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需要,日本智库经历了雏形期、蓄力期、高潮期及调整期等发展阶段。当前,日本智库发展呈现出综合性、专业化、差异化等特征,形成了国际化、法治化、网络化等特点。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迎来了关键时期,而日本智库的发展经验无疑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日本 智库 公共决策 【中图分类号】C24 【文献标识码】A
日本智库是深入了解、研究日本社会发展、外交决策、战略走向以及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窗口,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在亚洲甚至是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决策层逐步意识到智库,尤其是对外政策类智库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希望利用智库的优势为日本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提供智力支持、理论依据、科学方案以及舆论汇流。
参照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日本智库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这是日本智库发展的雏形期。1907年成立的“满铁”调查部,被认为是日本智庫的“鼻祖”,其主要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提供服务。第二阶段是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末,这是日本智库发展的蓄力期。一些人为解决战后日本的社会问题以及恢复经济实力,学习和引进欧美的研究方法,或将一些研究机构改头换面,或自发组织研究会。比如,1959年,日本首相吉田茂积极倡导与推动,仿效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和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成立了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第三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这是日本智库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比如,受惠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号称日本第一个现代“思想库”的野村综合研究所,于1965年4月1日成立。1970年甚至被称作是日本的“智库元年”。1974年,日本国会通过了《综合研究开发机构法》,并于同年3月25日建立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综合研究开发机构通过提供研究资金、协助研究政策等方式,为日本智库组织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曾经被称为日本智库的“总管”。第四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至20世纪90代初,这是日本智库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期。在强势经济的支持下,日本建立了众多以金融机构或保险公司为核心的智库,比如,属于金融系统的富士综合研究所、属于保险系统的安田综合研究所等。第五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这是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智库发展的深度调整期。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进入了“失去的十年”时代。逐步解散、停止活动、缩小规模以及改变性质,成为这一时期日本智库发展的显著特点。直到1997年,日本智库的发展出现了转折,众多非营利性独立智库成立。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日本形势的变化以及政权的更迭,促使了政党系智库的出现。比如,民主党成立的 “公共政策平台”、自民党成立的“日本智库2005”。
日本智库提出了许多对日本乃至对国际都有深刻影响的方案,从智库的全球评价和运作模式等方面来看,其占据着相对优势的地位。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研究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18》,日本拥有128家智库,总量位列全球第9位。其中,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名列全球顶级智库第14位。在2015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中,也有9家日本智库进入了全球智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总分排行的前100位。
依据组织形态,日本智库可以分为官方与民间两类。官方智库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围绕中央政府具体部门的工作职能和实际需要而成立的智库,比如防卫省的防卫研究所。第二种是根据《独立行政法人通则法》成立的独立行政法人智库,比如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等。在日本智库中,有近一半是民间智库。按照是否营利的属性,野村综合研究所等民间智库,无疑最具特色。民间智库包括公益财团法人、公益社团法人和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比如公益财团法人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公益财团法人综合研究开发机构等。
近些年来,日本智库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运作模式。组织形态决定了日本智库的组织管理模式。日本政府中央省厅直属的智库是政府内设机构,其所有组织人事管理均由所在部门负责。独立行政法人智库是日本国家行政改革的产物,是国家机关外部化的一种形式,介于政府和民间之间,最大的特征是“目标管理”和“业务评价制度”。由日本大型商社、企业、证券和银行设立的营利性智库,采用企业管理架构。部分民间智库的组织管理机制是具有日本特色的财团法人制度,行政管理工作、调查研究工作与日常事务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是此类智库管理机制的共性内容。
日本智库重视高水平的核心研究人才。除了野村综合研究所等少数智库外,大部分日本智库呈现出“小队伍、精干化”的特点。据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相关调查,大部分日本智库的规模在20人以下。日本智库人员结构合理(从层次、专业、年龄、学科等方面来看),拥有一批有影响力、高学历以及高素质的研究人员。此外,以“外脑”充实智库研究团队,实现人员的网络化,已经逐渐成为日本智库的显著特点。比如,日本智库重视人才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才交流机制,经常派遣研究人员前往政府部门、大学、企业和其他机构短暂任职;通过建立海外分支机构等方式开展国际交流,鼓励研究人员、青年学者走向国际舞台。
日本智库在不断借鉴欧美智库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一是研究范围覆盖全球,以国际视野来开展信息搜集整理、综合性课题研究、经济和技术预测等行动,注重面向全球发布研究成果。二是注重国内、国际智库交流网络体系的建设,努力推动形成国内“官产学”一体化的交流研究体制以及“研究员派出”的人才锻炼机制,注重与国际智库建立交流平台以及伙伴关系。三是善于运用法律体系规范智库发展,以特有的法人制度赋予智库合法而高效的行动框架。四是注重从业人员结构的文理结合、学科交叉,推动形成综合研究优势,对外政策类智库力争实现从理论到实证、从国别到专业的研究领域全覆盖。五是聚焦未来研究,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命题作文”研究倾向明显,对同一问题、同一国家持续开展研究,从而为政府或企业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迎来了关键时期,而日本智库的发展经验无疑值得我们借鉴。对此,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领导力度,注重整体布局,引导差异化发展,增强对民间智库建设的扶持力度。其次,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智库网络体系,在有发展潜力的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及时掌握其他国家的具体情况以及发展动向,从而为“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再次,要提升智库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智库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最后,要建立健全有关公共决策智库咨询的法律法规,以法治思维推动智库发展。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②赖先进:《国际智库发展模式》,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
