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规程中,人们为了是建筑物的舒适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量,人们就将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内容引入到其中,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得到一定的保障。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节能技术应用到其中,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量,还对周围的环境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对建筑节能设计工作的可控性分析,则是为了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从而使得建筑节能的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主要是从建筑规划、装饰设计、门窗设计以及墙体设计这四个方面,来对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可控性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着良好的生态效益,从而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起到一个良好的保护重要。而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使得建筑物的节能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人们就将一些新型的节能理念引入到其中,从而对其建筑节能设计的各方面内容来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可控性进行分析,进而让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有效的保障,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住宅建筑规划节能设计措施分析
我们在对建筑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其节能技术理念的引入,不仅可以使得这种建设的节能效果得到保障,还满足了现代化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相关要求。一般来说,我们在建筑规划节能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建筑物的选址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将建筑物和周围环境有效的节能在一起,其次我们在建筑物进行总体布局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将建筑设计和外界环境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得住宅建筑的工作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住宅建筑规划节能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也必须要对住宅建筑的通风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提高建筑空间环境的舒适性,从而满足现代化建设节能设计的相关要求。然而,我们在对节能设计过程中,想要提高建筑物的通风性能,从而对建筑室内空间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我们还需要将建筑节能设计和外界环境相互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使得住宅建筑的通风采光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提高了室内空间环境的舒适性。
二、我国住宅建筑室内装饰节能设计措施分析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这就使得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在逐渐的增大,因此为了保障建筑空间环境的舒适性,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机械设备引入到其中。但是,这也加大了建筑物的能耗量,这就对周围的环境有着严重的影响。而我们在建筑室内装饰节能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就必须要对其建筑物的节能问题进行考虑,使其
在节能建筑能源资源的同时,也满足了现代化装饰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另外,我们在装饰节能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优先的选择,这样不仅有着良好的节能效果,还使得建筑装饰的效果得到保障。
家具是人们平时使用和接触最多的,在进行选择的时候,除了其外形、尺寸之外,还需要注意其材質以及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这样可以给居民带来舒 适感。绿化在当今的家庭中成了改善室内环境的一个很好的措施,其不但能够使室内的环境变得清新、活泼,还能满足人们心理对于自然的需求。在室内装饰的色彩上,也应该科学地选择,那些对人的健康、情绪有积极作用的颜色应该优先选择,这样能够提高人们的舒适感,也能减少设备的耗能情况,对于节能也有很大的作用。
三、 住宅建筑外门窗节能设计措施分析
在住宅耗能比中,外门窗是耗散能源比较大的地方,其能耗占到了整个住宅能耗的 2/3,传热损失达到 1/3,冷风渗透损失达到了1/3。通过上述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对外门窗设计进行控制的必要性。为此,当住宅的采光、通风等方面的条件都能得到满足之后,应该将住宅外门窗洞口的面积尽量减小,这样就能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减少能源的损失,增强保温效果,起到节能的作用。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设置室内和室外间的温度阻尼区
这里所说的温度阻尼区,就是在住宅的室内和室外之间设置一个中间层次,这个中间层次不但可以阻止外面冷风的直接渗透,还可以减少外墙、窗的热 损失。在住宅的外门窗设计中,要将住宅的北阳台的外门、窗都用封闭的阳台进行封闭,在外门处设置防风的斗门,这样可以防止冷风倒灌进来,在设计楼梯间的时候也应该将其设计成封闭状,屋顶上的入孔也应该进行封闭处理,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节能效果。
