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林:文学照亮荆棘的旅程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hu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过荆棘的旅程》,一本25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感动了许多人。张书林,身兼平度市李园街道南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企业家、作家三重身份,将自己半生经历付诸笔端,童年的贫苦岁月,改革开放后投身商海,后来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他的经历,浓缩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追求,是时代进程的缩影。
张书林与村民在村口交流。

  通过散文集《时光的渡口》和纪实文学《走过荆棘的旅程》,我们走进张书林的文学和人生;通过张书林,我们回到波澜壮阔的时代。悲喜交集的个人故事,在时代洪流中演绎一幕幕让人动容的画卷。

苦难的岁月


  母亲高烧不退,我们兄弟俩苦苦熬到半夜三更,睡眠像一个朦胧的梦境萦绕着我们,困得我们直点头,可我们谁都不敢睡觉。我们那小小的心里是多么害怕,多么担心啊。我们害怕睡了这一觉,母亲会像父亲那样永远离开我们。
  不知何时雨停了,我晃了晃胳膊,有点发麻,原来这一夜我们兄弟两个并头睡着了。清晨,天空飘来洁白的云朵,像一个个大白馒头。天可怜见,母亲高烧退了。母亲后来回忆说,就是当时一睁眼醒来,看到我们兄弟两个守著自己,她才有勇气面对往后的一切挫折和困苦。母亲说:“看到你们两个孩子这么懂事,往后的日子还能难到哪儿去呀?”
  回望童年,除了母亲,不知为何我常常想到长白山上飘荡的云朵,空中飘飞的一个个蓬松香软的白馒头。童年的我不止一次做着这样的美梦:一个个喷香白软的大馒头从天上轻飘飘飞下来,又“嗖”一下飞进我的口腹之中。当年,每当我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时候,就跑到后山碧绿的田野上,抬头望着蔚蓝的天空,看着天上云彩变换姿势。奇怪得很,我明明啥也没吃着啊,可我分明觉得口腔中有一股馒头的香甜。
  ——摘自《走过荆棘的旅程》
  回顾过去,张书林的前半生在跌宕起伏的时代洪流中度过。
  “那些困苦的往事,说给如今年轻一代人听,好像只是故事。然而这些故事对于我来说是亲身经历的苦难,是永远不会忘却的,它就像永远也唱不完的忧伤小曲儿,在我的心底,低低地、悠悠地吟唱着,更像一笔不菲的财富,深深地珍藏在我的心里。”
  从苦难中走来,张书林身上,折射出中国数十年发展变迁。
  1960年,父母从山东平度支边移民到吉林省靖宇县一个叫珠宝沟村的村庄。第二年,张书林降临到这个世界上。他8岁那年,父亲遭遇矿难去世,姐姐已出嫁,哥哥性格内向,下面还有两个弟弟需要照顾。为了养家糊口,张书林和三弟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虽然家境贫穷艰难,但我与三弟像其他孩子一样,对未来的人生充满着希望与憧憬。”
  “因为我特别喜欢书,母亲也觉得尤为自豪,总带着我走村串户地借书。那会儿别说是农村,甚至镇上都没有一家书店,唯一有的便是人来人往的小集市。”每每从集市上找到一本缺章少页的书籍,他也能珍藏起来,当宝贝一样“供”上十天半个月。
  张书林从小爱写作,小学时就是班里黑板报的主创人员,从三四年级开始练习写诗歌和信件。至今,他还保留着小学时期的记录本和作文本,老师的评语历历在目。老师们的认可和鼓励,不仅让他自信,更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点亮了他的文学梦,让他的作家梦开始生根发芽。
  他坚信,唯有热爱的文学才能带给他尊严。

