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家艺术简介
黄选明,汉族,男,现年50岁。生于四川泸州古蔺,现居重庆,大学文化。他从小喜爱书画,曾先后两次到四川美院学习。其绘画以传统入手,上溯晋唐、宋元、并融入西方及近代的美学;书法师从二王、怀素及颜赵,犹以毛体著称,并创作有大批毛泽东失传的诗词书法作品,被国内外友人和收藏家收藏。他的毛体书法《长征诗》入编“黄河石林书画院大型精装收藏作品集”等典籍。他多才多艺,绘有大型巨制“大禹治水”,被重庆湖广会馆展陈;创作的全国最大的铸铜群雕置于重庆南滨路,大型浮雕《走马街的故事》位于四川宜宾市中区,因此被称为书法、绘画、雕塑三栖艺术家。
在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慕名前去拜访了知名毛体书法家黄选明。入室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毛泽东的诗词《沁圆春·雪》的大幅书法,刚劲有力,狂放恣肆,形神兼备,使整个客厅显得格外高雅别致,气韵旷达,顿觉一阵浓郁的书香扑鼻而来。
我们乘兴观摩了选明先生的书法表演。只见他站立案前,拉开架势,出手不凡,右手握笔、左手压角,双眼微眯了一会儿,忽然手起笔落、墨走逶迤。时而龙飞凤舞、快如疾风;时而潺潺清泉、慢似细水;时而重如巨钟、似刀刻木:时而轻似淡云,垂柳飘舞,顷刻间,一幅气势夺人的《采桑子·重阳》一所呵成。淋漓尽致地挥洒,富有才气的书法,强烈的气势、劲拔的笔迹十分惹眼,充分体现了选明的艺术才华和富有创新奇绝与驾驭笔墨的能力,让人倍觉引人入胜的无限魅力,我们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
也许是得家乡水土滋润,因此拨动了黄选明幼小酷爱书法艺术的心弦。出生于天府之国、四川泸州古蔺的黄选明,自幼就与笔墨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细心研墨习字之时、他内心的灵气逐渐释放开来,从少年、中年、度过多少春夏秋冬,得悟性之先的选明从此在书法艺术上开始了人生悟道之旅。
黄选明早期一幅毛体字“向雷锋同志学习”是为家乡现任郎酒公司一位经理书写。自此,一发而不可收,他开始精心研习毛体字,从未间断。直到后来到珠海经商,一家银行的董事长。特别喜欢毛体字,花钱买了很多毛体书法,仍不满意,于是这位先生曾到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广州美院和全国不少地方寻购,终难如愿。最后找到选明才使他如愿以偿。一下子用2万元买了他四张书画。其中一幅《沁园春·雪》写得惟妙惟肖、几幅真迹令买家爱不释手、视为珍宝,黄选明此时才感到其书法艺术品的经济价值。从此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毛体书法写好,还要走出一条专写毛体书法的路子。
来到重庆后,黄选明又写了几幅,被买家带到北京作为礼品馈赠友人。不料,他的书法在北京被曾跟电影界“大姐大”刘晓庆打官司闹得沸沸扬扬的文化经纪人王建中看中。一次,在电视剧《长征》中出演毛泽东的著名演员唐国强,专程来王建中那里看到了黄选明的书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称赞其字与字之间的连笔非常成功,形神兼备。要说唐国强也是书法圈中人,他还是中国书协会员,为了体验生活他还曾阅读了大量毛泽东的真迹,对毛体书法很有发言权,可谓行家。他说:“很少看到写得这么像的,黄选明的这幅字,很有功底。”
金杯银杯不如读者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读者的褒奖。选明的仿毛体书法,随意之中颇具匠心,内容和书体达到完美统一,活脱脱的就是毛帖、毛体。王建中曾对记者说:“选明是一个集书法、雕塑、绘画为一身的三栖艺术家,我将助他发展”。黄选明自豪地说:“毛体原字一般用兼毫写在16开大小的纸上,我临的字是用大笔写在大幅宣纸上,放大了几倍至几十倍、有很多还是创作的,毛泽东的原作已不见了。所以决无伪造伟人书法之嫌。据说全国有5个名气较大,专仿毛体的书法家,既然王建中和唐国强在推举我,我想要写就要写得最好。”
毛泽东气雄万夫的狂草,天马行空、笔走龙蛇、声势浩大、纵横驰骋、轻重分明、柔中带刚,同时立意高远,具有极高的思想性,使深刻的政治内容与高度的艺术手法达到和谐统一。其书法早期受晋唐楷书和魏碑影响,后博览群帖、擅狂草,用笔恣肆、气势磅礴,章法结构变化万千,风格独树一帜,在《毛泽东诗词选集》、《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等书中有集中展现。于20世纪结束之际,由一批书法名家评选出了“中国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家”: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沈尹默、沙孟海、毛泽东、谢无量、于右任、齐白石、李叔同(见《中国书法的艺术与技巧》一文)。可见毛泽东的书法在当代中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毛 体独树一帜,从古至今,无与伦比。