【关键词】日本 智库 公共决策 【中图分类号】C24 【文献标识码】A
日本智库是深入了解、研究日本社会发展、外交决策、战略走向以及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窗口,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在亚洲甚至是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决策层逐步意识到智库,尤其是对外政策类智库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希望利用智库的优势为日本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提供智力支持、理论依据、科学方案以及舆论汇流。
日本智库经历了雏形期、蓄力期、高潮期及调整期等发展阶段
参照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日本智库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这是日本智库发展的雏形期。1907年成立的“满铁”调查部,被认为是日本智庫的“鼻祖”,其主要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提供服务。第二阶段是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末,这是日本智库发展的蓄力期。一些人为解决战后日本的社会问题以及恢复经济实力,学习和引进欧美的研究方法,或将一些研究机构改头换面,或自发组织研究会。比如,1959年,日本首相吉田茂积极倡导与推动,仿效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和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成立了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第三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这是日本智库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比如,受惠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号称日本第一个现代“思想库”的野村综合研究所,于1965年4月1日成立。1970年甚至被称作是日本的“智库元年”。1974年,日本国会通过了《综合研究开发机构法》,并于同年3月25日建立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综合研究开发机构通过提供研究资金、协助研究政策等方式,为日本智库组织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曾经被称为日本智库的“总管”。第四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至20世纪90代初,这是日本智库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期。在强势经济的支持下,日本建立了众多以金融机构或保险公司为核心的智库,比如,属于金融系统的富士综合研究所、属于保险系统的安田综合研究所等。第五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这是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智库发展的深度调整期。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进入了“失去的十年”时代。逐步解散、停止活动、缩小规模以及改变性质,成为这一时期日本智库发展的显著特点。直到1997年,日本智库的发展出现了转折,众多非营利性独立智库成立。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日本形势的变化以及政权的更迭,促使了政党系智库的出现。比如,民主党成立的 “公共政策平台”、自民党成立的“日本智库2005”。
日本智库主要分为官方智库与民间智库两类
日本智库提出了许多对日本乃至对国际都有深刻影响的方案,从智库的全球评价和运作模式等方面来看,其占据着相对优势的地位。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研究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18》,日本拥有128家智库,总量位列全球第9位。其中,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名列全球顶级智库第14位。在2015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中,也有9家日本智库进入了全球智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总分排行的前100位。
依据组织形态,日本智库可以分为官方与民间两类。官方智库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围绕中央政府具体部门的工作职能和实际需要而成立的智库,比如防卫省的防卫研究所。第二种是根据《独立行政法人通则法》成立的独立行政法人智库,比如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等。在日本智库中,有近一半是民间智库。按照是否营利的属性,野村综合研究所等民间智库,无疑最具特色。民间智库包括公益财团法人、公益社团法人和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比如公益财团法人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公益财团法人综合研究开发机构等。
日本智库的管理运作模式及机制
近些年来,日本智库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运作模式。组织形态决定了日本智库的组织管理模式。日本政府中央省厅直属的智库是政府内设机构,其所有组织人事管理均由所在部门负责。独立行政法人智库是日本国家行政改革的产物,是国家机关外部化的一种形式,介于政府和民间之间,最大的特征是“目标管理”和“业务评价制度”。由日本大型商社、企业、证券和银行设立的营利性智库,采用企业管理架构。部分民间智库的组织管理机制是具有日本特色的财团法人制度,行政管理工作、调查研究工作与日常事务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是此类智库管理机制的共性内容。
日本智库重视高水平的核心研究人才。除了野村综合研究所等少数智库外,大部分日本智库呈现出“小队伍、精干化”的特点。据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相关调查,大部分日本智库的规模在20人以下。日本智库人员结构合理(从层次、专业、年龄、学科等方面来看),拥有一批有影响力、高学历以及高素质的研究人员。此外,以“外脑”充实智库研究团队,实现人员的网络化,已经逐渐成为日本智库的显著特点。比如,日本智库重视人才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才交流机制,经常派遣研究人员前往政府部门、大学、企业和其他机构短暂任职;通过建立海外分支机构等方式开展国际交流,鼓励研究人员、青年学者走向国际舞台。
日本智库发展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借鉴价值
日本智库在不断借鉴欧美智库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一是研究范围覆盖全球,以国际视野来开展信息搜集整理、综合性课题研究、经济和技术预测等行动,注重面向全球发布研究成果。二是注重国内、国际智库交流网络体系的建设,努力推动形成国内“官产学”一体化的交流研究体制以及“研究员派出”的人才锻炼机制,注重与国际智库建立交流平台以及伙伴关系。三是善于运用法律体系规范智库发展,以特有的法人制度赋予智库合法而高效的行动框架。四是注重从业人员结构的文理结合、学科交叉,推动形成综合研究优势,对外政策类智库力争实现从理论到实证、从国别到专业的研究领域全覆盖。五是聚焦未来研究,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命题作文”研究倾向明显,对同一问题、同一国家持续开展研究,从而为政府或企业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迎来了关键时期,而日本智库的发展经验无疑值得我们借鉴。对此,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领导力度,注重整体布局,引导差异化发展,增强对民间智库建设的扶持力度。其次,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智库网络体系,在有发展潜力的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及时掌握其他国家的具体情况以及发展动向,从而为“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再次,要提升智库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智库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最后,要建立健全有关公共决策智库咨询的法律法规,以法治思维推动智库发展。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②赖先进:《国际智库发展模式》,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