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记的最大特点是一个“真”字。真,就是要真心写,写真实。我们平时写的日记哪一篇记叙的不是真人实事,流淌的不是真情实感?日记这种文体的“真”比别的文体更严格,那种用假话来伪饰自己真面目的日记就不是“日记的正宗嫡派”了(鲁迅语)。日记贵在“真”,它的风格就必然是真诚、自然、亲切。
“尺牍、日记等,也是我所爱读的;因为原是随随便便,老老实实写来,不露咬牙切齿的样子,便更加亲切,不知不觉将人招了入内。”(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绝对不是着意的经营,从来没有装腔作态的描叙,——因为写给一个人看的——也许这种不经意的写作,反倒觉得自然些。”(郑振铎《欧行日记·自记》)
“写日记,是与自个儿交谈、对话,总不好不老实,编出故事和谎话来自欺,如果自己对自己都不真诚,那这个人简直就没有希望。日记的交谈是倾心的,真诚的,心手如一,言行如一,人品如一……写日记培养了真诚,文字功力最根本最靠得住的是真诚,真诚绝对是一种功力和修养。”(京夫《日记是至诚的心迹》见康健杭世金编《名家谈日记》同心出版社)
日记的“真”,难在不能回避自己的缺点。女作家张抗抗说得好:“日记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完整的‘我’,其中有美好,也有丑恶,而力争摒除丑恶,维护和发展美和善,使自己的心灵日臻完美。”
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1919年在清华读书,他经常在日记里警告自己:“近来演讲课练习又渐疏,不猛起直追便落人后。”“演说降到中等,此大耻辱也。”
真写、写真,是我们写日记必须恬宁的最重要的信条。
我们也看到有的日记明明写的就是虚假的,这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日记里练习写小说之类,这是文学性的日记,是完全可以的。这并不违背真实性的要求。另一种是日记体的作品,那肯定是需要虚构的,不过借助日记的形式而已。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丁玲的《沙菲女士的日记》、美国马克,吐温的《夏娃日记》、英国笛福的《大役年日记》等属于日记体小说,鲁迅的《马上日记》属于日记体杂文,冰心的《淘奇的暑假日记》属于日记体儿童文学。
日记写作一定要及时,要快,当天的事情当天做,要“快”一点写,写了才痛“快”,或者叫一吐为快吧。很怪,日记之事不同于其他事,既不能拖到第二天。又不能提前做,必须等到当天晚上才能做。写日记的人,总是非常有规律地生活着。我们平时很容易产生的毛病是不能或不想及时写,一拖再拖,时写时断,渐渐地失去了写的兴趣,写的热情。其实,写一次并不要太多时间,有的同学做了有心人,每次写完之后都标上写作所花的时间,这样,无形中催促自己越写越快,由半小时以上逐步缩短为二十分钟、一刻钟。
一篇日记写完了,我们油然而生一种痛法感,品尝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真是自娱自乐,其乐无穷。我们也可籽它概括为快写、写快四十字。
还有,日记总是保密的,属于我们个人的隐私。我们总喜欢悄悄地写,在日记里说着悄悄话儿,然后悄悄地收起来。
模仿上面说的日记特点“真写、写真”、“快写、写怯”,这就叫“悄写、写悄”。
八年级下册(苏教版)有一篇课文叫《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作者周国平先生是一位大力倡导中学生写日记的作家。他曾说过:“我把一个作家不为发表而从事的写作称为私人写作,它包括日记、笔记、书信等等……在进行私人写作时,写作者所面对的是自己或者某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个人,而不是抽象的读者和公众。因而,他此刻所具有的是一个生活、感受和思考着的普通人的心态。毫无疑问,最纯粹、在我看来也最重要的私人写作是日记。我甚至相信,一切真正的写作都是从写日记开始的。”(《托尔斯泰的日记》)周国平先生给我们描绘了日记写作的文化背景,将日记写作定位于“私人写作”的范畴内,且是“最纯粹”“最重要”的私人写作,这就非常明确地道出了日记的重要特性。
