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高职院校都是依托专业教研室的方式对专业和课程进行建设和管理。而各课程的管理从属于教研室下,往往都是纵向管理,缺乏横向沟通。按照现有情况,大部分是以老师为中心,担任各课程教学和建设。课程的管理是一个非常分散的状态。每个老师的资源和课程的教学都是独立和发散的。而没有以课程为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
通过对广东省内和省外一些职业院校的课程管理的调查,发现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管理都是不规范化和无序化。本文是针对课程的管理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课程项目化管理。在当今教学手段网络化和教育技术普及的情况下,这种项目化管理模式更加有益于课程资源的管理和应用。本文以《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为例,阐述课程项目化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及课程如何通过项目化管理进行更好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项目化管理 课程
一、课程项目化管理的内涵
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之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项目管理是通过应用和综合诸如启动、规划、实施、监视与控制和结尾等项目管理过程进行的。1
项目管理的过程主要有:启动过程、规划过程、执行过程、监督和控制過程、收尾过程五步组成。项目管理的内容包括: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团队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资源管理等。
由于一门课程具有项目的临时性、独特性和渐近性特点。完全可以利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方法,来进行课程的管理。由于项目化管理方式的成熟和广泛应用,所以进行课程项目化管理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管理方式。
二、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管理的内容、主体
1、课程管理的内容包括:课程整体管理、课程范围管理、课程时间管理、课程质量管理、课程团队管理、课程沟通管理、课程资源管理等。以及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之下的课程信息系统的管理。
2、课程管理的主体,从调查来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但是现代职业教育所面对的对象,不同于普通的教育而是直接面对学生,即受众。富兰指出:“当成人考虑到学生时,他们把学生当作变革的受益者,而很少将学生视为变革过程与学校组织的参与者。” 2 此外,高职院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当地企业服务,企业才是最终教育结果的接受者。因此,传统的学校的务管理行为取代了课程管理行为,已经脱离了课程管理的需要。而更多的需要通过课程管理团队来对课程进行管理,而课程管理团队成员的组成应包括教师、学生、企业人员、学校教务管理者来组成。这也是成立课程项目化管理所要建立的基础,即组建课程团队。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高职院校课程项目管理流程
随着互联网+和教育技术的应用,为课程项目化管理提供了自动化和高效的管理平台。也简化了课程项目管理的流程。
(一)项目实施方案
在“以人为本”的教学导向和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条件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项目化管理的观点。即强调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的引导、监察作用,也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开拓学的自主、能动功能。此外利用项目化管理优化课程资源。具体课程管理结构如下:
1、课程整体管理:课程需求分析、课程计划制定、课程计划变更控制;
2、课程范围管理:课程标准设定、课程大纲制定、课程范围变更控制;
3、课程时间管理:课程内容定义、课程内容排序、授课计划编制、授课计划控制;
4、课程质量控制:课程质量计划编制、课程质量保证、课程质量控制;
5、课程团队管理:课程团队的组织结构编制、团队成员分工;
6、课程沟通管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沟通系统建立-课程平台建立、信息的发送以及执行‘
7、课程资源管理:课程资源分配、课程资源投入、以信息技术为依据的课程资源存储
8、课程信息系统管理:课程资源系统、课程评价系统、课程权变管理细则。
该管理方式把教学过程中的四要素进行新的整合和角色分工。把某一门课程(如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教学定义为一个项目。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在这个项目中承担着不同角色,共同来完成这个课程项目。课程负责人(教师)是这个项目中的项目经理,起着引导、沟通、协调的作用;而学生既是项目的团队成员(为实现项目的共同目标而相互依赖协同合作的群体),又是整个项目的客户(即项目最终成果的需求者和使用者);教学内容的完成是整个项目的目标;教学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是整个项目的技术支持。该模式教学内容区别于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内容,传统教与学模式是从实践中把理论提炼出来,通过抽象的语言、行为动作等进行教学;而现代的教学内容是把抽象的理论结合现实的实践情况,转化为直接的经验模拟教学。从物化(实践)和言语化(经验)、具体和抽象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该项目模式不同于一般商业项目模式,商业项目模式是追求在有限资源的利用下,花费尽量少的经济成本实现项目利益最大化;而该项目型教学模式,利用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某课程(如电子商务实务)的教学管理,而该课程就是该项目。是利用课堂有限和课外无限的资源,创造出学生无限的创造性和对知识无限的应用能力。
四、以《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为例,解析信息支持下课程项目化管理流程
