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肝气虚证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柴胡干预肝炎的作用机制

来源 :世界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123q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肝气虚证角度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柴胡干预肝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筛选黄芪-柴胡干预肝炎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筛选关键药效分子和核心靶点.对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结果:黄芪-柴胡通过升补肝气治疗肝炎患者肝气虚证.经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黄芪-柴胡14个关键药效分子,19个核心作用靶点与其干预肝炎密切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度值前10的核心靶点能与黄芪-柴胡的关键活性成分形成较稳定的构象,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GO和KE GG结果主要涉及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结论:黄芪-柴胡或通过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等活性成分作用于Toll样受体、Th17细胞分化、Th1和Th2细胞分化、PI3K/AKT、MAPK、IL-17等信号通路,参与调节氧化应激反应、肝脏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发挥干预肝炎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便携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在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和便携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将PSG诊断结果视为金标准,比较分析2种监测方式下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度;将相关指标[血氧
目的: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病情程度与白细胞介素-6(IL-6)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之间的关系,并探究二者与OSAHS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谷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OSAHS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各30例,并选择同期收治的单纯鼾症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TNF-α与IL-6的水平进行检测.另外对4组患者心脑血管患病率进行统计.此外对部分中度、重度患者进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结合呼吸训练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衰弱患者肺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衰弱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每天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31例,给予有氧运动结合呼吸训练指导.比较采用不同方式干预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
目的:调查高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高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知识问卷(AKT)现场调查填写的形式,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85例患者的平均AKT评分为(7.59±1.64)分,患者的AKT评分在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居住地、家庭收入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治疗及预后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青海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收治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不同程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中,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提升临床护理服务的质量,最大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中医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建库至2021年7月31日发表的中医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相关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 2.5)统计用药频次、常用药对及药物组合,采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对药物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组合进行分析,采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进行处方和用药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253首
失眠作为身体亚健康的一种表现,会极大地降低生命质量与工作学习效率,为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治疗的方式主要有西药治疗与中药治疗.其中,西药治疗可以迅速发挥效果,但常常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且极易形成药物依赖性,影响到人的身体功能.而中医药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基于此,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有关中药治疗失眠的研究现状,为临床上中药治疗失眠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精神分裂症失眠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山东省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失眠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失眠症状改
慢性低血压在睡眠医学科常见,很多伴有各种失眠问题.目前该病有效治疗的西药不多,部分效果不肯定,同时有不良反应,长期治疗评价较少.中医药治疗该病研究较多,大部分是小样本临床观察性研究,效果好令人期待,系统的临床治疗整理多不全面,没有形成共识,鉴于此作者对近30年的有关研究方剂分析归纳,积累共识,期待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
目的:建立情志应激引起潜伏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复发的“肝郁化火”动物模型.方法:小鼠通过鼻滴感染HSV-14周后,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空斑法分别检测三叉神经节(TG)中HSV-1潜伏相关转录体(LAT)的表达和病毒颗粒,确定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潜伏模型成功建立.小鼠每天拘束应激12 h,持续应激4 d,采用致细胞病变效应(CPE)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三叉神经节中HSV-1的gB蛋白的表达,检测情志应激诱导HSV-1激活情况.HSV-1潜伏小鼠于拘束应激前3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