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女,38岁,因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肿块1月入院.查体:甲状腺肿大,分别于甲状腺左右叶可及约4.0cm×3.0 Cm和1.0 cm×1.0 cm肿块,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无压痛、波动感,界限欠清,随吞咽活动,气管无偏移,颈部可及多枚质软淋巴结.B超示"双侧甲状腺多发肿块,颈前及双侧颈部见淋巴结肿大"。
【机 构】
:
325000温州,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325000温州,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325000温州,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325000温州,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38岁,因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肿块1月入院.查体:甲状腺肿大,分别于甲状腺左右叶可及约4.0cm×3.0 Cm和1.0 cm×1.0 cm肿块,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无压痛、波动感,界限欠清,随吞咽活动,气管无偏移,颈部可及多枚质软淋巴结.B超示"双侧甲状腺多发肿块,颈前及双侧颈部见淋巴结肿大"。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股浅动脉狭窄闭塞长段病变一期置入自膨式支架与一期球囊扩张成形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症状性股浅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支架组53例(73条肢体)首期置入自膨式支架;扩张组56例(76条肢体)首期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比较患者术后6、12及24个月的再狭窄、再闭塞率及临床分级改善程度.结果 支架组与扩张组的治疗段平均长度分别为(1
目的 探讨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m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合并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治疗的TAO合并ASO 6例患者的资料.2例行腹主动脉切开取栓+内膜剥脱+腹主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胭动脉人工血管-小腿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1例行腹主动脉切开取栓+内
体内冲击波胆道碎石技术多用于胆道探查术后,经T管窦道在胆道镜直视下对胆管残余结石的治疗[1].目前国内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遇到胆管结石难以取出时,多予以安置T管,留待术后取石.由于腹腔镜手术后经T管形成窦道时间较长,患者术后带T管时间通常较传统开腹手术明显延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能否在术中应用体内冲击波碎石技术,取出那些难取的胆管结石,成为关注的重点.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科对腹腔镜
患者男,65岁,住院号291854.因"口干、多饮、多尿2个月,畏寒、发热1个月"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约20 kg.无明显多食,无怕热、多汗、手抖。
目的 探讨小口径人工血管(直径0.8 cm)门体静脉架桥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静脉高压症(PHT)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PHT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小口径人工血管脾-腔架桥(14例)、肠-腔架桥(24例)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结果 术后患者自由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6.6±1.2)cm H2O,手术前后肝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腔架桥组术后
近年来我国低位直肠癌的诊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TME技术和微创手术较广泛开展,保肛率明显上升,短期及长期疗效获得显著提高[1-3].但不可否认我国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其中低位直肠癌诊治规范化问题尤为突出。
患儿女,18个月.因"发现芹顶部包块18个月,逐渐增大2个月"于2007年12月18日入院.查体:左顶部包块约3.5 cm×3.0 cm,局部无红肿,质软,无压痛,边界清楚,活动度差,无搏动感,听诊未闻及血管杂音;皮温正常。
为增强文章科学性,各类文章中均请适量引用参考文献,引用时请按国标GB7714—87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未发表的观察资料和个人通讯一律不用作参考文献;一般情况下,2次文献亦不宜引为参考文献;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于2008年10月24-26日在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此次大会收到论文350余篇,参会代表1000余人,盛况空前.在开幕式上,刘永雄教授、冷希圣教授以及中华医学会韩晓明副秘书长分别代表老专家、外科学分会和医学会致词;外科学界著名专家黄志强院士和张圣道教授也向大会致信祝贺;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胰腺外科学组组长赵玉沛
2008年底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在其门户网站发布各专科肠外营养应用指南的征求意见稿。这是继2006年4月该学会公布各专科肠内营养应用指南之后,在肠外肠内营养领域的又一里程碑。该套指南均由欧洲各领域专家基于循证医学以及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后推出的,既拥有权威性又保留了随时根据证据变化而更新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本文选摘由Braga,Ljungqvist,Soeters等几位外科专家推出的“外科肠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