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与技术进步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54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变迁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出现的影响逐渐表现出增长的态势,本文分析了产业机构变迁以及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有30年一直保持着9%以上增长率的记录,于是业内人士一直对我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这一态势进行了诸多探索和研究,并总结出诸多理论成果。而对中国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二者贡献率影响程度的研究,其成果却是不尽相同的,但都表明了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特性。
  1、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
  1.1、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简而言之即集群,是经济贸易之中拥有相同或者相似产品或者劳务特征的企业集群。学术研究根据密集程度、国际标准等进行分类,目前全球最受企业家或者投资者追捧产业属“新兴产业”当之无愧,例如“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环保产业”、“新型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等。虽然新兴产业只是一种“概念”,并没有产生实际贡献,但是许多人都相信它们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长远趋势。产业结构的研究从萌芽阶段到如今的高速发展阶段经年留影,成就了著名的产业结构均衡理论、产业结构演进理论,造就了像威廉配第、霍夫曼、克拉克、里昂惕夫等国际产业结构学家。关于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成果包括产业生命周期理论、霍夫曼定理等。产业结构调整或者变迁包括均衡和非均衡两种极端想法,前者的代表是大推动理论,后者的代表是自给经济发展机理。产业结构变迁的深人研究是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其实际上是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动态表现。
  1.2、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产业结构变迁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技术进步,另一点是主体支撑性产业的变动。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通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方面进行度量之后,构建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型,他们认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将导致经济波动,然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却抑制经济的波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之间存在制衡的效果,并且这种效果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呈现周期性、阶段性的方式,目前国内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大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因此,政府进行产业结构变迁的同时,不仅需要注意其合理化,还应该将更多的重心向高级化转移。
  顾翔以安徽省作为对象,研究了产业结构变迁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利用定性和定量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进行度量,发现安徽省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失衡,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安徽省的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他分析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因素分别是三个和四个,前者具体有科学技术水平、居民需求层次、产业资金投人结构等;后者具体增强对外贸易比重、吸引外资投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加大政策支持。
  1.3、产业结构变迁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转型时期,结构(包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的快速调整使得就业增长率下降和失业率上升。将目前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归结为就业人口过多带来的总量矛盾,就业结构失衡带来的结构性矛盾。其中就业结构失衡的表现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城乡就业分布不合理以及就业分布中人口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而结构性失业是单靠扩大需求解决不了的,需求扩大只能解决总量,并不能解决就业者和就业岗位之间的有效衔接。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以林毅夫为代表的学者一直强调,发展中国家一般资金比较匮乏,如能选择劳动或资源比较密集的产品并以劳动或资源比较密集的技术来生产,就会快速实现资本积累,为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奠定基础。Chang、Ping(2002)和陶俊(2005)等先后用显性优势指数(RCA)法测定,中国在劳动密集型行業仍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绝大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还处于比较劣势阶段。胡鞍钢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证明了中国正在走一条资本密集、排斥劳动的工业化技术路线,这种排斥劳动的产业结构转换路径是与中国国情相悖的。
  从对就业的影响来看,二者都存在不确定性。就技术进步而言,一方面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一方面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和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技术进步能开发新产品、开辟新的生产服务领域和新的产业,从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这种影响又被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补偿效应”。但针对技术选择的时期性分析要较技术进步更有意义。因为技术选择对就业影响短期中几乎是确定的,如资本深化带来的必然是劳动要素使用的减少,不利于就业;而长期则存在不确定性,这就关系到技术选择引发的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
  2、产业结构变迁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1、技术进步同经济增长概述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受制于发展阶段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受制于很多因素,但主要是受发展阶段的制约。经验研究表明,技术进步或要素投入作为增长来源的相对重要性是随发展阶段变化的。大量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的贡献,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主要来自资本投入增长的贡献,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实际上,任何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其经济增长都是粗放的,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或者说,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是资本增长。高投资率是资本快速积累的一个前提,高投入是资本快速积累的一个必然结果。这种外延为主的粗放增长是阶段性的。粗放增长并非贬义词,仅是一个阶段性特征,不存在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谁好谁坏的问题。当资本积累、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需求结构及产业结构必然发生根本转变,增长方式也必然会随之转变,这是市场规律决定的。
  2.2、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为了全面考察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率,本文借鉴Solow(1960)的方法。假定总量生产函数为,其中Y为产出,L为劳动力,K为资本,A为全要素生产率,α为资本的产出弹性。求得人均产出增长率为:
  (1)
  其中,为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为人均资本的增长率,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人均资本存量k的变化由下式给出:
  (2)
  其中i为人均投资,δ>0为折旧率。此处引入变量q>0,用它度量目前新资本生产的技术状态。是以效率单位测度的投资,的增长能够提高有效资本存量。众所周知,在平衡增长路径上,当且仅当qi/k的比值为一定值时,k的增长率为一常数。因此可以得到:
  (3)
  在平衡增长路径上,消费、投资和产出都以相同的速率增长,因此有。将(3)式以及代入,最终可以得到经济增长率与两种技术进步率之间的关系:
  (4)
  (4)式清楚地表明,经济增长率等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贡献加上资本体现的技术进步率的贡献,经济增长的源泉就比传统的增长理论扩大了。因此,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问题而言,显然不能像以往文献一样仅将注意力集中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上,也应重视资本体现的技术进步率。
