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態博物馆是一个理念
生態博物馆在中国开花结果16年来,社会、学界都褒贬不一。目前,对生態博物馆的声讨声音居多,有了梭戛生態博物馆、西江生態博物馆的前车之鉴,所有人的问题是:现在的龙脊怎么样了?运行状况怎么样?
笔者通过两个博物馆动態回答这些问题:2011年8月23日,全国生態(小区)博物馆研讨会上,龙脊壮族生態博物馆、贵州黎平堂安生態博物馆、福州三坊七巷小区博物馆、浙江省安吉生態博物馆、安徽省屯溪老街小区博物馆被命名为首批生態(小区)博物馆示范点;2011年11月24日,广西民族生態博物馆建设可持续发展高级研修班在南宁举行,来自广西民族博物馆“1+10”项目的生態博物馆业务力量与全国生態博物馆专家共聚一堂。主要的培训对象都是来自广西各生態博物馆的村民,他们当中,有立志振兴本民族文化的年轻人,也有多年来致力于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村干部。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内容针对生態博物馆具体工作展开,从博物馆实务出发,提出各类问题具体应对措施。这个针对村民的业务知识培训,是生態博物馆“政府领导,专家指导,居民主导”建设理念的实现,是生態博物馆运动的又一个新坐标。
其实,生態博物馆概念虽诞生于法国,但在我国引入了这个概念之后,更多的操作是根据我国少数民族特定生態、文化资源而定的,从某种意义来说,我国没有一个生態博物馆采取了相同的建设方式,生態博物馆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生態博物馆是一个理念,引用这个理念,保护我国亟待消亡的少数民族文化,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思路,是生態博物馆的现实意义。
然而,公众对生態博物馆理念的认知存在误区,无形中将生態博物馆置于尴尬之境,将某些地区的社会问题归咎于生態博物馆。而忽略了导致各类社会问题的其他因素。在此笔者不愿,也不能评定成功或失败案例,一个新生事物的成败得失,在短时间内进行评定,未免也有所不公。但是要指出的是,少数民族村寨的根本性问题在于:文化消亡和生计问题。在那些不建立生態博物馆的地区,上述两个问题仍然严峻。生態博物馆,不是经济发展的障碍,更不是导致村民文化保护態度消极的直接原因。
正如生態博物馆所强调的“活態”一样,龙脊壮寨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生態博物馆带给村民的,不是一座称为“博物馆”的吊脚楼,不是外来的游客,更不是几笔可观的旅游收入,生態博物馆更是一个理念,唤醒了那些曾经被村民忽视的文化价值,给村民提供了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新思路。在高喊“文化自觉”的今天,生態博物馆,无疑是增强民族文化自豪、自信的新理念。
生態博物馆是一个工具
曾有学者提出,博物馆是社会变革的工具,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人,能够为民族小区的文化特性提供保证,是非正式教育的理想场所,还能够通过各种管道发挥经济作用(吕济民《新世纪博物馆应成为社会变革的工具》,《中国博物馆》,2000年第1期)。生態博物馆没有背离博物馆的初衷,在少数民族文化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文化工具的作用。文化工具不是扶贫工具,而是通过文化的作用,对文化整合与保护、村民身份认同等方面进行促进,为少数民族群体提供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思路。
从文化整合与保护方面来看,龙脊壮族文化要素较为丰富和全面,各类自然、人文景观保持良好,这是生態博物馆建设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资源调查、建立博物馆的方式,发掘出了很多即将被人忽略的珍贵文化要素,将各类文化要素进行整合,使龙脊的文化特色更为鲜明,起到了文化保护的效果;梯田景观是劳动人民历史发展的产物,在生態博物馆中纳入梯田景观,为梯田从“景观”身份转向“自然文化遗产”身份提供了学术的基础。
从身份认同角度看,生態博物馆采取“政府领导,专家指导,村民主导”的建设理念,将博物馆交给村民自行管理,充分行使自己的文化权利,起到了增强村民身份认同感的作用。龙脊壮族生態博物馆,更像是一个符号,为龙脊村民带来了更多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他们比其他村落更容易受到到社会关注,在一定概念中,他们成为了“白衣壮”的典型代表,这种“代表性”作用,往往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在未来的生计方式和生活模式上呈现更多选择。
生態博物馆是一个机遇
