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教育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eter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挡,各国已充分认识到教育是强国之本,为此教育改革方兴未艾。通过对新加坡教育改革举措与教育改革的第四种方式主要观点的研究,结合中国当前的教育现状展开论述,得到启示,并对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举措。
  [关键词] 全球化 教育改革 中国教育现状 启示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加坡教育
  1.思考型学校和学习型国家
  思考型学校和学习型国家是由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在1997年7月提出的教育改革举措。它是当时新加坡教育改革的指挥棒,是政府行为。思考型学校注重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独立的开创思维;学习型国家着眼于促使国民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以适应全球化和信息时代不断变化的需求。新加坡政府清晰地认识到新加坡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缺乏的国家,国家唯一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为迎接新世纪,为了使国民在开放的全球市场中更具竞争力,以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因此,它不仅是政府行为,而且是作为一种国策推行的教育改革。事实上,这一改革是非常成功并值得借鉴的。
  2.教育的分权化与市场化
  为了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新加坡政府重新审视原有的教育体系,推行教育方面的根本变革,提出思考型学校的概念,使学校拥有发展其强项的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学校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与合作关系。国家从宏观上引导学校良性发展,评估其教育体系并对其进行改革,使学校发展成为拥有独特特性的个体,促使国家教育关系的根本变革,为国家的未来培养出更具创造力的公民。其主要举措是分权化与市场化的教育管治。
  二、教育改革的第四种方式
  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是积极的、创新的、富有爱心的、有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下,各国应该积极效仿的教育策略。在这种方式中,学校应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而不仅仅是执行官僚机构规定的目标,即“去行政化”。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考分,更多的是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学生是真正的受益者,学校拥有制定和规划自身发展的权力,更多的应承担起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有正义与爱心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和义务。学校的领导既是管理者又是教学专家,既有社会影响又具备人格魅力,能够统领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与社会各方应建立一种积极的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政府不以强制性的统一标准问责学校,只在宏观上、政策上给于指导和支持。政府只需做抽样的问责制而不是通过大规模的全方位的评估手段评价学校。学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同时支持与帮助相对薄弱的学校,学校应当承担起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区的职能,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知识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承担起高端科研开发研究的社会责任,与社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与行业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实现这种体现未来教育改革趋势的目标,必须减少官僚主义,扩大民主意识,更多的承担起服务社会改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以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愿景。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改革理念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的教育事业已取得长足发展。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心愿,中国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推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举措。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举办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1949年的1.5%上升到79.2%,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毛入学率达到24.2%,国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49年的1.6年提高到8.7年,教育发展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中国是人口大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当前的教育改革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教育公平问题突出,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教育的政策制度不够完善,公共教育服务须进一步优化,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中国推进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改革。笔者认为,中国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于创新和改革:
  1.关于育人理念的问题
  (1)我们应培养什么样的人
  与西方教育的总体差异在于西方国家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中国重在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人才强国作为一种国策是无可非议的,中国的基础教育并不薄弱,只是在高考指挥棒下学校、家庭、老师、学生大都为着分数而学习,注重考试结果,学生不能得到快乐学习,甚至于死记硬背一些无关紧要的概念,不能充分挖掘學生的特长,在统一的国家标准下以学生的卷面分数来衡量教学质量。我们应该学习芬兰的育人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学习美国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育人理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国家的高考时挥棒下,一部分学生在进了大学以后,对自身发展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由基础教育时期的强制性学习到高等教育的自由开放学习很难适应而彻底放松了学习,研究型学习不够,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西方更注重研究型学习的过程,注重能力的培养,显然比中国的应试教育更有优势。
  (2)应该怎么培养人
  毋庸置疑,国家兴衰,人才是关键。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我们应当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学习提高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创新能力。在这种理念下,笔者认为,我国现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改进,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大多数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是以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教室里听为主要手段,教学的结果评价往往通过卷面考试来实现,这种弊病在于缺乏师生互动,教师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授课内容,学生并不是真正的教学主体,学生不能通过课程学习很好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不能通过课堂的互动与课后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当然,以培养学生兴趣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首先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和批改作业,学生要花更多的精力查阅大量的资料,完成老师的提问或作业,但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取的知识肯定优于前者。
  (3)谁来培养学生