不过,我们也提倡与别人交流,不要总是封闭着。我们的日记愿意向谁敞开,意味着就是对谁的信任。将日记交给语文老师批阅,便是对语文老师的尊重和信任。语文老师为了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写好日记也是他的职责,阅读学生日记应当是工作需要,不看就没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讲评。所以,绝大多数同学是能充分理解这一点的。但也有个别同学不愿给老师看,出现了一人同时写着两本日记的现像,一本交给老师,另一本留给自己看。这样当然无可厚非,但我想倒没有必要。相信老师不会利用你的日记来故意制造矛盾。假如真的出现了意外情况,可以向老师提意见,老师也会乐意接受的。还有的同学不愿将日记给爸爸、妈妈看,可能是怕家长看了自己反而挨“教训”。确实也有的家长教子方法不妥,孩子受了委屈没处诉说,只剩下日记这一知心朋友了。爸爸、妈妈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读了日记之后,有的能谅解孩子,也有的更加气恼,就会马上教训孩子。对此,我们可以向家长提出来,请不要随便看我们的日记,绝大多数家长还是通情达理的。我想,爸爸、妈妈总是爱孩子的,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必要的,即使我们有一点缺点、错误,不是也需要得到长辈的点拨吗?没有必要将自己的心“锁”起来。我们不妨把自己爸爸、妈妈阅读日记的过程看作是感情交流的过程,请他们提提意见,反倒不觉得有什么顾虑了。至于同学之间情况可能更复杂一点。在与同学的接触中,我发现也有些同学无论如何不肯给其他同学看,原因何在呢?据了解,他们日记的内容多是心中的怨恨,与某同学的纠葛,且毫无自责之意。这种日记不好公开当然是可以理解的。我觉得,日记的内容最好是能促进自己进步向上切不可只把日记当作自己“消气…‘发泄”的场所。因为这样,不但影响了同学之间相处,也不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老革命家恽代英,对朋友们敞开自己的心扉,他的日记总是放在案头,从不锁在箱子里,熟悉的朋友来访,如碰到恽代英不在,就取他的日记阅读,读了日记,就像见到了他本人一样。所以,日记既有保密性的一面,同时,又有可以坦率地大度地向朋友开放、交流的另一面。有些老师每月召开一次日记交流会,大家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式很好。
《青少年日记》目录中有一句话写得很好,那就是“既教你作文,更教你做人”。日记有益于作文,又大有益于我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新课标语),具体说对人的道德品质、学习品质、思维品质、审美品质、心理品质的修炼都有益处。希望大家都来写日记!
选编自《程老师教你写日记》
“尺牍、日记等,也是我所爱读的;因为原是随随便便,老老实实写来,不露咬牙切齿的样子,便更加亲切,不知不觉将人招了入内。”(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绝对不是着意的经营,从来没有装腔作态的描叙,——因为写给一个人看的——也许这种不经意的写作,反倒觉得自然些。”(郑振铎《欧行日记·自记》)
“写日记,是与自个儿交谈、对话,总不好不老实,编出故事和谎话来自欺,如果自己对自己都不真诚,那这个人简直就没有希望。日记的交谈是倾心的,真诚的,心手如一,言行如一,人品如一……写日记培养了真诚,文字功力最根本最靠得住的是真诚,真诚绝对是一种功力和修养。”(京夫《日记是至诚的心迹》见康健杭世金编《名家谈日记》同心出版社)
日记的“真”,难在不能回避自己的缺点。女作家张抗抗说得好:“日记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完整的‘我’,其中有美好,也有丑恶,而力争摒除丑恶,维护和发展美和善,使自己的心灵日臻完美。”
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1919年在清华读书,他经常在日记里警告自己:“近来演讲课练习又渐疏,不猛起直追便落人后。”“演说降到中等,此大耻辱也。”
真写、写真,是我们写日记必须恬宁的最重要的信条。
我们也看到有的日记明明写的就是虚假的,这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日记里练习写小说之类,这是文学性的日记,是完全可以的。这并不违背真实性的要求。另一种是日记体的作品,那肯定是需要虚构的,不过借助日记的形式而已。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丁玲的《沙菲女士的日记》、美国马克,吐温的《夏娃日记》、英国笛福的《大役年日记》等属于日记体小说,鲁迅的《马上日记》属于日记体杂文,冰心的《淘奇的暑假日记》属于日记体儿童文学。
