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流量控制技术在宽带中的应用

来源 :无线互联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k137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出台,我国的几大电信服务企业逐渐加快了宽带提速的步伐,给人们的现代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随着网速的不断提升,以及一些网络P2P应用的普及,网络宽带变得越来越拥挤,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上网体验,一些重要的网络信息传输也受到了严重的阻塞。通过IP流量控制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网络拥挤现象,增加宽带的利用率,保证网络通讯的顺畅进行。
  关键词:IP;网络;流量控制;应用
  对宽带信息流量进行必要的控制能够保障整个网络平稳、高速的运转,也是开展各种高质网络服务的前提。目前互联网上的大多数流量是基于TCP协议和UDP协议进行传输的,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具有安全可信的特点,而UD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协议,适用于一些高效的信息传送任务。UDP因为缺乏传输层的流量管控体制,容易导致对宽带资源的不合理的使用,对TCP传输性能也造成了一定影响。通过IP流量控制技术可以有效的做好基于TCP及UDP协议的流量管理工作,维护信息网络的良好秩序。
  1 IP流量去向的分析
  IP流量的控制与IP流量的分析密切相关,只有做到良好的流量分析,才能实现对流量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流量分析方法。一是以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为基础的流量分析,这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流量统计手段,它借助于收集网络节点等关键位置的数据流量信息,得知网络重要节点的数据流量的大小,对流量大小的掌握较为精确,但是对数据的出处和流向无法进行有效地监控。二是以DFI为基础的流量分析,它是通过抽样的手段,以一定的比例来采集和记录网络流量信息,可以准确得到各流向数据的比例关系,其缺陷是需要设备开放某些特殊的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设备的性能;三是以DPI为基础的流量分析,它是通过广泛布置的DPI设备获得全面、丰富的流量统计信息,其缺点是投入的成本太高、统计的信息比较繁杂。通过以上三种手段,可以对网络流量的分布、流向和大小都有一个比较具体的了解。
  2 IP流量控制的方法
  目前存在多种IP流量控制技术,但是根据作用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宏层控制和微层控制两大类,宏层控制是一种对全网资源的统筹调控,其技术手段复杂,触及的层面较多,本文着重对微层控制的相关技术手段和原理进行讲述。微层控制面向的对象是数据包,它通过对网络中各节点数据的调动、舍弃和拦截,实现对流量的有效控制。
  2.1 对数据的调动
  在网络信息传输中,每个端口对信息的吞吐速率都是有限的,当多个数据流共享同一端口时,可能出现输入的数据总量超过端口容纳上限的情况,此时端口对信息的输出速率落后于数据的输入速率,便会采取一种排队处理的机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传统的IP流量控制中,对数据采取的是先来先服务的调动模式,即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优先级对数据进行划分,对先到达的信息进行优先处理,这是一种笼统的数据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它无法兼顾数据的重要性,如果后到达的数据中包含重要信息,会因为排队等待而增加其延迟,降低数据处理的效率,其次这种数据管理模式对有害数据的侵袭缺乏有效的抵抗力。目前比较流行的是一种基于数据优先级的排队处理机制,这是一种对数据进行“插队”的灵活处理方式,是对传统列队处理机制的一种改进,他在对数据进行排队管理的基础上兼顾数据的重要性。当一些数据包进入端口之后,端口设备首先根据各数据包的重要性确定他们的优先级,然后根据优先情况将他们放至队列中不同的位置,排队等待处理。在这种模式下,优先级越高的数据包越靠前,其延迟就越低,传输性能越高,从而实现了对宽带资源的充分利用。虽然采用优先级的排队处理机制仍然寻在一定的缺陷,但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和创新之后,它已经越来越完善和合理,能够实现对网络IP流量的有效控制。
  2.2 对数据的拦截和丢弃
  在数据的排队处理机制中,队列的长度是有上限的,即端口对数据的缓存能力是有限的。当网络阻塞的情况比较严重时,排队等候的数据总量有可能超过端口的最大缓存,此时端口必须拦截和舍弃部分的数据来维持正常的数据队列。一般会舍去优先级较低的数据,保留优先级较高的数据,虽然这种情况造成了部分数据的丢失和浪费,但是从整体上讲,它维护了网络的畅通,有效保障了整个网络的良好运转。
  3 总结
  随着信息网络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信息流量呈爆炸式的增长,又因为IP网络无固定连接的特性,使得整个宽带信息资源的流动充满无序性和混乱性,宽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通讯信息的正常传输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就IP流量控制技术在宽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宽带网络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引和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欧亮,陈迅,沈晨,黄晓莹,吕屹.IP网络流量流向分析与预测技术研究[J].电信科学,2013(07).
  [2]鲁旭涛,赵晓东,翟蓓蓓.IP网络流量控制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山西电子技术,2012(06).
  [3]王志安.IP网络流量控制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无线互联科技,2013(07).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前应用内镜oddis扩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LC联合EST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先行EST取石无严重并发症后2~3 d行LC.58例中55例(94.83%)EST、LC联合治疗成功,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6~15(7.2±2.4)d.结论 LC术前应用EST联合
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及川穹嗪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 将2002~2005年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及川穹嗪;对照组120例,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期间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血循环增加,血压下降,尿量增加,尿蛋白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凝血系列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分子肝素及川穹嗪治疗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的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N-丁基-N-(4-羟丁基)亚硝基胺(BBN)所诱导的SD大鼠膀胱癌是否有抑制作用.方法 本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3组均以BBN为致癌剂诱发SD大鼠膀胱肿瘤的生长,同时,其中的两个买验组另外喂以不同剂量的celecoxib(500mgcelecoxib/kg饮用水、1000mgcelecoxib/kg饮用水).30周后处死动物,观
目的:对肛周脓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低位浅层肛周脓肿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种类、用
目的 验证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自身抗体与大鼠心功能恶化的程度是否存在直接关系,以及β1-AR自身抗体与Bcl-2/Bax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缩窄腹主动脉方法,建立心衰大鼠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大鼠血清β1-AR自身抗体阳性率和滴度.于12周、16周检测心功能.同时取心脏做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测Bax/Bcl-2.结果 (1)手术组大鼠随着心功能恶化,β1-
2006-01~2006-12我院行断指再植236例,共361指,再植成功率93.6%,其中4例4指均为指尖再植坏死,护理体会如下.rn1 临床资料rn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30~51(平均41)岁.
肿瘤血管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包括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最终成为管状结构。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参与这一步骤,这些血管生长因子主要由肿瘤细胞直接释放,也
患者,女,20岁,因枕部肿块多年,近半年增大入院.查体:枕外粗隆处见一质硬肿物.向外凸出,3.0cm×2.6 cm×3.1cm大小,不随头皮移动,无明显压痛,局部皮肤未见异常.余(-).颅脑CT片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肿瘤坏死因子可溶性受体(sTNFR)腺病毒感染的人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先包装和扩增含GDM和sTNF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然后用该腺病毒感染人神经干细胞,再将这些神经干细胞移植到脊髓损伤局部.实验动物与分组:雄性SD大鼠,A组:hGDNF和sTNFR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移植组;B组:空病毒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移植组;C组:神经干细胞移
神经导航是将影像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融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它可确定术前病变的位置、选择最佳手术入路、术中实时了解病变的范围,可以更精确、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