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的艾罗.戴维斯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onv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2月,澳大利亚著名的雕塑家,艾罗·布鲁斯·戴维斯教授去世了,享年82岁。
  艾罗是一名非常杰出的艺术家,从1991年起一直担任澳洲雕塑家协会理事。他的雕塑赢得过意大利Rovenna第10届国际双年展的金奖,并在澳大利亚、日本、意大利、德国和美国被广为收藏。
  2月间一个下午,我前往Turramurra的艾罗故居,见到了艾罗的夫人特鲁迪和他们的儿子拉尔夫先生,特鲁迪夫人看上去慈祥而深沉,略带忧伤,拉尔夫则显得十分敏捷。艾罗1950年去伦敦工作,和特鲁迪相识相爱,1952年结婚。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贤慧的女人,据说艾罗经常和特鲁迪在海滩、丛林里的散步中找到灵感。他热爱大自然,一直在大自然里寻找感觉,他痴迷于树丛、树枝、树叶或飞鸟、昆虫的轮廓,捕捉美丽的形态,并把这些形态和轮廓组合起来。艾罗在日本箱根的Kakadu雕塑公园有一件4m高的不锈钢雕塑,恍如一只大鸟,凌空长啸,冲天而起,那数十片巨大的不锈钢片重重叠叠,在风中颤动,如同大鸟的羽毛一样。这件作品,获得了日本颁布的亨利·摩尔奖。
  艾罗还从山脉湖泊中得到启发,他的很大‘部分作品都由许多片不锈钢片组合而成,如果取出一片来,它的形状就像在地理模型中,按同一海拔切成的层而,所以我们看整件雕塑,会有一种有山有水的感觉,如同回到了大自然。他还特别喜欢在山野里搜集一些年久的浮木,略作加工,就是一件独特的雕塑。在艾罗画册的首页,有一句他自己的格言:我的作品来源自然,但是我从不重复自然。
  艾罗出生在悉尼,据特鲁迪言,他从小就有一种强列的创作欲望。幼年时代,他常常把父亲工作遗留下的零碎木片拼作小玩意。他在悉尼男子中学毕业后进人悉尼大学,1947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二次世界大战时,他为空军观察站制作了上百架各种各样的飞机模型,以便观察人员识别各个国家的机型机种。
  1950年,他离开悉尼去伦敦工作。每逢工厂的午餐时间,他就利用从废料堆里找来的边角料制作雕塑。1953年他首次展出了作品“四重奏”,获得好评。在伦敦期间,艾罗受到许多大艺术家的感染和影响,诸如亨利摩尔、雅各布·爱泼斯坦、巴拉·希布尔斯、亚瑟·弗利斯奇曼以及安东尼·佩斯那。此时他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很想停下工厂工作,投入艺术创作,但考虑养家糊口,只能从长计议。
  1955年艾罗回到悉尼,在Randwick工艺学院执教。艾罗是个模型制作高手,他制作过悉尼歌剧院的模型,还为麦格理大学的重要建筑、一些高速公路、公交公司以及南非的铁路系统制作模型。1975年至1976年,他花了6个月的时间在堪培拉制作了公元前350年间古罗马城的微缩模型,美仑美奂。1983—1985年,艾罗成为模型工作者协会主席,1989年又成为终身荣誉会员。因为长期在工程领域工作,他的雕塑工艺性特别强,作品也以制作精美闻名。他会编制有效率的制作工序。如他儿子拉尔夫所说,父亲制作雕塑,从开始就很明确完成后的效果,不达完美,从不放弃。由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身份,他也一直热衷于新工艺和新材料。镭射切割技术问世后,他马上就运用到雕塑制作上。他将许多片不锈钢重叠起来,切割成型,然后间隔地排列组合成一件雕塑。由于间隙不大,在风动中,那些金属片常常撞击发声,在大自然里奏出新奇的乐曲。
  1991年起,艾罗开始创建麦格理大学雕塑公园。一天,他带了另一位雕塑家一起找到了大学的副校长,说:“恭贺您啊,麦格理有一座美丽的雕塑公园”。校长十分惊诧:“有吗?雕塑家在哪里?”他哈哈大笑:“我们来了,就有了。”校长欣喜万分,当即同意。艾罗邀集了25位雕塑家一起工作。不久,校园里,草坪上,大楼间,走道旁便树起众多的雕塑作品。以后的十几年,艾罗一直努力扩展,到今天,已立起了130座雕塑,最大的高达6m,其中不泛海外各国名家之作。艾罗自己的18件作品,大部分是捐赠给雕塑公园的。2002年后,他又协助创办西澳柯旺大学雕塑公园,这也是西澳最早的雕塑公园。艾罗专做室外雕塑,又偏爱雕塑公园,是因为他太热爱大自然了,他愿将自己完完全全地溶人大自然之中。
  2002年,艾罗荣获澳大利亚政府颁布的勋爵,以表彰他对艺术公益事业的贡献。2004年,他获得麦格理大学名誉教授的头衔。
  那天我去麦格理大学,正遇上新生入校,校园里热闹非凡,一片欢笑声,学院,社会只有注入新血,才有进步。看着大群活泼可爱的年青人,我想,艾罗在大学里建立雕塑公园,意义深远,他自己走了,但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却是难以估量。这里的管理人员告诉我,政府部门正在审批他们的一份报告,以艾罗的名字来冠名这座南半球最大的雕塑公园,不久即可通过。
  在艾罗故居的后花园中,众多雕塑围着一间小木屋,那就是艾罗的工作室。屋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电动手动工具,工具台的台面上,我看到了一座不大的不锈钢雕塑,30~40公分高,拉尔夫告诉我这是他父亲最后的一件作品,逝世前几个月前刚做完。捧着它,我似乎还能感觉到艾罗的体温……
