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具体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亲写“下水”作文;要逐步改正学生习作中的缺点,不可急于求成;要多鼓励,少批评;要带领学生亲近生活,积累素材。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摆脱困惑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而语文教师却时常困惑,为什么我们教得越多,学生越不喜欢作文?根源就在于我们对作文的理解过于功利。如何摆脱困境,怎样走出低谷?我认为,教师要在自身方面下工夫。
一、与其“指手画脚”,不如亲自“下水”
我们经常见到一些语文教师,手里拿着红笔,在学生的作文上勾勾画画,圈圈点点。学生则立侍左右,洗耳聆听老师的指导。最后,老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山雾罩。这时,老师不如亲自“下水”。就像美术老师需要画画给学生看,音乐老师需要唱歌给学生听一样,语文老师也应该经常写文章给学生看。
其实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多写下水作文,带学生过河,并适时适度地展示给学生听、给学生看,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到“美文”的“刺激力”,心灵感动、产生共鸣,从而喜爱作文、敢于作文,并体味写作成功带来的快乐。
因此,教师需要“下水”,“下水”方知深浅,方能有效指导学生“游泳”,并掌握“游泳”的技巧。
二、与其“断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所谓“断其十指”,就是把学生的一篇习作批得体无完肤,老师在评语处罗列了不可胜数的缺点;所谓“断其一指”,就是一篇习作只指出一个缺点。
把学生的文章批得一无是处,这样不仅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给学生造成了过重的负担,让学生一时间不知道改掉哪个毛病。“断其一指”就恰恰相反,一篇习作只指出一个毛病,学生在修改时,有的放矢,轻松自如。
针对一个学生的第一篇习作,我给他的批语是:“字迹应该再清楚一些!”第二篇习作,我给他的批语是:“错字少一些就更好了!”第三次习作,我给他的批语是:“就缺语句通顺了”……如此,每写一次作文,就改掉一个毛病。久而久之,学生便在轻松快乐中提升了写作能力。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不宜急于求成。对于作文中存在的缺点,逐一消除,学生轻松,效果良好。
三、与其严厉批评,不如热情鼓励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些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则不仅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心理学告诉我们:相信自己,才有可能成功。根据成功体验的原理,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幼稚的、粗糙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精改、少改,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才能;还要提供平台,让他们的文章有机会有园地发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级比赛。
给学生习作的评语要落在一个“赏”字上。赏其取材新,赏其立意深,赏其见解独到,赏其构思巧妙,赏其态度认真……使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成功和喜悦。教师应尽量发掘学生习作中的成功之处,小至字词句,大至节段篇,并写下赏识性的批语。当然,这种赏识性的赞语也不能言过其实。有时候,越是好文章越要提出高要求,使作者既得到鼓励,又不至于自我陶醉。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多一些热情鼓励,少一些严厉的批评,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体验成功,让一次次小小的成功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四、与其枯燥讲解,不如亲近生活
如果我们把学生禁锢在课堂内,仅讲解枯燥的写作技巧,便向学生索求优秀的文章,那么学生可能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让学生做“有米之炊”的巧妇呢?
我认为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实地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引导学生把家园、校园及村坊街市和社区活动中的感悟和体验,成长的欢乐和苦涩,向往和梦幻,用语言,充满激情地真实自然地记录下来,或尽情地倾吐。
记得这样一节作文课。我带领学生来到水龙头旁,拿几件带墨点的衣服,和学生一起洗,比赛看谁洗得干净。结果,一个同学手中的衣服上的墨点怎么也洗不掉。别的同学说:“我这件衣服上的墨点就洗掉了,你一定没有用力洗!”同学们你争我抢,谁也没有洗掉这件衣服上的墨点。“老师,这件衣服上的墨点一定存的时间太久了,难洗掉了。”“对呀,墨点久了,难洗掉了,”我就势引导,“那墨点和我们的缺点有没有相同之处呢?”随后,带领学生回到课堂,完成作文。
不难看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对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它就像一汪“源头活水”,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滚滚“材”源。学生有“材源”,就不用再为作文无事可写而烦恼了,此时,写作教学的春天就到了。
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快乐作文,还需要语文教师讲究方法,积极引导,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体验到作文的乐趣,这样作文教学就会摆脱困惑,迎来一番崭新的景象。
参考文献:
[1]尹琼芳.论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期刊论文].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祁国斌.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语文教学之友,2008,(10).
