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平时消费时能够分期付款的商品不是很多,而巴西却不同。巴西信贷消费的商品非常普遍,家用电器、摩托车等耐用消费品可以信贷消费,背包、手袋等一般日用品也可以信贷消费。
消费信贷是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采取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的方式,向消费品交易的双方提供贷款,以解决消费者延期支付给交易双方带来的资金困难。按照交易商品或服务的不同可分为汽车信贷、住宅信贷、教育和学资信贷、小额生活信贷、度假旅行信贷等。
消费信贷这个概念,在巴西很普及,而5年前中国的消费信贷只有172亿元,到2005年年底达到两万亿元,增长速度较快。即使这样,消费贷款在中国所有银行信贷总量里,只有百分之十点几,而巴西银行信贷量已经超过批发银行的数量。消费信贷需要银行提供各种各样的零售银行的服务,比如按揭买房、按揭买车,以后还可以发展到按揭旅游、按揭助学,甚至纳税也可以按揭等等。这些需要银行创新服务和相关的制度做保障。
消费观念是前提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一79%,巴西消费率为78.9%,中等发达国家均在65%左右。与之相比较,中国消费率明显偏低。降低金融风险,增加购买力,提升消费结构的信贷消费已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人喜欢存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一段时间内,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就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升。纵使政府部门和各个商家使出万般手段,也扭转不了这股上升趋势。
巴西人无论男女老少,基本上都是月光一族,挣多少花多少。即使大学教授,其存款的数额也是惊人的少!对他们而言,挣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还透支的债。这种心态在下层民众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巴西,大多餐厅的小工都是每周开一次工资,一个月开4次。原因很简单:如果每月开一次工资,工人们会在拿到钱之后的两天之内迅速把钱花光,然后整整一个月没钱花,每天不是怠工就是琢磨着怎么从餐厅偷点东西拿回家去吃。
同样都喜欢喝酒,巴西人往往会选择在酒吧喝酒,那里的价格可是超市价格的5至6倍;而大部分中国人还是老老实实地在家就着花生米喝两杯。巴西人都很浪漫,男人往往爱往家里买价格贵得惊人的鲜花送给妻子,而中国人的媳妇们恐怕都没有经常得到鲜花的幸运了。
完善信用制度是关键
消费信贷是商家实施的一种促销手段,促进消费的同时,又可扩大内需,不管对商家还是对消费者都是好事。可是为什么巴西的消费信贷做得那么好,而我们却好像总欠缺点什么?也许这并不仅仅是消费观念的问题。
中国没有建立消费者资信制度也是一个因素。我们的信用制度才刚刚起步,还不够完善,拥有信用数据的几大国有银行不愿意与其他机构分享数据,民营企业或机构没有能力、财力或权力建立中央信用数据库。有财力、权力建立中央信用数据库的政府部门认为自己没有责任或能力建立中央信用数据库。我们平时在商场里就体会到能够分期付款的商品不是很多,而巴西却不同。巴西信贷消费的商品非常普遍,家用电器、摩托车等耐用消费品可以信贷消费,背包、手袋等一般日用品也可以信贷消费。
巴西的信贷消费不必办理任何手续,只需刷信用卡就行(以后会按期自动在信用卡帐单上显示应付金额)。巴西的银行业务自动化、网络化的实施程度,尤其是信用卡支付制度比中国发达得多,其核心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个人对银行的借贷更加方便。在巴西,任何信贷行只要进入金融体系,就有紧密的跟踪统计,对消费贷款有专门的检查。商家不必为消费者的信用担心,因为信用卡已反映了消费者的信用状况。
然而在中国,人们在办理相关信用卡时会遇到一道又一道的门槛,原因是没有个人基本账户,所以银行无法了解消费者的信用好坏。在这种情况下,持卡人一旦出现无法支付借款的情况,银行将出现信用风险。而银行向每个赖账者追索债务的工作非常繁琐。所以在办理信用卡时银行会抬高门槛,比如要你出示工资证明或房产证、车本之类能证明你资产方面的东西。
能够符合中国办理信用卡条件的多为一些有固定收入的人,他们使用信用卡多是在旅游、教育、娱乐一些“选择性支出”的消费。但是更多想在衣食住行等“必要性支出”方面进行消费的人,却由于没有固定收入或没有当地户口而办理不了信用卡。
这又和巴西是完全不同。在巴西,几乎每个成人手中都有不止一张的信用卡。巴西人使用消费信贷是为了缩小有钱人和穷人在消费能力上的差异,让更多的人能够买到他需要的东西。这样的好处就是促进了消费,拉动了内需,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从而使穷人有地方赚钱也有积极性去赚钱,为了更好地消费。相比之下,中国就做得欠妥一点,有时会拉大贫富间消费的差距,使我们的救济和福利不能均衡到每个人身上。
社会保障体系是基础
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一个制约消费信贷的因素。应说明的是,巴西的消费是以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的,而中国不是。在中国,许多公民要留足后备基金,要应对多种不确定性。据统计,中国目前享受养老金和医疗保险待遇的人有1.5亿, 仅占总人口的12%。也就是说,中国目前有88%的人要为自己的健康与安全负责。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居民的就业形势也出现了许多不明朗的因素。如果无法对居民提供更强有力的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消费信贷推广的空间将是十分有限的。目前,中国尚无统一的养老、疾病、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已颁布的一些规定因其立法层次低而不具权威性,这极大地阻碍了消费信贷的推进。
然而,这种现象也不能完全怪罪于银行,其采取一些规避风险的手段也是有道理的。目前,中国尚缺乏巴西那种良好的信用环境、借贷双方高度透明的对称信息以及强有力的外部监管和法律约束的条件,因按揭客户和开发商的诚信和能力因素所诱发的信用风险,往往令贷款银行防不胜防。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犯罪也是如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主任郎胜说,新的犯罪一方面往利润高的地方发展,一方面又会往管理薄弱的地方走。为什么犯罪分子狂喊着“到中国刷卡去”,就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有机可乘。还有国人的消费信贷的道德观念也不成熟,很多人对信用很不在乎,觉得在信用上有瑕疵不是件起眼的事,大不了拿现金消费。而在巴西人眼中信用非常重要,他们的公民一生都要和信用打交道,他们尽可能地维护着自己的信用。如果你有过不良的信用记录,比如欠款不还、开空头支票、诈骗等,在你申请贷款、上保险和求职时将比“清白人”麻烦得多,甚至寸步难行;如果你信用良好,则在各方面都对你大开绿灯。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也不能只看到巴西消费信贷的优点。1999年,为了提高投资人信心,巴西央行在实施REAL自由浮动初期采用通货紧缩货币政策,一度将年利率提高到45%,正是由于它的借贷消费十分普遍,高利率大大降低人民购买力,工商活动停滞,失业率节节高升。巴西央行最后在币值逐渐回稳之机不得不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将利率迅速地逐次降到21%。
中国的消费信贷起步比较晚,巴西的消费信贷已非常普遍,消费信贷的每一过程、环节,消费信贷的广告、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履行、违约及责任处理,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此外,还有政府的控制。借鉴巴西发展消费信贷的经验,中国应当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推进配套改革,营造有利于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良好的法制环境。应当尽快制定消费信贷法,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法律制度,完善消费信贷担保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让人们在申请消费信贷时不会有后顾之忧,使中国的消费信贷能在一个高的层次上有一个健康、稳定、高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