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艺术“种”进每个孩子心田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圳市光明区玉律社区,有一所花园般的学校,校园内小径蜿蜒、流水潺潺,矗立着简约而不失格调的教学楼、别墅式的美术馆,步行其间恍如逛展——这就是被誉为“深圳最美学校”的玉律学校。谁能想到,7年前,这所生长在城中村的学校,无论是校园环境还是教育教学成绩,都居于区域内落后位次。是什么让玉律学校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实现蜕变、焕发生机?答案是“美育”。
  当一个人能够“感知韵律、认知规律、领悟节律”的时候,他将达成“生命自觉”,因此玉律学校提出了“大美天成,律以成玉”的办学宣言,所遵循的教育哲学是以生命自觉为核心的新基础教育。2014年9月,玉律学校加入了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领衔的“新基础教育”试验。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玉律学校形成了独特的“美玉”核心文化,引领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玉”文化,并从中提炼出艺术教育的“律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美”的素养。
  王婷,教育硕士,中学音乐高级教师,深圳市光明区玉律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深圳市地方后备人才,深圳市十佳校长,深圳市优秀督学,深圳市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光明区政协委员,光明区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深圳市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城市学院特聘专家;主持多个国家级、省、市、区重点科研课题研究;出版《教师发展的新选择——跨校“共生式发展”》等专著8部;编写全国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材《走进音乐世界》。
  .
  玉律学校创建于1937年,原是一所六年制小学,2020年3月正式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一所“城中村”学校,学生八九成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2013年,王婷出任玉律学校校长,面对“劳务工家庭子女难以像城里孩子一样得到课外兴趣培养”的现实,富有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的王婷调整办学策略,从顶层设计、文化建设、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活动开展等多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美育。她坚持“变普及为特长,变特长为特色”的理念,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握上画笔、弹奏乐器、穿上舞鞋,接受高品质的艺术教育。
  营造充满艺术气息的校园生活
  王婷来自山东,性格爽朗大气、敢想会干,很有魄力和执行力。同时,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的她,对艺术和审美有着自己的追求。
  “校园建筑具有教育性,一个美好、温暖、干净、有艺术氛围的环境,会让人不自觉地改善行为、习惯、姿态甚至品性。”为了使学校摆脱“村小”印象,为学生创造艺术家园,上任伊始,王婷便对学校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建。两三年时间里,玉律学校实施了楼体加固、外立面改造等86项大小工程,相继建成水墨室、陶艺工作室、美术馆等专业教室和场馆。在原有建筑基础上,王婷还把校园分成了前后两个区域,实行校区的动静分离——教学楼的前部分为师生学习的“静区”,有静园、文化广场、现代资源中心;教学楼的后部分为师生运动的“动区”,有体育广场、篮球手球场、低幼活动区等。“区分安静学习、快乐运动的区域,是让学生知道,何时何地可以静心认真学习,何时何地适合快乐奔跑游戏。”王婷说。
  “真正体现校园文化的环境,是有着浓浓的艺术氛围和人文关怀的。”为强化视觉上的审美艺术,玉律学校在设计过程中,着重采用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灰瓦白墙元素,点缀跳跃醒目的红橙两色。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元素的融合,使玉律学校与周边民房形成鲜明对比。
  为体现人文内涵与艺术关怀,在整体设计理念的指导下,玉律学校进行了充分的师生调研,赋予师生话语权,让师生成为学校环境的设计师——从艺术教室的高规格设计到每个班级的艺术氛围营造;从温馨的高标准洗手间到现代舒适的资源中心;从静园学生命名的“光阴瀑布”“弯月亭”到长在柱子上的植物和开放的校园艺术馆、茶艺馆……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包含着师生的艺术创造智慧。王婷说:“这一创造过程,实际上就是艺术教育的过程。”
