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单亲家庭比例的增多,折射出社会公众的价值观正发生着改变。单亲家庭的境遇显然对子女的影响较为严重和深远,其心理健康问题备受世人关注。本文就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展开分析,并探讨了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旨在为改善此社会现象出谋划策,供单亲家庭教育行业参考借鉴。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造就了人们思维的不断改变。为了追求个人理想主义的幸福感,越来越多的人在对待婚姻和家庭问题上不再讲究坚守,离婚率飙升。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核心观念有所偏离或淡化,大量单亲家庭形成,显露出当前社会无法治愈的现象。单亲家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最受人关注。为保障单亲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必然要正视其心理健康现状,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负面影响。
一、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与特点
(一) 自卑感与自尊心强
单亲家庭子女往往心理受创较重,与周围人群相处自觉低人一等,自卑又自怜。内心常难以理解父母亲的做法,或是有意放大其中一方的过错与责任,显得郁郁寡欢、愤世嫉俗、无精打采。同时,子女缺少父母两方的亲情关爱与呵护,对社会缺乏安全感,心里阴影过重。十分在意外界对自己遭遇的评论,也希望自己能极力表现出未受家庭变故影响的从容姿态,自尊心强。
(二) 随波逐流,消极弃学
对处于读书阶段的单亲家庭子女而言,他们的心智仍在不断完善和成熟阶段,无法接受双亲不和而离异的事实,他们无心学习,自暴自弃。离异双方在抚养子女过程中,要么因心存愧疚而肆意溺爱,不对其学业多作约束和要求;要么因忙于事业或其他问题无法维持与子女的亲情联络,只关注物质需求的满足,同样未关心子女的教育和成长。久而久之,子女对无节制的物质供应和情感溺爱来者不拒,放弃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和健康成长之路,随波逐流,前途未知。
(三) 敏感多疑,社交受阻
有很大比例的单亲家庭子女因遭遇不幸而成为社会活动的消极参与者。习惯于以充满敏感多疑的目光来审视周围,易与他人产生对立关系,往往自我构筑厚重心理隔离带,躲避社会人群的各种接触,不接受别人的关心与过问,孤僻封闭。
二、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 转化自卑心理,重建自信
单亲家庭子女应接受激励性的心理教育,帮助其消除和转化自卑感,培养和壮大自信心。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性,凝聚更多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其次要正确对待人生经历中的负面遭遇,开展挫折教育,不断鼓励、肯定、赞赏,为单亲子女打通自我激励的通道。第三要给予单亲家庭子女必要的温情教育,以关怀为主要方式向他们输出关心与真情,以柔性激励手段鞭策他们在教育中实现更多梦想,以自信自强自立来消除心理阴霾,重获阳光心态。
(二) 扩大群体互动,广结友缘
单亲家庭子女因缺乏关爱而疏远人群,从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在加强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成为学生愿意谈话的对象,并逐步拉近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在交流引导中纾解矛盾、释放压力。鼓励单亲子女积极关注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踊跃报名参加,特别要融入集体,为团体合作项目出力,并在与周围队员合作互动的过程中,与大家建立更可靠的友情。
(三) 开展德育教育,增促宽容
在校教师应关注和掌握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动态,认真研究相应的德育教育方式与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与目标,以教育的方式向单亲家庭子女传播和播撒真善美的种子,让学生忘掉仇恨、怨愤等负面情绪。引导学生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或者是认真思考他们所遭遇的实际问题,回想和评价他们对自己的真情实感,降低对父母离异的偏见,增加对无爱婚姻、无爱家庭解体的理解与宽容。当然,对于未尽到抚养教育义务的家长,教师的教育侧重点应放在培养子女的自强独立品质上,引导学生多向生活中的真善美靠拢,并基于细微处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对学校、对教师、对同学降低防备,客观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正确接受外界评价等各种声音,走出阴影,播撒宽容,活好自己。
(四) 维护群体利益,互敬自爱
教师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应多样且灵活,要让单亲子女认识到,固然他们无法更改现有身份,但是却能够改变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轨迹。教师既要在教育中对他们一视同仁,该对他们实施的教育教学工作一样都不能缺少,同时也要在教育中有所倾斜,要更加关注维护单亲家庭子女的群体利益。爱是抚平创伤的良方,教师不仅要在教育中教导学生要互敬互爱,更要强化个体的自爱情感的培养,遇事讲求冷静,要合理取舍,把握分寸,要構建正确的高尚的情感,去遏制心中出现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影响,要尽可能将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让他人从内心认可自己,接纳自己,相互之间才能充满信任,充满博爱。
(五) 挖掘闪光之点,促进成长
虽然受家庭破碎父母离异的影响,单亲家庭子女很多都会在学业上难有起色,但其实对于成功的喜悦而言,任何人都是希望能够品尝到的。教师要尽可能帮助单亲家庭子女满足他们追求成功、追求认可的期望,应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挖掘除课程学习之外的特长与优势,如有的学生喜爱画画,而且对色彩的把握十分到位;有的学生喜好写作,善吟诗作对;有的学生创新思维强,看待问题总有独特见解等等,这些闪光之点应加以引导,不断放大其积极的影响力。教师要做的就是创造机会让学生的特长才干有所展现,让他们也体验到胜利或者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对教育学习保持一定的兴趣,端正态度,明确目的,认真投入到专业学习中,最终取得自身更高的成长与发展。
三、 结束语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相应教育也同样不能放松。教师要秉持职业操守,积极引导他们重建自信、广结友缘、增促宽容、互敬自爱,并且善于挖掘闪光点,才能更好地铺就健康成长的大道。
参考文献:
[1]向鸥.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260-261.
