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致脾损伤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34940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77岁。因“反复腹痛、大便次数增多1年”于2013年3月18日入我院消化内科。患者十余年前有胆囊切除史、胃溃疡穿孔后胃大部切除史、阑尾切除术史、多次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史。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未闻及异常。腹软,腹部可见3处手术瘢痕。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与腹腔镜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对比,探讨无腹腔镜辅助下内镜切除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肿瘤直径〈3.0em且边界清晰的胃间质瘤患者92例,其中53例独立行内镜下切除(内镜组),39例独立行腹腔镜切除(腹腔镜组),对比分析2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术后通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内镜组与腹腔镜组比较,手术耗时短[50(48~58)mi
内镜下切除早期食管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是目前公认的标准的微创治疗方法。但术后的黏膜缺损可以导致急性炎症反应,医源性的深溃疡,食管局部黏膜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胶原沉积,食管壁的纤维化,进而导致食管狭窄形成。尤其是食管环周的或累及范围大于75%管周的食管病变行EMR或ESD治疗后存在较高的瘢痕狭窄的风险”[1-2]。部分研究显示可达到88%-100%[3-4]。
目的探讨内镜清除肝移植术后肝胆管内坏死物的技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肝移植术后出现肝胆管内坏死物使用胆道镜或十二指肠镜治疗的患者资料,分析治疗前后肝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36例患者肝胆管坏死物分布为胆总管6例,肝内胆管(包括肝门部胆管)24例,肝内外胆管6例;内镜治疗总有效率72.2%(26/36),16例患者肝胆管内坏死物完全清除,15例得到部分清除,5例无法清除。治疗后
近年来,消化内镜领域进入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各种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对消化疾病的诊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传统内镜适应证继续拓展,新技术不断涌现,内镜理念日趋更新。诊断内镜“多样化”、治疗内镜“扩大化”已成为消化内镜的发展趋势。
为了推动消化道早癌的诊疗技术,展示国内外消化内镜领域的最新进展,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拟于2014年4月11至13日在江苏南京召开“第七届全国消化道早癌学术研讨会”。征文内容及要求:涉及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治疗;超声内镜在消化道早癌中的应用以及内外科联合治疗消化道早癌、消化道早癌的病理学特性等。大会早癌病例讨论征集:提交的病例应包括普通内镜、色素内镜、特殊内镜、内镜下治疗以及内镜标本的处理、病
患者男,72岁,因右上腹胀痛伴发热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及腰背部胀痛不适,呈进行性加重,伴发热,无畏寒、恶心、呕吐,无解陶土样大便。既往有Ⅱ型糖尿病病史6个月余,胆管癌病史2个月余,1个月前因胆总管下段癌、重度梗阻性黄疸行胆总管金属支架置入术(图).术后黄疽指标逐步下降.腹部胀痛不适明显缓解。
目的探讨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病变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发热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4月间270例因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患者的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以下相关因素:(1)患者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呼吸系统等其他慢性病史,吸烟史、过敏史、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白细胞计数。(2)病变相关因素:病变位置、病变大小、
食管结核十分罕见,诊断非常困难,误诊率极高,近年来有增多趋势,可能与对该病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结核病高危人群增多有关。我们收集了我科近2年收治的5例表现为黏膜下病变的食管结核患者的资料,分析总结其超声内镜特征及诊断方法,旨在提高对食管结核的认识,减少误诊。
患者女,42岁,主因上腹不适伴黑便2周入院。入院后体检:体温36.5℃,心率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轻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肝脾未触及肿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示:白细胞5.2×109/L,皿红蛋白92g/L,血小板295×109/L。肝肾功能无明显
拉曼效应(Raman effect)于1928年由印度科学家Raman首次发现,当单色光定向通过透明物质时,会有一些光受到反射,散射光的光谱大部分与入射光波长相同,而小部分波长会发生偏移,这种波长发生偏移的光谱统称为拉曼光谱(Raman Spetrum);而这种单色光被介质分子散射后频率发生改变的现象,就是拉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