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应该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的谈话精神,大力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式;实效
一、明确荣辱观教育的重点是基础
荣辱观是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荣”指光荣或荣誉,“辱”指耻辱。知耻是道德认知之基础,是个体道德建构的内在心理机制,是道德素质之底线,也是法纪素质之基点,是德法同源的主要交汇处和整合点。人一旦不知羞耻,做人便难以做好人、办事难以办好事、从政就不会当好官。
改革开放至今,耻感意识却受到普遍的解构与腐蚀。正如有些学者所言,当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价值危机不是道德理想的失落,不是功利主义和世俗文化的泛滥,而是中国文化中底线伦理的普遍崩溃。底线伦理崩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们内心深处耻感和罪感意识淡化以至消失:没有了羞耻感、知耻感、耻辱感,什么不要脸的事都干得出来,对任何羞辱的事情也无所谓;没有了负罪感、内疚感、忏悔意识,就什么也不怕,什么也敢干。面对违纪学生,我们在剖析学生违纪的心理动因时也发现,有些学生之所以“恶习”难改,并不是他不想学好,而在于他的荣辱观、是非观、善恶观及美丑观等方面认知的失误;在于自我中心,情感冷漠,不明荣辱,不知感恩,失却了道德建构的底线。
二、实现荣辱观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是保障
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效性,必须改变道德教育靠专设课程传授的片面做法,建立班级各学科教育、校内外各组织指导、全社会各新闻媒体共同参与、各种道德教育网络纵横交错的道德教育模式,实现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课堂讲授知识上,而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感化、熏陶等各种途径,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念和行为。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离不开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高校各级团学组织应根据大学生的性格、行为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实施网络德育。现在,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互联网不仅是青年学生学习知识的新天地,更是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将网络应用于对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上是新时期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有益尝试和途径。高校可利用校园网,在校园网上开设“荣辱观”专栏,精选德育素材进行教育;挖掘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自主通过网络选择适合自己的德育内容进行自我教育,培养道德认知;开设“心连心”信箱,让学生倾诉心声,反映问题,老师也能够直观透彻地、更便捷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开放荣辱观论坛,动员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见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辩论之中增强学生是非判断能力和教育效果。但在开放校园网时,学校要加强管理和引导,要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便捷的网上绿色空间。
三、学生的自我教育是核心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中,对于自省、改过、慎独等都非常重视,要求人们“日三省吾身”、“过则勿惮改”、“君子慎其独”,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但我们以往的学校道德教育远离现实生活,远离接受对象的实际。在引导人们追寻崇高理想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置身其中的日常生活世界,只注重了方向性,缺乏时代性、层次性和生动性,目标过高而未能切近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实际,这样一来,造成的一个最典型的状态是:学生每天生活在世界中,却没有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性和生活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和受教育背离了生活逻辑,他们就难免现出疲倦、厌倦以至“逆反”的状态,许多学生在学校与家庭社会中出现截然不同的“两面派”行为,正是这个原因。在大学生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唤醒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养成自律自省的意识和知耻改过的观念,勇于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明确辨别是非荣辱,自觉加强自我约束,使优良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成为他们主动的人生追求。挖掘出学生的这种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转化为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教师荣辱观教育是关键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正人,先正己。学生道德成长和思想进步与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关系极大,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关键在于教师从自己做起。号召学生做的事,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要求学生抵制的事,自己决不染指。教师不仅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技能,更要有“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和为人师表的优良品德。但是,教师的道德境界也是有差别的,且很长时间以来,作为教育者,我们始终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地位,把握着对学生教育评判的“生死大权”,似乎不管一个人以前是干什么的,一且成为老师,或是到某个领导岗位,此人的学识、修养等一夜之间就会提升很多,就一定能够来教育别人,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自觉加强“自省、自审、自律”,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调整、完善、充实、提高自己,以饱满的激情和认真的态度,改造主观世界,丰富知识储备,提升思想境界,增强人格魅力,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真正做到以渊博的知识储备熏陶学生,以高尚的思想情操感化学生,以优秀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
教师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而职业道德教育、廉洁自律教育、民族美德教育等都是其重点内容。要使教师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典型,发挥榜样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式;实效
