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木版年画今昔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ilfish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14日,当记者赶到河南开封朱仙镇年画一条街时,眼前“门庭冷落车马稀”的景象是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的。
  那天清早7点多,记者在朋友圈里发了信息,说要到朱仙镇为年终报道寻找“配菜”,起得早,才能寻得鲜。很快,这条朋友圈信息下面将近20个点赞。当然,他们是冲着“朱仙镇”才擦亮了眼的,那三个字似乎有种神奇的魔力,引得众人牵肠挂肚。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距开封城南二十多公里的朱仙镇就已有了木版年画。明清两代,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十分兴盛,作坊最多时达三百余家。清末民初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始衰落,大多数作坊迁回开封市内,于是开封又成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生产与销售中心,城内出现了“天成”“云记”“汇川”等名噪一时的老字号年画作坊。鲁迅先生曾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给予很高评价:“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很好,很朴实,不涂脂粉,有乡土味,人物也没有媚态,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特色。”
  记者到达朱仙镇的那天是腊月初五,天气干冷,但艳阳高照。在以前年画繁盛的年代,进入腊月,便是年画店最忙的时候,要把准备了一年的存货拿出来卖,而如今这个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的朱仙镇只有两三家老字号开张。贾鲁河河两岸的街道偶尔有车辆快速从老字号的门口经过,随车而来的风把挂在门外晾晒的年画吹得纸页翻飞。车走了之后,一切又回到先前的宁静。
  在开封博物馆里朱仙镇年画作坊的景况并没有好多少——来博物馆里购买年画的顾客越来越少,记者和公益组织倒是挺多的——对于一个以卖画生存的店家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国家级传承人,91岁高龄的郭太运老先生每天早早地来到这里忙活,帮助指导自己的年轻徒弟制作年画。郭太运13岁学徒弟,20岁另立门户当了掌柜。最多的时候,他一天印过37打年画,“37打什么概念?一打200张!”有人拿着表给他计时,套色一张他仅用三秒钟。见到记者,他对木版年画往年的繁荣景象如数家珍。解放前,每年阴历二月二开始印制,到11月15开始售卖。那时,家家户户春节期间都要贴门画,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门上、面缸、水缸……都少不了。精于年画制作的郭老先生说,在工艺上最讲究的就是,要干净,颜色要饱满、柔和。刷颜色的时候,颜料的泡沫糠了或者瓷了,印出来的都不一样。“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郭太运说。
  在年画领域摸爬滚打近80年的郭太运见证了朱仙镇木版年画在几乎整个20世纪的兴与衰,而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省级传承人尹国全则是这段历史的另一见证人。
  尹国全是天成老店的第五代传人,他6岁就开始学习木版年画的制作技术。这是一家有着200余年历史的老字号,清嘉庆年间,尹国全的曾祖父尹清元就继承了祖辈流传下来的木版年画制作技术,并在朱仙镇估衣街中段创建了“天成老店”字号。
  这是一家历经风雨的老字号。文革时期,人们拆庙、打神,朱仙镇年画被列为典型的“四旧”,而闻名遐迩的“天成老店”也成为“四旧”中的典型被“清理”。一夜之间,从“天成老店”拉出来的5000多块雕版在镇上集中焚烧,只剩下约1000块雕版侥幸保存。
  如今的“天成老店”已取得工商部门颁发的老字号商标,尹国全两口坐在店前的椅子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尹国全断断续续地讲着,老伴时而擦把眼泪。
  尹国全清楚地记得,有张他老太爷的照片,上面还有82个门徒,也被烧了。门神画慢慢失传,但是留下了老灶爷画。让尹国全印象深刻的是,即便风声如此之紧,还是有人偷偷找到他,请他做年画。夜里,他和父亲尹福详点着煤油灯,用油光纸印制,小竹板支着铺开,再连夜用火烤干,不到天亮,那人就将年画揣在怀里带走了,回到村上再给大伙儿分。但这样的环境还是太过潮湿,充当简单印色的油光纸经常反潮变形。尹福祥为了避免年画漏色,使年画印制更加精准,他首次尝试雕刻一块独立的黄版,从而改变了祖传下来的四块木质印版,之后,这样的模式在尹国全的传承下一直使用至今。
  风声渐紧的时候,为了保全木版年画的雕版工艺,尹国全带着家人逃到了新密。他的老伴儿说,走的时候女儿才一岁多,还在怀里吃奶。他们全家隐姓埋名到那里的煤矿上打工。尹国全是个能人,他会编席子,还会盖房子,白天跟着工人们在建筑队干活,晚上还能为办喜事的人家添张席子。日子渐渐好起来,当地的人都想让他们落户。
  可尹国全不。
  他还心心念念着自己的木版年画。他不敢想象,祖上留下的年画技艺在他这一代失传。即便在新密,即便是隐姓埋名,每逢春节,仍然有人找到尹国全,想让他印些老灶爷年画。要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尹国全的老伴儿说,他们曾经用印制的年画换过布、换过棉袄,还曾经做过一单700块钱的大买卖。“在那些年,700块钱,抵着现在的几万块了……”尹国全说。
  改革开放之后,对木版年画的管制逐渐放开,尹国全等到了返乡的那一天。上世纪90年代,朱仙镇成立了木版年画社,有个叫张继中的年轻人找到了尹国全,想让他到年画社里印年画。尹国全不敢承当,没有文化的他看不透社会的发展方向,他害怕文革的风暴再来一次,殃及他的全家。之后,张继中又多次到尹国全家做工作,并承诺他,这是国家让搞的,再来一个政策也不用怕,让他只管放心地印年画。