《电子商务实务》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基础课,也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要求中的能力核心支撑课程之一。课程设置根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本课程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
首先建立《电子商务实务》网络平台,在该平台上对课程进行项目化管理。这就提供了一个课程团队的沟通平台,能够有效的对沟通进行管理。在该平台上分设给每个团队成员权限和账号。在课程的团队的建设方面,需要有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学生、企业人员等。根据各人专项水平,细化出各人负责的课程内容,在进行教学时,也可以根据团队各人所长,分担该门课程相应的教学内容。以便更好的对课程进行建设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安排一些权限账号给学生,提供交流和信息的发布。利用团队对课程进行如下管理: 第一、对课程教学进行需求分析及计划制定。即通过对电子商务行业进行市场调查,获取相应的需求分析数据,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正确进行课程教学需求的定位,撰写课程计划。对进行《电子商务实务》教学进行可行性进行分析。掌握学生对整个课程计划设计的认可程度。
第二、定义项目型课程教学的范围。把该课程教学的目标先进行确定,再进行课程教学范围的规划、定义、分解和核实。该过程需要学生以客户和项目团队成员的双重角色身份参与进来,从不同的角度规范教学范围。具体的内容通过课程标准以及课程大纲进行定义。
第三、对整个课程进行时间、质量、资源管理。让沟通管理贯穿项目(教学)始终。
在时间方面,因为在我们高职教学中,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那么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创造无限的价值,就需要对整个教学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恰恰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題。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提升教学的效率,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和直观。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使得课外有限的时间成了无限。教师可以利用聊天工具、论坛等信息技术工具,和学生进行交流。老师和学生通过时间的合理规划,引导项目型教学的顺利进展。
在教学质量管理方面,要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相匹配。这就需要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教学设计、教案首页等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质量的控制,主要体现的指标有学生对知识的获得程度、学生课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应用程度以及拓展程度上。而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应用程度以及拓展程度,往往很难界定,这个的影响可能是今后一生的事情。但是前两者可以通过教学过程就能直观的反映出来。
在资源管理方面,①从成本方面来讲,学校也希望投入更少的资金成本,创造出最大的教学效益。除了学校方面的成本,而学生方面的成本,我们也需要考虑。学生所花费的成本有时间成本、学费成本、以及机会成本等。首先我们要先把这些影响教学的成本因素罗列出来;其次,对每个因素的成本进行估算;最后对这个成本进行控制。在高职教育的课堂里,我们经常看到迷茫的学生,以及一塌糊涂的学业。这就是很多学生缺少对自己成本的认识。忽略了自己在高职教育中投入的巨大的隐形成本。所以在该课程管理中,需要把这个成本考虑进行,让学生重视到自己的成本的支出。才会增加学习的动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②从资源本身来说,课程资源也需要有效的存储管理。以利于教学循环有序的进行。
而整个课程管理中,沟通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否则课程教学的进展会与目标背道而驰。在项目型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寻找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渠道,找出其中的沟通障碍。解决这个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充分的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学生和老师一样的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课外的教学资源进行了解和掌握。比如各种教学网站、资源网站。
第四、课程信息系统管理,包括课程的收尾和评价工作。这可以通过教学评价系统让学生、教学同行、督导、教务处等教学相关部门共同来执行。整个模式是一个动态的模式,教师的教学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及时调整教学范围。整个课程的管理执行的是启动-计划-执行-监督与控制-收尾过程。
五、总结
通过课程项目化管理,课程由“计划”的任务转变成了“经验”分享。课程超越了原有的“静态”的课程计划与内容, 而转换为从课程编制到课程实施与评价的“静态”与“动态”相互交融的生成活动或过程。同时也实现了每门课程从“孤独掌门”到“团队掌门”的演变。
高职院校的专业类课程之间有很多互通性,特别是电子商务类的课程。但由于专业课程教师的紧缺,有的老师几乎把整个专业的课程都上个遍,这就造成有的教师对课程理解不透的局面。难以上好一些课程。通过课程项目管理,可以很好的培育老师对一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而化解课程上不好的局面。
如今,很多职业院校开始注重课程的建设,特别是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建设。往往采取的是团队建设的方式。相信今后课程项目化的管理,是一种普及。
参考文献:
[1]柳纯录主编,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2][加]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意义[M].赵中建,陈霞,李敏,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97.
