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比较刍议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l1108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我们看到的古典诗词是古人的歌,今天优秀的流行音乐的歌词亦是将来人们看到的今人的诗!
  一、在单一比较中求同
  西谚云:“华尔街没有新鲜事,因为人性从没改变!”人类在发展中的“积淀”塑造了人类的“文化心理结构”,人的某些思维范式没有改变,形成某些固定的母题。
  比如,《诗经·氓》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弃妇诗。《氓》写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遗弃的经历。恋爱之初,她在等她的情郎,“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痴痴地等待后见到了情郎便“载笑载言。”在情郎“信誓旦旦”的表白后,他们结婚了……故事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她最终被遗弃,带着悲愤离开。
  请看罗大佑《痴痴地等》,歌词如下:痴痴地等,你让我痴痴地等。未曾让我见你最后一面,未曾实现你的诺言。痴痴地等,就这么痴痴地等,就让我俩过去的海誓山盟付诸于睡梦中。我曾经幻想我俩的相遇是段不朽的传奇,没想到这仅是我俩生命中的短暂的插曲。也许在遥远的未来不知在何处我们会再相逢,能你不会再记得我而我还依然怀念着你。
  如果那个被遗弃的女子能听到《痴痴地等》,我想在罗大佑那嘶哑的歌声中,她的愤怒失望乃至绝望会汇成一条河,冲走她所有伤心的泪,因为两千年后的歌声里依旧演绎着她的故事的另外版本。这正验证了钱钟书先生的那句话:“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这就是在比较中求同的例子。
  二、在宽泛比较中求异
  在比较中求异,可以A与B乃至与C……比。比如一首今天的歌可以与许多古代的诗词做比较,以《似是故人来》为例。
  《似是故人来》是林夕为电影《双镯》写的,罗大佑作曲,梅艳芳演唱,1992年荣获第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
  《诗经·邶风·击鼓》里说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是大团圆,那是喜剧,可是,故事总有很多种,在《似是故人来》里,林夕写到“执子之手,却又分手,爱得有还无;十年后双双,万年后对对,只恨看不到!”
  同是“故人来”,《孔雀东南飞》里是“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充满确定性,刘兰芝“知是故人来”却无法改变她的命运;文天祥《怀旧·第一百七》里是“故园花自发,无复故人来。乱离朋友尽,幽佩为谁哀。”在感叹故人散尽的背后,诗人在意的是家国天下;而王勃的“林塘风月赏,还待故人来”,喻凫的“一泓秋水一轮月,今夜故人来不来。”充满的是期待;白居易的“忽闻车马至,知是故人来”,字里行间包含着有朋友来留宿的喜悦;钱起的“愁中绿尊尽,梦里故人来。”则是诗人得到故人书信问候后的高兴之作;《西厢记》里的“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那是少男少女间的思念和爱慕……
  或许是受到唐代李益的“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秦观的“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的影响,林夕变“疑”为“似”,一个“似”充满不确定性,一下就把人带到宽广却飘渺的空间里,那里有每一个听歌的人的记忆的湖泊!
  单是一个标题,就意味无穷。那么歌词呢?
  第一节:同是过路 同做过梦 本应是一对
  人在少年 梦中不觉 醒后要归去
  三餐一宿 也共一双 到底会是谁
  但凡未得到 但凡是过去 总是最登对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年少轻狂,有多少人会知道梦会醒?“梦醒时分”有人独自等待,有人另寻新欢,有人终生孤独。“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的感觉会陪伴他们的一生。写到这忽然想到黄舒骏在《未来的街头》里唱到:“属于自己的无法认同,属于别人的难以追求。千辛万苦划过半个地球,只是换得更深的失落!”
  ……
  第二节至第四节歌词同样荡气回肠(略)。请看第五节:
  第五节:留下你或留下我 在世间上终老
  离别以前 未知相对当日那么好
  执子之手 却又分手 爱得有还无
  十年后双双 万年后对对 只恨看不到
  《诗经》里“执子之手,与子皆老”的理想主义变成了冰冷的“执子之手,却又分手”的现实。
  中国诗歌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积淀、艺术积淀及生活积淀之后,在诗歌鉴赏中采用历史追溯法,以意逆志,以更加宽广的视角去比较,去求同或求异,我们或许能在诗歌“艺术的光辉里”看到“意境之美”……
  張鹏先,云南楚雄州教科所中学语文教研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人双侧全膝人工关节同期置换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40例老年患者,给予术前与术后的精致护理措施,包括心理
词性的确定是一个长期让人困扰而未能得以解决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词语的运用、语句的结构分析,以及病句的检查和修改。本文提出了在确定词性的过程中,需要坚持“语法功能”、“同一标准”、“一词一类”的三条原则;并归纳、整理出“词义认定”、“词形参照”、“环境关联”、“逐一排除”、“同类替代”、“多种综合”六种方法;同时指出使用每种方法所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
<正> 通货膨胀已经构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它困扰着国家和企业,扰乱整个经济的正常运行,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难关。因而,对我国引发通货膨胀的内生机制深入探究,以期提出有效的救治对策,平缓和制止通货膨胀已成当务之急。
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中亚国家与世界许多国家都建立起了友好的合作关系。但是,在对其他国家不太了解的情况下,中亚通常更倾向于选择俄罗斯进行经济合作,而在
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的编排,本文主要借助古诗阅读与现代文阅读两大部分的教学为例,論述在教学中如何借助教材文本的教学,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品味作者词语运用的精妙,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学内涵。  一、体味韵律,品古诗用词之妙  虽然古诗简短,用词量少,但词词精炼、句句达意。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古诗的特点,即韵律之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用词之妙。  以《水调歌头》教学为例。这首古诗通篇运用了一个韵
呕血属急症,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有症状。出血部位多在食道、胃、十二指肠,同时可伴有黑便。呕血以溃疡病出血最常见,其次是肝硬化合并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少数是由胃虚、
就目前各类语文考试来看,现代文阅读得分率普遍较低,着重反映了学生解题能力较差,文学鉴赏和读写互动能力较差。究其根本原因,既在于教学方法不甚得法,又在于学生“课内学不好,课外不多读”。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与素养呢?  一、围绕“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里说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就是说,“情
高中语文教材所选文言文都是经过岁月淘洗流传千古的典范佳作;是古代文人深邃思想情感和写作艺术的结晶。学习文言文是我们吸纳继承中华灿烂文明的重要途径;但随着文言文使用情境的消失,学生在没有文言文使用氛围的情况下学习文言文显得异常艰难。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改变方法,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和学习情感。下面以《师说》为例谈谈文言文课堂教学问题。  一、加强课前预习指导,形成质疑生惑意识  师者,
我口抒我情,我笔写我思。一旦明确了“意”,“言”的调动便显得至关重要,言之不清,表意不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用题的终极命意应在于此。需警惕的是师者不能为题目而题目,不可辜负了汉语之美,亦不可不重视思维力的培养。尝试以三步深化活用语用题,提升语思能力。  一、以题解题,初步模仿  2013·四川卷中有这样一道语用题:  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  要
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小学设置语文课时就已明确的,因此语文课就是关于口语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教与学。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它能够为人们认知世界、理解社会架一座桥梁,而语言的运用能力是语文最基础的能力,更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所以,作为当代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语言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更要认识到语文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始终都是语言素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