  那个时期已经添加了胶印元素,木版画仍然繁盛,一个印刷厂每个月向云南昆明发五六个集装箱,一个箱便是五六十万套木版年画。
  但是不久之后,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1997年朱仙镇年画跌入最低谷,这样的低谷期持续了四五年。最穷的时候,老字号店里的职工全都跑了,卖画的钱还不够吃饭。
  其时,冯骥才和季羡林、启功等全国百名著名学者倡议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把抢救工程的突破口选定在朱仙镇木版年画上。2002年10月28日,冯骥才等数十名专家齐聚朱仙镇,召开“人类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抢救、保护、发展座谈会”和首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研讨会。冯骥才说:“在各种民间文艺中,在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要数年画。朱仙镇是木版年画的发源地,我希望社会各界都踊跃参与和支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抢救性发掘、成果编纂和保护工作,让朱仙镇木版年画得到振兴和弘扬,这将是文化之幸、民族之幸、子孙之幸。”   这次座谈会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便是与天成老店相距不远的当年的木板年画社社长张继中。今年刚满50岁的张继中,回忆起2000年前朱仙镇那段艰难岁月,仍然感慨不已。
  1996年初,张继中被朱仙镇政府任命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社社长时,社里有八万六千元的外账,账面上只剩三万六千元钱,但这三万多块钱全部是借条,是别人欠的。此外,年画社还欠银行、企业以及个人共二十八万六千多块钱,那时候的张继中只有29岁,他心里想着自己还年轻,必须大干一场,“银行的钱还不上,就拘留我”。后来他真的被拘留了三天半,社里没钱,就剩下他和一个老头,家里人没办法只好找亲戚朋友借,借了一万多块钱帮他还上。后来银行的人对他说:“张经理,拘留你真亏,你别干了,你干的是啥事,又没有钱,还受不完的罪,拘留一次家里还得给你垫钱。”他却说:“我从哪里跌倒了,就从哪里爬起来。”借朋友的还不上,朋友都看到这是个大窟窿,就也不愿意再借钱给他。家里人也不支持,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最后他听说写书赚钱,还不需要本钱,就开始写书,用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在郑州三联书店创始人薛正强的支持下,写了《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一本书。
  这本书给张继中带来了转机,从某种程度上说,也给朱仙镇木版年画带来了一丝微光。直到现在,张继中仍然对薛正强先生深怀感激。当时薛正强拿出10万元出版了张继中的这本著作,他从中拿到了4万元钱。因为这笔为数不多的资金,张继中有了实施自己心中琢磨已久的想法的底气。他找到当地的民协主席,问他是否能够开一个中国木版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推动木版年画的发展。当时的夏挽群主席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这个穿着破旧的年轻人,不敢相信他从哪儿来的这么大口气。但最终,当张继中把自己的发展规划向他和盘托出时,他同意向上级打报告试试。
  这个会议终于在2002年顺利召开。会议足足有10万人参加,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围住主席台,水泄不通。当地群众的热情让从北京过来的专家们感动不已……
  之后的朱仙镇年画发展之路日渐平坦。2004年,朱仙镇年画申报非遗。2006年10月,审批成功。2008年,年画被印成邮票发行,那一年首届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节召开。2012年10月,朱仙镇年画被国家外交部制定为国礼,当年12月,朱仙镇年画又获得了国家绿色原产地保护产品证书。在所有民间非物质遗产中,只有朱仙镇年画获得了这个证书。
  从2005年一直到2012年,借助河南省宣传部组织的中原文化行,朱仙镇木版年画去了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甚至走向了国外。通过十多年的文化遗产抢救工作,朱仙镇木版年画命名了国家省级市级县级传承人,申请了老字号。
  在张继中眼里,光做这些还远远不够——要想打开木版年画的市场,必须走进年轻人这个群体。只有理解了,认识了,才能接受它,这是人对新事物的反应过程。于是他带着木版年画的专业技师走进了校园,到高校进行实地的表演、展览和讲座。
  对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张继中有着清醒的认识:“从形式上和艺术风格上来说,它失去了社会实用性,但是它的文化功能和文化内涵绝对不会落后,也不会丢失。”而在未来,张继中希望能把年画做成旅游文化产业,建立中国木版年画基地和文化长廊。张继中向记者透露,现在朱仙镇木版年画已经通过众筹的方式制作动漫,将在不久之后发行。
  在采访即将结束之时,记者表达了自己刚到朱仙镇木版年画一条街时意想不到的冷清状况,张继中说,其实两个月前,这里的景况更糟,水泥堤坝和桥还没开始修,到处都是土路。他建议记者去附近在建的朱仙镇产业园区看一看。
  在萧瑟的冬日里,园区里的工人正在有序地施工,但各式各样古朴的建筑已经有了大体的样貌。暗黄的夕阳温柔地斜在西边,亭台楼阁在湖面上现出柔和的倒影。冰片融去,远处吹来悠悠古风。可以想见的是,几个月之后整个园区的繁华景象,与一千多年前作坊聚集的朱仙镇的繁华虽然不同,但在同一地点,文明在这里传承。
  在这个时空隧道中,流动着的是文化……
