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北固楼,拾儿时旧梦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ene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不得最后一次登北固山是哪一年了,去省城工作后,每次回小城,常常驾车经过北固山,也多次把车开到北固湾,停下,绕着北固山脚散一会儿步。
  散步时总在想,哪天得空,怎么也得登一次山,去寻一寻儿时的旧梦。
  记忆中,儿时来北固山的次数最多,而且都是门口邻居建国,带着我们兄弟俩和观音桥巷几位小伙伴来的。在我们那个院子,属建国最大,长得又壮,我们几个“小把戏”,总喜欢屁颠颠地跟着他。
  那个时候,为什么我们动不动就要去趟北固山?我问过大哥张宁,他也记不得了。不过我们能清晰地记得,每回去登山,都是先越过鼓楼岗,下了山坡,越过一条小马路,再往北固山上爬。
  建国还常常带着我们去北固山下的江边滩钓鱼,说是钓鱼,其实就是让我们陪着他,做他的小跟班,帮他扛着鱼竿,拎着鱼筐、鱼食什么的,建国自顾甩着膀子走在头里。
  建国父亲是县里的公安局长,他家与我家只隔一道竹篱笆。从没见建国父亲有过一丝笑容,平时看到他爸,我们总是绕着走,头都不敢抬一下。建国的骨子里带着一股子狠劲儿,吆喝我们跟玩似的,没人敢不听他的。
  不管钓没钓到鱼,建国总会带我们去爬一趟山,谁也不敢去问他爬山的目的,只有跟在他屁股后面喘着粗气往上爬的份儿。
  建国停在哪儿,我们就跟着他停在哪儿,用小城方言讲,我们整个一个“木茨木茨”的呆样儿。
  建国走走停停,不住地向我们讲述他肚子里那些与北固山历史有点“搭界”的人物和故事,不管他讲什么,我们就信什么。能在我们这群“小把戏”跟前指点江山的,建国已经算是很伟大的一位了。
  尽管那时还听不懂:刘备为什么在这个地儿招亲?这座山,为什么称得上是“天下第一江山”?但只要是从建国嘴里出来的所有知识点,我们都会信以为真,甚至会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小时候,好像不觉着北固山有多高,边爬边跑着,很快就上了山。不知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劲头,连下山都是大声喊着“冲啊,杀……啊”,一路小跑,往山脚俯冲下去。
  每回冲到山顶,都会有种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跟建国并排站在望江亭上,向远处的长江眺望,拿过建国脖子上的望远镜,神气十足地转着圈儿远望长江。那是受了那个年代战争电影的影响,解放军高级指挥员,都是这番气势豪迈的架势。
  那些年,北固山就是一座山,连个正门都没有,随便从哪儿都能上山,无需购买门票。
  除了建国嘴里能说出的一二,印象最深的也就是一座铁塔、一個望江亭。
  再后来,还是从课本和课外读物中,读到过有关北固山和甘露寺的传说故事,当然要比建国肚子里装的多出好多倍。
  还记得母亲带我们弟兄俩登过山,好像是上初中的时候,母亲已经是小城赫赫有名的播音员“雨田”了。
  母亲话不多,默默登山,默默行走,不时招呼我们要小心,别撒野什么的。见母亲不多语,我们俩就争着为母亲讲从建国嘴里听来的故事,也讲从课本上学到的关于北固山的传说典故。走累了,母亲会找个地方歇歇脚,把我们搂在她怀里,饶有兴致地听我们叽叽喳喳地抢着讲故事。一旦我们俩哪位讲着讲着“卡壳”了,母亲会接过话茬往下讲。我们惊讶地发现:其实母亲了解的要比我们知道的多得多。母亲毕竟是一位著名播音员嘛!
  母亲从不主动打断我们的讲述,偶尔,听到我们地方方言过重了,会立刻用手捂住我们的嘴:“记得,讲普通话!要养成好习惯!”