书法的临摹,伴随着一个书家创作活动的一生,是书法艺术活动的一部分。因此临摹中是要产生美感的。如果书家在临摹活动中不能产生愉悦,并由此升华为美,人们将无从在临摹中培育出创作的力量。临摹也将被排除在书法活动之外,因而也就难以成为书法家的“终身伴侣”。书法的临摹是一件很难的事,却又是书家从事创作的必由之路,因而可以同创作等量齐观,成为独立的作品,故临摹者孜孜不倦,还有一种追求美的力量在支配临摹者。笔者认为,对临摹美的追求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原作做逼真的临摹所产生的美感,我们把它叫做:“复制美。”第二个层次是超越原作的书写过程产生的美感,我们称之为“创造美”。黄选明先生对毛泽东书法的临摹可谓“复制美”,“创造美”两者俱占、十分神似。 •
据史书记载:南朝虞和《论书表》:“羲之常自书表与穆帝,帝使张翼效写,一毫不异,题后答之,羲之初不觉悟,更评看,乃叹曰:“小于几欲乱真!”此叹应为赞叹之叹,惊诧愉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在临书中,临摹者千方百计达到与原作者逼真的境地,从而临摹的美感便产生于这种逼真的努力上。但是,这种美与创造美是有一定区别的,这种美尚未升华,只停留在临摹者之临摹的过程中,偶尔弥补了原作中的不足与缺陷,这种弥补与完善是一种创造。古人把此弥补与完善归结为临书中的“我”即创作精神,而非其形式,是原作中的“我”与临摹者的“我”之交流,从“他我”进入到“自我”。有我之作,必定不是将原作一一摹写的刻舟求剑似的临写,而是有意无意的越过临摹对象的界限,注入了自己的创造精神。黄选明“有我”的毛体临摹法,也就是书论中“遗貌取神”的临书方法。“遗貌取神”是中国书法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黄选明以创造者的眼光审视毛泽东诗词手迹中人的创造精神,一拍即合,产生了巨大的愉悦感,由此生发出自己的美感,左右对原作的临摹,其结果必然产生出自己的审美观念为主的东西。由于其主导是创造精神的交流,故“遗貌取神”的“神”,实际上是黄选明自己的精神。他从临摹开始就注入了自己的创造精神,把体现技术的快感上升到创造的美感,这就是黄选明执著于书法临摹中的力量所在。
选明大量地临摹了古代和近代书法前辈的帖刻、书帖,尤其是毛泽尔诗词手迹选和10多种毛体书法版本以及毛泽东经典善本。从点、线、面开始,一直到快慢舒密的运用,虽临摹得十分传神,但他的心志决不在此,习毛而不泥毛,进得去,出得来,成为他书道的首悟。
黄选明痴迷酷爱毛体书法,求知心切,但他从不忘记其规律,潜心于学法度,悟精髓、如饥似渴地采撷、溶冶毛体书法艺术法度和源流。在参悟毛泽东书法艺术的同时,不断地铸炼自己的身心,把对毛体书法的热爱与激情注入笔端。人前三分钟,人后十年功,从而使他的仿毛书法艺术达到了以假乱真、逼真神似的境界。
我们不想过多地用文字叙述黄选明的拼搏与进取。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黄选明就连自己也不记得用秃了多少毛笔,写坏了多少宣纸。纸墨的清香不知陪伴着他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随着时间的积累。他的书法也因此练得天边浮云、江河征帆、舒展随意、行止自如,淋漓而流畅。观其家中画案底下,长过4米、高1米多的壁柜内堆满了一卷卷毛体书法与手稿,其刻苦程度可见一斑。所有的成功者都一样,成功的背后是汗与累铸成的坚固基石。练书法就像登山,只有咬着牙,挺着上才能到达最终的巅峰。
能“求”到黄选明的书法是一种荣幸。然而,你也许想不到的是,至今为止,黄选明最成功、最令人称奇的作品还是他自己,在数十年寄寓丹青的生活中,他奋斗上进,恣意挥洒,点染自我,意任自悟,从未拜过名师,甚至从未加入任何书协。
在无计其数的赞扬声中,黄选明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深情感慨道:“我花了20多年时间来钻研毛体书法,同时用毛泽东最好的善本不断来完善毛体书法,直到现在我还在研究它。”这真是:成绩面前不徘徊,长路漫漫从头迈,锐意求索永不止,阔步高歌向未来。
(责任编辑: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