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TAX Ⅱ评分系统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预测价值研究

来源 :临床军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qi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SYNTAXⅡ评分系统(SS-Ⅱ)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12个月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接受PCI且可计算SS-Ⅱ评分的16667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SS-Ⅱ评分中位数将患者分入3组,分别为SS-Ⅱ低分组(评分≤45.43分,n=5555)、SS-Ⅱ中分组(评分45.43~53.70分,n=5556)、SS-Ⅱ高分组(评分≥53.70分,n=5556).比较3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SS-Ⅱ高分组缺血事件、缺血事件独立组成成分(心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全因死亡发生率高于SS-Ⅱ低分组和SS-Ⅱ中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Ⅱ中分组和SS-Ⅱ高分组出血学会研究联合会(BARC)3,5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SS-Ⅱ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Ⅱ评分是预测ACS患者PCI术后12个月临床预后的良好工具,SS-Ⅱ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者中消瘦合并血脂异常人群的临床特点,旨在为精准防治人群血脂异常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中消瘦合并血脂异常的成人共308例,根据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定义高胆固醇(TC)血症、高甘油三酯(TG)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分析该人群的性别、年龄分布特点.结果:在体检人群中,高TC血症是消瘦合并血脂异常的成人中最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女性患者中TC升高的比例高于男性(89.7%vs.75
目的 在真实世界中比较比伐芦定与肝素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贫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接受PCI治疗的708例ACS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CI围术期抗凝方案将其分为比伐芦定组(n=246)与肝素组(n=462).主要终点为术后1年净临床不良事件(NACE,包含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全部血运重建和全部出血).次要终点为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含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全部血运重建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变异度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围术期容量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经超声诊断为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6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常规行右颈内静脉置管并测中心静脉压(CVP),根据CVP高低分为I组(CVP12 cmH2O),术前、术后补液500 ml和1000 m时分别测CVP、平均血压(MAP),床旁超声测量下腔静脉最大内径(Dmax)及最小内径(Dmin)及其呼吸变异度(RIVC),并比较其变化.结果:与I组相比,Ⅱ组、Ⅲ组的Dmax、Dmin
目的:评析急诊手术治疗在重症胸部创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接诊的50例重症胸部创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小组(25例/组),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行急诊手术治疗,将2救治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红细胞压积明显大于对照组,而凝血酶原时间、输液量、C-反应蛋白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手术治疗在重症胸部创伤并创伤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对照组的中性粒细胞和白蛋白比值(NAR),探讨NAR与AMI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AMI患者119例,冠脉造影正常者58例为研究对象.比较NAR在AMI患者和对照组中的差异.用ROC曲线分析NAR对AMI的诊断价值.分析NAR与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相关性.分析NAR在重度心衰组(Killip≥3)和非重度心衰组(Killip<3)中的差异.结果:AMI组中的中性粒细胞、NL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内镜检查临床特征及病理变化,以期为消化道早癌防治提供指导策略.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行内镜检查的1470例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3-95岁,平均年龄(49.76±9.74)岁,共分为5个年龄组,活检标本1070例,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体检人群以41-50岁年龄组人群最多,占比38.23%,其次为51-60岁年龄组,占比33.20%.镜下表现以非萎缩性胃炎占比最高,为41.84%,其次为息肉,占比29.93%,粘膜下肿瘤及恶性肿瘤占比1.36%.病理检查显示:萎
目的 探讨Castor一体式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近端锚定区≤5 mm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8年5月至2021年7月应用Castor支架治疗的10例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确诊近端锚定区≤5 mm的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10例患者中,9例Castor一体式分支支架释放顺利;1例分支支架释放困难,释放后左锁骨下动脉存在夹层、狭窄,植入金属裸支架1枚.手术成功
目的 观察高血压肾病患者血小板指标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2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A组)和173例高血压肾病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采集所有患者外周静脉血0.5 ml,置于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的抗凝管中,采用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测定.结果 在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情况下,B组PLT、MPV、PDW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慢性肾病临床分期加重,PLT、MPV、PDW降低愈加显著
目的 比较真实世界中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植入生物涂层可降解支架(BP-DES)与永久涂层药物洗脱支架(DP-DE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住院接受PCI治疗并植入支架的6596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BP-DES组(n=4988)与DP-DES组(n=1608例).主要观测终点为12个月时的患者源性复合终点事件(Po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次要终点为PoCE定
目的:总结早期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药用炭片治疗急性有机磷(AOPP)及急性杀鼠剂中毒(AR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1年5月广东省东莞康华医院收治的经消化道途径AOPP和ARP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31),分别采用常规导泻剂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药用炭片治疗.比较两组抢救结果、抢救成功患者排便、电解质紊乱、住院时间及胆碱酯酶、凝血功能、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率和脏器损伤率无明显差异(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