作者简介:
姓名:李丽红 性别: 女 职称:工商管理讲师 出生年月:1983年8月 学位:硕士 研究方向:管理类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编号为KY2014035的项目。
1 柳纯录主编,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通过对广东省内和省外一些职业院校的课程管理的调查,发现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管理都是不规范化和无序化。本文是针对课程的管理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课程项目化管理。在当今教学手段网络化和教育技术普及的情况下,这种项目化管理模式更加有益于课程资源的管理和应用。本文以《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为例,阐述课程项目化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及课程如何通过项目化管理进行更好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项目化管理 课程
一、课程项目化管理的内涵
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之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项目管理是通过应用和综合诸如启动、规划、实施、监视与控制和结尾等项目管理过程进行的。1
项目管理的过程主要有:启动过程、规划过程、执行过程、监督和控制過程、收尾过程五步组成。项目管理的内容包括: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团队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资源管理等。
由于一门课程具有项目的临时性、独特性和渐近性特点。完全可以利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方法,来进行课程的管理。由于项目化管理方式的成熟和广泛应用,所以进行课程项目化管理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管理方式。
二、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管理的内容、主体
1、课程管理的内容包括:课程整体管理、课程范围管理、课程时间管理、课程质量管理、课程团队管理、课程沟通管理、课程资源管理等。以及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之下的课程信息系统的管理。
2、课程管理的主体,从调查来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但是现代职业教育所面对的对象,不同于普通的教育而是直接面对学生,即受众。富兰指出:“当成人考虑到学生时,他们把学生当作变革的受益者,而很少将学生视为变革过程与学校组织的参与者。” 2 此外,高职院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当地企业服务,企业才是最终教育结果的接受者。因此,传统的学校的务管理行为取代了课程管理行为,已经脱离了课程管理的需要。而更多的需要通过课程管理团队来对课程进行管理,而课程管理团队成员的组成应包括教师、学生、企业人员、学校教务管理者来组成。这也是成立课程项目化管理所要建立的基础,即组建课程团队。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高职院校课程项目管理流程
随着互联网+和教育技术的应用,为课程项目化管理提供了自动化和高效的管理平台。也简化了课程项目管理的流程。
(一)项目实施方案
在“以人为本”的教学导向和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条件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项目化管理的观点。即强调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的引导、监察作用,也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开拓学的自主、能动功能。此外利用项目化管理优化课程资源。具体课程管理结构如下:
1、课程整体管理:课程需求分析、课程计划制定、课程计划变更控制;
2、课程范围管理:课程标准设定、课程大纲制定、课程范围变更控制;
3、课程时间管理:课程内容定义、课程内容排序、授课计划编制、授课计划控制;
4、课程质量控制:课程质量计划编制、课程质量保证、课程质量控制;
5、课程团队管理:课程团队的组织结构编制、团队成员分工;
6、课程沟通管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沟通系统建立-课程平台建立、信息的发送以及执行‘
7、课程资源管理:课程资源分配、课程资源投入、以信息技术为依据的课程资源存储
8、课程信息系统管理:课程资源系统、课程评价系统、课程权变管理细则。
该管理方式把教学过程中的四要素进行新的整合和角色分工。把某一门课程(如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教学定义为一个项目。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在这个项目中承担着不同角色,共同来完成这个课程项目。课程负责人(教师)是这个项目中的项目经理,起着引导、沟通、协调的作用;而学生既是项目的团队成员(为实现项目的共同目标而相互依赖协同合作的群体),又是整个项目的客户(即项目最终成果的需求者和使用者);教学内容的完成是整个项目的目标;教学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是整个项目的技术支持。该模式教学内容区别于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内容,传统教与学模式是从实践中把理论提炼出来,通过抽象的语言、行为动作等进行教学;而现代的教学内容是把抽象的理论结合现实的实践情况,转化为直接的经验模拟教学。从物化(实践)和言语化(经验)、具体和抽象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该项目模式不同于一般商业项目模式,商业项目模式是追求在有限资源的利用下,花费尽量少的经济成本实现项目利益最大化;而该项目型教学模式,利用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某课程(如电子商务实务)的教学管理,而该课程就是该项目。是利用课堂有限和课外无限的资源,创造出学生无限的创造性和对知识无限的应用能力。
四、以《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为例,解析信息支持下课程项目化管理流程
《电子商务实务》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基础课,也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要求中的能力核心支撑课程之一。课程设置根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本课程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