  也许,是因为我们在学校跟同学一起交流,再说,跟建国比跟自己母亲待在一块的时间要长,母亲能听出我们语言里的北方味儿已经不剩多少了,所以,母亲急了。
  渐渐地,我们更喜欢听母亲给我们讲故事了,母亲的声音轻轻、甜甜、软软的,生活中,比广播里传出的还要动听。
  高中毕业,在家待业一年多的时间里,除去做家务活的时间,我会一个人悄悄登上北固山。那个年代疯狂地热爱文学和写作,埋头读了许多大部头的文学名著,然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没日没夜、没完没了地往方格稿纸上写着自己认为是小说、散文的东西。
  我常常会央求母亲从广播站多带点方格稿纸回来,母亲说,那都是公家的,只能带一些旧的,编辑们作废扔在一边的。
  还是父亲懂我,从百货商店文具柜台,买回好几本扔给我:“这回,够你写的了吧?”
  写着写着,我觉着关在家里再待下去,实在没什么好写的了,又从一本如何写好散文的辅导书籍中读到:写作,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体验。
  于是,我走出家门,开始瞒着家人,自己出去闯荡了。
  我先后接连两次,去了北固山脚下的两家工厂,主动要求去做厂里的临时工。
  一次做的是“炉前工”,上班第一天,穿上工作服,拿上铁锹,往锅炉里铲煤的那一刻,我觉着我就已经快成为像中国的蒋子龙和俄国的高尔基那样的著名作家了。
  高尔基不是从前给人擦过皮鞋、受过苦嘛!“悲痛出诗人”,我的生活太优越了,怎么能成为一名……越是觉着苦、觉着累的时候,我越会用这些想法来激励自己。
  看我那么起劲儿地干活儿,带我的那几位师傅们乐得不行了,心说:从哪儿冒出个傻小子,有劲没处使,上这来卖力干活了。他们起先想不通,看我细皮嫩肉、白白净净的,也不像家里揭不开锅的样子。
  看我闲下来往随身带着的笔记本记笔记,他们才明白过来。大概一周时间吧,我用一身傻力气赢得了师傅们的夸奖后,跟他们道了声再见,就又去了另一个厂子,做起了“冷作工”。这是个比“炉前32"更单调而且劳动更繁重的工种,我也没坚持几天,估摸着有了一些生活体验和灵感,找了个理由溜回家了。
  估计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曾经“流窜”过的那两家厂子已经关门了,那几位师傅,也不会记得我姓甚名谁了。
  做了那些日子的“临时工”写出什么来,已经不记得了。估计是写了,寄给杂志社,也给退回来了。
  每回盼望已久等回来的都是“退稿信”,一次次地伤透我的心,也打击着我写作的勇气。   每到情绪的跌落期,我总会独自登上北固山,迎着江风往长江远眺,也会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想随时记录下脑海里掠过的那一丝丝灵感。
  那段时间,应该是我青春期最为困顿和沉沦的阶段,登上北固山顶,每回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辛弃疾的那首词句:“天下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吟过诗句,都会感到一种释然,长长叹一口气之后,再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下山去,又回去做我的青春文学幽梦……
  到电台工作之后,常常因工作关系,登顶北固山,还常参加在北固山举办的一些活动,如诗会什么的。
  也经常为小城的宣传片和一些专题资料片录制配音。配音里,会常常提及北固山的历史人文、典故传说。人到了省城,或者带着朋友们回小城做客,都会向他们讲述一套套关于北固山、甘露寺的这个和那个。
  退休退职之后的今天,又一次登顶北固山。
  那天的早晨,北固山似乎还在昏睡中,售票窗口那位年轻女售票员,一边往嘴里塞着菜包子,一边还努力打着哈欠。
  我完全可以约上个朋友一道来,或者也可以掏出“老年证”,至少票价可以打上个对折,我没这么做。我只是想,数十年之后,再真真切切地体验一下,逐渐衰老了的身子骨再次登上北固山会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和情愫。
  不得不服老啊!还是感觉到身子重了,腿脚重了,呼吸也重了。
  不一样的是,这把年纪的人,精力虽说不能与儿时相比了,但我是带着丰厚的阅历和经历来的,只不过与北固山悠久的历史相比,我们还显得年轻、稚嫩、才疏学浅着呢!