2、 提高外门窗气密性
为了加强外门窗的节能效果,可以设置一些泡沫塑料的密封条对外门窗进行密封,或是选用那些密闭性比较好的门窗材料。墙和门窗框之间的缝隙也是 热损失的主要原因,为此可以用一些带有弹性的软型材料、密封膏以及边框设灰口、弹性密闭型材料等进行密封操作;在扇与框的密封上可以选用橡塑、橡胶或是一些泡沫封条、高低缝槽等;扇与扇之间的密封可以选用一些高低缝、密封条、缝外压条等方式来完成。
四、我国住宅建筑墙体节能设计措施分析
墙体主要的作用就是从外围对整体的结构进行保护,长期以来其往往以实心粘土为主要的材料,这对于我国的土地资源以及燃煤资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浪费。通过研究表明,加气混凝土外墙、夹芯复合外墙、空心砖外墙、内保温复合外墙等也能起到与粘土同等的效果,并且其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同时还节约了资源,保温效果也不会受到影响。在选用墙体材料的时候,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对这些材料进行必要的选择,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同时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节省资源。
建筑节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使用和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我们才能从实际出发,从自身出发,不断创新,真正的设计出能普遍适用于社会,带来真正产生节约效益的产品。
五、住宅平面的建筑节能设计
住宅平面设计中首要问题是确定适当的套型面积。因为适当的建筑面积不但可以节约用地(建筑行业“四节“之一)还可以大大节约建筑用材,减少营造、维护与使用过程中的消耗。另外,建筑平面的巧妙布局亦能获得较好的节能效果。由于我国地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变化规律使南朝向为最为节能建筑朝向,此朝向夏季可减少太阳辐射得热,冬季可增加太阳辐射得热,而且此朝向建筑与我国夏季盛行的东南风差不多成垂直关系,容易形成穿堂风,而又避开冬季盛行的西北风,因此,将住户长时间活动的居住空间(如厅、主要卧室)设于日照通风条件最佳的南向位置,利用自然环境使室内达到最大的舒适度,为住户节约采暖和空调的能耗。
六、设计节能照明
在我国民用建筑中,照明用电不仅量大而且面广,所以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对于节能来说非常关键,选用的电光源发光的功率要高.日常所用的白炽灯的发光效率一般在15Lm/W左右,而目前广泛使用的T5型所产生的发光型效率能达到90Lm/W左右,而且可以显著改善灯光的特性,非常适用于办公楼和住宅楼。因此,我们在设计时应尽量运用自然光,如采用分区双联开关控制、自动亮光节约照明控制等。对传统的卤素灯、钨丝灯可以用日光灯来代替,水银灯可以用钠气灯、复金属灯来代替。在装修涂漆时,就选用亮色来提高室内照明的效果。尽量用多个20W的日光灯来代替40W或60W的日光灯,这也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晓慧.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设计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
[2]陶辉.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的分析探讨[J].地球,2013(01).
[3]王海龙.试论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7).
[4]张智源.浅析新能源新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2]李雪平.西安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体型设计[J].工业建筑,2007(3).
关键词: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着良好的生态效益,从而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起到一个良好的保护重要。而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使得建筑物的节能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人们就将一些新型的节能理念引入到其中,从而对其建筑节能设计的各方面内容来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可控性进行分析,进而让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有效的保障,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住宅建筑规划节能设计措施分析
我们在对建筑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其节能技术理念的引入,不仅可以使得这种建设的节能效果得到保障,还满足了现代化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相关要求。一般来说,我们在建筑规划节能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建筑物的选址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将建筑物和周围环境有效的节能在一起,其次我们在建筑物进行总体布局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将建筑设计和外界环境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得住宅建筑的工作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住宅建筑规划节能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也必须要对住宅建筑的通风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提高建筑空间环境的舒适性,从而满足现代化建设节能设计的相关要求。然而,我们在对节能设计过程中,想要提高建筑物的通风性能,从而对建筑室内空间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我们还需要将建筑节能设计和外界环境相互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使得住宅建筑的通风采光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提高了室内空间环境的舒适性。
