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阻抗图与直接Fick氏法监测心衰病人心输出量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心阻抗图与直接Fick氏法同时测定25例心衰病人静脉注射酚妥拉明前后心输出量变化。心阻抗法心输出量测值平均较Fick氏法的低8.8%,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r=0.79(P<0.001)。心阻抗法能可靠反映出心衰病人静脉注射酚妥拉明前后心输出量的变化(P<0.01)。本文初步表明无创性心阻抗法能有效地监测心衰病人的心输出量。

其他文献
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技术,对比测定正常人与心脏病患者的右室舒张功能参数。结果表明:两种无创技术检测的右室舒张功能参数,特别是右室舒张充盈分数呈高度正相关,且对正常及心脏疾患的右室舒张功能判定相一致。因此,多普勒及放射性核素技术分可为临床无创法估测右室舒张功能的可信方法。
期刊
应用双功能超声分别对64例肝硬化、17例慢活肝患者及50名正常人的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血流动力学进行了定量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较慢活肝及正常人的门静脉内径(1.42±0.24 cm)明显增宽、血流速度(10.21±2.74 cm/s)显著减慢、血流量(939.91±393.05 ml/min)显著增加,肝硬化患者的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血流量(457.48±257.80和
期刊
期刊
本文研究了37例受检查者(5例十二指肠肿瘤)的十二指肠B超解剖定位,观察了正常十二指肠和十二指肠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类型。结果发现,熟悉其超声解剖定位对鉴别右上腹肿块来源有一定价值,饮水后有助于判断。未饮水时,十二指肠除了表现为气体的强反射外,横部可表现为圆形或腊肠形的低回声 "块" ,需和腹膜后肿瘤鉴别。
荧光信号接受光路的设计要兼顾分辨率和信噪比。象平面小孔的设置可有效地降低来自背景漫散光的噪音。三片透镜组成的荧光收集光路既可充分利用收集透镜的有效口径,尽可能增大荧光收集角度,又能与象平面小孔很好配置,满足了荧光信号定量测定时对分辨率的要求和弱荧光信号检测时对信噪比的要求。
本文选择肺鳞癌、鳞状上皮增生各30例,另选30例正常鳞状上皮中层细胞作对照,上述鳞癌、增生、正常细胞各选300个。每个细胞测量胞体最大直径(DC)、胞核最大直径(DN)、胞核胞体最大直径之比(N/C)、胞核形状(NS)、核仁与胞核最大直径之比(n/N)和核染色质分布(CD)6项指标。从每个实际数算出概率和指数值排成矩阵。使用BASIC语言编制程序将各指数值输入Apple Ⅱ型微机。用65例确诊为肺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