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对象,初中生正处在人生学习征途的关键路口。因为年纪小,贪玩,“成就动机”尚不可持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冷热、焦虑等情态,这就更需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适时地不断地给予激励,使他们出色地迈好中学语文学习的每一步。
如何充分发挥激励原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效应呢?
一、目标激励
语文学习的目标就如同飞机上的操纵杆,航船上的方向盘,对语文学习活动起着不可或缺的定向,导航作用。学生只有确立了一定的学习目标,才能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为达标作出不懈的努力。而初中生正确的学习目标的确立又有待于教师的帮助和激励。
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初中新生入学时,便根据“知识结构”的理论,巧妙地采用“画知识树”的形式,形象地为学生确立了初中语文知识远期学习目标。魏老师还据学习目标层次性原理,要求学生标出已掌握的知识点,把尚未把握的部分作为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无异于为每一个同学设计了一张因人而异的目标图,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实用性。而魏老师创立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课型课堂教学法中的第一步“定向”,则是在上课之始师生共同讨论拟定的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短期目标。
魏老师在开学之初,一课之始,首先考虑到的便是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足见他对目标激励的重视,这也是他在语文教学上的重大创举,为我们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的成功经验。
诚然,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就越能发挥他的潜能,登上一个个新的台阶;但是若一味地提出擂台式的目标,学生无法尝到成功的甜头,只能是渐渐地失去信心,败下阵来。因此,我们运用激励原理为学生确立目标时,应象魏老师一样,不越俎代庖,而是师生共同研讨,使目标既针对学生实际,又符合教学规律,避免目标过高过低的负效应,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二、动机激励
动机有别于目标,目标是人们的行为结果,动机则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观原因。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与学生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学习动机刺激学生的学习,学习的成功又反过来强化学习动机。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投入语文学习的“起动器”,而“起动器”的开启有多种途径。
首先要融洽师生关系,方可打开动机激励之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它直接制约着学生学习动机的引起和维持。这一点往往易为人们忽视,误以为“教不教是教师的责任,学不学是学生的事情”,把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过程理解为教者单方面的纯知识传授,把教与学割裂开来,淡漠了搞好师生关系这一重要因素,学生也就冷漠了对语文的学习。笔者曾结识过这样一位同事,他本人能力极强,精语文,通数学,晓外语,还能快速解物理难题。可他在教学活动中,时时以自己的水准衡量学生,处处讲求师道尊严,动辄大加训斥,使学生对老师及其所教的学科“敬而远之”,无法引发起学习的动机,造成教学的失利。
其次,要重视反馈作用,才能探准动机激励之道。反馈是语文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往往产生正效应。一般的学生在每次考试、测验、作业乃至于课堂回答问题时都急于得到反馈,或得到满分,或超过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或越过了从未越过的及格难关,抑或是得到教师的好评,同学的赞誉,这些都可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学低年级的学生充满上进心和好胜心,即便面对不理想的成绩,只要能得到及时的激励,常常也会咬咬牙,急起直追。当然,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善于利用反馈的正效应,不断地为学生已涌起的动机浪涛推波助澜;同时也要注重排除反馈所引起的负效应:成功带来的骄傲自满,失败造成的悲观泄气,以及甘居中游。不求上进等多种心理颓势,力求把这些不利因素杜绝于萌芽阶段。可见,“反馈”是教师有针对性地适时地对学生施以动机激励的信息源、主渠道,舍此,教师的激励便只能是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了。
三、需要激励
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动力。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则是一切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的引发维持和加强的动力源泉。需要愈强烈、愈迫切,由它所引起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就越有力。语文教学中的需要激励,是指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语文的必要性,激发学习语文的欲望,促使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坚持不懈的行为求得自身的满足;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班级总有几个同学书写一塌糊涂,考试一路红灯,可他们仍不思进取。这种劣势心理的产生固然有多种因素,但最主要的是在他们学习上开始出现挫折时,不仅没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激励,反而遭到同学们的冷眼,教师的冷遇,使他们渐渐地失去了自尊心、自信心,在这最需要拉一把的时候,教师却往往出于“恨铁不成钢”,施以“责任田在向你们呼唤,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向你们招手”的强刺激,导致他们本就近乎崩溃的精神防线彻底塌方。就这样,失败——打击——失败,钻进了恶性循环的魔圈,一路滑坡,不能自拔。
需要激励不仅适用于低年级语文教学和差生的转化工作,也适用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根据需要是随著人的活动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律,及时地了解学生的需要动态,使激励常激常新,一步步地把学生引入五光十色的语文学习殿堂。
语文学习之路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跑道,是一座没有顶点的峰峦,艰辛地跋涉于其上的莘莘学子,企盼着师友们的激发鼓励。有志于语文教学的同仁们,让我们把一根根激励的“柴火”不失时机地投掷到学生学习语文的火盆中,使之燃成熊熊大火。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汤涧初级中学)
如何充分发挥激励原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效应呢?