  (新闻中心郑长忠对本文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年越来越近,心越来越被揪起来。从《时代报告》本期特别报道定下“消失的年味”,我就开始在所有闲下来的零星时间搜肠刮肚。这样一个无论从体量上还是操作难度上都不算大的选题,即便是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坐下来滔滔不绝讲上大半天,可这对于我来说,想从自己的经历中抽取出丝丝缕缕引人共鸣的情绪实属不易。  我的同事游磊在拿到这个选题后,激动不已。作为一名70后,他的心中还留有太多对遥远年味的念想。在豫东太康他们家那
期刊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短短28个字的一首儿童歌曲,却传唱了近半个世纪,成为漫长岁月中成长起来的几代人共有的童年记忆。但在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背后,却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歌词作者金果临当年只是一个13岁的小学生,曲作者金月苓也不过是一位19岁的青年女工,巧合的是,他们还是一对堂姐弟兼表姐弟,而在创作之前,两人都还没有见过真正的北京天安门……  灵光闪现 
期刊
编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拓宽史志内容,用根亲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用孝文化记述追慕先贤功德,反映一个时代孝文化的历史足迹,传承祖辈先贤的良好家风,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时代报告杂志社、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联合编撰《百姓史志》大型系列丛书。  《百姓史志》主要记载两方面人物:为有成就的已故老人树碑立传,便于子孙后代了解、追念先辈;为60岁以上有成就的老人立传,以彰显其一生功德、业绩。 
期刊
在中国,无论男女老少,没有不知道天安门的。小学课本上有天安门的图片,连几岁的小孩子都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在中国人心里,天安门一直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来北京参观的游客,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天安门广场合影,然后登上天安门城楼感受一下。如今,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登上天安门城楼,这个愿望很容易实现,但是在1988年之前,这却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  新中国成立以后,故宫、北海、景山公园等昔日的皇家宫殿和园
期刊
早些年,在我的老家豫东太康,只要一进入腊月,人们就已经认为新年就要来到了。每到这个时候老家都有个与其说是风俗不如说是规矩的习惯,那就是天天可以看县道情剧团演大戏。  春节期间,太康无处不以唱戏为事,演戏规模又大,“一村演戏,众村皆至,各招亲厚者,酒食款待,流连宴乐。移他村,亦如此……”“要请出嫁闺女回家听戏,要请邻近庄上亲朋好友,戏不散,乡村狂欢就不算完。”道情剧团老艺人王永田对记者说。如今,随着
期刊
亲爱的校长、附中的老师和同学们:  自九月来到美国康州的 Taft(塔夫特中学)已经快3个月了。这学期我选满了六门课,几乎没有一个11年级的学生会选择那么紧的日程表。而我作为交流学生,却总想在短短的9个月里多多体验这里的全部东西。两门AP的理科是这里最难的理科了,在我看来十分容易,物理至今在所有的大小测验上都一分未扣。学得那么轻松当然是附中两年理科班的训练有关。但是,这里理科教学的体系化给我留下了
期刊
1949年10月1日,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那振奋人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伟大声音,就随着国旗的高高飘起,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  从毛主席亲手第一次升起五星红旗至今,先后有400多人担任过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护卫国旗神圣而又崇高的使命。  2006年12月,我们带着对国旗卫士的敬意,先后数次
期刊
在作家申赋渔的记忆里,故乡申村这个苏北的普通村庄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瓦匠、篾匠、修锅匠、扎灯匠……身怀各种手艺的匠人们构成了乡村社会重要而鲜活的元素,使得“人与人的距离很近”。  “今天的农村已经看不到手艺人的身影,他们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8月的一天,再次回到故乡的作家感慨,“他们是从古至今代代延续的一环,而今,这个环断了,我的故乡也就真正没有了。”他觉得,这些背离时代远去的手艺人的故事,就是
期刊
有人说“所有的乡愁都是因为馋”,对于中国人而言,最能消解乡愁的节日就是春节。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我,虽然和许多中国人一样,家庭生活日渐富足,但最解馋的日子,也是在过年的那十几天里。  小时候过年唱的童谣似乎仍回响在耳边:“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灌壶酒;大
期刊
“这一年,北京获得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中国超级计算机破世界纪录蝉联‘六连冠’,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屠呦呦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这说明,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2015年的最后一天,人们端坐在电视机前,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中听到了这席话。“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