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梦 金庸的梦中情人

来源 :LADY专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D102626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梦,原名杨潆,江苏苏州人,生于上海。外形艳而不媚,贞静平和,娴雅大方,兼之身材高挑,有“上帝的杰作”之美誉,是香港公认的西施。金庸说:“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1947年,夏梦随家人移居香港,之后考入玛利诺修院学校,并在同学毛妹的穿针引线下成为演员。那是1950年,毛妹的父亲袁仰安正掌管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他为公司旗下女演员青黄不接而愁苦,某天见到女儿在练跳舞,就灵机一动问她,学校里有没有漂亮的女学生。毛妹反问父亲:怎样算漂亮7袁仰安细细想了想说,最重要的是人要长得高。毛妹一听,就想到夏梦,几天后就把夏梦等一群同学带去制片厂看拍电影。
  当身高170厘米的夏梦出现在片厂时,其亭亭玉立的身材,清纯亮丽的外形和青春洋溢的气息,立刻令袁仰安和在场的大导演李萍倩如获至宝。袁仰安想立刻签下夏梦还央求名作家高雄和李萍倩一同为她取个艺名,因正值夏夜,故想到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又结合“梦”与“濛”的谐音,定下“夏梦”。
  1951年10月1日,夏梦与“长城”正式签约,一入行就当上女主角,处女作是李萍倩执导的《禁婚记》,讲一个20多岁的新婚少妇为获得工作而隐瞒已婚身份,与上司、纨绔子弟等斗智斗勇的故事。影片偏喜剧风格,女主角的戏份很重,而夏梦在此之前又无半点表演经验,她却能依靠天赋和悟性从容应对。《禁婚记》上映后夏梦一炮而红。李萍倩曾评价:“夏梦镜头前适应能力强,能够准确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是一位天才的演员。”
  “大侠”的梦中情人
  1957年,金庸加盟以大明星夏梦花旦当家的新组建的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金庸是个多面手的大才子,为什么要加盟长城电影制片公司,肯屈就去当个编剧7他是为了接近夏梦而去的。据他的一位知友说:他爱夏梦如痴如醉,但难于在生活中见到夏梦,才想到了“加盟”这个绝招。金庸还开玩笑说:“当年唐伯虎爱上了一个豪门的丫环秋香,为了接近她,不惜卖身为奴入豪门,我金庸与之相比还差得远呢。”
  由于编剧和明星并没有什么接触的机会,魂萦梦牵的金庸必定抓紧所有可能管道打听梦中情人的点点滴滴。这时夏梦的宣传照常由一位叫“陈家洛”的剧照师负责,这个和夏梦、更可能和金庸接触频繁的名字,便成为金庸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的男主角。
  可惜就在金庸欲进长城之际,夏梦和风度翩翩的林葆诚结婚了。金庸对婚讯的反应我们虽不得而知,但从一连串“努力”来看,他仍具毅力决心。初进长城就为夏梦写下了《眼儿媚》这个几近告白的剧本。这个俏皮美妙的名字,成为日后《天龙八部》名种茶花之名。
  此时金庸亦因缘际会地写起武侠小说,但一个小编剧想要获得大明星青睐简直难于登天,因此他争取导演之心应该比什么都炽烈。1959年金庸升格为导演,为夏梦量身打造《王老虎抢亲》,不过夏梦坚决的态度可能促使金庸终于死心,他随后离开了长城,创办自己的事业——《明报》,并开始连载他最浪漫悲愤的小说《神雕侠侣》。
  不思量,自难忘
  金庸与夏梦最难忘的一幕,也许是一次夜晚在咖啡店的幽会。这是他们仅有的一次幽会,是金庸主动,而夏梦也是例外地答应了。在咖啡店里的幽幽烛光和柔柔音乐中,金庸带着几分酒意,终于倾吐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夏梦听了极为感动,她说她非常敬重他的人品,只可惜“爱使”迟到了一步,感叹“恨不相逢未嫁时”了,并说根据她的为人,是绝不愿去伤害夫君的,请求他能格外原谅她。最后她深情地说:“今生今世难偿此愿,也许来生来世还有机会……”这次幽会就这样伤感而无奈地结束。从此之后,金庸只好把夏梦当作苦心依恋的“梦中情人”。
  金庸创办《明报》不久,夏梦曾有过一次长时间的国外旅游,他就在《明报》上系列报道夏梦的游踪行迹,而且还开辟了一个专栏——“夏梦游记”,一连多天登载夏梦所写的旅游散文和小说。金庸在他创作的武侠小说中深深寄托着他对夏梦的爱,细心的读者都不难看出,像《神雕侠侣》里的小龙女、《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等,从这些女性身上都可以看出与夏梦极其相似,可见金庸之用心良苦。三毛说:“金庸小说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写出一个人类至今仍捉摸不透的、既可让人上天堂又可让人下地狱的‘情’字。而不了解金庸与夏梦的这一段情,就不会读懂他在小说中‘情缘’的描写。”
  1976年,夏梦告别了从影17年的生活,告别了香港,移民去了加拿大定居。在她远别去异国之际,金庸情心依依,就破例把这一件本是很平常的事,一连几天在头版头条位置上,用了很大篇幅详细做了报道。不仅如此,金庸还为此专门写了一篇社论一《夏梦的春梦》,向夏梦这个善良女人祝福。《明报》专为一个女明星的移民国外而大做文章,实在是一件异常的事,不明白其中内幕的人会感到惊讶,只有懂得内情的人,才能理解作为《明报》主编金庸先生对夏梦的那份不同寻常的痴心爱恋。
