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cry 1Iem基因大豆的培育及抗虫性检测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虫(cryllem)基因转化大豆,筛选标记为bar基因。经Glufasinate筛选,获得大量抗性植株。对转基因T0、T1、T2代植株进行PCR检测,初步证明cryllem基因已经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对T2代PCR阳性植株幼嫩豆荚,采用圆盘分隔法接入初孵幼虫,进行初步的抗虫性检测,得到1株具有明显抗虫效果和7株抗虫效果较好的转基因植株。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垂直绿化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垂直绿化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垂直绿化工作萎缩的原因是:①垂绿植物生物学特性制约了垂直绿化的发展.②人的主观因素影响使垂
月内主要农事节气为立夏、小满、芒种和夏至。是小麦灌浆、收获,春播作物播种、田间管理和夏播作物播种的重要时期。主要气象灾害为干旱和干热风。主要农事活动:
针对奶牛疥癣病主要发生的季节和最适合疥癣虫发育繁殖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指出夏季牛绒毛大量脱落,皮肤表面常受阳光照射,皮温增高,应经常保持环境和皮肤的干燥状态.而秋季,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四氯乙烯(PCE)污染对大豆幼苗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CE胁迫强度的增加,大豆幼苗的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O2.-)、脯氨酸及谷胱甘肽(GSH)含
许多研究表明,世界大豆品种产量随着育成年代呈显著增加,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育成大豆品种的产量增加幅度有放缓和停止不前的变化趋势。说明以农艺性状为选择目标的常规育
通过吉密豆1号与吉林35、长农13分别杂交,利用双亲及杂交后代F1、F2和F3的株高数据研究了吉密豆1号的矮生遗传特性。结果表明:F2代株高的频率分布图可明显观察出3个峰值,且根据,
大量观察发现大豆叶柄茸毛着生状态有别于叶片茸毛着生状态。根据对392份来自全国各生态区的代表性样本的观察,将叶片茸毛着生状态分为匍匐、半匍匐和斜立3类,将叶柄茸毛着生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调控真核基因转录后表达的非编码小分子RNA。绝大多数miRNAs由计算机预测得到,其存在与否及时空分布还不清楚。因此建立高效、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方法,是探
为探讨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对大豆群体生理的影响,选择垦丰16为材料,在4个密度(分别为30×10^4、33×10^4、36×10^4、39×10^4株·hm^-2)栽培条件下,测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