一、目标激励
语文学习的目标就如同飞机上的操纵杆,航船上的方向盘,对语文学习活动起着不可或缺的定向,导航作用。学生只有确立了一定的学习目标,才能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为达标作出不懈的努力。而初中生正确的学习目标的确立又有待于教师的帮助和激励。
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初中新生入学时,便根据“知识结构”的理论,巧妙地采用“画知识树”的形式,形象地为学生确立了初中语文知识远期学习目标。魏老师还据学习目标层次性原理,要求学生标出已掌握的知识点,把尚未把握的部分作为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无异于为每一个同学设计了一张因人而异的目标图,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实用性。而魏老师创立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课型课堂教学法中的第一步“定向”,则是在上课之始师生共同讨论拟定的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短期目标。
魏老师在开学之初,一课之始,首先考虑到的便是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足见他对目标激励的重视,这也是他在语文教学上的重大创举,为我们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的成功经验。
诚然,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就越能发挥他的潜能,登上一个个新的台阶;但是若一味地提出擂台式的目标,学生无法尝到成功的甜头,只能是渐渐地失去信心,败下阵来。因此,我们运用激励原理为学生确立目标时,应象魏老师一样,不越俎代庖,而是师生共同研讨,使目标既针对学生实际,又符合教学规律,避免目标过高过低的负效应,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二、动机激励
动机有别于目标,目标是人们的行为结果,动机则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观原因。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与学生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学习动机刺激学生的学习,学习的成功又反过来强化学习动机。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投入语文学习的“起动器”,而“起动器”的开启有多种途径。
首先要融洽师生关系,方可打开动机激励之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它直接制约着学生学习动机的引起和维持。这一点往往易为人们忽视,误以为“教不教是教师的责任,学不学是学生的事情”,把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过程理解为教者单方面的纯知识传授,把教与学割裂开来,淡漠了搞好师生关系这一重要因素,学生也就冷漠了对语文的学习。笔者曾结识过这样一位同事,他本人能力极强,精语文,通数学,晓外语,还能快速解物理难题。可他在教学活动中,时时以自己的水准衡量学生,处处讲求师道尊严,动辄大加训斥,使学生对老师及其所教的学科“敬而远之”,无法引发起学习的动机,造成教学的失利。
其次,要重视反馈作用,才能探准动机激励之道。反馈是语文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往往产生正效应。一般的学生在每次考试、测验、作业乃至于课堂回答问题时都急于得到反馈,或得到满分,或超过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或越过了从未越过的及格难关,抑或是得到教师的好评,同学的赞誉,这些都可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学低年级的学生充满上进心和好胜心,即便面对不理想的成绩,只要能得到及时的激励,常常也会咬咬牙,急起直追。当然,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善于利用反馈的正效应,不断地为学生已涌起的动机浪涛推波助澜;同时也要注重排除反馈所引起的负效应:成功带来的骄傲自满,失败造成的悲观泄气,以及甘居中游。不求上进等多种心理颓势,力求把这些不利因素杜绝于萌芽阶段。可见,“反馈”是教师有针对性地适时地对学生施以动机激励的信息源、主渠道,舍此,教师的激励便只能是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了。
三、需要激励
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动力。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则是一切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的引发维持和加强的动力源泉。需要愈强烈、愈迫切,由它所引起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就越有力。语文教学中的需要激励,是指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语文的必要性,激发学习语文的欲望,促使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坚持不懈的行为求得自身的满足;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班级总有几个同学书写一塌糊涂,考试一路红灯,可他们仍不思进取。这种劣势心理的产生固然有多种因素,但最主要的是在他们学习上开始出现挫折时,不仅没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激励,反而遭到同学们的冷眼,教师的冷遇,使他们渐渐地失去了自尊心、自信心,在这最需要拉一把的时候,教师却往往出于“恨铁不成钢”,施以“责任田在向你们呼唤,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向你们招手”的强刺激,导致他们本就近乎崩溃的精神防线彻底塌方。就这样,失败——打击——失败,钻进了恶性循环的魔圈,一路滑坡,不能自拔。
需要激励不仅适用于低年级语文教学和差生的转化工作,也适用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根据需要是随著人的活动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律,及时地了解学生的需要动态,使激励常激常新,一步步地把学生引入五光十色的语文学习殿堂。
语文学习之路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跑道,是一座没有顶点的峰峦,艰辛地跋涉于其上的莘莘学子,企盼着师友们的激发鼓励。有志于语文教学的同仁们,让我们把一根根激励的“柴火”不失时机地投掷到学生学习语文的火盆中,使之燃成熊熊大火。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汤涧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