  我登山的时候,人们都正在家里忙着过年。算上两位清洁工大妈和一位正在边走边唱“样板戏”的老汉,哦,还有一支统一着装的小学生们,也就二十个人不到。整个一座北固山空空荡荡、冷冷清清。
  天阴沉着,山风从山上的庭院和窄巷弄里穿堂过来,冷飕飕地刺骨,而且带着阵阵哨音和呼啸。
  几乎山上所有的厅堂门都紧闭着,偶然发现那座“甘露书场”大门洞开着,还没等走进院门,一位老漢喊了起来:“过年了,打烊了啊!年后再来听书吧!”他们哪里知道,我是想近距离感受下小城唯一一位扬州评话传人黄俊章老人,每周六在山上这家茶楼说书的场景。
  重登北固山,儿时在此撒欢、嬉闹、玩耍的情景又仿佛鲜活地浮现在眼前。如今老了,别说跑了,连走道都有些觉着吃力了。顺着沿途的指示牌,发现多出了儿时从未见过的景点和墓碑,不得不惊叹后人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开发文化遗产的能力,这样一来,好像这座山更有说头,更有看头,更有嚼头,更有品头了……
  出了北固山的大门,听了一耳朵那座亭子里几位老人的闲聊:
  一位老婆婆说:“人家那才叫生活,多姿多彩的。”
  一位老头接过话茬说:“我们这不也叫生活吗?有什么区别吗?”
  那位老婆婆说:“怎么会一样呢?你们这叫生存,生存离生活还有一大截子呢,我们要乐乐呵呵地从生存走向生活……”
  几位老头没有往下接话,他们也许认为自己已经就是在快乐地生活着了。本来嘛!儿时有儿时的无忧无虑,到了老年,清空自己装满了的碎片化记忆,重启一下程序,这就是另一种新的生活吧……
  是小城的山、小城的水养育了我,也成长了我。年岁大了,还是觉着自家的山水有情有义、有根有缘。
  如今的北固山,更像是小城身上一块充满雄性,而且健硕凸起的肌肉疙瘩,张扬着小城人偶露的峥嵘,吟咏着小城民谣中那段刚正不阿的曲调……
其他文献
2008年,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蔡国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在天空踩下29个大脚印烟花的家伙。“这个作品包括29个烟花做出的大脚印,每个脚印代表一次奥运会,从天际走来,直奔国家体育
期刊
姑娘设计一个圈套来考验自己的情人对自己的爱是否真诚——是爱她的相貌还是爱她的心灵,这已是老而又老的道德故事套子了。而微型小说由于极其有限的容量,更容易使一个老的故事套子变成味同嚼蜡的老调重弹。这篇小说的作者却给这个故事中加入了一些新的东西,给人以新鲜感。  小说叙述了一位青年中尉如何以一本书为媒介结识了一位从未谋面的女士,并通过书信往来而成为知己,在他參加战斗的最艰苦的时刻给了他巨大的精神力量。这
期刊
本文回顾了在地区电网南北分区的情况下,方麓变形成220kV单电源单主变的薄弱运行方式,通过对单电源变电所220kV系统和110kV系统运行方式进行分析和调整,针对110kV重要负荷给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分析了师专图书馆与教育实习的关系,提出师专图书馆围绕学校教育实习开展特色服务的具体内容。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college librari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急需将以往企业中应用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形成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
期刊
“走一流师资与一流学科强校之路”是匡老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教育的优劣主要靠教师,“教师第一”应该成为校长办学的指导思想之一.匡亚明倡导“教授治校,教师第一”
伴随着电子文件的产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档案,打破了纸质档案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共存的现象。因而,充分了解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不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新经济载体的出现;公司内部的机构重组、公司间并购与重组、虚拟公司的兴起等,导致了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大变革,这种变革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