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观音漫谈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pa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瓷是我国灿烂的物资文化遗产,陶瓷与中国有着颇长的历史渊源,福建省德化县作为我国三大瓷都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德化就有硬陶,印纹陶的烧制。瓷观音是德化窑的代表产品之一,研究德化瓷离不开瓷观音。本文以德化瓷观音的历史由来作为全文的出发点,然后分析现存的德化瓷观音的主要品种,最后探讨德化瓷观音的主要艺术风格,整体把握德化瓷观音的特别之处。
  关键词:德化窑;德化瓷观音;主要品种;艺术风格
  陶瓷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以强烈的生命热望和极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陶瓷艺术精品。瓷,国之表,瓷为国粹。瓷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历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瓷器早已不再简单地作为一種盛物的器皿而存在,而是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历史和艺术的载体。英语中,中国被大写为“China”,而小写“china”则指的则是陶瓷,由此可见陶瓷艺术与中国的历史渊源之深。陶瓷艺术品以自身独特的“泥”的精神,“玉”的品质而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见证。“玉”的品质则在德化白瓷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德化瓷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脂,近光透视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有“猪油白”、“象牙白”、“鹅绒白”、“中国白”之称,德化瓷观音造型生动,形象传神,精雕巧塑,风格独特。加以瓷质洁白,纯净温润,犹如脂玉。益见高雅明丽,优美无匹,历代名品辈出,名驰中外,在国际上素有“东方艺术”、“东方的维纳斯”的称誉,是我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1德化瓷观音的发展历史
  1.1瓷观音的诞生
  观音是佛教的主要菩萨之一,与大势至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协持,三者合称西方三大圣。中国化的观音,历来被塑造成大慈大悲,法力无边,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女神。视为真善美的理想化身,受到广泛的喜爱和供奉。在国内民间及国外华侨所居之地,以及信仰佛教的国家,几乎达到家喻户晓,老幼咸知的深远影响。因此,观音既是众多寺庙庵堂不可或缺的菩萨,也是中国工艺美术中深受欢迎的优秀传统题材。
  1.2宋起至今
  据调查及考古显示,宋代的德化窑就有瓷观音制作。元代,以瓷观音为主的德化瓷雕佛像已很流行。这一时期的瓷观音大多仿效寺庙造像,以庄严肃穆的坐像造型为多,以手工模印成型,坯体厚重,整体质朴浑厚,带有古朴的石雕木刻韵味。经过宋、元二代的实践,明代时期的瓷观音,不仅在烧制技艺上取得丰富的经验,而且在艺术上登上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奠定自己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在嘉靖至万历年间,德化瓷城的雕塑大师何朝宗总结前人的制作工艺和烧成经验。清代至今,德化瓷观音基本继承何朝宗的艺术风格,但各时期亦有一定衍变和发展。清及民初,出现部分插手观音,留以袖口,手用插装,属于外销产品。民国时期,整体观之粗劣居多,精工雕刻者少。1935年后,由陶模印坯工艺改为石膏模注浆成型,为便于脱模,衣纹改浅,边角改圆,不加锐利深刻,胎体亦薄。近几年继续生产者则竭力追求制作精品,向高档次发展。
  2德化瓷观音的分类与特点
  2.1德化瓷观音的分类
  德化陶瓷因其盛产瓷观音为主,因此其品名种类繁多。但依据传统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将复杂多样的瓷观音分为坐式和立式两大类。坐式观音每多表现庄严肃穆,稳重端正之形;立式者利于表现动态潇洒,超然脱俗之态,坐式者有坐岩、坐石、没座、坐古莲、坐莲、坐蒲团、坐几、坐狮、坐犼、坐麒麟等等;立式者有立岩、立石、立云、立莲、立鳌、立鱼、立龙等等,立式观音的定名,主要是依据观音的典故和传说在创作设计中择定的,大多以所坐所立的景物为名,如立岩者为立岩观音,坐犼者为坐犯观音或骑犼观音等等,配上景物,既是表现故事情节和烘托环境气氛,也是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美感和动静气势的一种艺术处理手法。坐式观音和立式观音的传统分类法能有效的将种类繁多的瓷观音区分。
  2.2德化瓷观音的特点
  德化瓷以白瓷最为著名,明代,德化窑采用优质高岭土等原料经过反复研制实验,生产出一种特殊的“白瓷”,代表了当时中国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称之为“中国白”。由此而生产的白瓷观音吸收了白瓷瓷质致密,胎釉纯白,浑然一体,洁润滑腻,如脂似玉的特点,德化白瓷观音像,如脂似玉,以刚现柔。润如凝脂的质感极强,以及重力作用下衣料自然垂坠和皱褶堆叠的微妙感觉,瓷观音为了塑造观音的传神与逼真,精雕细刻,衣纹雕刻飘逸流畅,颇富动感,洁白似玉、温润剔透的瓷质衬托出观音的纯净高雅。
  3德化瓷观音的艺术风格
  3.1中国化的普门艺术
  普门艺术即依据与《普门品》中所说观音有三十三应化身,可变幻为居上妇女、比丘尼、童女、仙女、优婆夷、婆罗门妇女等女相的教义而绘制出的观音画像。早在宋元时期,随着佛教日益中国化和世俗化,普门艺术逐渐兴盛,由此影响了后来清明时期德化瓷观音瓷塑的风格,使其往多元化的瓷塑风格演化,出现了白衣观音、鱼篮观音、千手观音、立云观音、渡海观音执经观音、跌坐观音、袖手观音、善财龙女观音、滴水观音、杨柳观音、及立岩观音等诸多造型风格,时至今日,普门艺术所影响的德化瓷观音塑造风格还未诸多瓷塑大师所采用。
