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芳的生死恋歌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in_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8年元旦之夜,上海滩最大的戏院正在上演京剧大戏《徐策跑城》,主演是艺名“麒麟童”的周信芳。在最靠近戏台的包厢内,一个漂亮时尚的女孩看得如痴如醉。她叫裘丽琳,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私人银行天宝银楼老板裘夫人的三女儿。在兄长的安排下,她第一次看戏,没想到,竟被舞台上的他深深吸引了。演出结束后,她拉着哥哥奔向后台。
  当时,京剧界有“北看梅兰芳,南听麒麟童”的说法。作为与梅兰芳齐名的周信芳,脱下戏服,一身白衣白裤显得安静淡然,与舞台上的老生形象判若两人。而周信芳看到裘丽琳,也不由地睁大了眼睛,有着四分之一英国血统的裘丽琳,楚楚动人,衣着甜美,令人过目难忘。
  裘丽琳一发而不可收拾地迷上了京剧,成为周信芳舞台下最忠实的粉丝。每次落幕,她总通过戏院的老板去后台看周信芳。一个月后,周信芳突然小声对她说:“裘小姐要见我,不用麻烦老板了,直接到后台来就好。”这温柔体贴的话语,让她满心欢喜。
  不久,他们恋爱了。那时,他28岁,已唱了二十年的戏,她年仅18岁,刚从教会女校毕业。
  爱情来了,地位和年龄的差距都无法阻挡,但他们依旧不敢公开恋情。因为怕被发现,只能悄悄到郊外约会。他们本以为这段地下恋情是安全的,可没想到还是被一个小报记者无意间发现了。
  1928年夏,上海多家报纸在最显著的位置刊登出“上海名媛坟场幽会麒麟童”等诸如此类标题的文章和照片。裘家得此消息,乱成一团。裘夫人先是命儿子封锁消息,然后严密看守女儿。面对报纸爆料周信芳早有妻室的消息,裘丽琳也懵了。她通过正上学的表妹传递信件,提出分手。周信芳急忙回信,解释自己的已婚情况。原来,从小随师学艺的他在19岁那年,师父自作主张为他张罗了一门亲事,而事实上,那只是一场有名无实的婚姻。周信芳恳求裘丽琳不要放弃,并且承诺会离婚。
  面对承诺,裘丽琳坚持了下来,可裘家哪能容许这样离经叛道的爱情。她的哥哥威胁周信芳,母亲也公开发布消息,让女儿相亲。面对这一切,裘丽琳一无所知,依旧通过表妹传递着消息。当相亲对象正式上门时,她才恍然大悟。周信芳得到消息,安排了一辆黄包车随时守候在裘家大院外的一个胡同里——因为无计可施,两人约定私奔。
  1928年端午节过后一个闷热的中午,裘丽琳趁母亲午睡时偷偷溜出家门。周信芳当即带她去火车站直奔苏州,把她安顿在一个偏僻的旅店后,他又急忙返回上海照常演出。当裘家人发现裘丽琳不知所踪时,认定是周信芳捣的鬼。她的哥哥把周信芳绑到黄浦江边,用枪逼迫他说出妹妹的下落。周信芳没有屈服,而是反问裘丽琳的去处。由于没有证据,裘家人只好放了他,但暗地里依旧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周信芳除了演戏闭门不出,裘家人找遍了整个上海滩,一无所获。
  为了迫使女儿早日回家,裘夫人刊登了与裘丽琳断绝关系的声明。裘丽琳看到声明后,决定写信向家人坦承一切,希望得到成全。遗憾的是,裘夫人看到信后恼羞成怒,命令儿子用尽一切力量把周信芳赶出上海。
  为了自己和周信芳的安全,1928年秋,裘丽琳委派律师发布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声明,至此,她与家庭彻底决裂。
  即便如此,他们的爱情依旧不能被世俗接受,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离开上海,到江浙一带跑码头唱戏。虽说是名角,但因为行业的包银制度,再加上母亲爱赌,周信芳负债累累。为此,裘丽琳和周信芳约法三章,以后演出报酬必须她经手,然后,她又找到戏院老板,提出利润分红。戏院老板虽说同意,背后却纠集一些帮派打手骚扰周信芳。怕他出事,裘丽琳就随身携带着私奔时周信芳给她防身的一把手枪每天陪同他上下戏。“尽管我现在记不住如何使用这支抢,可是我觉得若是你爸爸遇到什么危险,那些动作我都会在一瞬间就记起来的,也会毫不迟疑地对准那些冲过来的人开枪。”多年后,裘丽琳如是对女儿说。那些漂泊的日子里,她成了他的私人保镖。
  两年后,在裘丽琳的帮助下,周信芳不仅还清了所有欠款,还组建了自己的戏班。第三年,他信守承诺,和包办婚姻的妻子离了婚,并登报正式和她结婚。离开上海的五年间,他们有了三个孩子,虽然生活平静富足,但渴望家人的祝福依旧是裘丽琳内心最深的愿望。
  就在这时,上海一家戏院邀请周信芳登台,借此机会,裘丽琳写了一封长信回家。亲情毕竟无法泯灭,1933年,她终于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到了上海的家,当穿上母亲为她精心准备的白色婚纱时,裘丽琳放声大哭。
  在此后的四十五年里,他们夫唱妇随,享受幸福与快乐,得到尊敬和荣誉,也遭受过忧患和劫难。不管顺境逆境,他们都相互扶持,彼此慰藉,不离不弃。
  1968年3月26日,裘丽琳遭受迫害在华山医院去世。七年后的3月,同一家医院,周信芳也随她而去。
  四十五年荣辱与共、生死相依,直至死亡带来了离别,他们的恋歌如同京剧的西皮二黄,仍在人间回响。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其他文献
父亲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举报我贪污受贿,接着就有人来抓我了。不是检察院的人,而是一个白胡子方丈带了七个和尚。父亲对方丈说:“我儿子是清白的,求方丈调查清楚。”方丈说:“还你儿子清白很简单,你去收集七条小溪里流淌的清水给你儿子喝下去,他就清白了。”父亲转身就去找小溪,跑的时候跌了一跤,醒了。  一整天,父亲都闷闷不乐,父亲说:“梦是一股神秘的力量,总会向我们的生活暗示着什么。”我安慰父亲:“爸,我只