从1995年到2011年,从“六枝原则”到“全国生態博物馆福州会议”,粗略统计,在我国已建成生態博物馆(或小区博物馆)30余座,其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建立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以云南、贵州、广西居多。学界有人将梭戛生態博物馆的实践称作第一代生態博物馆,以广西民族博物馆“1+10”项目为代表的建设高峰称为第二代生態博物馆,那么福州会议之后,将会带来第三代生態博物馆的建设高潮。有了以往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在不断改进的生態博物馆建设方针和良好政策环境下,生態博物馆将成为民族博物馆的一大类型,成为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机遇。
诚然,生態博物馆不是拉动少数民族经济增长、全面振兴少数民族文化的“灵丹妙药”。在我国第一代生態博物馆运动中,确实也出现了村民管理意识淡薄、政府包办的问题,旅游的负面效应也一度阻碍了生態博物馆的正常运行。然而,我们同时也欣喜地看到了这项运动带来的积极效益: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形成了生態博物馆“六枝原则”,并且将长期按照这个方针继续推行下去;国家文物局将在不久之后颁布“生態博物馆建设标准”,从国家政策上对生態博物馆进行规范;越来越多的生態博物馆建设起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年轻一代担任了本民族生態博物馆的业务工作,一大批本民族的管理者正在成长起来;生態博物馆在民族文化旅游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而且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作为晋升国家生態博物馆示范点的龙脊生態博物馆,今后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是值得我们期许和期待的。因此,现在轻言生態博物馆的得失或成败还为时尚早。我国第三代生態博物馆运动才刚刚起步,随着国家政策向文化发展的倾斜和扶持,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大力提倡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展示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运用,我们有理由对未来进行憧憬,生態博物馆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生態博物馆在中国开花结果16年来,社会、学界都褒贬不一。目前,对生態博物馆的声讨声音居多,有了梭戛生態博物馆、西江生態博物馆的前车之鉴,所有人的问题是:现在的龙脊怎么样了?运行状况怎么样?
笔者通过两个博物馆动態回答这些问题:2011年8月23日,全国生態(小区)博物馆研讨会上,龙脊壮族生態博物馆、贵州黎平堂安生態博物馆、福州三坊七巷小区博物馆、浙江省安吉生態博物馆、安徽省屯溪老街小区博物馆被命名为首批生態(小区)博物馆示范点;2011年11月24日,广西民族生態博物馆建设可持续发展高级研修班在南宁举行,来自广西民族博物馆“1+10”项目的生態博物馆业务力量与全国生態博物馆专家共聚一堂。主要的培训对象都是来自广西各生態博物馆的村民,他们当中,有立志振兴本民族文化的年轻人,也有多年来致力于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村干部。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内容针对生態博物馆具体工作展开,从博物馆实务出发,提出各类问题具体应对措施。这个针对村民的业务知识培训,是生態博物馆“政府领导,专家指导,居民主导”建设理念的实现,是生態博物馆运动的又一个新坐标。
其实,生態博物馆概念虽诞生于法国,但在我国引入了这个概念之后,更多的操作是根据我国少数民族特定生態、文化资源而定的,从某种意义来说,我国没有一个生態博物馆采取了相同的建设方式,生態博物馆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生態博物馆是一个理念,引用这个理念,保护我国亟待消亡的少数民族文化,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思路,是生態博物馆的现实意义。
然而,公众对生態博物馆理念的认知存在误区,无形中将生態博物馆置于尴尬之境,将某些地区的社会问题归咎于生態博物馆。而忽略了导致各类社会问题的其他因素。在此笔者不愿,也不能评定成功或失败案例,一个新生事物的成败得失,在短时间内进行评定,未免也有所不公。但是要指出的是,少数民族村寨的根本性问题在于:文化消亡和生计问题。在那些不建立生態博物馆的地区,上述两个问题仍然严峻。生態博物馆,不是经济发展的障碍,更不是导致村民文化保护態度消极的直接原因。