唯有爱长久相随


  我始终觉得三弟书良还没有离我而去,那个活了二十多年的三弟,一直就待在我的身边。我不愿意去相信,我的三弟书良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只能生活在记忆里了;可我,不得不去相信这个事实——他确实已经离开我,他的灵魂已经安然地去了,去了另一个天与地泯、悲与喜无的地方。
  童年旧事还历历在目,每当我陷在回忆里,我的脸上就禁不住荡漾着幸福的笑容。我仿佛看到他一脸笑呵呵的模样,轻快地跑到我面前,还是那样一副弱小的身板,还穿着那一身白色运动服,还是那样的青春和潇洒,亲切地喊我一声“二哥”。可待我充满渴望地走过去,轻轻呼唤一声“书良”,禁不住想要抚摸一下他的面庞,想要拥抱他的时候,我弟弟的身影一下子幻化成四散迸溅的星星点点,不过瞬间,便从眼前消失了。
  ——摘自《走过荆棘的旅程》
  1978年,张书林背着病重的老母亲,辗转回到平度南关村,本来打算把家里的老屋卖掉以度日,但因为房子迟迟不能卖掉,就在南关村勉强生活下来。
  村干部们和乡亲们给了张书林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看到他们母子日子过得拮据,就把他安排在当时的村办企业做车间技术工人。三弟去了学校,一家人开始在这片崭新的故土展开新的人生。
  一个美好的女孩走进了他的世界——李云,成为《走过荆棘的旅程》中最温馨、最善良的人物,李云一家对张书林的接纳,为这个穷苦的青年带来了人生的美好。两个人经历了爱情的萌芽、误解、相爱,直到走到一起。读到这里,会让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乡村爱情,想起那时的淳朴,想起路遥的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以及电影《牧马人》,李云,这位现实中张书林后来的妻子,其形象一点都不亚于经典小说和电影中的女主人公。
  另一个进入作者灵魂深处的人物,是三弟。两人从小关系最好,一起度过童年那些阴霾的日子。三弟聪明懂事,深受老师、同学喜欢,且学习刻苦。他勇救落水儿童,直到今天,依然被当地的很多人记起。
  三弟考上了重庆大学,成为南关村第一个大学生,轰动了全县。可是,在大学刚展开美好篇章、担任班长的三弟,因疾病突然离去。张书林两赴重庆,第一次是去探病,之后回到平度,准备卖掉创业购买的卡车,换钱给三弟治病。可惜,三弟很快去世,再赴重庆时,已是天人两隔。《走过荆棘的旅程》中,“三弟”篇章出来的时候,张书林并不满意,“书中的语言还不足以表达我对三弟那份感情,以及失去亲人的那份悲痛。”   生活的苦难并没有把张书林压垮,相反激发了他生活的斗志,“哪一个人都不是风平浪静取得成就的,每一次苦难都是对人生的一次升华。”张书林说,“我不想得到大名大利,但我觉得生命在这个时候特别光辉,特别丰富,这是我从写作中汲取的营养。”
  后来,随着企业改制和国家一系列好政策的延伸,他经营企业,经营宾馆、五金建材,从事梅花鹿养殖,开办铁矿,做房地产开发。
  循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张书林成为远近闻名的企业家。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消息传来,张书林正在靖宇搞房地产开发,立即捐款20万元。2009年以后,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由公认的热心人、贴心人、能治村的人,变成了群众最信任的人。
  作为平度市慈善总会的创始人之一,他积极参与“春蕾行动”资助孩子完成学业;因为房子拆迁,他把自家的房子拿出来供村民免费居住;村里的福利一应俱全……这几年,他捐助的善款自己都记不清了,“有了一定的积累,就要反哺社会,在关键时候帮人一把可能会改变人的一生。”

文学照亮人生


  那个时候,我不能上学读书,也没有钱去买书,但我爱读书,书里面潜藏着我无畏的理想。没有条件,我只好在下班的业余时间,从邻居家千方百计搜寻书籍。在农村,书不像现在这么泛滥,遇到好书,有些人并不舍得外借,我就保证一两天内归还,且说到做到;实在不行,我每天下班就在邻居家待一会儿,等到看完了再继续寻找其他书。人家见我年纪小但是讲信用,而且看书也不会磨损书,都愿意借书给我。
  沉醉在读书中的我,没事的时候常拿着弟弟们用完的书躺在自己的一堆破烂被褥里没完没了地看,一本书都被翻烂了也不舍得扔,有些书快掉页了,我就用一些干净的纸蘸着自己熬的面糊糊把破烂的地方粘上。就是在工作不忙的时候,我胳肢窝里也夹着一本书——工作累了,就找个僻静的地方看书。
  只是当时我不知道,就在我如痴如醉看书写字时,李云也在深情款款地看着我……
  ——摘自《走过荆棘的旅程》
  在李云看来,“这个上进的青年,家庭那么窘困,还能如痴如醉地看书、读书、写文章……将来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双手让人对他刮目相看。”村里、厂子里有那么多青年写情书跟她示爱,她无动于衷,却对这个热爱文学的青年产生了好感。
张书林用一部回忆录,记录自己的过去,也记录时代变迁。