首先建立《电子商务实务》网络平台,在该平台上对课程进行项目化管理。这就提供了一个课程团队的沟通平台,能够有效的对沟通进行管理。在该平台上分设给每个团队成员权限和账号。在课程的团队的建设方面,需要有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学生、企业人员等。根据各人专项水平,细化出各人负责的课程内容,在进行教学时,也可以根据团队各人所长,分担该门课程相应的教学内容。以便更好的对课程进行建设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安排一些权限账号给学生,提供交流和信息的发布。利用团队对课程进行如下管理: 第一、对课程教学进行需求分析及计划制定。即通过对电子商务行业进行市场调查,获取相应的需求分析数据,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正确进行课程教学需求的定位,撰写课程计划。对进行《电子商务实务》教学进行可行性进行分析。掌握学生对整个课程计划设计的认可程度。
第二、定义项目型课程教学的范围。把该课程教学的目标先进行确定,再进行课程教学范围的规划、定义、分解和核实。该过程需要学生以客户和项目团队成员的双重角色身份参与进来,从不同的角度规范教学范围。具体的内容通过课程标准以及课程大纲进行定义。
第三、对整个课程进行时间、质量、资源管理。让沟通管理贯穿项目(教学)始终。
在时间方面,因为在我们高职教学中,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那么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创造无限的价值,就需要对整个教学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恰恰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題。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提升教学的效率,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和直观。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使得课外有限的时间成了无限。教师可以利用聊天工具、论坛等信息技术工具,和学生进行交流。老师和学生通过时间的合理规划,引导项目型教学的顺利进展。
在教学质量管理方面,要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相匹配。这就需要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教学设计、教案首页等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质量的控制,主要体现的指标有学生对知识的获得程度、学生课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应用程度以及拓展程度上。而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应用程度以及拓展程度,往往很难界定,这个的影响可能是今后一生的事情。但是前两者可以通过教学过程就能直观的反映出来。
在资源管理方面,①从成本方面来讲,学校也希望投入更少的资金成本,创造出最大的教学效益。除了学校方面的成本,而学生方面的成本,我们也需要考虑。学生所花费的成本有时间成本、学费成本、以及机会成本等。首先我们要先把这些影响教学的成本因素罗列出来;其次,对每个因素的成本进行估算;最后对这个成本进行控制。在高职教育的课堂里,我们经常看到迷茫的学生,以及一塌糊涂的学业。这就是很多学生缺少对自己成本的认识。忽略了自己在高职教育中投入的巨大的隐形成本。所以在该课程管理中,需要把这个成本考虑进行,让学生重视到自己的成本的支出。才会增加学习的动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②从资源本身来说,课程资源也需要有效的存储管理。以利于教学循环有序的进行。
而整个课程管理中,沟通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否则课程教学的进展会与目标背道而驰。在项目型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寻找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渠道,找出其中的沟通障碍。解决这个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充分的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学生和老师一样的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课外的教学资源进行了解和掌握。比如各种教学网站、资源网站。
第四、课程信息系统管理,包括课程的收尾和评价工作。这可以通过教学评价系统让学生、教学同行、督导、教务处等教学相关部门共同来执行。整个模式是一个动态的模式,教师的教学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及时调整教学范围。整个课程的管理执行的是启动-计划-执行-监督与控制-收尾过程。
五、总结
通过课程项目化管理,课程由“计划”的任务转变成了“经验”分享。课程超越了原有的“静态”的课程计划与内容, 而转换为从课程编制到课程实施与评价的“静态”与“动态”相互交融的生成活动或过程。同时也实现了每门课程从“孤独掌门”到“团队掌门”的演变。
高职院校的专业类课程之间有很多互通性,特别是电子商务类的课程。但由于专业课程教师的紧缺,有的老师几乎把整个专业的课程都上个遍,这就造成有的教师对课程理解不透的局面。难以上好一些课程。通过课程项目管理,可以很好的培育老师对一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而化解课程上不好的局面。
如今,很多职业院校开始注重课程的建设,特别是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建设。往往采取的是团队建设的方式。相信今后课程项目化的管理,是一种普及。
参考文献:
[1]柳纯录主编,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2][加]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意义[M].赵中建,陈霞,李敏,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97.
作者简介:
姓名:李丽红 性别: 女 职称:工商管理讲师 出生年月:1983年8月 学位:硕士 研究方向:管理类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编号为KY2014035的项目。
1 柳纯录主编,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