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堡”战略导向下独立学院非语言类专业学生小语种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ly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培养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复合型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如何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市场输送高素质各行业人才,是加快云南桥头堡建设步伐的重要因素。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小语种人才培养方面应发挥作用。本文探讨了桥头堡战略下小语种教育的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了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非语言类专业学生小语种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及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非语言类专业学生小语种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桥头堡战略下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非语言类专业学生小语种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桥头堡 独立学院 非语言类专业 小语种 能力培养
  一、桥头堡战略下小语种教育的背景及重要性
  近年来,中央提出了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要求。云南省利用地缘优势,成为我国从陆路沟通东南亚、南亚,直达印度洋的通道。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前提下,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国际大通道正在加速形成,烟草产业、矿业、电力、生物资源开发产业、旅游业五大支柱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从云南外贸出口依存度来看,基本徘徊在6%左右,与我国平均30%左右的外贸出口依存度相比,云南对外贸易确实还处于初级阶段,丰富的资源及便利的通道条件,将成为云南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与东南亚经贸合作的基石。
  云南产业经济、国际贸易和合作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需求,这里不仅需要技术人才、商贸人才等,为了沟通的顺畅,外语人才也十分稀缺。在“桥头堡”战略背景下,云南高校需要培养大批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交往合作的外语、外经贸专门人才,以及既懂外语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促进“桥头堡”战略的顺利开展。从市场需求看,目前南亚、东南亚复合型语种人才供不应求。如果以目前的3.5万人为基数,那么云南小语种人才3年中尚有7万人在学规模需要扩展。小语种人才具有特殊性和稀缺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就业形势趋稳,导致某些毕业生紧盯机关、部委、新华社等传统主渠道,造成了某些毕业生严重缺乏开拓精神和吃苦创业精神。学校在建设小语种专业的过程中,急需把人文素养作为学生的小语种能力的重要方面加以培养。
  积极开展小语种教育对于区位非常特殊的云南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各高校通过小语种专业的开设和建设,有助于云南从对外开放的末端走向前沿,是国家实施桥头堡战略的必然要求;小语种教育是云南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云南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需要。
  二、桥头堡战略下云师大文理学院非语言类专业学生小语种能力培养现状
  “非语言类”专业就是指非外语类专业。以往云南各高校的非语言类专业,基本都是以《大学英语》为唯一的外语学习课程,桥头堡建设开展以来,针对云南的区位优势,一些高校陆续开展了以面向南亚、东南亚等国小语种为主的外语课程,旨在培养更多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云师大文理学院就是云南7所独立学院中唯一一所对非外语类专业学生开设大学外语选修小语种课程的独立学院。
  (一)云师大文理学院非语言类专业学生小语种专业开设情况。
  文理学院先后设立了英语、法语、泰语、朝鲜语、日语专业,以及西班牙语、德语、阿拉伯语、越南语、老挝语、缅甸语双语专业方向共11个语种,是云南省开设小语种最多、教学规模最大的独立学院,并最先在云南省开设阿拉伯语-英语、西班牙语-英语、德语-英语双语专业方向。目前,学院把小语种作为第一外语学习的学生人数1000余人,把小语种作为第二外语学习的学生人数600余人,自开设小语种作为大学外语必修课以来,每年有150余人选择学习大学小语种。现有小语种专职教师42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10人;博士2人,硕士20人;外籍专家18人来自11个国家,数量居云南省独立学院首位。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构建了以朝鲜语、泰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德语、阿拉伯语、越南语、缅甸语、老挝语为主体的多语种、多专业、多方向模块课程教学体系,融语言、经济、旅游等学科领域,拓展了10个“小语种”和“双语种”学科专业方向,并采用小语种专业学生“2 2”或“3 1”人才培养模式。
  (二)文理学院非语言类专业学生小语种能力培养的效果调查。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非语言类专业学生选择泰语和日语选修的较多,尤其以泰语为多。为了客观了解非语言类专业学生对小语种学习重要性和目的性的认识、对小语种专业教育的评价,我们结合对学生在学业阶段的成绩报告、实训和就业阶段的情况,设计制作了“非语言类专业学生小语种能力培养研究调查表”。该问卷抽样对象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12和2013级选修了《大学泰语》《大学日语》的学生,问卷发共发放140份,其中泰语,日语各70份,2012级35份,2013级35份,涵盖6个学院,16个专业。问卷调查结果基本情况如下:
  1.选修目的和学习效果方面。过半数的学生是出于为将来求职需要或出国留学做准备而选择了小语种为大学外语;其中八成学生认为自己通过学习后对该门语言掌握具备一定的运用能力,虽然过半数的学生(58%)认为小语种的学习会对专业课学习造成一定影响,但仍有27%的被访学生认为实际上没有影响。
  2.教师授课的跨文化培养方面。八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中能够对课本中涉及跨文化的内容做充分讲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且有50%的学生认为自己通过二(四)学期的学习,对泰国(日本)历史地理知识已经有了基本了解。可以看出,在诸如隐私、道德伦理知识等深入的文化常识方面,学生的知识是有所欠缺的,超过半数(53%)的学生认为对此不太了解。
  3.选修小语种的愿景方面。80%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 小语种”应用型人才培养会对就业有帮助,且有超过一半学生认为在符合本专业对口的同时,愿意供职于对员工掌握小语种有特别需要的外资企业。   4.小语种教学评价方面。针对“专业 小语种”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留学(实习)范围偏窄和实践性课程偏少这两方面的学生占了大部分(90%)。
  总体来说,云师大文理学院非语言类专业小语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的学习动机、对语言的基础掌握和跨文化知识的渗透等方面都较为理想,小语种能力获得了提高;对目标语国家的深层次的认识不够,认为学校安排的实习实训机会不够。
  (三)文理学院非语言专业小语种学生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桥头堡战略的背景下,小语种人才成了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之一,目前云南小语种人才供不应求,小语种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从文理学院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师资力量薄弱。相比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学校,独立学院的小语种专业开设较晚,基本都是在2007年省政府就加强高校培养小语种人才召开过专题会议之后才逐渐开始的,2009年桥头堡战略提出后开始真正重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师资力量薄弱。尽管云师大文理学院的外籍教师相对较多,但专职教师总数并不多,而且师资结构不合理,职称以讲师为主,学历以硕士为主。