  “艺术教育的生活化,是将艺术融入生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从而在生活中去感受体验、欣赏和再创造,并提升为自我的艺术感知。”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四季生活节律,玉律学校将校园的四季生活分别命名为“探春”“嬉夏”“品秋”“暖冬”,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品味四季艺术,并将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融入四季,开展“美麗春天节”“缤纷夏天节”“向上秋天节”“温暖冬天节”系列活动,全方位、全过程提升学校美育质量。
  创建焕发生命光彩的活力课堂
  “每个孩子都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尊重、被呵护。”在王婷看来,“优质”是指高质量,教育的高质量体现在人才的培养上,高质量的教育不是指培养学业质量高的人,而是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美玉”核心文化的引领下,王婷带领课程研发团队以“玉汝于成,律己达人”校训为核心价值追求和课程文化追求,以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课程为基石,以美德、美智、美体、美育、美劳为支撑,着力打造融活力课堂、跨界拓展、大美综合、六律课服于一体的“玉律课程”体系。学校所有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共生,进入课表,学生全员参与,覆盖率达100%,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为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艺术特长,玉律学校推出了全纳课堂。王婷表示,立足艺术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普及艺术教育重心下移的方式,而回归全纳型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有效提升学生整体艺术素养的根本。为此,玉律学校一方面扎实落实国家艺术课程,提升艺术教师专业能力,完善校内艺术教研机制,确保每一节课都能落实美育目标;另一方面引进专业合作师资团队,把管乐、合唱、水墨、舞蹈、书法等艺术特色普及到课堂教学中去。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年龄阶段特点,音乐方面,玉律学校为一年级开设舞蹈形体课、二年级开设管乐课、三四年级开设合唱课、五六年级开设民乐鉴赏课、七年级开设西洋乐鉴赏课;美术方面,一年级开设想象儿童画课、二年级开设创意手工课、三年级开设水墨画课、四年级开设艺术设计课、五年级开设科幻绘画课、六年级开设美术综合实践课、七年级开设展厅文化课。通过不同层级的艺术课程设置,不断丰富每个学生的艺术生活。   为了给学生充分的艺术学习时间,在保证国家艺术课程得以高质量达标的情况下,玉律学校每学期安排了18节课用于开设校本特色课程,并利用每天大课间活动时间开设全校学生校园舞课程,利用午间开设全校师生书法课程,利用每周二下午开设全校学生参加的以年级为单位的走班制艺术课程。在美术课堂的改革中,为了保证学生连贯的美术创作时间,学校还将每周两节美术课合成了“美术大课堂”。
  “新基础教育”理念强调多元学校生活的育人价值。在全纳体艺课堂的普及学习基础上,玉律学校成立了特色社团、精品社团和年级社团近60个社团。社团活动采取走班制,每个社团都包含不同班级和年级的学生。学校通过每个年级学生穿一种颜色小马甲的形式,使辅导教师能区分学生的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学校开放高规格的音乐舞蹈室、合唱室、器乐室、书法室、水墨室等专用功能教室,免费提供萨克斯、黑管、长笛、吉他、尤克里里等乐器,以及美术用具、体育器材,让学生不花钱就能在学校里享受到高质量的“兴趣班”。
  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和教师是合作者、共同爱好者,他们一起设计社团标志,制作成社团徽章,粘贴在小马甲上,形成独一无二的社团形象。在社团评价上,日常有“小美玉秀场”展示平台,社团自主申报,利用课间向全校展示。期末则以“小美玉秀社团”形式,全校社团自主策划、组织、合作,展示一年所学。作为全纳艺术课堂的补充和提升,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课外特长学习平台,充分挖掘了育人资源。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品牌
  2019年6月28日,玉律学校以一场特殊音乐会的形式对毕业生进行表彰,800名师生以“快闪”形式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等十余首作品,为现场观众献上“史诗”般的视听盛宴。前来参加表彰会的深圳市教育局领导给予高度评价:“没想到一个务工人员子女占93%的村小,可以拿出这么高品质的学生专场音乐会,令人震撼!”
