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花卉生产技术》的教学改革讨论

来源 :甘肃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8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卉生产技术》是研究花卉的分类、传播、栽培和应用的一门学科,是高职类园艺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地规划专业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园林、园艺专业优秀人才的课程之一。通过对园林花卉课程的系统学习,可以了解花卉的栽培分类、花卉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掌握花卉生产栽培的基本技术,提高花卉的实际适用性。
其他文献
刘英龙,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运维三班班长。从业14年来,在1010千米输电线路上,他用“零违章”“零树障”“零外破”“零山火”的记录,给自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无数个守护电网安全运行的日夜中,他练就了一身电网“把脉”绝活,保障万家灯火通明。
张旭晶是南方电网广西送变电建设公司变电公司副经理、主任工程师,南宁市第九届青年常委。自2007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扎根在国家电力工程建设一线,特别是特高压重点工程建设第一线,从技术员干起,逐渐成长为南方电网公司最年轻的特高压工程项目经理之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
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由于人口结构、区位差距、信息鸿沟等先天条件不足,导致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效性有所折扣,不符合新时代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尽早建成
二十年前,国家要在广西隆林天生桥建国家级水电站.百色隆林供电局天生桥供电所营业服务二班抄表员王仲吉的故乡就在天生桥附近的革步乡者合村,该村在山脚下,乡亲们必须整村搬
期刊
百色隆林供电局德峨供电所配电线路有9位员工,其中有5个少数民族,5位共产党员,在隆林各族自治县为各族同胞供电、护电长达30年。维护班早上8点出门,翻山、越岭,检修线路;下午4~5点才就着山泉水,啃着面包、馒头来一顿“应付式”的午餐;晚上8~9点才能回到驻地。巡线期间他们每个人身上都要背着20公斤重的东西,每天都要走上十几个小时。深山里的少数民族同胞亲切地称他们为“五彩民族班”。
2017年,南方电网广西电科院将自身的人才优势、研发优势、前沿优势与偏远地区、偏远小学、留守儿童的扶贫扶志、教学帮扶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组建了“电博士”志愿服务队。服务队突破传统帮扶模式,通过亲自设计、亲手制作,把自主研发的前沿科技成果转化成科学实验带进山区小学,用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在广西14个地市学校开展扶贫扶志扶智行动,受益学生超过20万人,用“万家灯火”点亮求知的“星星之火”,打通偏远地区科学教育“最后一公里”。
日前,广西2020年度行业扶贫成效考核结果公布,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获得综合评价最高等级“好”。自2019年广西开展行业扶贫考核评价以来,电力行业扶贫连续两年获得综合评价最高等级“好”。广西电网公司扶贫办连续两年荣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这是壮乡群众对广西电网公司的褒奖,也是该公司向壮乡群众兑现的承诺。
广西东兰山多地少。革命时期,山林适合隐藏,建设时期,这却成了一种发展障碍。东兰县坡索村是南方电网公司定点帮扶村,也是东兰县贫困程度最深的村屯之一,地理位置偏僻,以丘陵山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2015年,坡索村精准识别贫困户220户808人,贫困发生率还停留在31.8%,是整个东兰县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村。当时,村民收入主要以农业和外出打工为主,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且基础设施落后,未硬化道路占需通路村屯数的80%。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讴歌党的光辉伟绩,展示电力员工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启动了“最美奋斗者”评选活动,挖掘典型事迹,讲好奋斗故事。经过评审,南网国旗巡线班等5个团队荣获“最美奋斗者团队”称号,梁洛耕等10人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本刊将这些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事迹以专栏形式刊发,以记录一线员工的感人故事,传递平凡又伟大的奋进力量。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本文以广西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