  文学,成为张书林生命中的一道光芒。
  在他看來,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首先要做到诚实,创作是一种单纯的艺术行为。“我的创作并不是为了影响什么,就是把过往的经历写出来,让经历过的人有所共鸣。”张书林说,“岁月留下的人生足迹,是用真心走过来的,那是人生百味的过去;用真情写出来的,那是有苦有甜的往昔,虽然平平常常,但却真真切切。”
  白天乃至上半夜,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习惯上这些时间段根本静不下心来搞创作,几十年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晚上回到家坐下来,先理一理企业管理和村政村务上的事情,然后泡一杯浓茶,沉下心来进行写作,通常都是在凌晨两三点钟才收笔。
  写作《走过荆棘的旅程》时,年过半百、文化程度不高的张书林委托朋友在电脑上安装了语音输入法。夜阑人静时,妻子已经入睡,他把灯关上,像个“魔怔的大侠”一般,独坐黑夜中,对着闪耀着蓝光的电脑轻声嘀咕,回头再加以句读和修饰。最终,历时五载,删改数遍,一本充斥着人生闪亮光辉的书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些年,张书林在国家级、省级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散文、诗歌,还在新西兰《先驱报》《大信报》等刊物上发表多首诗歌、散文及连载作品;被新西兰《诗·画摄影社》聘为荣誉副社长。2018年,15万字的散文集《时光的渡口》出版发行;于2019年,长篇纪实文学《走过荆棘的旅程》出版。如今,张书林是青岛市作协会员、平度市作协副主席、平度市春泥诗社副社长,还担任平度市文学丛书《新韵》副主编。
  山东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刘玉栋指出:“《走过荆棘的旅程》是一部纪实、一部自传、一部非虚构作品。这本书虽然写的是他的个人,但也是那一代人坚韧不屈的奋斗过程,也是我们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变迁史,是在记述时代变迁中个人的命运,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许多人在《走过荆棘的旅程》中读到了共鸣,既有经历的共鸣,又有情感的共鸣,一个个让人潸然泪下的镜头,组成了一个青年的奋斗史,也是时代的备忘录。
其他文献
2017年初,东营市垦利区中兴社区居民的一封信邮寄至区人大常委会,社区群众反映所在小区老旧程度严重、物业管理不善等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由此,垦利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机关便与该社区“结了亲”,到现在已是四个年头。  在收到群众来信后不久的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上,将来信内容作为议题之一进行了讨论研究。按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付兆钦所说:这是送上门的“直面人民群众的切入点,以小窥大调研民生的窗口”,必须
期刊
今年以來,济宁市兖州区各级人大代表不负组织重托、群众厚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建言献策、积极作为,忠实履行了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发挥优秀代表的榜样示范作用,12月10日起,兖州区人大常委会在兖州广播电视台和《今日兖州》报刊开设“代表风采”专栏,选取18名在经济社会建设和疫情防控中发挥突出作用的区级人大代表,集中宣传他们的先进典型事迹,充分展
期刊
近日,东营市河口区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第44次集体学习。学习了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和会议公报。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张胜双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切实把全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貫彻好。要认真对照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精准务实高效
期刊
近年来,东营市河口区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发展战略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都起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农业产业化水平欠佳、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生产面源污染、综合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9月份,人大常委会对全区生态农业发展工作情况开展调查,针对问题形成审议意见并转交区政府落实。  三个月过去了,审议意见办理得如何?近日,河
期刊
近日,昌邑市人大常委会集中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市人大常委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活动期间,各镇街区和市直代表小组召开了座谈会,集体学习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等内容,部分人大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代表们表示,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全会提出的新战略、新部署、新要求,从自身实际出发,化为具体方案,变成具体措施,积极服
期刊
积极探索,房前屋后生财富  走进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房前屋后一片绿意盎然,村民见缝插绿,种的既不是花,也不是草。  “我们种的是药材叫金银花,我这房前屋后,一年能收入一千多元哩,比种菜可划算多了。”贫困户杜爱芝笑着说,“以前我们种菜还不够功夫钱,收获后剩下的菜叶子到处都是,不方便清理,又容易产生异味,特别不卫生。”  张佃壮既是人大代表又是村支部书记,去年他又被评为全国首届十佳农民。在乡村振兴和
期刊
寒风呼啸,冬入龟山。2020年12月18日上午十点,万寿路东首,龟山西侧之岱宗艺术空间内举办“一树寒枝:于茂阳书法作品展”,为寒冬的龟山添得一丝暖阳。  于茂阳先生别号简翁,山东东阿人。曾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15年退休,现为聊城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山东省教育书法家协会主席。多年来
期刊
东营市垦利区兴隆街道人大工委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促进作用,按照年度工作计划,组织人大代表、街道居民代表,对环保办、水利水产站、规划建设管理办等5个站所开展评议工作。  一是思想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党工委书记为组长、人大工委主任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和调查评议小组,传达学习区人大《评议部门实施方案》,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兴隆街道人大工委关于开展评议部
期刊
日前,在利津县盐窝镇七一村蔬菜大棚内,一箱箱新鲜的蔬菜正装上运输车,发往济南、东营等地。“蔬菜售卖对新鲜程度要求高,原来只能在周边集市卖,自从政府修建了道路,现在我们的蔬菜最远已经完全可以发往百公里外的济南等地,销量特别好。”盐窝鎮七一村党支部书记、镇人大代表郭立保告诉记者。  近年来,盐窝镇积极落实镇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进黄河生态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累计投资近1300余万元,实施黄河生
期刊
近日,沂水县沂城街道人大工委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街道审计工作进行了调研。代表们首先来到审计站,仔細查阅了2020年审计站对街道经管站、人社所和37个村居的审计台账等相关审计资料,随后组织审计、财政、经管等部门负责人和部分村居“两委”干部进行座谈,认真听取了关于街道2020年审计工作开展情况、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等方面的汇报,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好的解决意见。通过调研,代表们对街道2020年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