  正确审视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学,人们会把视线转向芬兰,芬兰自1992年的近19%的失业率到现在居世界前列的经济竞争力,而且PISA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推动这个转变的秘诀,就是激励人心的创造性和包容性的使命,这种使命吸引了素质高、受社会尊重、决定国家前途的教师。因此,教师是培养学生的主体,也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他们是高素质的、有爱心的灵魂设计师。我国目前的师资队伍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提高,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让一批有知识有能力有爱心的社会精英充实到教师队伍。没有一流的教师培养不出一流的学生。同时要通过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教师成为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2.教育的投入与资源的配置
  “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虽然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很低,2008年只达到3.48%,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芬兰为18%),而且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与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资源的扩展。
  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重点学校制度。在教育投入总量小,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集中财力物力办好一批中小学,对“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曾产生积极作用,而重点学校也同时导致了学校之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近年来,国家取消了重点学校制度,加大了薄弱学校改造力度,但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还是十分突出。
  许多学校由于缺少教学经费,使一些好的改革发展战略得不到有效的开展实施,教学设备与条件不能得到改善,师资配置不能优化,学校的领导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筹款上,以至于制约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缓解教育经费不足的状况,一方面,中央政府应提高教育经费的投入(目前是3.8%);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大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优化配置,作为学校应该与社区建立良性的互动,通过多方位的筹资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国家也应鼓励多种办学体制并存,鼓励合作办学或者私人办学,并给予政策支持。
  3.学校应该与各方建立积极的可信任的互动关系
  首先,学校应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与城市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像伦敦的陶尔哈姆莱茨区建立跨部门的合作与联系。学校培养人才,服务社区,社区精英可以参与学校的教学从而减轻学校师资的压力与教师的负担,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其次,学校与学校之间应建立合作关系,而不是非赢即输的无谓竞争。学校之间应该像芬兰或陶尔哈姆莱茨区,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共享教学资源,取长补短,协作互助,而不是以挖墙脚式的手段发展自己,抑制他人,要有崇高的正义的有社会责任的办学理念和手段,推进相互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学校与家长也应建立紧密的联系。在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下,影响学生成绩的最大因素来自于校外。让家长对学校有知情权与选择权,这样将更利于学校的良性发展;学校与教师会更具有社会责任感。
  四、结语
  全球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是跨越国界的。在这个信息时代,商业贸易与教育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更加便捷。在这个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因此,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迫在眉睫,在此基础上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事关国家兴衰。中国也不例外,在全球化进程中,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应正视现实,积极借鉴世界教育改革的比较成功的做法,博众所长,为我所用,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教育应该是跨越国界的,甚至应该是站在人类发展的层面上推行教育改革,承擔起服务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的意识和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地应对各种变革,保持国家的长足发展与人类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七个怎么看.人民出版社,2010.
  [2]新加坡教育的分权化和市场化.伊迪斯科文大学汉译文献.2010.
  [3]李利群.高等教育评估的“全球化进程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大学教学,2010,(8).
  [4]Hargreaves.教学改革的第四种方式.2009.
  [5]蔡婷婷.西方比较教育研究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一提到气象影视,我们就会联想到宋英杰在天气图前指点江山,而且央视的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在时间上的有机结合,使得央视天气预报曾创下收视率新高。然而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网络、广播、手机传媒的异军突起,电视天气预报的“必视性”受到了日益严重挑战。据调查,2005年人们获得新闻资讯的手段主要是电视、报纸、网络,2010年15-30岁的青年人几乎很少看电视,30-40岁的人群只有一半看电视。由此可见,
在现代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护理人员自觉不自觉地侵害了患者的隐私权。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保护患者隐私,防止侵权行为发生,维护医疗机构良好的社会形象势在必行。提高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方式的改变,在很多城市的高档酒店内悄然出现了一个新的岗位——职业点菜师,这是一个集点菜、服务、推销、营养搭配于一体的岗位。职业院校餐饮服务专业主要
[摘要] 面临近年来高校扩招后新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显得很不适应,进而直接影响着自己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从而使这些高校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市场就业的需求。  [关键词] 就业现状 就业结构 就业观念 心理障碍 心理疏导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就业环境中,一些急于就
[摘要]:根据电工技术的课程特点和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迁移理论,将“一题多解”和变式充分结合的策略用于非电专业的电路分析方法教与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从一题多解下电路分析方法的归纳、简便求解方法的讨论、变式的设计和选择、变式教学和练习等方面,分析了该类策略在电路分析方法教与学中促进学生对电路分析方法正迁移的作用。  [关键词]:学习迁移 电路分析方法 变式策略 一题
目的探讨婴幼儿医源性肛瘘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 80例婴幼儿医源性肛瘘患儿,结合腔内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定位瘘管走行;其中低位简单性肛瘘16例采用单纯挂线术,低
我院2008—06—28~2008—10—10收治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致婴儿泌尿系结石130例,其中13例合并急性肾衰的患儿在咪唑安定、氯胺酮、瑞芬太尼麻醉气管插管保持自主通气的麻醉下,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就业人格会影响到他们的就业之路,本研究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从就业个性倾向和就业心理品质两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定位模糊、职业价
目的:评价马根维显(Gd—DTPA)溶液作为胃肠道阴性对比剂对改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质量的价值。方法:对30例疑有胰、胆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口服对比剂前后分别行常规腹部MR和MRCP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