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在医学本科教学中的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医学本科教学中开展学生科研,通过加强前期培训和量化考核指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提高其学习能力。
  关键词:医学教育;学生科研;考核指标
  当今的医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精湛的医疗技术,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需要拥有善于发现和总结医学问题、解决医学难关的勇气和能力。在医学本科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阶段,开设学生科研,让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病理学等多种实验技术,从分子、细胞、整体动物和人体临床多层面展开科学研究,验证或阐明基础和临床科学问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研讨会,培养其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并在学生科研开展过程中,制定严格的量化考核指标,保证科学研究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一、 学生科研的实施
  (一) 学生选拔
  选拔对象:临床医学本科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
  选拔方式:以指导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为载体,双向选择(学生了解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基本要求后,采取自愿报名方式。老师通过面试等考核,最终确定学生名单。每位指导老师指导1~2组学生,5人/组)。
  (二) 前期培训
  1. 实验室规章制度培训:统一规范化管理是实验有序开展的前提,在实验开展之前,需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化培训,包括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相关生物卫生安全、实验室相关仪器的使用规范等。
  2. 实验相关技能培训:通过理论讲解和观摩,让新进实验室的学生掌握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免疫共沉淀、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法)、transwell侵袭实验、动物实验技术与伦理学等研究项目展开所需掌握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操作。
  3. 文献检索: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PubMed数据库,检索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专业文献,并通过1次/周的PPT汇报,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科研动态。
  (三) 学生科研的开展与考核
  为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从根本上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科研意识与能力,在开展学生科研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制定和完善了较为详细且合理的量化指标,进而约束和鼓励学生投身科研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研计划的制订,科研计划的完成情况,参与指导老师或相关立项课题研究,参与课题申报、撰写论文,开题报告、综述、科研工作记录,专题汇报。具体标准见表1~9。
  二、 总结
  为期一年的学生科研,让学生了解到科研工作如何开展,掌握基本的科研技术和手段,学习申报书、结题报告等的书写格式,知道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多角度、多层面阐明和解决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学科动态、科研成果、科学技术,学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优化其知识结构和丰富其学习内容,促进其今后的理论学习。但是,由于医学本科生在基础学习阶段课程较多,临床医学本科一年级的学生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较少,如医学统计学、医学文献检索等,导致研究课题难以深入延续,发表的论文质量不高等,在后期的学生科研工作中将进一步探索改进。
  参考文献:
  [1]张明,何侃,张晗思,陈立.通过科研训练提高医学生未来职业的实践技能及态度[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4):67-68.
  [2]郭秀明,沈皆亮,江维,张晓军,胡侦明,梁勇,郝杰.医学本科生参与课余科研实践的模式探索[J].重庆医学,2018,47(1):134-135.
  [3]杨业然,杨慧,于永波,金雅琼,初平,韩书婧,郭永丽,鲁洁.依托科研课题的基础科研训练对提高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1):56-58.
  [4]郝二伟,侯小涛,弓艳玲,施学丽,邓家刚.科研反哺教学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实施[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13-14.
  [5]劉福全,摇邵雪,梅摇,尹金淑.临床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统一考核量化标准初探[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8):631-635.
  作者简介:
  付政祺,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大学医学院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其他文献
伟大的自然女神诞下四位皇子,取名为煦阳、炎夏、秋宸和泠冽。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就是十八载,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自然之神满是欣慰。这天,她把四个孩子叫到跟前,让他们每人去凡尘
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oncologic safety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advanced rectal cancer.Recently, larg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showed that
本文探討上古漢語代詞“其”和“之”的替代功能,初步得到了如下幾點看法:(1)“其”“之”的指稱對象可以是其先行詞的轉喻内容.(2)“其”“之”可以表示非特指(泛指),其機制
在编辑北京日报国际新闻版的实践中,我体会到:好版面、好栏目在很大程度上是聚焦“聚”出来的,是组织搭配出来的。以前,以为包罗万象便是信息量大,于是,选稿时大范围搜索,面面俱到,时
本文基於Croft(2001)提出的“激進構式語法”,重探先秦句末語氣詞的結構層次分歧及多功能問題.句末語氣詞以“句末”指明它的語法位置,但更精確地說,應該是“小句之末”.它的
每颗蓬勃葱郁的心中,都隐藏着一个青春花园,在那儿,有熏风习习牵动裙摆,有阳光暖暖亲吻衣衫,有鲜花朵朵调动思绪......,还有青春的细节。  青春的细节之活力篇  “各就各位,预备
本文對“是……底(的)”的構式化進行了重新梳理,認爲該構式的形成機制有“是+ VP/AP底(的)”句式的高頻出現、主語和表語同指、充當表語核心成分的“VP/AP”的高可及性三種,
關於漢語歷時句法演變的類型歸屬是“綜合→分析”還是“分析→綜合”,已有研究呈現三種觀點,一是上古漢語從“綜合型句法”演變爲後代的“分析型句法”;二是漢語的綜合性與
本文討論古漢語中有“本來”“原來”一類追究原委意味(文中稱爲追原義)的副詞的演變.基於後來的情況與之前有無變化,這些副詞可分爲[+對比]與[-對比]兩種用法.追原義源於時
基于漢語史和漢語方言的考察發現,漢語“上”義方位詞主要有“上”類、“高”類、“頂”類、“頭/腦”類、“面”類,“下”義方位詞主要有“下”類、“底”類、“腳”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