  斯人已逝,艺术永存。愿艾罗魂归自然……
其他文献
编者按:软文化的话语权  关于“文化话语权的探讨”从来都没有真正平息过,尤其在中国国力日渐昌盛但社会价值观仍然混乱的时期。文化一旦和权力扯上关系,其问题就不单纯在于学术,而是关乎政治和权术。时下所谓的地域化或国际化、非主流或主流,究竟有多少是非策略的,而真正建构在一种独立价值观之上呢?本期特邀请数位文化学者就此话题展开讨论。或许,只有从内心真正强大和自信起来,关于话语权的探讨才具有实际的意义。  
“越民族就越国际”,从语言逻辑看似乎很有道理,而且是充满了民族自信的表达。但深究一下,我们却会发现:如此说话,骨子里并没有语言表达上的那份“果敢”与“自信”。因为一个自信的民族不会刻意强调自我文化特征,并以此获得所谓的国际化身份,这种姿态不是开放性融入世界的立场,而是对立性割裂世界的立场。也可以这么理解,一味强调自我属性,最终诉求就是自我保存。而为了自我保存对自我属性的强调,则恰恰说明了说话者处于
1968年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从小受雕塑艺术熏陶,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院,1987年至今在《莆田光临雕塑创作室》师承父闵国霖(中国木雕艺术大师)从事雕塑设计、创作,擅长人物雕像,造型奇崛,形神兼备,具有中国传统写意画舍形求意、舍表求神的意韵。《苏武牧羊》《五福祝寿》《妈祖出巡》《屈原》《达摩》《寿星》《和为贵》等20多件木雕精品获国家级金银奖,多为海内外收藏界和中国木雕艺术馆收藏。现为莆田市工艺美
1 李春辉 《残念》 玻璃钢 导师:孙胜银、苏立群 [参展作品]
“一个人的困惑自有其因困惑而成活的幻想。但最重要的是在此你与幻想为敌——你不相信!你的实体在竖立着,并不因为精神上的东倒西歪而迷失了那种竖立感。”1  早在希腊时期,人们为识得生来之样貌就以铜镜自观。东方以镜观象的史实也早在秦汉之际早早显露端倪。镜的反射功能,使人第一次能够看清除了灵魂之外的自身表征。因此,最初镜子也被当做是巫术或是宗教上的器物,被赋予一种精神层面的象征暗示。如今人们面对镜面时可能
莆田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收藏家喜爱的石雕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  1973年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2002年创办莆田诚盟雕塑,石雕作品在2009年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荣获金奖,作品参评省内外大型专业博览会获得多项金、银、铜奖。
巴黎时间12月15日晚,由法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2012卢浮宫国际美术展”在巴黎卢浮宫卡鲁塞尔厅举行颁奖典礼。卢浮宫国际美术展是巴黎最重要的艺术类展览之一。今年,绘画和雕塑类金奖由4位艺术家获得,其中有三位均来自中国。这也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外友好国际交流中心应邀首次组织高水平的中国代表团携作品在展览上亮相。展览期间,中国代表团展区得到了各国艺术家、艺术爱好者及巴黎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展出的
相传在苏格兰的本麦克杜伊山中,生活着一种体型巨大且全身呈灰黑色的类人生物,这种生物被称为本麦克杜伊山灰人。  尽管本麦克杜伊山灰人的首次目击记录是在1791年,但据说其在更早之前就已經出没于苏格兰地区,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   目击记录显示,本麦克杜伊山灰人平均身高为3米,它有着很长的手臂和腿,猿猴一样的头部和短而粗的灰黑色毛发,因此本麦克杜伊山灰人有时候也会被人们拿来和喜马拉雅雪人以及美洲大
前车之鉴  20世纪80年代,心理上的压力导致苏联宇航员瓦伦丁·列别杰夫和他的指挥官之间产生了不小的裂痕。列别杰夫在他所著的《宇航员日记》里描述了这些冲突的细节:当时他们一同居住在俄罗斯的空间站上,有时会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在几周的时间内没有交谈,甚至当对方安静地从自己身边走过时都会觉得受到冒犯。尽管他们都知道,在太空中,特别是在持续如此长时间的任务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这种不必要的冲突显得非常不明
内容摘要:莆田的沉香木雕工艺,从传统雕刻中脱颖而出,逐步向具有独立艺术风格的方向发展,在艺术家们对木雕工艺细化制作中得到升华。现今,这项木雕技艺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与其他地区的沉香木雕艺术相互交流影响,既有相同之处,又独具鲜明的地域性与本土化风格。  关键词:莆田沉香; 木雕艺术 ; 独特风格  Abstract:Eaglewood carving art in Putian had al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