[2]朱杰.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J].知识经济,2016(10):139.
[3]王丽娜.关注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与教育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4(16):19.
作者简介:唐志英,中小学一级教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八里街九年一贯制学校。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造就了人们思维的不断改变。为了追求个人理想主义的幸福感,越来越多的人在对待婚姻和家庭问题上不再讲究坚守,离婚率飙升。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核心观念有所偏离或淡化,大量单亲家庭形成,显露出当前社会无法治愈的现象。单亲家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最受人关注。为保障单亲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必然要正视其心理健康现状,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负面影响。
一、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与特点
(一) 自卑感与自尊心强
单亲家庭子女往往心理受创较重,与周围人群相处自觉低人一等,自卑又自怜。内心常难以理解父母亲的做法,或是有意放大其中一方的过错与责任,显得郁郁寡欢、愤世嫉俗、无精打采。同时,子女缺少父母两方的亲情关爱与呵护,对社会缺乏安全感,心里阴影过重。十分在意外界对自己遭遇的评论,也希望自己能极力表现出未受家庭变故影响的从容姿态,自尊心强。
(二) 随波逐流,消极弃学
对处于读书阶段的单亲家庭子女而言,他们的心智仍在不断完善和成熟阶段,无法接受双亲不和而离异的事实,他们无心学习,自暴自弃。离异双方在抚养子女过程中,要么因心存愧疚而肆意溺爱,不对其学业多作约束和要求;要么因忙于事业或其他问题无法维持与子女的亲情联络,只关注物质需求的满足,同样未关心子女的教育和成长。久而久之,子女对无节制的物质供应和情感溺爱来者不拒,放弃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和健康成长之路,随波逐流,前途未知。
(三) 敏感多疑,社交受阻
有很大比例的单亲家庭子女因遭遇不幸而成为社会活动的消极参与者。习惯于以充满敏感多疑的目光来审视周围,易与他人产生对立关系,往往自我构筑厚重心理隔离带,躲避社会人群的各种接触,不接受别人的关心与过问,孤僻封闭。
二、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 转化自卑心理,重建自信
单亲家庭子女应接受激励性的心理教育,帮助其消除和转化自卑感,培养和壮大自信心。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性,凝聚更多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其次要正确对待人生经历中的负面遭遇,开展挫折教育,不断鼓励、肯定、赞赏,为单亲子女打通自我激励的通道。第三要给予单亲家庭子女必要的温情教育,以关怀为主要方式向他们输出关心与真情,以柔性激励手段鞭策他们在教育中实现更多梦想,以自信自强自立来消除心理阴霾,重获阳光心态。
(二) 扩大群体互动,广结友缘
单亲家庭子女因缺乏关爱而疏远人群,从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在加强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成为学生愿意谈话的对象,并逐步拉近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在交流引导中纾解矛盾、释放压力。鼓励单亲子女积极关注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踊跃报名参加,特别要融入集体,为团体合作项目出力,并在与周围队员合作互动的过程中,与大家建立更可靠的友情。
(三) 开展德育教育,增促宽容
在校教师应关注和掌握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动态,认真研究相应的德育教育方式与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与目标,以教育的方式向单亲家庭子女传播和播撒真善美的种子,让学生忘掉仇恨、怨愤等负面情绪。引导学生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或者是认真思考他们所遭遇的实际问题,回想和评价他们对自己的真情实感,降低对父母离异的偏见,增加对无爱婚姻、无爱家庭解体的理解与宽容。当然,对于未尽到抚养教育义务的家长,教师的教育侧重点应放在培养子女的自强独立品质上,引导学生多向生活中的真善美靠拢,并基于细微处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对学校、对教师、对同学降低防备,客观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正确接受外界评价等各种声音,走出阴影,播撒宽容,活好自己。
(四) 维护群体利益,互敬自爱
教师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应多样且灵活,要让单亲子女认识到,固然他们无法更改现有身份,但是却能够改变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轨迹。教师既要在教育中对他们一视同仁,该对他们实施的教育教学工作一样都不能缺少,同时也要在教育中有所倾斜,要更加关注维护单亲家庭子女的群体利益。爱是抚平创伤的良方,教师不仅要在教育中教导学生要互敬互爱,更要强化个体的自爱情感的培养,遇事讲求冷静,要合理取舍,把握分寸,要構建正确的高尚的情感,去遏制心中出现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影响,要尽可能将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让他人从内心认可自己,接纳自己,相互之间才能充满信任,充满博爱。
(五) 挖掘闪光之点,促进成长
虽然受家庭破碎父母离异的影响,单亲家庭子女很多都会在学业上难有起色,但其实对于成功的喜悦而言,任何人都是希望能够品尝到的。教师要尽可能帮助单亲家庭子女满足他们追求成功、追求认可的期望,应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挖掘除课程学习之外的特长与优势,如有的学生喜爱画画,而且对色彩的把握十分到位;有的学生喜好写作,善吟诗作对;有的学生创新思维强,看待问题总有独特见解等等,这些闪光之点应加以引导,不断放大其积极的影响力。教师要做的就是创造机会让学生的特长才干有所展现,让他们也体验到胜利或者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对教育学习保持一定的兴趣,端正态度,明确目的,认真投入到专业学习中,最终取得自身更高的成长与发展。
三、 结束语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相应教育也同样不能放松。教师要秉持职业操守,积极引导他们重建自信、广结友缘、增促宽容、互敬自爱,并且善于挖掘闪光点,才能更好地铺就健康成长的大道。
参考文献:
[1]向鸥.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260-261.
[2]朱杰.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J].知识经济,2016(10):139.
[3]王丽娜.关注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与教育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4(16):19.
作者简介:唐志英,中小学一级教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八里街九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