空展开激斗……
  那场“空战戏”也成了中国动画史上无以复加的经典之作,让很多观众铭记至今。
  哪吒真正成为主角,也是在这样一个夏天。
  从“闹海”到“魔童”: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哪吒
  1979年5月19日,陈塘关正是风雨交加,少年哪吒剔骨还父割肉还母,舍命与家庭大决裂:“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
  几十年后,我们仍会回想起,那个记忆里的夏天。一个白衣、红兜兜,扎着两个冲天辫的动画片少年,噙发、睁目、横剑,留给我们一个长久的背影。
  等他再回首,殷红的血滴滴聚拢,成股流出。少年剑眉扭曲颤抖,一对眼睛噙满泪水。作为一名未成年人,哪吒用极端方式自残自杀,散了三魂七魄,命归黄泉。儿时的我们,从那个眼神中,读懂了年轻、快意、热血还有不屈。
  多少年后,哪吒长袖飘飘、白衣若雪,在暗如黑夜的暴风雨中横剑自刎的一幕仍历历在目,这种深沉的悲壮意境,此后的中国动画片再也没有也无法再现了。
  这部动画赋予哪吒形象的精神与灵感被竞相解读,也是几代人悲剧美学最重要的教育课程之一。
  蒋勋曾在《孤独六讲》中提到:“我记得年少时,读到哪吒把肉身还给父母,变成游魂,最后找到了与父母不相干的东西作为肉体的寄托,隐约感到那是我最想做的背叛。我不希望有血缘,血缘是我最大的负担和束缚。”少年英雄不是输在他的武艺上,而是他必须屈服于父亲权威。
  “本来老六”则一边惊叹于哪吒刚烈血腥的手段:“你是我的父亲,但我也可以还给你。待我莲花复生,你若手中无塔,我就要杀你个天地无路。”一边无不惋惜的感慨:当哪吒倒在血泊里,他是自刎的,也就是说他活生生地举手向天,手被折断了;他嚎啕于野,小鹿却再也听不见了。“纵然莲花复生,那并不是哪吒”。
  作家绿妖写过一本《少女哪吒》,后来被李霄峰拍成了电影。作品中王晓冰,在好学生的外衣下,内里却招摇激烈,为了逃离家庭,逃离家乡,偷偷报考大学,在家人的反对下义无反顾远走,电影告诉人们,哪吒即自由。
  蔡明亮的电影导演处女作叫《青少年哪吒》。电影中的青年没有固定的反抗对象,可内心却暗藏一股不安稳、急着要爆发的欲望,他们每一个都是“青少年哪吒”。
  《哪吒闹海》也影响着新《哪吒》的导演饺子。他欣赏哪吒身上的叛逆精神,但对影片中非黑即白的角色关系持一点保留意见。当然,他也不认可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那个近似于反派的哪吒:“如果按照《封神演义》中的形象处理,哪吒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走极端、到处犯浑事儿的煞星,被贴上反抗父权的标签,我觉得可能是对他的一种误读。”   于是,饺子对人物个性、角色关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哪吒和父亲李靖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剔骨还父,割肉还母,这个情节充满了恨意,我想做出充满爱的电影。”饺子曾有一段没有收入、埋头动画的时光,亲友指责他不务正业,母亲用退休工资支撑他的创作。这也是为什么饺子给了哪吒一对疼爱他并且给予他无限信任和包容的父母,在生而为魔的本性之中注入善与爱。
  可以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哪吒。导演饺子表示“故事是一个外壳,里面的精神内核需要随着时代不断变化。每个时代的文化都应该符合当代精神,我们是本着服务当代观众的理念,对原著进行了改编。”
  哪吒的现代之处在于,他是魔丸转世、无可救药,却在爱与关怀下,高呼“我命由我不由天”,变成主宰自己命运的神。
  就像那句经典的台词:“哪吒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也不知道。但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
  人们很容易就能从这样的台词中,找回半个世纪前那个独自面对整个世界的背影。
  “封神宇宙”距离“国漫崛起”有多远?
