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胃癌子宫转移一例

来源 :实用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0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转移途径主要包括:向邻近器官的直接浸润转移;以肝转移居多以及其他部位转移的血行转移;易发生于上腹部和肠系膜上的腹膜转移;以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脐部为多见的淋巴转移。女性胃癌的患者生殖器官转移以卵巢为常见,即库肯勃瘤,而转移到子宫则较少见。当患者出现阴道淋漓出血和下腹部肿块等妇科相关症状,应考虑到这种少见胃癌子宫远处转移的可能,否则将徒增加手术创伤,也不能改善患者预后,所以妇科医师应熟知此类疾病的鉴别和处理,使患者临床获益最大,同时也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全程心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8月~2019年3月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按护理干预方式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全程心理干预,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和全程心理干预联合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可显著缓解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将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98例围绝经期DUB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戊酸雌二醇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米非司酮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控制出血时间、止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指标及性激素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可有效治疗围绝经期DUB,缩短止血时间,保持机体性激素水平的稳定.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对患者肺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就诊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子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炎症介质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水平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
目的:观察金银花水煎液(浓度250 mg/ml)联合50%葡萄糖注射液对Ⅲ期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8例Ⅲ期褥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清创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呋喃西林溶液湿敷,观察组予以创面湿敷金银花水煎液(浓度250mg/ml)联合50%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后评定两组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肢体肿胀、疮周麻木、红斑面积、疼痛、皮温差值、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64.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引起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恶性程度极高.多数肝癌患者早期通常无症状,就诊时已处于晚期.长期以来,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术后复发率高,临床预后较差.近年来,免疫疗法被认为是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一种潜在有效治疗方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细胞治疗等免疫疗法的出现,为肝癌患者带来新希望.本文就目前肝癌免疫治疗的现状和前景作一综述.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是异常妊娠的一系列疾病,与免疫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该类肿瘤对化疗十分敏感,也是人类第1个可通过化疗获得治愈的妇科肿瘤,但仍有少数耐药、复发和多脏器转移的难治性病例,甚至也有死亡者。近60年来学者们不断进行多种免疫治疗的探索。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报道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抑制剂对本类肿瘤的治疗作用,多为个案和少数病例。本文就该类肿瘤免疫治疗的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转录过程中的副产物而不具有生物学功能。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lncRNA对恶性肿瘤的调控作用日益显现。肺癌相关转录本1(lung cancer associated transcript 1,LUCAT1)作为新近发现的1种lncRNA,在诸多肿瘤中异常高表达并能诱导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对其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望推动相关肿瘤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和预后评估。本文旨在就LUCAT1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潜在分子机
目的评价将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泼尼松)中的多柔比星改为含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的R-CD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76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使用标准的R-CHOP方案化疗(R-CHOP组),37例使用含多柔比星脂质体的R-CDOP方案化疗(R-CDOP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完全缓解率、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一般不良反应以及心脏毒性。结果R-CHOP组和R-CDOP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4.3%
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2位[1]。亚洲前列腺癌发病率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晚期前列腺癌预后差,仍是目前治疗的难点[2]。前列腺癌主要经骨转移,经阴茎转移罕见,国内外报道较少,且多为个案报道。阴茎转移患者多合并多器官转移,多数生存期≤1年。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至2018年共收治3例前列腺癌阴茎转移患者,现结合有关文献复习,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ndoscopic ultrasound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细胞病理学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anNET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PanNETs的EUS-FNA细胞学涂片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涂片进行观察分析,同时收集临床及术后组织病理资料。结果11例中10例细胞病理学诊断为PanNETs,1例诊断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其中11例PanNETs中G1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