[4]赵克明.语文“伪教学”当休矣.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11).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摆脱困惑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而语文教师却时常困惑,为什么我们教得越多,学生越不喜欢作文?根源就在于我们对作文的理解过于功利。如何摆脱困境,怎样走出低谷?我认为,教师要在自身方面下工夫。
一、与其“指手画脚”,不如亲自“下水”
我们经常见到一些语文教师,手里拿着红笔,在学生的作文上勾勾画画,圈圈点点。学生则立侍左右,洗耳聆听老师的指导。最后,老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山雾罩。这时,老师不如亲自“下水”。就像美术老师需要画画给学生看,音乐老师需要唱歌给学生听一样,语文老师也应该经常写文章给学生看。
其实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多写下水作文,带学生过河,并适时适度地展示给学生听、给学生看,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到“美文”的“刺激力”,心灵感动、产生共鸣,从而喜爱作文、敢于作文,并体味写作成功带来的快乐。
因此,教师需要“下水”,“下水”方知深浅,方能有效指导学生“游泳”,并掌握“游泳”的技巧。
二、与其“断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所谓“断其十指”,就是把学生的一篇习作批得体无完肤,老师在评语处罗列了不可胜数的缺点;所谓“断其一指”,就是一篇习作只指出一个缺点。
把学生的文章批得一无是处,这样不仅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给学生造成了过重的负担,让学生一时间不知道改掉哪个毛病。“断其一指”就恰恰相反,一篇习作只指出一个毛病,学生在修改时,有的放矢,轻松自如。
针对一个学生的第一篇习作,我给他的批语是:“字迹应该再清楚一些!”第二篇习作,我给他的批语是:“错字少一些就更好了!”第三次习作,我给他的批语是:“就缺语句通顺了”……如此,每写一次作文,就改掉一个毛病。久而久之,学生便在轻松快乐中提升了写作能力。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不宜急于求成。对于作文中存在的缺点,逐一消除,学生轻松,效果良好。
三、与其严厉批评,不如热情鼓励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些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则不仅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心理学告诉我们:相信自己,才有可能成功。根据成功体验的原理,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幼稚的、粗糙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精改、少改,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才能;还要提供平台,让他们的文章有机会有园地发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级比赛。
给学生习作的评语要落在一个“赏”字上。赏其取材新,赏其立意深,赏其见解独到,赏其构思巧妙,赏其态度认真……使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成功和喜悦。教师应尽量发掘学生习作中的成功之处,小至字词句,大至节段篇,并写下赏识性的批语。当然,这种赏识性的赞语也不能言过其实。有时候,越是好文章越要提出高要求,使作者既得到鼓励,又不至于自我陶醉。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多一些热情鼓励,少一些严厉的批评,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体验成功,让一次次小小的成功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四、与其枯燥讲解,不如亲近生活
如果我们把学生禁锢在课堂内,仅讲解枯燥的写作技巧,便向学生索求优秀的文章,那么学生可能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让学生做“有米之炊”的巧妇呢?
我认为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实地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引导学生把家园、校园及村坊街市和社区活动中的感悟和体验,成长的欢乐和苦涩,向往和梦幻,用语言,充满激情地真实自然地记录下来,或尽情地倾吐。
记得这样一节作文课。我带领学生来到水龙头旁,拿几件带墨点的衣服,和学生一起洗,比赛看谁洗得干净。结果,一个同学手中的衣服上的墨点怎么也洗不掉。别的同学说:“我这件衣服上的墨点就洗掉了,你一定没有用力洗!”同学们你争我抢,谁也没有洗掉这件衣服上的墨点。“老师,这件衣服上的墨点一定存的时间太久了,难洗掉了。”“对呀,墨点久了,难洗掉了,”我就势引导,“那墨点和我们的缺点有没有相同之处呢?”随后,带领学生回到课堂,完成作文。
不难看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对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它就像一汪“源头活水”,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滚滚“材”源。学生有“材源”,就不用再为作文无事可写而烦恼了,此时,写作教学的春天就到了。
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快乐作文,还需要语文教师讲究方法,积极引导,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体验到作文的乐趣,这样作文教学就会摆脱困惑,迎来一番崭新的景象。
参考文献:
[1]尹琼芳.论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期刊论文].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祁国斌.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语文教学之友,2008,(10).
[4]赵克明.语文“伪教学”当休矣.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