一、明确荣辱观教育的重点是基础
荣辱观是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荣”指光荣或荣誉,“辱”指耻辱。知耻是道德认知之基础,是个体道德建构的内在心理机制,是道德素质之底线,也是法纪素质之基点,是德法同源的主要交汇处和整合点。人一旦不知羞耻,做人便难以做好人、办事难以办好事、从政就不会当好官。
改革开放至今,耻感意识却受到普遍的解构与腐蚀。正如有些学者所言,当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价值危机不是道德理想的失落,不是功利主义和世俗文化的泛滥,而是中国文化中底线伦理的普遍崩溃。底线伦理崩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们内心深处耻感和罪感意识淡化以至消失:没有了羞耻感、知耻感、耻辱感,什么不要脸的事都干得出来,对任何羞辱的事情也无所谓;没有了负罪感、内疚感、忏悔意识,就什么也不怕,什么也敢干。面对违纪学生,我们在剖析学生违纪的心理动因时也发现,有些学生之所以“恶习”难改,并不是他不想学好,而在于他的荣辱观、是非观、善恶观及美丑观等方面认知的失误;在于自我中心,情感冷漠,不明荣辱,不知感恩,失却了道德建构的底线。
二、实现荣辱观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是保障
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效性,必须改变道德教育靠专设课程传授的片面做法,建立班级各学科教育、校内外各组织指导、全社会各新闻媒体共同参与、各种道德教育网络纵横交错的道德教育模式,实现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课堂讲授知识上,而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感化、熏陶等各种途径,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念和行为。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离不开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高校各级团学组织应根据大学生的性格、行为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实施网络德育。现在,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互联网不仅是青年学生学习知识的新天地,更是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将网络应用于对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上是新时期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有益尝试和途径。高校可利用校园网,在校园网上开设“荣辱观”专栏,精选德育素材进行教育;挖掘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自主通过网络选择适合自己的德育内容进行自我教育,培养道德认知;开设“心连心”信箱,让学生倾诉心声,反映问题,老师也能够直观透彻地、更便捷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开放荣辱观论坛,动员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见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辩论之中增强学生是非判断能力和教育效果。但在开放校园网时,学校要加强管理和引导,要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便捷的网上绿色空间。
三、学生的自我教育是核心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中,对于自省、改过、慎独等都非常重视,要求人们“日三省吾身”、“过则勿惮改”、“君子慎其独”,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但我们以往的学校道德教育远离现实生活,远离接受对象的实际。在引导人们追寻崇高理想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置身其中的日常生活世界,只注重了方向性,缺乏时代性、层次性和生动性,目标过高而未能切近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实际,这样一来,造成的一个最典型的状态是:学生每天生活在世界中,却没有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性和生活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和受教育背离了生活逻辑,他们就难免现出疲倦、厌倦以至“逆反”的状态,许多学生在学校与家庭社会中出现截然不同的“两面派”行为,正是这个原因。在大学生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唤醒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养成自律自省的意识和知耻改过的观念,勇于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明确辨别是非荣辱,自觉加强自我约束,使优良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成为他们主动的人生追求。挖掘出学生的这种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转化为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教师荣辱观教育是关键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正人,先正己。学生道德成长和思想进步与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关系极大,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关键在于教师从自己做起。号召学生做的事,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要求学生抵制的事,自己决不染指。教师不仅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技能,更要有“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和为人师表的优良品德。但是,教师的道德境界也是有差别的,且很长时间以来,作为教育者,我们始终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地位,把握着对学生教育评判的“生死大权”,似乎不管一个人以前是干什么的,一且成为老师,或是到某个领导岗位,此人的学识、修养等一夜之间就会提升很多,就一定能够来教育别人,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自觉加强“自省、自审、自律”,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调整、完善、充实、提高自己,以饱满的激情和认真的态度,改造主观世界,丰富知识储备,提升思想境界,增强人格魅力,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真正做到以渊博的知识储备熏陶学生,以高尚的思想情操感化学生,以优秀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
教师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而职业道德教育、廉洁自律教育、民族美德教育等都是其重点内容。要使教师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典型,发挥榜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