  2.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不尽合理。从课程设置上看,文理学院小语种公选课有一个开课标准,即选课学生要达到一定人数才开班,而不会按照当初的开课计划进行。比如,以50人为基准,选课学生达到50人才开班,这其实违背了语言类课程的教学规律——人数少、班级小的授课优势。此外,新开课程开设明显不完善,没有很好的开设规划及开设论证、开设标准。桥头堡战略下,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云南要和更多的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就需要大量小语种人才,并且要求语种越来越丰富,这就需要学校开设更多的小语种专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培养小语种等专业学生。目前,云师大文理学院的小语种专业开设了10余个,但一些专业师资严重不足,选修的学生寥寥无几。从开课时间看,小语种课程大多安排在7、8节课或者之后,甚至周末,这一方面会导致课程和学生可安排时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会因学生的精力下降影响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方面,小语种教学缺乏充足的实践环境,特别是与经贸、企业、跨国管理相结合的实践环境。独立学院的学生虽然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但综合素质较高,愿意参与到侧重锻炼听、说、读等方面能力的实践课中,例如泰语角、缅语角等,以及各种小语种的演讲比赛等,文理学院能提供的机会并不多。
  3.教材建设滞后。首先,教材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目前云南各高校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提高声誉强调自编教材,而忽视了相互借鉴与参考,而且自编教材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其次,教材内容设计不全面或不合理。从文理学院的实际看,一些商务类、旅游类小语种教材没有跟上国际形势,内容陈旧,缺少创新,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一些教材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教学新形式、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运用不够;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实践教材严重不足。
  4.学习质量有待提高。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材匮乏,实践课少,加上独立学院学生的接受能力限制等因素,文理学院小语种课程学习质量不高。由于教学资源紧张,学院的小语种专业课程实行大班化上课模式(部分专业已经在探索和实践小班授课模式),一定程度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缺乏统一的、科学论证的教材,学校自行选择小语种教学内容和设计不同学时,会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独立学院学生续扩招生源质量受到影响,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弱,因而学习小语种的兴趣、学习效率都有待提高。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52%的学生普遍认为在小语种专业学习中,实训课、实践课安排不足,不能满足小语种应用的需求。
  三、桥头堡战略下文理学院非语言类专业学生小语种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针对云师大文理学院非语言专业学生小语种专业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基于桥头堡战略下急需加快小语种人才培养步伐的实际需求,有必要提出解决文理学院小语种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对策,提高小语种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师资水平。
  1.积极培养和引进小语种专业人才。云师大文理学院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积极培养相关语种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等高学历人才,改变小语种师资结构,为小语种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充分共享国际资源,利用与原合作学校的资源共同培养小语种教师,应用教师互派措施和项目共建策略。
  2.加强小语种师资的学习和培训。尽量全部实行小班互动式教学,同时给小语种专业教师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3.建设国际化“双师型”师资队伍。结合桥头堡战略指出的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要求,云师大文理学院可以聘请在国际贸易领域、翻译领域、对外事务等方面有经验的专业兼职教师,增强小语种教学中的实践性,保证小语种专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二)优化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
  1.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云师大文理学院应根据桥头堡建设的契机,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专业的需要,开设不同的小语种课程;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合适的小语种,确保成功就业。课程设置时,要处理好小语种专业课程的体系内部关系,科学组织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突破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应用课设置的传统限制,突出应用和技能,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2.选择合适的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桥头堡建设需求,云师大文理学院在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前,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复合型的小语种人才,使学生具有更广的知识面和更强的岗位适应能力。
  (三)抓好教材建设。
  云师大文理学院应尽快制定小语种教学大纲,并组织有关专家、教师编写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小语种教材。选材应侧重于实用性,突出工作实际和岗位要求的直观性、时效性和真实性。结合多媒体技术,开设有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的综合网络资源,建立包括纸质教材、多媒体学习课件、网络课程、电子教案、教学网站、学习软件、试题库等多种内容的立体化学习和教学资源,为独立学院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还编写英语和小语种语言的双语教材。
  (四)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1.优化教学方式和手段。云师大文理学院的专业教师应革新教学方式,为学生学些小语种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1)开展语言角。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语言角教学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语言学习环境。(2)用好多媒体。在小语种课堂教学中可以大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促进学生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3)组织各种形式的演讲比赛。根据各学校不同程度的小语种教学情况,每年组织一到两次不同形式、不同主题、不同层次的小语种演讲比赛,邀请相应国家领事馆相关人员参加,作为比赛评委。
  2.强化实习实训,提高学生小语种语言应用能力。在小语种人才培养中,实习实训的环节非常重要,云师大文理学院应根据自身条件,尽量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
  参考文献:
  [1]田琰.高校小语种课程建设的困境和出路[J].中国电力教育,2009(01).