其他文献
手冢治虫在小学三年级制作的一幅名为《在演猿飞佐助的电影院里》的漫画,一鸣惊人,在画展中被授予一等奖。1956年他在《少国民新闻》上连载了处女作《妈妈的日记》,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长达43年之久的漫画创作生涯,直至1989年2月9日与世长辞。  手冢治虫先生在1928年11月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府丰能郡。1935年,7岁的他迷上了田河水泡的《野狗》,和电视上的《大力水手》,并开始临摹。1937年,9
期刊
很多人也许叫不出隔壁邻居小狗的名字,但一定认得它——史努比,史努比身为一只小猎犬却偏偏不承认自己是只狗。自认为潇洒,尤其对女孩子很温顺、亲切。它不喜欢草丛和猫。它的特技是名人模仿秀,在运动方面是万能选手。这是只爱运动、爱写小说,喜欢吃比萨、饼干及冰淇淋,却老是记不住主人名字的漫画小狗。  史努比在1950年10月4日第一次在《花生漫画》中登场,依据漫画剧情的说法,史努比1950年于10月2日诞生“
期刊
巴巴爸爸的作者达鲁斯·泰勒先生于2015年2月19日在法国巴黎去世,享年85岁。他和他的妻子安娜特·缇森共同创造了巴巴爸爸这个被全世界孩子所喜爱的典型的艺术形象,影响了全世界几代读者。  “这就是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伯、巴巴贝尔、巴巴布莱特、巴巴布拉伯!”曾几何时,这句如绕口令般的台词,还有那句经典的“可里可里可里,巴巴变”,是中国孩子们的最爱。你知道巴巴爸爸的作者
期刊
爱运动,爱生活。他们场上英姿飒爽,场下时尚飞扬,CUBA球员看似距离时尚遥远,但内心的时尚从未消减。看聚光灯下的CUBA篮球运动员如何做双面英雄。  LADY出招  如今,在年轻时尚的白领上班族中,结束了一天的紧张工作后,与朋友或是同事相约体育馆中打一场淋漓的比赛,已成为一种时尚。不光在生活工作中要穿出时尚,在激烈的运动中,摒弃随处可见的紫金战袍或是过于夸张的街头嘻哈范,穿出自己的个性。小技巧:运
期刊
您心目中的儿童画教学是什么?老师在上面拿着笔边讲边画?孩子在下面拿着笔看一眼画一笔?在魏海老师的课堂上,你看到的是孩子们在开心地画画,很单纯地画画。在这里,孩子享受画画,他们画着心中真正的自己。  魏海和他的妻子黄玉琳共同进行儿童美术教育十年了。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不知道讲什么,到现在游刃有余侃侃而谈,甚至时不时还给孩子们甩个“包袱”。魏海和黄玉琳的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儿童美术教育,他们的教学方法激发的
期刊
2015年,陪跑28年的朱丽安·摩尔 (Julianne Moore)终于获封第87届奥斯卡影后,凭借《依然爱丽丝》所诠释的女教授爱丽丝,“她把每个细节都演绎出了独一无二的气质,从肢体动作到情绪语言,是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完全真实的再现。”  曾经的雀斑女孩儿  2015年,陪跑28年的朱丽安·摩尔 (Julianne Moore)终于获封第87届奥斯卡影后,凭借《依然爱丽丝》所诠释的女教授爱丽丝,
期刊
复活节是西方基督教的重要节日,开始是为纪念耶稣基督于公元30到33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基督徒认为,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现在社会,复活节更像是一场合家团圆的聚会日。  彩蛋是“复活节”最典型的象征,代表了惊喜与另藏玄机。蛋的原始象征意义是为“春天——新生命的开始”。基督徒则用来象征“耶稣复活,走出石墓”。复活节彩蛋是复活节里最重要的食物象征,意味着生命的开始与延续。  复活
期刊
琼·里弗斯被誉为“美国最幽默的女人”之一。她是一位著名的喜剧演员,也是一位有着无数FAN S的名嘴,以评论明星八卦和衣着著称。每天,里弗斯有无数的表演场合要出席,她主持《琼·里弗斯谈话秀》。她于1990年亲自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珠宝系列,其设计风格在圈内颇受好评,而且现在年销售额超过了四亿美元。  琼·里弗斯因为一个修复声带的小手术,引发了心跳、脉搏停止,抢救了一周之后,2014年9月4日,这位
期刊
当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剩下的是无尽的孤单感。除去生活中的琐碎,你不必和任何人发生什么关系。我意外地得到了大量的时间,自己和自己相处。  然后,你看见自己内心无数的恐惧、低落,觉得生活了无意义。你遇见高兴的事情便真的高兴,遇见不如意的事情会沮丧或是逃避。然后你都会回归到生活不变的买菜、做饭、上课、社交上来。偶尔有些外来的刺激,就像拳击场上你偶尔撞向弹簧绳——忽地突出了那个四方形边界,还来不及环顾四
期刊
赵子琪在两种身份中转换自如:一面是充满童真和好奇的创造者,一面是他人故事和冲突的诠释者。她的内心中仿佛有一个平和的宇宙,可以放下所有浮躁,沉浸在其中,也可以带着它去面对世间的荆棘与险恶、丑陋与恶语,却仍能不为其改变。  “自己的世界最繁华”是赵子琪微博的签名语,也是她目前的生活态度。她爱拍照,喜欢用镜头记录生活中的花与尘埃;在做手工那些认真而悠长的时光中,用手和眼睛去与最朴实的木头与泥土交流,告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