期刊
斯科特·法尔曼教授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个科学家,他的工作是每天面对着单调的数字,一遍又一遍地写程序,分析数据。机械的重复工作让他几乎发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麻烦事,让他更是想要辞职,起因是他在学校的BBS上对一条帖子的回复。  发帖人是学校的另一个教授,他发起玩笑的话题:“学校是不是把我们的研究经费拿来购买林荫大道边上的树了呢?”  当时法尔曼正忙碌于工作,另一边,却不断有学生在邮件上问一些无聊的
期刊
靳羽西曾如此评价陈愉:“Joy是一个无视规则的人,她教你如何追求梦想,如何捕获生活中值得拥有的每一样东西。”  自小生活在美国的陈愉,她的人生是主动的,她并不认为女性就该含蓄等待爱情,也不认为早早步入婚姻就意味着成功……  陈愉有着好看的小麦色皮肤和亲切的笑容,更有着明亮的开朗和坦诚,在她身上,你可以看到浑然天成的纵情绽放,没有胆怯,没有顾忌。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她不给自己设定任何禁锢。  剩
期刊
梦想是生活的终点站,但我们往往都坐不到直达车,绕过的路回头看,都是美丽的风景。  —— 华少  一分钟,你能说多少个字?据统计,普通人说话的语速,一般在每分钟140字以内;播音员的专业考核标准是一分钟讲200字;《天气预报》主持人,语速则可以达到每分钟350字。  在浙江卫视掀起收视狂潮的《中国好声音》节目中,因为时间有限,主持人华少被要求在一分钟内念完几页赞助商名单。结果,华少虽然露脸次数不多,
期刊
现如今,拆迁补偿造就的富翁越来越多。拆迁虽然让一些人获得了巨额财富,却也给他们的生活和家庭带来了巨大冲击,有的因为房产之争亲人反目,有的开始吃喝嫖赌甚至吸毒。而受影响更深的是一些“拆二代”们,随着生活的巨变,他们的精神大厦和旧房子一起,一夜之间倒塌了……  拆迁暴富,年少女儿却日益空虚  现年46岁的詹群瑛,原是深圳福田区岗厦村土生土长的渔家女。1989年,她和福田区水围村村民李德胜结婚成家,并于
期刊
命运开了一个玩笑  蔡春猪的父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的愿望只是希望儿子能够安安稳稳,好好过日子。17岁时,蔡春猪就从上了两年的职高退学,跑到广东去打工。这是蔡春猪的“第一次折腾”。  没过多久,他就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折腾”。1992年,18岁的蔡春猪来到北京,去北大做旁听生。  那些年,生活全靠哥哥接济。很久之后,蔡春猪的文章在杂志上偶然发表,他因此获得了800元的“巨额”稿费。他打趣说这是他
期刊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已经90岁了。这是个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年龄,似乎无论多风起云涌的恩怨纠缠纷纭过往,都可看到极淡。  1971年,美国大兵还在越南战场上被北越的地雷和人海战术搞得焦头烂额分身乏术,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密使踏上了这片古老的东方土地。随后的若干年里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都有过深入的交往。“我欣赏中国人,中国人的耐性、敏锐、家庭责任感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最悠久的古老东方文化都成为全世界的
期刊
女人像一面镜子一样映照了我的青春,孩子像一面镜子一样映照了我的归途。  ——吴秀波  戴上黑超就型男,换成黑框就雅痞,穿上休闲就帅气,换成西装就绅士,来条围巾就文艺……吴秀波的出现,满足了相当一部分女性的诉求。面对忽然间的红火,吴秀波在他的写真散文集《上天赐予的一场戏》中说:“我是戏子,戏的孩子”。  在生活中比Frank还好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热映,让吴秀波饰演的好男人Frank深入人心。
期刊
从儿时起,杨冬梅就对军人这个职业充满了无限的崇拜与敬仰。在她心中,军人坚强伟岸,他们用铁一样的身躯捍卫着祖国,护佑着人民。长大后,她嫁给了军人,走进了军人的内心,才明白军人的情感是最隐忍的:他们爱家却不能常回家,他们有情却不能随时表达感情。于是,她和许多军嫂一样,为了军人的这份隐忍,为了他们肩负的巨大责任,在最好的年纪,摒弃了浪漫的相守,选择了忍受孤独与默默付出……  来自山西大同的杨冬梅与丈夫田
期刊
凡熟知郑晓龙的人,在跟他聊天之前,都要准备一把瓜子。嗑着瓜子,他才能聊得畅快。这是他戒烟之后的新习惯。  “要更多的人好,这是我的基本心态”  有人评价说:1990年《渴望》播出后,犯罪率下降;1993年《北京人在纽约》播出后,出国率下降;2007年《金婚》播出后,离婚率下降……郑晓龙的电视剧能带动一种风潮。  是的,郑晓龙一个人可以讲述中国电视剧发展史:29岁入职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1990年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