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uc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赓就任筹委会主任


  2013年9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技术学院即哈军工建院60周年纪念日。
  1952年,斯大林向毛泽东建议,办一所集陆海空三军为一体的军事学院。毛泽东在听取彭德怀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汇报后,感到在现代战争中军事技术与现代兵器的重要,需要培养大批军事技术人才,使我国的军事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
  毛泽东采纳了斯大林的建议,经过与朱德、周恩来商议,于1952年6月,把在朝鲜战场上指挥作战的志愿军代司令员陈赓调回国内,任命陈赓为院长兼政治委员,去创建军事工程学院。
  1952年9月1日,经毛泽东与朱德、周恩来商议,经中央军委批准,军事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在北京地安门恭俭胡同59号院组成,陈赓为主任,开始筹备创建世界上唯一的陆海空三军综合性的军事工程技术学院。
  经中央军委批准,决定以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华东军区科学研究所和志愿军三兵团部分干部为基础,扩大建立军事工程学院。
  1953年4月25日,学院基建破土动工,在81楼工地上进行了开工奠基典礼,陈赓铲下第一锹土,全院总规划6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任务从此开始。
  1953年9月1日,以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为标志,哈军工宣告诞生。

院址选定哈尔滨而非北京


  军事工程学院院址选定在哈尔滨而不是北京,确实不够令人满意,不仅存在气候问题,而且与上级和各部门的工作联系上、与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协作上都有许多不方便。陈赓也说过,当初力争把军工学院建在北京就好了,因为要尊重苏联顾问的意见,连军委首长也未同他们争辩,就同意定在哈尔滨了。
  哈军工院址选定在哈尔滨,按照苏联首席顾问奥列霍夫的意见,校园要宽大,考虑军营生活需要、将来发展需要,要建成一个园林式的校园,多种花草树木,给教学与生活创造一个优雅、清新、安静、舒适的良好环境。
哈军工31号海军系大楼

  陈赓得到消息,马上让属下用他的名义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要大和旅馆:哈军工请的苏联专家正陆续到达哈尔滨,学院没有房子给他们住,请批准将哈尔滨铁路局原苏联专家住的大和旅馆交给我们。铁路上的专家正陆续撤走,要尽快告他们勿作别用。特别是大和旅馆能要到就基本能解决苏联专家的宿舍。
  11月5日,陈赓回到北京,拿上报告亲自去找周恩来。当时周恩来正在开会,中间上厕所解手,他站在厕所门口等总理出来,送上报告说:“请总理批一下吧,晚了怕抓不到手。”周恩来一边接报告,一边说:“什么事这么急,连解手的时间你都不放过。”陈赓说:“你不是要求我抓紧时间建设哈军工吗?”周恩来开玩笑地说:“你真有办法,找到厕所来要我办公,是你一个发明,这应写到你的自传里。”
  周恩来看完报告后,走回会议室,立即在原报告上亲批:“请滕代远部长与陈赓面谈,电话即告哈尔滨铁路局长余光生同志,务须按照军事工程学院所需房子拨给他们,并将结果告我。”11月7日,陈赓去找滕代远。滕代远看了总理批示后,马上打电话给哈尔滨铁路局长余光生,放下电话又给余光生、郭鲁(副局长)写信说:“总理批示,将中长路专家用过的房子拨给军工学院作专家教授宿舍,大和旅馆作苏联专家的专用宿舍,便于警卫保密。”
  苏联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和专家们于1953年5月13日到达学院。哈军工把铁路局交给的大和旅馆粉刷一新,铁路局招待苏联专家的一班服务人员和西餐厨师全部被留下。还给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及夫人在花园路准备了一幢小楼,但奥列霍夫坚持要同大家一起住在大和旅馆。   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对军工学院的创建和军事、政治、业务教学、行政队列、物质保障等全面工作的开展,呕心沥血,操劳过度,不幸于1957年3月27日病逝在军工学院的工作岗位上。开完追悼会,即用飞机送其灵柩回苏联安葬。在原哈军工的校园里,现在依然屹立着奥列霍夫的塑像,以纪念这位苏联军事专家对哈军工创建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气势雄伟的五幢教学大楼


  哈军工有着闻名全国的五大教学建筑群,分别为一系空军、二系炮兵、三系海军、四系装甲和五系工程兵。这五大教学建筑外观气势雄伟,内部坚固适用、宽敞明亮,已经成为哈军工的象征。
  关于这五幢教学大楼,当时曾有两个建筑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各系共建一个综合教学大楼,像莫斯科大学那样,坐东向西,骑在文庙街东头。这是徐立行教育长和教育副首席顾问叶果洛夫的意见。第二个方案是五个系各建一个教学大楼,根据地形条件,院办公大楼和连在其后的大礼堂,坐北向南,空军系和炮兵系在文庙街东头,夹街相对建两个教学大楼,海军、装甲、工兵三个系在院办大楼后,北、东、西各建一个教学大楼,院体育馆连接大礼堂后,向北开门,与海军等三个系分东西南北相向,中间留一个大操场。这个方案是李懋之副教育长同各系的意见。
陈赓将军