  3.2“何派”风格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驰名中外的瓷雕艺术大师何朝宗对德化瓷观音的塑造做出了改革性的贡献,他善于继承吸收泥塑、木雕、石刻等各种流派的创作手法,结合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既师古而不泥古,总结出了捏、塑、雕、镂、贴、接、推、修的八字技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何派”艺术。在瓷观音的塑造中他吸取了唐代佛像绘画大师吴道子的作风,使瓷观音的塑造更加形象丰满,雍容大方,潇洒脱俗,美妙绝伦。其所作瓷观音,身姿头部略微侧转,富有动态变化,五官头发刻画精细,双眼睑上两条弯弯的线条从印堂逐渐收缩下延至鼻端。既显示了慈和的双眉又画出了端正的鼻棱,同时也保留了传统佛像的雕刻韵味;衣巾边缘薄利,反转流利活泼,具有舒展、飘逸的轻柔质感;手的制作采用捏塑,手指纤秀。整体的精细雕刻,形如一幅素雅、简洁的工笔白描。巧妙的造型设计,精细的雕刻工艺结合洁白明净,使瓷观音益见精美传种,动人心扉,成为中国工艺美术中异彩夺目的明珠。
  4总结
  瓷艺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德化瓷以其千百年来的魅力感染了无数国内外人,以备受崇敬的观音作为瓷艺作品,德化窑观音像以德化瓷细腻的质地和独特的象牙白展示其静美柔曼的风韵,朴素典雅、衣纹流畅、表情传神、形象逼真,在日本及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中,被人们奉为神物至宝,在西欧人眼中,被视为“东方艺术之精品”。近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审美观的转变,德化瓷观音工艺制作也发生了紧随时代步伐的演变,但作为中国传统的文明工艺,德化瓷观音的传统风格仍将继续为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碰撞出艺术的火花。
  参考文献:
  [1] 王冠英.漫谈德化瓷观音[C].德化陶瓷研究论文集,2005.
  [2] 许联侨.浅谈德化窑的瓷塑艺术[J].品牌,2013.
  [3] 陈苍林.德化瓷观音[J].各地特产,1994.
  [4] 陈小茜.生动典雅不失文人神韵——明清时期德化瓷塑观音的造型艺术特征[J].紫禁城,2012.
其他文献
<正> 编辑同志: 此次参加教委组织的中国美国学代表团来美参加在圣地亚哥举行的美国学学会年会,并访问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欧文分校、斯坦福、印第安那、哈佛、耶鲁、乔治·华
摘要:21世纪以来,社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急遽变革。作为持续传达、营造企业形象的标志应用策略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动态化。这种标志的动态化应用策略适应了新时代的情境。虽然这种策略看似无法可循,却依然可以梳理出几种主要的表现策略。  关键词:标志;动态化;应用;数字媒体  0引言  标志作为视觉形象传播系统VI的元素之一,一直处于核心位置。在20世纪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下,标志设计及其
<正> 编辑同志: 谢谢你来信询问我最近对美国几所大学图书馆考察的情况。 我花了两个月时间先后考察了斯坦福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和克拉蒙大学图书馆的
摘 要:风景写生教学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基础课程,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为了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高校教师应积极进行艺术设计专业风景写生课程的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学生户外风景写生的课程体制,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性的写生,同时要将专业课程的新理念贯穿于风景写生教学全过程之中。  关键词:艺术设计;风景写生;创作性  风景写生作为基础课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得到足够重视。因为,专业风景写生课程可以
<正> 人的学习是一种十分独特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所以学习问题首先是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人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实践,包括近代各种
<正>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象全国其他外语院系一样,多年来都是以精读课为主,辅以泛读和听说。有时,二年级外加写作课(隔周2小时)。精读课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精确地掌握和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和熟练技
摘 要:对于素描初学者来说,采用石膏模型进行写生训练,是现代素描教学普遍的做法,它能够帮助学习者掌握绘画工具、加强形体概念,同时也是培养学习者空间想象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目前教材及网上相关资料的现状,结合本人数年素描教学经验,对石膏模型写生的具体方法归纳总结了十项心得,作为现有相关学习内容的补充,目的在于为初学者理清思路、提高认识,更渴望与同行们进行切磋。  关键词:正方体;角度;水平线;垂直
本文首先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目标,接着对这种未来系统的综合功能及其网络结构作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对我国移动通信如何向第三代演进作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抓住机遇发展
叙述澳门电信事业的历史演变,介绍澳门电话业务和各类移动通信业务的近年发展,并对澳门电信的管理体制作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