正如生態博物馆所强调的“活態”一样,龙脊壮寨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生態博物馆带给村民的,不是一座称为“博物馆”的吊脚楼,不是外来的游客,更不是几笔可观的旅游收入,生態博物馆更是一个理念,唤醒了那些曾经被村民忽视的文化价值,给村民提供了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新思路。在高喊“文化自觉”的今天,生態博物馆,无疑是增强民族文化自豪、自信的新理念。
生態博物馆是一个工具
曾有学者提出,博物馆是社会变革的工具,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人,能够为民族小区的文化特性提供保证,是非正式教育的理想场所,还能够通过各种管道发挥经济作用(吕济民《新世纪博物馆应成为社会变革的工具》,《中国博物馆》,2000年第1期)。生態博物馆没有背离博物馆的初衷,在少数民族文化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文化工具的作用。文化工具不是扶贫工具,而是通过文化的作用,对文化整合与保护、村民身份认同等方面进行促进,为少数民族群体提供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思路。
从文化整合与保护方面来看,龙脊壮族文化要素较为丰富和全面,各类自然、人文景观保持良好,这是生態博物馆建设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资源调查、建立博物馆的方式,发掘出了很多即将被人忽略的珍贵文化要素,将各类文化要素进行整合,使龙脊的文化特色更为鲜明,起到了文化保护的效果;梯田景观是劳动人民历史发展的产物,在生態博物馆中纳入梯田景观,为梯田从“景观”身份转向“自然文化遗产”身份提供了学术的基础。
从身份认同角度看,生態博物馆采取“政府领导,专家指导,村民主导”的建设理念,将博物馆交给村民自行管理,充分行使自己的文化权利,起到了增强村民身份认同感的作用。龙脊壮族生態博物馆,更像是一个符号,为龙脊村民带来了更多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他们比其他村落更容易受到到社会关注,在一定概念中,他们成为了“白衣壮”的典型代表,这种“代表性”作用,往往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在未来的生计方式和生活模式上呈现更多选择。
生態博物馆是一个机遇
从1995年到2011年,从“六枝原则”到“全国生態博物馆福州会议”,粗略统计,在我国已建成生態博物馆(或小区博物馆)30余座,其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建立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以云南、贵州、广西居多。学界有人将梭戛生態博物馆的实践称作第一代生態博物馆,以广西民族博物馆“1+10”项目为代表的建设高峰称为第二代生態博物馆,那么福州会议之后,将会带来第三代生態博物馆的建设高潮。有了以往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在不断改进的生態博物馆建设方针和良好政策环境下,生態博物馆将成为民族博物馆的一大类型,成为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机遇。
诚然,生態博物馆不是拉动少数民族经济增长、全面振兴少数民族文化的“灵丹妙药”。在我国第一代生態博物馆运动中,确实也出现了村民管理意识淡薄、政府包办的问题,旅游的负面效应也一度阻碍了生態博物馆的正常运行。然而,我们同时也欣喜地看到了这项运动带来的积极效益: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形成了生態博物馆“六枝原则”,并且将长期按照这个方针继续推行下去;国家文物局将在不久之后颁布“生態博物馆建设标准”,从国家政策上对生態博物馆进行规范;越来越多的生態博物馆建设起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年轻一代担任了本民族生態博物馆的业务工作,一大批本民族的管理者正在成长起来;生態博物馆在民族文化旅游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而且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作为晋升国家生態博物馆示范点的龙脊生態博物馆,今后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是值得我们期许和期待的。因此,现在轻言生態博物馆的得失或成败还为时尚早。我国第三代生態博物馆运动才刚刚起步,随着国家政策向文化发展的倾斜和扶持,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大力提倡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展示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运用,我们有理由对未来进行憧憬,生態博物馆将迎来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