  [2]肖平,王红静.全球化背景下小语种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改革[J].才智,2011(18).
  [3]段袁冰.加强面向西南开放的云南小语种教育之我见[J].云南电大学报,2012,,1(3).
  [4]李萍.复合型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思考[J].学术探索,2013(6).
  2013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13Y
  521。
其他文献
电影《无主之作》改编自德国视觉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的真实经历,该片通过艺术家库尔特的成长经历讲述了他是如何在当代艺术中探索,并最终寻回自我的故事。影片最出彩的地方在其叙事逻辑——结合了稳重的线性叙事和灵活的非线性叙事两种特点来展现现代艺术之美,同时从侧面表现创制者对一个时代的态度与思考。本文旨在结合叙事学理论、两条核心叙事线索和电影主旨思想来剖析《无主之作》的叙事逻辑。  一、叙事学理论框架下的《
摘 要: 高校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对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文明习惯的养成、人际关系的处理、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点,我校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高校 宿舍文化 建设  一、高校宿舍文
摘 要: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将素质教育工作纳入学分制管理,制定《成功素质学分制实施办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职业技能、人文身心和开拓创新等素质的发展情况进行积点式量化评价。该素质教育学分制管理模式,在考核时过程与结果并重,并突出社会实践的德育价值,不仅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具系统化、全局化,而且完善毕业质量控制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素质教育 学分制 现代班组长  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
现在我的心里,有些恍惚,好像昨天我才刚刚进入初中的校园,看到那些学姐学长一脸假装的成熟还很羡慕,想着自己也快快长大吧,至少没有人再把我当小孩子哄骗欺负了。可是一觉睡醒,就变了模样,镜子里那个一脸稚气的圆脸小丫头,竟然初中毕了业,而且,打完了中考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对于能够继续在二中读书,我还是相当满意相当知足的。这样说胖子爸爸肯定叹气,说我不思进取,没上了重点高中就这样志得意满,那估计将来考不上
摘 要: 本文立意教育的本真问题,探讨教育的诗性复归这一课题。期以通过“背景分析—现状呈现—路径探析—未来观瞻”等诸个研究环节,探寻教育本真的背景特质,呈现教育本真渐趋模糊的表征,探析教育本真复归的路径,观瞻教育本真诗性复归的可能。  关键词: 教育本真 诗性复归 模糊特征 路径选择  诗人荷尔德林曾写出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著名论断。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于诗意栖居的追求。而教育,作为
摘要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曾风靡一时,时至今日再回头审视或可发现许多新意蕴。该剧不仅展示了作为一个君王所持有的皇权,而且还体现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所拥有的情感,从而显现出皇权与情感的冲突与较量。这种较量的背后,隐藏的是人类恒古不变的人性。  关键词 《康熙王朝》 皇权 情感 较量 人性    由陈家林导演的46集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自2001年11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八频道播放以来,多年来争议不断
摘 要: 高校的教育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时间管理。高校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时间管理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高校学生时间管理必须遵循珍惜法则、规划法则、坚持法则、因材施教法则和前瞻法则,才能实现时间管理的科学配置与长足发展。学生遵循自主原则,实现大学时间的自主支配,制定个性化目标,合理进行时间管理,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校时间管理 学生层面 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总书
摘 要: 本文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例,从文本解读的含义、正确的步骤及文本处理等方面,探讨如何解读文本,优化地理课堂教学,促进有效地理教学。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文本解读 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教学都日益重视文本解读,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必须重视文本解读。只有重视文本解读,正确、合理、科学、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把握地理课堂教学方向,才能理清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及教师怎样教的问
摘 要: 新课程提出,要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调控自身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动力”,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要求,寓教于乐,使学生乐而好学。实施情感教育,乃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挖掘课文,点化情感,展示在语
摘 要: 《旅游景区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但是目前三本院校景区管理课程在教学中存在教材理论深度不够,与相关课程雷同性太多;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缺乏;教学内容体系缺乏整合等方面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明确旅游景区课程功能定位及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旅游景区自身管理特色;创新旅游景区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等。  关键词: 《旅游景区管理》 课程改革 存在问题  旅游景区是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