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一:
(出示两根铅笔,其中一端包住。)
师:哪根铅笔长?
把学生分成两组,提供两种长度不一的小棒,通过摆小棒来比较哪根铅笔长。
要求:一组请一个代表上台摆,另一组的同学把头伏在桌上不许看。
每组请一个代表上台摆。
汇报:一组是3根,另一组是2根。
讨论:哪根铅笔长?
得出结论:长度是3根小棒的这一组长。
全班一起看,重新摆一次。
(这时学生马上发现问题所在,都认为不公平。)
教师出示这两根铅笔,让学生比较哪根铅笔长。(一样长。)
提问:为什么一样长的铅笔,摆出来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让学生发现,两根一样长的铅笔,用不同标准的物体去测量,结果就会不同。)
片段二: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们的桌子有多长?用什么办法量?
学生演示。(有用尺子的:3把尺子长;有用书本的:3本书长;有用手臂的:2只手臂长;有用铅笔的:4支铅笔长……)
师:老师所在的学校准备定做这样的桌子,请你打个电话告诉厂家,做的课桌有多长。
学生学着打电话。
师:如果你是老板,课桌到底有多长,你听明白了吗?
片段三:
1.认识1厘米。
师:尺子上0~1是1厘米,1~2是1厘米。找一找尺子上刻度几到刻度几也是1厘米?
2.比较1厘米。
师:比一比长的尺子跟短的尺子上的1厘米。有什么发现?
3.讨论1厘米。
跟同桌说一说1厘米有多长?
4.感受1厘米。
师:比划一下,把一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放进两个手指中间。
师:同桌看看正方体,闭上眼睛想象,记住1厘米。
5.撕1厘米。
师:拿出一张纸条,凭眼力撕出1厘米的长度。
生动手撕。
师:用尺子量一量,你撕出的纸条跟1厘米比一比,怎么样?
师:请你再撕出1厘米。
生再撕一次。
师:量一量,是不是比第一次好?
(这时,大部分学生撕出来的都很接近1厘米。)
6.认识10厘米。
师:把刚才撕下来的重新拼上去。仔细看看这张小纸条,估计大约有几厘米?
生估计。
师:量一量。(得出结论:10厘米。)看一看10厘米有多长?
7.认识几十厘米。
师:请你把这张纸条拼好,移到桌子的左上角。估计一下,课桌大约是多少厘米?
……
思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情境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处于思维激活状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教学氛围中,并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动力,使学生积极地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自主对数学学习过程进行体验,并积极参加实践探究活动,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数学内化,达到真正“学数学、做数学”的目的。从上面的片段中,可以看出这节课,教师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这节课非常和谐,师生在课堂中其乐融融。
一、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体验,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数学注重体验,感受数学的价值所在,才是我们学习数学的本质。而在大多数人眼中,数学是可知不可说,神秘而抽象的,离我们的生活若即若离。可是科学、有效的生活情境创设,能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把神秘、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熟悉而直观。这节课,老师把学生引入模拟的生活情境中,以解决故事中的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用长度不同的小棒摆一样长的铅笔和让学生打电话告诉老板要定做的课桌有多长这样两个精巧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如果没有了长度单位,那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以此拉近了学生与本课知识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感觉数学很有意思,而且就在自己的身边,甚至于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从而培养学生对“厘米的认识”的学习兴趣和认识到本课知识的价值所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是为解决生活问题服务的。
二、让学生在操作情境中体验、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目的和理念就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给学生活动、表达的机会,尽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动手操作,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理念。有人说:手是心灵的平台。一节数学课需要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特别是一些概念性的课,掌握数学概念是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首要条件,是进行判断推理的必要前提。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一切数学知识中最为基础的知识,因而概念的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作用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表象,从而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概念。这节课,教师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在尺子上找1厘米,比较不同尺子上的1厘米,从而形成1厘米的表象;接着让学生讨论1厘米,比划1厘米,又看着1厘米的正方体,闭上眼睛想象1厘米,在进一步感知1厘米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撕出1厘米,测量,再撕,形成1厘米的概念。本环节并没有到此结束,教师又让学生把纸条还原,建立10厘米的概念,以10厘米去估几十厘米,建立几十厘米的概念。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充分利用学具,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对概念大量的感知,形成表象,揭示概念的本质,帮助学生建立新概念,抽象概括出新的规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动口,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尝试探索、概括等思维活动,既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又掌握了知识、发展了思维。
(作者单位 浙江省泰顺县新城学校)
(出示两根铅笔,其中一端包住。)
师:哪根铅笔长?