  在王婷的带领下,玉律学校不断蜕变发展,玉律教师不断超越自我,玉律少年不断向美生长。学生们根据学校生活进行水墨画创作,出版了4册水墨绘本;在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学生水墨作品《阳光足球队》获得一等奖(全市仅5所学校获一等奖);玉律“辰星”合唱团和“金钟”管乐团的学生们,多次举办自己的音乐会,并站上了区、市、省乃至全国的舞台……国家美术课标组组长尹少淳来校访问时赞道:“玉律学校的孩子今后肯定艺术眼界更广、藝术要求更高,因为他们接受的小学艺术教育起点高。”
  近年来,玉律学校的美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艺术科研方面,根据学生现状,结合国家课程,玉律学校整理编写完成了《硬笔书法》《玉律水墨》两套校本教材,开展省、市和区级课题研究近十项;学校发展方面,玉律学校获得“全国中小学舞蹈教育传统学校”“广东省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中小学水墨特色教学与创作实验基地”“广东省首批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等荣誉称号。
  伴随美育特色的彰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玉律学校声名鹊起。每年到玉律学校交流学习的校长、教师团队近百批次千余人;学校被中央及主流媒体报道200余次;师生和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如今,玉律学校已成为深圳教育版图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玉律学校美育的发展,其核心价值是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从而促进区域艺术教育更好发展。”王婷说,在“美玉”核心文化的引领下,玉律学校将不断“雕琢”璞玉,让“美育”的花朵热情开放,让艺术的芬芳滋养千千万万务工家庭儿童。
  责任编辑:周丽
其他文献
苗翠强,山东省济南第九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建议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生命教育关乎人的生存、成长、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尊严与价值。然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小学生命教育存在淡化、软化、弱化等现象。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人们对于“生命存在的意义”的重新思考,为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契机。山东省济南第九中学(以下简称“济南九中”)多年来致力于探
期刊
专业转型升级要适应地方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紧跟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抢先筹建与未来产业相对应的新专业,重点发展与战略新兴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大力发展与支柱产业相对应的专业。  为了应对数字经济时代带来的挑战,深入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促进专业建设提质增效,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近年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在全国高职院校率先推动专业转
期刊
文言文承载了大量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体现了汉语发展的轨迹,是现代汉语语义、语法的基础。文言文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实情况是,文言文教学耗时多,收效少,已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大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处在于不明语义、不懂语法、不解文化,教学的难点自然也与之密不可分。这其中语义是基础,当然也正因为它的基础性,以致长期被忽视,因为基础性知识侧重于识记和理解,而不明知识的内涵和联系,学生记忆
期刊
201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以及北京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重要文件。由此,我们深刻体会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质是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打破单一的供给结构,构建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新型供给侧结构。学校要通过提升供给服务的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感,通过丰富的课程资源供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的认识  课程供给是由课程开发设计、课
期刊
“发现课”是一种育人模式,也是学校课程的一种样态,基于学校的发展实际灵活生成,是学校拓展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新型治理挑战,破解学生年龄跨度大带来的教育难题,走出九年校园成长文化单一的藩篱,实现课程九年一体化设计,是发现课实施的空间与生长点。  回望几十年中国课程改革历程,我们会看到课程知识壁垒逐渐消融,从老师认真教学生静静听的时代到跨章节的试题命制导向教学,再到生活化教学与
期刊
在班级中,总是有几个格格不入的孩子。他们要么调皮捣蛋,破坏性极强,要么学习特别困难,无从下手。对他们的教育“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需要班主任的特殊“关照”,特别的爱就得献给特别的他们……  如何使他们有自信、有底气地与人交往,每天开开心心地背着书包到校学习,能拿着优秀的成绩在父母面前展示?我谈谈自己在班主任管理中总结的一套方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每当进
期刊
“大信不约,好校长何止十百,大爱无疆,好老师何止百千,大成不反,好学生何止千万,大道不违,好学校就在此间”……时任广州市教育局局长的屈哨兵挥毫而就《广州教育赋》,字里行间浸透着他对教育的拳拳之心。举目四望,广州大学无疑是斯城斯地的“好学校”。广州大学以城市命名,最早办学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但新世纪由广州市五所高校合并组建的广州大学刚过“弱冠”,承继广州的城市精神,又充满青春的蓬勃朝气。  
期刊
阅读和习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抓住教材范例,渗透习作的指导训练。三年级习作的要求:写清楚。笔者结合三年级统编教材对学生习作谈一下浅见。  观察——写清楚之源头  观察力是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设置了以“观察”为主题的习作单元。以课文为例习得不同的观察方法。例如,教学《搭船的鸟》借助课后问题“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
期刊
学校因文化而驰名,因文化而恒久。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以下简称“遥小”)在“和雅”理念的引领下,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如今,“和雅文化”已逐渐成为引领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为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根据国家、省、市、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在上一轮主动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学校特制定了2020年~2023年主动发展总目标——打造“和而不同,雅而有致,适合师生生命成长的新
期刊
浙江省义乌市新丝路学校以“生长教育”为核心,以“生长共同体”为理论支撑,以“生长课堂”為研究主阵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改“平面培养模式”为“立体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寻找一条符合学校自身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成长的路径,实施“三ming”教师专业发展工程。  “三ming”即“明、鸣、名”。明:明白、明了。指刚从事教师工作、教龄三年内的青年教师,在自身努力与名师指导下,迅速适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