  起初,没有人意识到《哪吒》将成为新的国漫之光。
  半年前,《哪吒》首支映前贴片预告曝光,顶着黑眼圈的混不吝形象极大地挑战了观众娇嫩的审美,他和人们印象中白净少年相去甚远,因此迅速被贴上烂片标签。
  如今看来,影片的命运与主角哪吒何其相似,除了父母和师父,没有人相信它有一天能够成长为“救市”英雄。
  圆融的故事逻辑、电影中呈现出的情节,瑰丽梦幻的《江山社稷图》、万劫不复宛若炼狱的龙宫,以及一部动画所必须呈现的细枝末节,如万龙甲汇聚到敖丙身上时,周身散发出璀璨光晕,哪吒挣脱乾坤圈变身时燃起的火焰,都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
  “通篇都是细节,到处都是死磕。”在影片结束后三枚彩蛋的间隙,观众们林林总总看到了庞大的创作名单,这也在侧面印证了《哪吒》创作团队曝光的一组数据:历时3年,两年剧本打磨;60多家最优秀的制作团队共同合作;100多个人物形象设计;1400多个特效镜头;5000多个常用镜头。
  《哪吒》要做的,还有扭转观众对国漫低幼、低劣的成见。饺子以哪吒变身场景为例解释:“火焰纹理的疏密和烟雾的浓淡,哪吒每一簇头发悬浮的状态、发量和长短,以及混天绫飘浮在空中,缠绕在哪吒周身变化的韵律,空气的流动和走向等,都需要精确到极致的处理。” 备受观众喜爱的江山社稷图四人抢笔一景,在配置最好人员的情况下,单是草图便“死磕”了两个月,总耗时四个多月。
  当然,并非没有批评,也不可能没有。
  有人认为《哪吒》将诸多观众喜闻乐见的商业元素堆砌在一起,创造了一个迎合大部分口味的形象,但就艺术性来看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甚至将原本哪吒神话的核心精神和悲剧内核都全部舍弃,魔童降世的哪吒完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哪吒所代表的精神,或者说,改编后我们基本失去了唯一一个真正叛逆的英雄。
  更多的则是鼓励。看过点映的影评人史航在微博上力挺,明确希望它“赢”,并认真回复质疑留言、“舌战群儒”。史航特别喜欢影片对亲子关系的处理,他认为“这种亲子关系的好,并不是‘孝文化’,是平等心和救赎意”,而哪吒反抗的是比父权更可怕的东西,比如成见。
  实际上,电影的每一个角色,都在反映一句话,“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申公豹再努力、能力再高,也得不到师父元始天尊的重用,“只因为我是一只豹子”。龙王即使帮助天帝夺取天下,却只是一个镇守龙宫的龙王,而镇守,其实也是永久的囚禁,只因“妖獸就是妖兽”。
  从这个角度想,这样一个有瑕疵的哪吒,或许依然担不起“国漫崛起”的重任。但《哪吒》在坚持本土精神内核的同时,又不安于在中华文化的富矿上坐吃山空、故步自封,而是吸收更多包容和现代的精神,努力扩大传统角色的时代外延。
  这让我们看到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国漫的新的叙事可能性,甚至可以在片尾彩蛋里震撼于他们想要做一个“封神宇宙”的野心。
  或许,比起观众的“真香”惊叹,这才是如今“反套路的哪吒”出现的更大意义吧。
其他文献
自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1918年1月胡适、刘半农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白话诗,鼓吹抛弃旧体诗,打倒旧体诗以来,旧诗不爽已百年有余。  这一百年,旧诗遭到了无情的嘲弄、谩骂,从而被大多数读书人,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彻底抛弃,同时,它又在顽强地抵抗和绝望中自救图存,经历了低潮、复兴、再低潮、再复兴的曲折历程。薪火尚存,绵延不绝。这一百年,风云激荡,变化万千。我们在表层所看到的是旧体诗的起
期刊
20世纪是中国动画诞生、发展的世纪,一代代电影人从最初的皮影戏出发,借鉴最新世界科技成果,创作出一系列的经典动画形象。《大闹天宫》《铁扇公主》《葫芦娃》……无数人的童年记忆,紧跟时代步伐,走到我们面前。  一个个神话故事跃上银幕,一个个经典艺术形象脱离文字的束缚,飞了起来……  从皮影到动画  动漫,中国古已有之,谓之皮影。  《碣石卫志》记载:“穷乡僻壤,地瘠民贫,每厢神诞,多聘木头戏、皮影戏,
期刊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朴树每次上热搜,都必然被炖成一锅浓厚的都市鸡汤。这次也不例外,节目录到一半,朴老师站起来说到点了,要回家睡觉了。随后留下几句鼓励,就真下台走了。  朴树终于坦然承认自己的无能,无法在商业和艺术中做到平衡,无法脱离行业的名利,又无法面对一无所有的人生。朴树走出了神话,可从少年时一路跟过来的听众,还沉浸在朴树的神话里。  “归来仍是少年”的标签  2015年,朴树发了一首新歌《在木星
期刊