把学生分成两组,提供两种长度不一的小棒,通过摆小棒来比较哪根铅笔长。
要求:一组请一个代表上台摆,另一组的同学把头伏在桌上不许看。
每组请一个代表上台摆。
汇报:一组是3根,另一组是2根。
讨论:哪根铅笔长?
得出结论:长度是3根小棒的这一组长。
全班一起看,重新摆一次。
(这时学生马上发现问题所在,都认为不公平。)
教师出示这两根铅笔,让学生比较哪根铅笔长。(一样长。)
提问:为什么一样长的铅笔,摆出来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让学生发现,两根一样长的铅笔,用不同标准的物体去测量,结果就会不同。)
片段二: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们的桌子有多长?用什么办法量?
学生演示。(有用尺子的:3把尺子长;有用书本的:3本书长;有用手臂的:2只手臂长;有用铅笔的:4支铅笔长……)
师:老师所在的学校准备定做这样的桌子,请你打个电话告诉厂家,做的课桌有多长。
学生学着打电话。
师:如果你是老板,课桌到底有多长,你听明白了吗?
片段三:
1.认识1厘米。
师:尺子上0~1是1厘米,1~2是1厘米。找一找尺子上刻度几到刻度几也是1厘米?
2.比较1厘米。
师:比一比长的尺子跟短的尺子上的1厘米。有什么发现?
3.讨论1厘米。
跟同桌说一说1厘米有多长?
4.感受1厘米。
师:比划一下,把一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放进两个手指中间。
师:同桌看看正方体,闭上眼睛想象,记住1厘米。
5.撕1厘米。
师:拿出一张纸条,凭眼力撕出1厘米的长度。
生动手撕。
师:用尺子量一量,你撕出的纸条跟1厘米比一比,怎么样?
师:请你再撕出1厘米。
生再撕一次。
师:量一量,是不是比第一次好?
(这时,大部分学生撕出来的都很接近1厘米。)
6.认识10厘米。
师:把刚才撕下来的重新拼上去。仔细看看这张小纸条,估计大约有几厘米?
生估计。
师:量一量。(得出结论:10厘米。)看一看10厘米有多长?
7.认识几十厘米。
师:请你把这张纸条拼好,移到桌子的左上角。估计一下,课桌大约是多少厘米?
……
思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情境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处于思维激活状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教学氛围中,并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动力,使学生积极地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自主对数学学习过程进行体验,并积极参加实践探究活动,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数学内化,达到真正“学数学、做数学”的目的。从上面的片段中,可以看出这节课,教师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这节课非常和谐,师生在课堂中其乐融融。
一、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体验,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数学注重体验,感受数学的价值所在,才是我们学习数学的本质。而在大多数人眼中,数学是可知不可说,神秘而抽象的,离我们的生活若即若离。可是科学、有效的生活情境创设,能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把神秘、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熟悉而直观。这节课,老师把学生引入模拟的生活情境中,以解决故事中的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用长度不同的小棒摆一样长的铅笔和让学生打电话告诉老板要定做的课桌有多长这样两个精巧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如果没有了长度单位,那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以此拉近了学生与本课知识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感觉数学很有意思,而且就在自己的身边,甚至于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从而培养学生对“厘米的认识”的学习兴趣和认识到本课知识的价值所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是为解决生活问题服务的。
二、让学生在操作情境中体验、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目的和理念就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给学生活动、表达的机会,尽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动手操作,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理念。有人说:手是心灵的平台。一节数学课需要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特别是一些概念性的课,掌握数学概念是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首要条件,是进行判断推理的必要前提。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一切数学知识中最为基础的知识,因而概念的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作用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表象,从而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概念。这节课,教师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在尺子上找1厘米,比较不同尺子上的1厘米,从而形成1厘米的表象;接着让学生讨论1厘米,比划1厘米,又看着1厘米的正方体,闭上眼睛想象1厘米,在进一步感知1厘米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撕出1厘米,测量,再撕,形成1厘米的概念。本环节并没有到此结束,教师又让学生把纸条还原,建立10厘米的概念,以10厘米去估几十厘米,建立几十厘米的概念。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充分利用学具,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对概念大量的感知,形成表象,揭示概念的本质,帮助学生建立新概念,抽象概括出新的规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动口,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尝试探索、概括等思维活动,既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又掌握了知识、发展了思维。
(作者单位 浙江省泰顺县新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