日记写作一定要及时,要快,当天的事情当天做,要“快”一点写,写了才痛“快”,或者叫一吐为快吧。很怪,日记之事不同于其他事,既不能拖到第二天。又不能提前做,必须等到当天晚上才能做。写日记的人,总是非常有规律地生活着。我们平时很容易产生的毛病是不能或不想及时写,一拖再拖,时写时断,渐渐地失去了写的兴趣,写的热情。其实,写一次并不要太多时间,有的同学做了有心人,每次写完之后都标上写作所花的时间,这样,无形中催促自己越写越快,由半小时以上逐步缩短为二十分钟、一刻钟。
一篇日记写完了,我们油然而生一种痛法感,品尝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真是自娱自乐,其乐无穷。我们也可籽它概括为快写、写快四十字。
还有,日记总是保密的,属于我们个人的隐私。我们总喜欢悄悄地写,在日记里说着悄悄话儿,然后悄悄地收起来。
模仿上面说的日记特点“真写、写真”、“快写、写怯”,这就叫“悄写、写悄”。
八年级下册(苏教版)有一篇课文叫《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作者周国平先生是一位大力倡导中学生写日记的作家。他曾说过:“我把一个作家不为发表而从事的写作称为私人写作,它包括日记、笔记、书信等等……在进行私人写作时,写作者所面对的是自己或者某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个人,而不是抽象的读者和公众。因而,他此刻所具有的是一个生活、感受和思考着的普通人的心态。毫无疑问,最纯粹、在我看来也最重要的私人写作是日记。我甚至相信,一切真正的写作都是从写日记开始的。”(《托尔斯泰的日记》)周国平先生给我们描绘了日记写作的文化背景,将日记写作定位于“私人写作”的范畴内,且是“最纯粹”“最重要”的私人写作,这就非常明确地道出了日记的重要特性。
不过,我们也提倡与别人交流,不要总是封闭着。我们的日记愿意向谁敞开,意味着就是对谁的信任。将日记交给语文老师批阅,便是对语文老师的尊重和信任。语文老师为了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写好日记也是他的职责,阅读学生日记应当是工作需要,不看就没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讲评。所以,绝大多数同学是能充分理解这一点的。但也有个别同学不愿给老师看,出现了一人同时写着两本日记的现像,一本交给老师,另一本留给自己看。这样当然无可厚非,但我想倒没有必要。相信老师不会利用你的日记来故意制造矛盾。假如真的出现了意外情况,可以向老师提意见,老师也会乐意接受的。还有的同学不愿将日记给爸爸、妈妈看,可能是怕家长看了自己反而挨“教训”。确实也有的家长教子方法不妥,孩子受了委屈没处诉说,只剩下日记这一知心朋友了。爸爸、妈妈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读了日记之后,有的能谅解孩子,也有的更加气恼,就会马上教训孩子。对此,我们可以向家长提出来,请不要随便看我们的日记,绝大多数家长还是通情达理的。我想,爸爸、妈妈总是爱孩子的,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必要的,即使我们有一点缺点、错误,不是也需要得到长辈的点拨吗?没有必要将自己的心“锁”起来。我们不妨把自己爸爸、妈妈阅读日记的过程看作是感情交流的过程,请他们提提意见,反倒不觉得有什么顾虑了。至于同学之间情况可能更复杂一点。在与同学的接触中,我发现也有些同学无论如何不肯给其他同学看,原因何在呢?据了解,他们日记的内容多是心中的怨恨,与某同学的纠葛,且毫无自责之意。这种日记不好公开当然是可以理解的。我觉得,日记的内容最好是能促进自己进步向上切不可只把日记当作自己“消气…‘发泄”的场所。因为这样,不但影响了同学之间相处,也不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老革命家恽代英,对朋友们敞开自己的心扉,他的日记总是放在案头,从不锁在箱子里,熟悉的朋友来访,如碰到恽代英不在,就取他的日记阅读,读了日记,就像见到了他本人一样。所以,日记既有保密性的一面,同时,又有可以坦率地大度地向朋友开放、交流的另一面。有些老师每月召开一次日记交流会,大家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式很好。
《青少年日记》目录中有一句话写得很好,那就是“既教你作文,更教你做人”。日记有益于作文,又大有益于我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新课标语),具体说对人的道德品质、学习品质、思维品质、审美品质、心理品质的修炼都有益处。希望大家都来写日记!
选编自《程老师教你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