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合适的方式育人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1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始终将育人、育德放在首要位置。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如何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真正发挥德育育德的育人功能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德育研究院副教授、副院长赵德成老师明确的告知我们:用合适的方式育人。
  1 摒弃弊端,探究育德新途径
  根据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了解到,在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弊端:①忽视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②德育与学生兴趣、现实生活相距甚远,致使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③道德教育形式化,导致学校德育的教条化、简单化,带来学生人性扭曲和无视教育;④认知与养成相脱节,忽视了道德实践,重知轻行,喜欢搞短期行为。
  多年的德育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功能是育德,育德的主体是学生,即在于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没有主体的参与,道德就没有意义。针对以上弊端,迫切需要改革现行学校德育工作模式,努力探索出适应新时期党和国家、社会和人民所要求的新型德育工作目标、途径和方法,结合校情,面向学生,促进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使德育工作做到经常性、针对性、实效性、渗透性和主动性,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德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同时不断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 摆在首位,深入学生心坎里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着狭隘的课堂教学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有一个观点: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为了真正发挥的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们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如:爱心义卖义捐、尊师重孝、文明礼仪、爱国爱校爱家、互帮互助……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踏青春(秋)游,登山体锻、动手包饺子、上街宣传卫生、支援探望孤寡老人……使德育教育做得扎实有效,深入学生心灵,唤起共鸣,付出行动。
  3 重在实践,体验活动全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结合”。即:“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题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体验。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
  4 巧抓机遇,不失育人好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抽象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输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班(队)会、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德育认知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
  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同学为父母亲只做了节日贺卡;有的同学为父母亲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有的同学为父母亲洗脚……,他们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小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抓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自身将来能否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教育的步伐,不答复你地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而加强小学生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其他文献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要把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对“中学的德育现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结果显示:德育目标内容缺乏一贯性;重智轻德倾斜取向严重;家庭、社会与学校步调不一;共识难达成,德育体系没构成。于是,我们进行了“学校与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研究”,经过四年的研究探索,推动了三方合作育人能力,促进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
期刊
【摘 要】 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而且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品质。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学习品质 培养 新课改  学生自主学习是创造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至关重要。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中国中小学英语普及教学30年探索值得重视的问题出发,论及轻视朗读背诵造成的严重问题、重视朗读背诵的成功经验、朗读背诵的好处、朗读背诵的方法建议,并期望朗读背诵在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中得到真正的重视,提高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效益。  【关键词】 朗读 背诵 英语学习 英语教学  1 现存问题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走过30年的历程,中国特色的中小学英语普及教育教学也经历30年的探索
期刊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知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
期刊
【摘 要】 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中的热点。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进行情境的体验,有助于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小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加强小学英语课堂的情境创设。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情境 创设  什么是情境教学法?这是二战后欧洲出现的一种视听法。所谓情境教学法(Situational Metho
期刊
从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已经十四年了。小学英语教材经过了不断的更新,同样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改变。新教材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上不但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还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针对这两方面我努力学习英语教学方法方面的知识。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展开实践。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1 手势
期刊
【摘 要】 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根据教材创设具体形象、富有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以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本文试从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课文讲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三方面来浅谈自己对情境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 情境教学 激活 课堂导入 课文讲解 教学辅助手段  所谓“情境
期刊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量为3000字,其中要会写2500个汉字。而低年级要求学生认识1600个汉字,其中会写800个字。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多识字,少写字,而且把识字集中在低年级教学,可见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识字教学是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只有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学生喜爱学习汉字,才可以让学
期刊
文言文教学,既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是考试中学生最容易失分的部分。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跟上改革的步伐,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仅从“文”的角度谈谈自己对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探索。  1 改变角色,换位体验,提高有效性  心理研究表明:不一样的体验蕴含的新鲜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教学中,改变师生固有的角色定位,开
期刊
近年来,各类学生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使当事学生的身体受到伤害,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给当事学生的家长、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悲伤,也使发生事故的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妥善处理已成为人们所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且学校在其中多为被指责方,社会舆论倾向于学生与家长,这就给学校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在集中,教学资源也在集中。学生大部分都集中于学校寄宿。这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