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政策工具研究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323199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已有多份旨在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政策文件出台,为了切实推进改革,有必要从组织行为学及政策工具理论的视角对这些政策文件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四份政策文件的政策工具,结果显示政策文件中权威及象征和劝诫工具使用过溢,激励、能力、学习工具使用不足,这和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真问题不匹配,并有压抑政策执行者积极性、使评价局限于象征性评价及阻碍质量文化建设等消极影响.未来的高等教育评价改革政策制定需重视高校主体地位,避免过度依赖权威及象征和劝诫工具,加大对激励、能力、学习工具的使用,以提高教育评价改革实效.
其他文献
本文将美食类短视频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时代,介绍了不同时代的代表作品及其手法特点.经过论述后本文认为向3.0时代前进的此类视频可以吸收真实电影和蒙太奇理论的优势,在摄影与剪辑环节分别进行街头采访和镜头积累重复组合,添加路人点评食物口感味道的部分,以此完成短视频的新发展.
首轮“双一流”建设的优势学科与社会需求尤其是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发展之间明显呈现不相称的问题.造成这种反差现象的根源在于传统的学科评价逻辑与科技创新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张力空间,即传统学科评估更加强调学科自身发展逻辑与诉求,遵循的是学术逻辑;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学科交叉融合,更加注重社会导向和需求导向,遵循的是社会需求逻辑.然而,学术逻辑与社会需求逻辑并不会一直保持同向而行,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学科评估应该将学科逻辑与社会需求逻辑相结合,将更多的基础学科和战略新兴学科纳入“双一流”建设范围.因此,对于“双一流”学科
世界一流大学高地是国家之需、区域之需、时代之需,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区域发展和创新创造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历史与空间的二维逻辑分析发现,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发展下的产物,是知识生产时代世界一流大学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家的统一规划和政策支持的产物.新时代、新阶段,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形成和发展的经验,立足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加大“双一流”建设力度;加强国家宏观统筹,协调布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划;加强大学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本文通过将“新感性”文化和新世纪后国产动画领域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审美联系起来,详细论述新世纪中国动画的新形态、新倾向、新美学风格,希望通过论述能让动画研究者们更多地关注国产动画创作,以推动国产动画向好发展.
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进入第二个周期,各省、市、自治区在各自制定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基础上,持续发力,统筹推进区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发展.如何统筹协调区域内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实现城市区域与大学融合发展,形成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建设高质量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就成了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王战军教授的专著《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聚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城市区域发展,通过对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代表性案例的研究,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
期刊
新工科建设以培养高质量新工科人才为本体使命.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互通互构,基于三种知识生产模式的目的 指向、内容组织、情境方式和主体构成等逻辑链及其应用导向性、多学科性、问题实践性和多元协同性等转型特征,型构了传统工科与新工科两类人才培养范式的要素差异.高质量新工科人才培养需要推进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变迁,遵循适应和引领社会需求及工程科技应用与实践的核心理念,实现目标定位从知识整全到能力卓越、内容结构从单一学科体系到跨/多学科交融、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主线到学做贯通、参与主体从产教分离到多方协同的逻辑转向.为此,
基于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开发的“疫情时期大学生线上学习调查数据库”,对334所高校中92807名男生、121247名女生进行“在线教学满意度及持续使用意愿”调研,并运用技术接受模型(TAM)研究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外部环境对不同性别学生在线教学满意度及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对在线教学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的评价偏正面,但男女生在在线教学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的作用机制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研究结果推翻了“男性在技术使用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的惯有认识,发现女生在选择在线教育的接纳度上与男
积极学习类教学法是30年来欧美国家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中创造的一类主要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解决不想学、不爱学的问题.这类方法约有数十种之多,但目前文献中缺少有关介绍.系统介绍这类方法的原理、主要方法和使用要点之后,提出三点建议:高度注意方法背后的科学原理;把这类方法作为整体考虑;要结合中国大学教学实际情况.希望这些介绍和建议能帮助我国高校教师学习和使用积极学习类教学法来改进教学.
基于全国性大学生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创业学习影响创业意愿的内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创业学习的参与度低、创业意愿偏低;创业学习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且不同创业学习方式的影响效应大小相异;创业学习还能通过增长大学生的机会识别知识和克服新生弱势知识而对创业意愿产生间接影响;创业学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学校创业支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当学校创业支持水平越高时创业学习越能通过增长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来影响其创业意愿,反之则会削弱这种影响.研究结论对于提高大学生创业学习有效性和改善高校创业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已建立了国家、省(市区)、高校三级培训体系,思政课教师的培训规模进一步扩大.学界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的理论、现状、问题和对策的研究逐步深入,但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协同的研究相对滞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协同是指国家、省(市区)、高校三级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之间及每一层级相互协调培训目标、组织领导、资源配置、管理制度、评价反馈等,使培训体系整体结构和功能最优,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培训质量.协同的前提是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培训需求,协同的过程体现为国家、省(市区)、高校三级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