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论语》中“兴”义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leo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在文论史上人们都习惯将其看作是一种很重要的文学创作手法和修辞方法,将其与“赋”、“比”相提并论。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兴”起源于《诗经》,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也强调“兴”,但是在孔子眼中,“兴”不再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法,而是实现政治教化的工具和手段。
  关键词:兴;论语;政治教化;义
  “兴”源于《诗经》,向来被看作是文学创作手法,但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兴”,已经不再是文学创作手法,具有自己的独特意味。本文在依归《论语》文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旨在探讨《论语》中“兴”义。
  一、《论语》中之“兴”义
  《论语》中共有七处提到“兴”:
  (一)“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民不偷。”①(《论语·泰伯》)
  在上位的人能用深厚感情对待亲族,那老百姓就会走向仁德;在上位的人不遗弃他的老同事、老朋友,那老百姓就不致对人冷淡无情。
  (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②(《论语·泰伯》) [p80](此处关于“兴”的解释,详后。)
  (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论语·子路》)[p132]
  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言语不顺理成章,工作就不能做好;工作做不好,国家的礼乐制度就不能举办起来;礼乐制度举办不起来,刑罚就不会得当。这里的“兴”是作“兴起”之意。
  (四)“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论语·子路》)[p136]
  鲁定公问:一句话兴盛国家,有这事么?鲁定公想根本让国家兴盛起来,“兴盛”顾名思义,只有先“兴”,才可后“盛”。故此处的“兴”也是“兴起”之意。
  (五)“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论语·卫灵公》)[p159]
  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随的人都饿病了,爬不起床来。这句话意思很明显,“兴”也是“起”的意思。
  (六)“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p183](此处“兴”争议很大,详后)
  (七)“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尧曰》)[p206]
  恢复被灭亡的国家,承继已断绝的后代,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的百姓就都会心悦诚服了。这里的“兴”也是“兴起”之意。
  综上,《论语》中的这五处“兴”都含有“起”之意,而且,所兴起的都有具体的事物。
  二、关于“兴于诗”和“诗可以兴”
  到底该如何理解孔子“诗可以兴”的“兴”呢?最早对“兴”作出解释的是《论语注疏》引孔安国语云:“兴,引譬连类”。这种解释后人大都认为其与“比兴”的“兴”意义相混淆了。后朱熹《论语集注》释“兴”为“感发志意”,仍然争议不断。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对于艺术的态度发生改变,都从眼前的现实利益出发,追求现实社会的实用价值。在这种思想观念之下,审美转向了实用。人们不但从审美的角度去赏析文学作品的抒情性,而更多的是考虑其对社会的实用价值。
  孔子所说的“兴”即是指诗歌可以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使人在欣赏中获得一种美感;但孔子强调这种情感必须要用“礼”来加以规范。同时诗歌还应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貌,这样在“兴”的基础之上,统治者可以从诗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这就是所说的“观”;另外,诗歌还可以使统治者之间相互交流情感,加强团结,起到“群”的作用;最后,诗歌干预社会现实、批评社会即为“怨”。孔子是想通过“兴、观、群、怨”这四种途径来为统治者服务,可以看出孔子对诗的社会作用的深刻认识。
  虽然在“兴于诗”和“诗可以兴”两处都谈到了《诗》具有兴的作用,但在这两个论断中孔子强调的重点是有差别的,“兴于诗”强调的是《诗》在修身成仁的过程中具有起发的作用,其最终目标是指向修身成仁的。兴起的是修身成仁的起点,学习《诗》的目的就是要把本来已经存在于人心中的某种品质再一次呈现出来或加以纯化,让人们意识到他们应该把已经存在于他们内心的某种品质当作起点,而《诗》恰恰是可以帮助人们重新发现自己那“无邪”的良好品质。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思无邪”。
  而“诗可以兴”将最终目标指向“事父事君”,但我们应该清楚的是孔子所说的修身,其实指向的最后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所谓的“事父事君”,所以两者的旨归是一致的。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就是:“诗可以兴”和“兴于诗”中的“兴”作用是相同的。只是前者强调的是修身,后者侧重的是社会功用。
  随着“兴”的发展,“兴”的意义未必符合孔子《论语》中“兴”的意思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孔子《论语》中无论是“诗可以兴”还是“兴于诗”都不是诗的创作手法,而是讲诗的社会功用。
  注释: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77页。
  ②以下所引均出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以下只注篇名和页码。
  参考文献:
  [1]赵沛霖.兴的起源——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胡奇光,方环海撰.尔雅注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4]刘怀荣.赋比兴的几组相关概念[J].贵州文史丛刊,1996(1):155—159.
  [5]陈伯海.释“诗可以兴"—论诗性生命的感发功能[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3).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提出的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中之重.而在当前,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深化经济体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S)的蓬勃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全球的一大热门话题.目前,在很多国家,无论个人、教育机构还是专业团体,都坚持借助
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需要不同的发展观作指导.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的人文内涵,整体协调和持久永续,深刻揭示了全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