喜剧凭借幽默轻松的平民基调深受人们的喜爱,而近几年各大喜剧公司发展状况不均,偏头部喜剧公司上市也曾一度遭遇“倒春寒”,面对越来越挑剔的观众,为保住自己的市场,喜剧公司也在努力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  90后撑起喜剧生意  根据2018《腾讯娱乐白皮书·综艺篇》,脱口秀,喜剧类综艺节目数量递减。从2016年的13档到2018年的4档节目,下降幅度高达2/3,同期网络自制综艺类脱口秀也出现了下滑的情况,
期刊
近年来,传统彩票投注站由于经济大环境影响经营陷入困境,作为与互联网同为新的销售渠道的自助终端销售模式,自助彩票机站上了新零售的风口,尽管互联网彩票暂时进入整改禁售期,但是互联网彩票的发展是大势所趋。那么在“新零售”模式下,未来彩票该如何发展?  新零售正在渗透进彩票市场  数月前,中国福利彩票运营商北京易胜博彩票销售有限公司宣布在山东投放一万台彩票自动贩卖机。据悉,这一万台自动贩卖机将委托山东米乐
期刊
科创板7月22日正式开市,新一轮“造富”之路也随之开启。当天,首批25家科创企业集体亮相,据相关资料初步统计,科创板已“生产”超过100位亿万富翁。以当天收盘价计算,100多位亿万富翁的身家也飙升了570亿元,虽说对于太多创始人、实控人或是一般持股人来说,这还仅是“纸上财富”,但尽管如此,这种造富速度仍令人咋舌。  科创板的造富能力,或许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百位亿万富豪诞生  在科创板首批25
期刊
近日,山大华特对外发布的一则公告引起大家关注,公告称,山东大学与山东国投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根据协议山东大学拟将其全资公司山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大产业集团”)及所属企业股权转让给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国投”),其涉及企业达47家。  其实,高校企业改革也不算新鲜事,教育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早在2018年8月就联合印发了《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政策解读》,
期刊
7月26日下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于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条例》紧紧围绕“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和我省八大发展战略的部署安排,充分发挥立法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山东方案”,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法治保障。  找准堵点、痛点和难点,提供有效制度供给  新旧动能转换是一项关乎全省
期刊
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北京时间10月10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8年和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的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利的彼得·汉德克。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界限感的消除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作品生长在本土的历史之中,一方面吸收着民俗传说神话,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同时也令人想起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和福克纳的家族叙事。诺奖授奖词评价奥尔加的“叙事充满百科全书式的激情,代表一
期刊
8月7日至18日,中国东营黄河口诗会系列活动之“叩拜黄河·万里寻诗”采风活动,在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席陈谨之带队下,作家、诗人韩簌簌、呆瓜、王琪、辰水、老四、赵玉明、杨励等一行,从黄河入海口出发,逆流而上,溯本求诗,历经山东、河南、陕西、青海、甘肃、宁夏、山西等省市,完成了一次以黄河为纽带、与沿黄各省诗人同频共振的“万里寻诗”文化活动。  陈谨之说:“沿黄河逆流而上,用诗歌的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