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批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诞生

来源 :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ps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团队,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致力于节律紊乱等相关疾病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构建。首次利用CRISPR/Cas9方法,敲除猕猴胚胎中的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产生了一批(5只)BMAL1缺失的猕猴,行为学分析表明,这些猕猴具有昼夜活动紊乱、睡眠障碍、焦虑和精神分裂症等表型;转录组数据分析也表明,这些猕猴与炎症、睡眠障碍、抑郁等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为研究模拟人的节律紊乱相关疾病迈出了关键的一步。2019年1月24日,该成果在线发表于我国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自然界大部分生物,從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哺乳动物,都拥有按时间节奏调节自身活动的本领,称之为生物节律。生物节律是生物体内在的时间控制系统,是生物体内多种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过程波动的基础。生物节律系统在维持机体内在的生理功能(如睡眠/觉醒系统、体温、代谢和器官功能等)、适应环境的变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生物节律紊乱与睡眠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糖尿病、肿瘤,以及心血管等疾病密切相关。
  小鼠和果蝇等动物模型因其与人的昼夜活动周期、脑结构和代谢速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极大制约了生物节律紊乱机理研究和相关疾病治疗手段的研发,而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最接近,是用于研究节律紊乱相关疾病机理和诊治手段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研究团队通过基因敲除方法获得的第一代模型猴个体间存在遗传背景和基因编辑嵌合率的差异,5只BMAL1基因敲除的猕猴在昼夜活动紊乱、睡眠障碍、焦虑和精神分裂症表现症状方面呈现出不同的严重程度,不能作为理想的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又采集一只睡眠紊乱最明显的BMAL1敲除猕猴的体细胞,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5只BMAL1基因敲除的克隆猴,成功构建出世界首批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模型。
  这项研究首次证实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克隆成年基因修饰猴。为(短期内)生产无嵌合体的基因修饰猴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克隆猴(模型)对人类疾病研究有重要价值。该成果也表明,中国正式开启了批量化、标准化创建疾病克隆猴模型的新时代,能为脑认知功能研究、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与干预、药物研发等提供新型高效的动物模型;该成果的应用有助于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率,加快我国新药创制与研发的进程。
其他文献
太湖是无锡、苏州和上海市的主要或备用饮用水源,在地区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三四十年来,以水体氮、磷含量高企而形成的富营养化问题,成为太湖水污染最主要的特征。在春夏季,太湖一些滨岸还常出现一种被称为“湖泛(black bloom)”的极端水污染现象,其本质是藻类泛滥成灾。这些污染问题不仅会制约周边流域的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更严重的是对太湖水源地的供水安全构成威胁。  太湖底泥污染
期刊
我曾在不惑之年写过一首题为《自嘲》的打油诗,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命运多舛的无奈,其中有两句是:“三十而立恨未立,四十不惑只堪惑。”而达尔文则完全不同,1839年是他的而立之年,也是他人生中的幸运之年。这一年,他出版了《小猎犬号航海记》,被推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与美丽善良的小表姐艾玛喜结良缘。或许更重要的是,1839年也标志着达尔文学术发展和精彩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首先,自他环球科考归来的两三年间
期刊
西医东渐始于广州。从1805年引进牛痘接种预防天花,到傳教医生初设免费诊所、博济医院培训本地医学人才,再到19世纪晚期,玛丽·富顿(Mary Fulton M. D.汉名富玛丽)女博士创建夏葛女子医学院,玛丽·尼尔斯(Mary W. Niles M. D.汉名赖马西)女博士设立明心盲人女校,引导中国女性职业人群集体上岗。广州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现代医学发源地[1]。  出乎史家意料的是,与各种被称为奇
期刊
抗生素滥用和随之大量产生的抗生素耐药菌是当今全球公共健康、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性别、年龄和国籍。一份2016年进行的调查显示,全球每年有不少于70万名患者死于耐药菌感染。据估计,这个数字到2050年将上升到1000萬人,这比所有类型的癌症死亡人数加起来(约每年800万)还要多!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年最新发布的北美耐药菌威胁报告里列出了包括碳
期刊
[摘 要]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收录的8种国际知名SSCI期刊论文为基础,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际生物学教育研究领域2000—2019年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近二十年来国际生物学教育研究领域的进展和趋势后发现:国际科学教育界对生物学教育的关注呈上升趋势;欧美国家在生物学教育研究领域占主导地位;国际生物学教育研究可归类为六大热点领域,体现出国际生物学
期刊
中医的思想来源(阴阳五行)、诊断手段(望、闻、问、切)和处置方式(中药方剂),与西医病理解剖、生理检测和药理治疗大相径庭,背后则是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医着眼整体,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西医对此其实并不排斥;中医中观的辨证关注阴阳、虚实、寒热、表里的“辩证法”,实际上是从大类区分开始的逐步聚焦过程,思路可以理解,原则较为特殊;中医因人而异的诊治相对而言是微观手段,西医则同时注意规范、标准,
期刊
[本刊讯]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杨辉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建立了一种新型基因编辑脱靶检测技术,名为“二细胞胚胎注射法全基因组脱分析”(genome-wide off-target analysis by two-cell embryo injection,GOTI),并用该技术发现单碱基编辑有可能导致大量无法预测的脱靶,有严重安全风险。
期刊
照理说,达尔文1844年的《物种理论纲要》当时完全可以拿出去单独发表的。可是他为什么没有这样做,而是将其“雪藏”起来并做出“托孤”的安排呢?事实上,达尔文日后并未遭到什么不测,而在其后多年间,发表了许多其他方面的重要著作。然而在他生前,《物种理论纲要》却从未发表过;直到1909年,才由他的儿子弗兰西斯编辑出版——距离他完成这篇论文已经整整65个年头!而他的物种理论,也是直到时隔14年后的1858年
期刊
[本刊讯]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生动物与环境健康实验室杜震宇教授课题组成功揭示鱼类抗寒新机制:饥饿能够通过提高脂肪分解供能和细胞自噬活性增强鱼类对低温的耐受性,相关成果于2019年1月7日在线发表于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  温度是影响动物生理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动物应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哺乳动物在遭受冷应激时会增加食物摄入量和提高产
期刊
[本刊讯]据中国科大新闻网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赵博研究团队利用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模拟在化学物理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团队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超低温度下基态分子与原子之间的散射共振,向基于超冷原子分子的超冷量子化学研究迈进了重要一步。相关研究成果于2019年1月18日发表在Science上。  量子模拟机,即专用型量子计算机,能够在某些特定的问题上解决现有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利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