  从图1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资本体现的技术进步率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呈现出上升的趋势。1994-2002年我国资本体现的技术进步率比较稳定,2002年以后波动比较剧烈,但比较2002年、2006年和2009年三个谷底,其所代表的资本体现的技术进步率是逐步提高的。因此,从总体上来说,近年来我国资本体现的技术进步率处于一种振荡上升的态势。第二,处于高位运行。相比1996-2002年的低位运行,近年来我国的资本体现的技术进步率是处于高位运行的,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资本体现的技术进步率下降到2%左右,但2010年又重新开始回升,2011年高达8%左右,这个数值远高于2003-2011年我国资本体现的技术进步率4%-5%的平均值。这表明我国具有较高的资本体现的技术进步率。这从我国设备资本积累情况也可以得到验证。赵志耕等(2007)认为,从设备资本存量增长情况也能观察到资本积累中是否含有技术进步。通过计算知,1991-2011年我国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投资的平均增长率均为16%,说明在此期间内我国进行了大量的设备投资,这些新增的设备比旧设备必定蕴含着更高的技术进步。这些隐含在资本中的技术进步在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中很难体现出来,但它们无疑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图1 我国资本体现的技术进步率
  3、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趋势分析
  技术进步效应贡献率增长、产业结构变迁效应贡献率降低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源配置率落差的缩小,促使着产业结构变迁效应逐渐变小。不同产业要素之间的边际报酬也逐渐呈现出趋同态势,但是前期要素配置率存在的落差短期内无法消除,或导致出现了反效率配置情况,即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过度,劳动生产率较低,而第二产业资本配置过度,促使劳动力被“挤出”,种种原因促成了资源配置率落差未被充分利用甚至是未经利用现象,最终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落差的不断扩大。其中,造成资源配置效率落差的不断扩大且持续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城乡二元结构之间存在的差异,促使着剩余劳动力大量涌现,使价格多维持在低水平层次,且随着人均收入增长社会需求增长速度放缓,就业结构变迁因素贯穿始终;二是市场化经济的深入呈现出渐进式趋势,因此,市场机制的作用便会渐渐显露出来,首先放开了产品市场,进而放开了要素市场,但由于现实问题的阻挠,其作用的发挥是分阶段、小范围的。由上可见,我国经济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但同时也表明反市场因素的存在,加大了完善我国市场机制的阻力。
  4、结语
  综上所述,上世纪80年代,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超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90年代初期和中期,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本持平;90年代后期开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赶超产业结构变迁的趋势。但二者之间的转换,预示着我国经济增长还面临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机制也将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重庆市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D].重庆大学,2012.
  [2]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08,11:4-15.
  [3]龚海林.产业结构视角下环境规制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
  [4]张明.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5]刘敏.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财经界(学术版),2014,03:1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全球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结构格局的变化,影响着世界各国城市空间结构的深刻变化。全球化时代最突出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伴随着各国经济的融合,文化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亦日益广泛。全球化、信息化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同时也影响城市社會组织方式、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在新的形势下,人们既要不断探讨解决城市新的问题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城市如何传承文脉,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如
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是小学数学有效性策
期刊
厄休拉·勒古恩作为新浪潮科幻小说作家之一,常以科幻题材进行“思想实验”.雨果奖作品《世界的词语是森林》中殖民与生态问题相互交织,在后殖民生态视角下,探究“发展”背后
摘要: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的兴盛之本,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受到企业的重视。然而,由于人的复杂性以及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科技进步节奏的加快和人的自我意识的增强,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面对新的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挑战,防范和化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风险,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必须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
摘要:在事业单位中,管理工作是所有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单位人事资源的管理,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单位能够发挥其最佳的能力。本文主要对新时期如何做好事业单位的人事资源激励和管理工作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党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国内、国际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事业单位要在市场经济中
摘 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法已成为现阶段教学领域重点研究问题。本文基于国际名师教学的创新型培养模式,引入国际化标准教学模式,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并与国际知名院校深化交流与合作,分别从教学方法的改变、精品课程建设、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等多方面展开了教学研究工作,基于多年来的现场教学与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做出评价。通过本次教学研究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加快我国教学领域与国际标准化教学的接轨
摘要:为优化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应用效果,针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具体状况,应因地制宜,树立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制定科学有效的工作对策。方能明确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与完善,提升实践工作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污水处理效果,创建洁净环保城市,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U664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状况  当前!通过数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兴建,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日俱增, 建筑业成为支柱产业的现状, 对建设工程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响土木工程造价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用科学的合理的观点去分析影响土木工程造价的因素,才能有效的控制土木工程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土木工程造价控制不到位,不但会给土木工程施工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会让房屋建造工程的投资者们对土木工程市场失去信心,阻碍土木工程的跨死发展。本
提高了Cu含量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RPV)模拟钢经过880℃水淬和660℃调质处理后,在370℃时效6000 h,利用HRTEM,EDS和原子探针层析(APT)方法研究了纳米富Cu相的析出过程和晶体结
猪肉价低到别人赔了为啥“傻瓜养猪法”还能赚钱?自今年5月以来,全国的猪肉价格就开始持续上涨,到7月中旬,全国猪肉的平均价格竟然涨到了10元一斤。猪肉价格疯长,但猪肉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