二、我国住宅建筑室内装饰节能设计措施分析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这就使得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在逐渐的增大,因此为了保障建筑空间环境的舒适性,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机械设备引入到其中。但是,这也加大了建筑物的能耗量,这就对周围的环境有着严重的影响。而我们在建筑室内装饰节能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就必须要对其建筑物的节能问题进行考虑,使其
在节能建筑能源资源的同时,也满足了现代化装饰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另外,我们在装饰节能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优先的选择,这样不仅有着良好的节能效果,还使得建筑装饰的效果得到保障。
家具是人们平时使用和接触最多的,在进行选择的时候,除了其外形、尺寸之外,还需要注意其材質以及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这样可以给居民带来舒 适感。绿化在当今的家庭中成了改善室内环境的一个很好的措施,其不但能够使室内的环境变得清新、活泼,还能满足人们心理对于自然的需求。在室内装饰的色彩上,也应该科学地选择,那些对人的健康、情绪有积极作用的颜色应该优先选择,这样能够提高人们的舒适感,也能减少设备的耗能情况,对于节能也有很大的作用。
三、 住宅建筑外门窗节能设计措施分析
在住宅耗能比中,外门窗是耗散能源比较大的地方,其能耗占到了整个住宅能耗的 2/3,传热损失达到 1/3,冷风渗透损失达到了1/3。通过上述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对外门窗设计进行控制的必要性。为此,当住宅的采光、通风等方面的条件都能得到满足之后,应该将住宅外门窗洞口的面积尽量减小,这样就能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减少能源的损失,增强保温效果,起到节能的作用。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设置室内和室外间的温度阻尼区
这里所说的温度阻尼区,就是在住宅的室内和室外之间设置一个中间层次,这个中间层次不但可以阻止外面冷风的直接渗透,还可以减少外墙、窗的热 损失。在住宅的外门窗设计中,要将住宅的北阳台的外门、窗都用封闭的阳台进行封闭,在外门处设置防风的斗门,这样可以防止冷风倒灌进来,在设计楼梯间的时候也应该将其设计成封闭状,屋顶上的入孔也应该进行封闭处理,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节能效果。
2、 提高外门窗气密性
为了加强外门窗的节能效果,可以设置一些泡沫塑料的密封条对外门窗进行密封,或是选用那些密闭性比较好的门窗材料。墙和门窗框之间的缝隙也是 热损失的主要原因,为此可以用一些带有弹性的软型材料、密封膏以及边框设灰口、弹性密闭型材料等进行密封操作;在扇与框的密封上可以选用橡塑、橡胶或是一些泡沫封条、高低缝槽等;扇与扇之间的密封可以选用一些高低缝、密封条、缝外压条等方式来完成。
四、我国住宅建筑墙体节能设计措施分析
墙体主要的作用就是从外围对整体的结构进行保护,长期以来其往往以实心粘土为主要的材料,这对于我国的土地资源以及燃煤资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浪费。通过研究表明,加气混凝土外墙、夹芯复合外墙、空心砖外墙、内保温复合外墙等也能起到与粘土同等的效果,并且其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同时还节约了资源,保温效果也不会受到影响。在选用墙体材料的时候,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对这些材料进行必要的选择,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同时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节省资源。
建筑节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使用和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我们才能从实际出发,从自身出发,不断创新,真正的设计出能普遍适用于社会,带来真正产生节约效益的产品。
五、住宅平面的建筑节能设计
住宅平面设计中首要问题是确定适当的套型面积。因为适当的建筑面积不但可以节约用地(建筑行业“四节“之一)还可以大大节约建筑用材,减少营造、维护与使用过程中的消耗。另外,建筑平面的巧妙布局亦能获得较好的节能效果。由于我国地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变化规律使南朝向为最为节能建筑朝向,此朝向夏季可减少太阳辐射得热,冬季可增加太阳辐射得热,而且此朝向建筑与我国夏季盛行的东南风差不多成垂直关系,容易形成穿堂风,而又避开冬季盛行的西北风,因此,将住户长时间活动的居住空间(如厅、主要卧室)设于日照通风条件最佳的南向位置,利用自然环境使室内达到最大的舒适度,为住户节约采暖和空调的能耗。
六、设计节能照明
在我国民用建筑中,照明用电不仅量大而且面广,所以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对于节能来说非常关键,选用的电光源发光的功率要高.日常所用的白炽灯的发光效率一般在15Lm/W左右,而目前广泛使用的T5型所产生的发光型效率能达到90Lm/W左右,而且可以显著改善灯光的特性,非常适用于办公楼和住宅楼。因此,我们在设计时应尽量运用自然光,如采用分区双联开关控制、自动亮光节约照明控制等。对传统的卤素灯、钨丝灯可以用日光灯来代替,水银灯可以用钠气灯、复金属灯来代替。在装修涂漆时,就选用亮色来提高室内照明的效果。尽量用多个20W的日光灯来代替40W或60W的日光灯,这也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晓慧.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设计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
[2]陶辉.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的分析探讨[J].地球,2013(01).
[3]王海龙.试论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7).
[4]张智源.浅析新能源新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2]李雪平.西安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体型设计[J].工业建筑,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