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化学课堂之让谁更精彩*

来源 :中学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d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入教师的常态课的课堂,看到了很多教师在努力的通过自己的课堂渗透着素质教育的味道,努力的灌输课改的精神。课堂中看到教师的付出,看到现代化气息,看到教师的精彩一面。但是仔细品味一下这种精彩,精彩之中却失去了原本的味道。
  一、多媒体的过度精彩
  伴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发展,现在教师的课堂上都在广泛应用多媒体课件,充分挖掘多媒体设备中蕴含的丰富资源,多媒体课件一个比一个做的漂亮,一个比一个做的丰满,甚至可以不看教材、不听讲解,只看课件就知道要学习哪些内容。教师在教学备课的环节中,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在课件的选材和制作上,课件的精彩充分展现了教师课件制作水平的高超,课件的精彩证明了教师对教材和多媒体组合的完整、一致,课件的精彩也证明教师能充分考虑课件的视听效果的完美性。而这些优点存在的同时,也带来了以下几点的不足:
  1.剥夺学生思维的过程
  课件的精彩很容易忽略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忽略思维变通的提升,多媒体课件在增大课堂容量的过程中往往剥夺了学生的正常思维时间,剥夺了学生质疑、设疑、解疑的过程,最终把将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问题越积越多。比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原料的过程中,用课件把一系列问题(为什么不用蜡烛燃烧?为什么不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为什么不用大理石和稀硫酸?)抛出来,然后让学生分析,有些问题学生肯定回答不上来,最后还是要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课件教学就像放电影一样,不能给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让学生到实验室动手做一做,亲身去体验,在自己的探究中获取知识,那取得的效果用课件是无法替代的。
  2.分散学生目光的焦点
  课件的精美,从视觉效果中来单独分析,他会给人以美感,让人感觉赏心悦目,而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课件的精彩,学生的注意力会被精彩的课件给干扰,原本学生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化学问题的情景之中,集中在化学实验的现象之中,而精美的课件会由于它本身特有的精美而给学生一种本能的视觉诱惑,让学生的思维被无意识的转移过去,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学生的注意力受到干扰,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都受到相应的影响。
  3.掠去师生情感的交流
  课堂表面上是传递知识、传授技能、交流思想的过程,其实在传递一切以化学素养为前提的教学过程中,都在传递着师生之间的感情。正如孙双金老师所提倡的情智课堂,以情生情,即以教师的“情”促使学生的“情”的产生,这个情感的产生是伴随着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目光一起发生变化的,而由于多媒体课件的精彩,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就倾注于课件之中,教师少了其应有的肢体语言,少了必要的目光交流,从而就少了教学过程中那种必须的情感交流与生成,教师就很难通过这种情感和交流获取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真实感受。
  二、化学实验的过度成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的自然科学,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化学概念、定义、现象、规律都要靠实验来得以突破,而化学演示实验的成功是我们课堂中所必须做到的。因为这一点,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精彩,会在课前充分准备实验以确保演示实验的万无一失,这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做到的。而正是因为实验的完美,让整个实验过程忽略了实验细节中失败因素所蕴含的重要价值。就初中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精彩,我们往往忽略下面三个环节。
  1.细节注意点的缘由
  初中所涉及的化学实验的细节注意点虽然不多,但是从初三学生的现有化学素养来分析,很多细节学生是完全意想不到的,甚至是无法接受的,而这时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的失败来感受相关细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等到火柴快燃尽时再伸入氧气的集气瓶中。而我们直接成功以后,学生却不知道其中的细节缘由,许多学生做这个实验不能成功,导致失败的原因往往是火柴一点燃就立即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燃烧消耗了集气瓶内的氧气,从而使氧气的浓度降低,其实学生没有注意操作上的细节。
  2.失败危害性的程度
  有些化学实验的失败使学生无法想象,如果实验的失败不会给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我建议还是让实验的失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结合他自己亲身感受到的失败的现象来知道实验环节的关键点,从而提升学生对实验安全性的理解,如果失败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我们可以采用化学专家完成失败实验的视频,借助视频的视听效果来震撼学生,通过这种效果来提升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并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3.实验不足处的改进