  首席顾问奥列霍夫说,现在的综合性军事工程学院好比一只老母鸡,下的蛋要分给各军兵种的。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及各军兵种技术装备的增加,现在的五个系将来会成为各军兵种直属的工程学院,军工的任务将是研究设计尖端武器装备和特种设备。几个系集中在一个大楼内会互相干扰,因为各系专业不同,设备各异,各有特需,还是各建一个教学楼合适。至于造型,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感情,喜爱自己的传统风格,既然形式与教学使用价值无关,那就按李懋之副教育长的意见决定好了。李副教育长设想的大楼造型,含意很好,高屋脊上两端蹲两个“老虎”,可以象征解放军的威武,它雄姿勃勃保卫着社会主义建设。我赞成这个造型。
  各系专家组长都同意首席顾问的看法。最后陈赓决定说:按奥列霍夫顾问的意见,五个系各建一座教学大楼,搞中国式的大屋顶。
  哈尔滨市设计院承担一、二系的教学大楼建筑设计任务,东北设计院承担三、四、五系的建筑设计任务,建工部设计院承担院办公大楼、大礼堂和体育馆的建筑设计任务。
  在紧张地建造五座教学大楼时,每个工号都有陈赓的足迹,每个楼的脚手架都有陈赓的手印,每一层楼板都有陈赓的脚印,都有陈赓的汗水。哈军工院舍建筑速度快,质量高,这与陈赓亲自在第一线“督战”是分不开的。钱学森教授来学院参观时说:在我国现有条件下,短短三四年时间能这样快建成第一流现代化军事工程学院,这在世界上也是个奇迹。
  到1955年4月,五座气势雄伟的教学大楼,巍然矗立在哈尔滨最高点,京哈特快火车过了双城,离哈尔滨市约50里远的地方就能望见大屋顶高楼群。

隆重的开学典礼


  1953年9月1日,哈军工举行了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军委代表张宗逊副总参谋长在开学典礼上宣读了毛主席给军事工程学院的《训词》,并授予学院军旗。陈赓立正敬礼,双手接过《训词》和军旗,军旗立即转交给李懋之副教育长,由护旗兵举旗立正站立在队列排头。
  在开学典礼上举行了阅兵式和分列式,队伍阵容严整,步伐整齐一致,十几个方队经过主席台,雄壮有力,口令洪亮。会后在大操场举行了大会餐。席间、晚上由总政文工团和学院文工团进行了演出,并举行了露天舞会。
  1953年9月1日是军事工程学院诞生之日,第一期开学之日,也是“榜上有名”、直归中央军委领导、正式列入解放军军队序列之日,这是永远值得纪念、值得庆祝的日子。
  陈赓大将后来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职,但一直兼任哈军工院长。他不时奔走于京哈两地,对学院工作关怀备至,为军工学院培养最高质量的技术干部费尽心血,直到1961年3月16日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上海。
(编辑 黄艳)
  (作者是哈尔滨市文史馆员,黑龙江省作协会员)
其他文献
目前,原始性创新中的开放交流合作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针对原始性创新的开放合作的特点,提出了合作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5种较为可行的开放交
“AMERICOM-23”(ACM-23)卫星已于11月4日移交拜科努尔,准备在当地时间12月6日搭乘“质子”Breeze M火箭升空。
俄罗斯的“进步”M55货运飞船12月21日晚上自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启程前往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补给.据俄罗斯联邦航天署发布的消息,“进步”M55货运飞船于莫斯科
韦国清,1913年9月2日生,广西东兰人,壮族。少年时,家庭被反动当局摧残,父亲韦宗典、祖父韦庭繁相继被杀害,坚定了他投身革命的意志。1928年夏,15岁的韦国清参加了韦拔群领导的农民自卫军(后改为赤卫军),参加了攻打东兰城的战斗,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192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参加百色起义,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193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员。他在党的培育和关怀下,在红军
美术点评2010年至2011年,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邀请海峡两岸画家共绘《新富春山居图》,讴歌中华民族文明同根,寄托两岸民众期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
尼克松访华进程中的会谈分三个层次进行:周恩来和尼克松之间的会谈是一个层次,这是两国首脑的总会谈;姬鹏飞代外长和罗杰斯国务卿是一个层次,具体商讨促进双边贸易和人员往来,也就是华沙会谈多年来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中国副外长乔冠华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研究双方如何发表公报的问题。这个公报也就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中美《上海公报》。  第三层次的会谈是最为艰难的会谈,而台湾问题又是第三个层次会谈中最棘
在2005年莫斯科航展上,俄罗斯喀山直升机公司展出了安萨特-2RTS轻型武装直升机,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目前各国在普通运输直升机的基础上发展武装型号的做法很常见。俄罗斯和美国的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龙岩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的具体要求;是充分发挥龙岩在海西建设纵深推进的前锋作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是转
2005年年底,俄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在国防部领导人集训期间曾提及即将于今年装备的一些新武器,其中所很引起人们关注的就是BMPT“打击者”火力支援军。
冯雪峰  冯雪峰(1903.6.2 —1976.1.31),原名冯福春,浙江义乌赤岸乡神坛村人。现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192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日语,1926年开始翻译文学作品及文艺理论专著。1927年加入共产党。1929年参加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任“左联”党团书记。1933年底到瑞金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参加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1941年1月上旬,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