  化学实验的过程和细节并不是非常的复杂,当目前实验室中或教材中给我们的实验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而这样的改进如果通过精彩的实验是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着让实验中的不足暴露出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到其中不足之后,再去分析如何改进。比如向装有阶梯式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如果故意把玻璃片移动得过快或集气瓶拿得不稳,结果会造成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蜡烛后熄灭,这时就启发学生对这个实验稍作改进,有的学生就会想到在烧杯内壁处放一个普通的漏斗,然后向漏斗内倒二氧化碳,这样改进后实验成功的几率就大了很多。
  三、习题讲评过于系统化
  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充分用好他已有的教学经验,在习题讲评课中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拓展性和变通性。从整个教学的流程和结构上看,这个教师的基本功很扎实,备课很认真。但是正是这种系统性,教师展示了其精彩的一面,却让学生吃的有点撑。比如,习题讲评的过程中,教师在讲解题的过程中,讲解的非常细致非常精彩,归纳的全面,却一不小心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原本的知识与技能的缺陷。还有的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讲得头头是道,很透彻,但教学效果却不明显。原因是他在讲给中上等学生听,没有照顾到一批中下等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往往越学越没有兴趣。如在讲氧化反应定义时,只要学生掌握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就可以了。若再补充有些氧化反应不一定是与氧气发生的反应,这时有些学生就听得糊涂了,即使举一些例子,提供一些资料信息,学生由于知识的缺陷还是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做就是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反而适得其反,对知识的记忆还是模糊的。
  再比如在讲到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时,计算硫酸亚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这时学生都会做。如果计算硫酸亚铁样品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80%,求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这时只有一半学生会做。若再进行变式:已知硫酸铁和硫酸亚铁的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求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这时只有少数几个人会做。这样题目设计虽然有梯度,教师讲得也很清晰,但学生真正掌握的有几个呢?
  总之,教师精彩的前提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与技能基础,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限度,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精彩才是课堂的精彩,才是教师的真精彩。
  (收稿日期:2014-02-18)
其他文献
家长的问题:我欣慰自己有一个自由自在的童年,自然也不希望让自己的儿子过早地承受人生的重压。但为此,我与妻子之间的“战争”就开始没完没了。儿子读小班时,妻子风雨无阻
慢性高压性肺原性心脏病是一种少见疾病,国内报道不多,我院最近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 刘某,男,55岁。自述1986-07无诱因地感双下肢乏力,10月出现面部浮肿,气喘,有
我啊,以前最讨厌的课就是作文课,感觉写作文是最痛苦的事。可自从今年换了一个老师后,我却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作文课,同时也爱上了写作文。什么原因呢?下面,请跟我一起上一堂
自从我国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中之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速度就较为稳定,在此背景之下城市化建设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速度自然也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在建
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 1 984年实行以来 ,考试规模从 1 984年上半年的 4个专业、1 3 0 63人、2 591 8科次 ,发展到 2 0 0 0年下半年的 3 4个专业、1 2 573 3人、3 52 0 5
这些日子,儿子突然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兴趣,一会儿说:“妈妈,人的心脏在左边,一直不停地跳。”一会儿又问:“你说吃下去的东西要经过哪些地方才到大肠?”一问才知道,儿子班
心解语录人在一生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磨难,青少年时期更是难免愁肠百结。或为友人的误解和排斥而都郁寡欢,或为家人的严苛和责难而怀恨于心,或因心仪之人另有所属而自怨自艾,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精髓就在于多读多背,积累语言。“以读为本,由读生疑,由读求悟,由读生情”是这一训练方法的指导思想。这一训练方法强调的以读为本,是对传统的讲
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指脑底部或脑表血管病变自发地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而言,称为自发性或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其发病机理也不相同。一、颅
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全军细菌性痢疾防治方案,有效地控制菌痢传染源,降低菌痢发病率,保障指战员身体健康,增强部队战斗力,我院第三批下部队医疗队,于1976年5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