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游戏在学龄前智障儿童康复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ody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奥尔夫音乐游戏教育模式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最具影响力的、家喻户晓的三大音乐教育模式之一。奥尔夫音乐游戏教育是由伟大的音乐家、教育家、指挥家奥尔夫所创建。根据研究表明,奥尔夫音乐游戏对于学龄前智障儿童的康复教学起到重大作用。奥尔夫音乐游戏通过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尊重每一位智障儿童的原生态创作,培养学龄前智障儿童的自主生活能力、交流能力、创作能力,达到发展协调性、调节情绪、培养动手能力的效果,最终达到康复效果。
  關键词:奥尔夫音乐游戏;学龄前智障儿童;康复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人的思想逐渐变得先进,奥尔夫音乐游戏走进大众视野,这种教学模式慢慢的被社会和教育界认可,教育者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对学龄前智障儿童进行康复教学,帮助学生达到康复的效果,从而融入正常的生活之中。奥尔夫音乐游戏之所以受到大众喜爱,是因为它通过音乐去启迪人类,培养健全的人格。奥尔夫音乐游戏主要将音乐与语言、音乐与舞蹈等其他活动相结合,让智障儿童走进音乐的世界,让音乐进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进而能够做到提高学龄前智障儿童的协调、交流能力,实现康复,融入社会。下面就具体介绍关于奥尔夫音乐游戏对学龄前智障儿童康复教学的应用。
  一、帮助学龄前智障儿童学会自理生活,发展学龄前智障儿童的身体协调性
  奥尔夫音乐游戏教学法在学龄前儿童康复教学中的应用采用多种模式,对于学龄前智障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来说,奥尔夫音乐游戏通过打击乐器的方式,通过音乐旋律帮助学龄前智障儿童开发运动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奥尔夫音乐游戏教学法中对于音乐节奏的运用,真正做到帮助智障儿童学会自理生活,离开他人的看护,实现发展学龄前智障儿童的身体协调性,最终实现康复的终极目标。
  例如,学龄前智障儿童本身生长发育迟缓,这时在学龄前智障儿童的康复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教会孩子吃喝拉撒,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奥尔夫音乐游戏是全面性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将音乐与舞蹈,动作与语言相结合,这样有利于提高智障儿童的运动协调性。在午睡起来的时候,教师播放舒缓的音乐让智障儿童缓解起床气,自己穿好衣服。在吃饭的时候、收拾书包的时候、打扫卫生的时候教师都可以放固定的音乐,以此提醒孩子需要做些什么,渐渐地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智障儿童往往不主动与人交往,参加班级运动的积极性不高。在奥尔夫音乐游戏活动中,通过鼓励的教育形式,让智障儿童都参与进来,从而帮助他们运动能力的提高。比如,在活动表演时,利用音乐训练智障儿童进行统一标准的动作,鼓励孩子们大胆打击乐器,部分孩子用乐器打击表演的音乐,其余孩子随着音乐做律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共同配合,兴奋起来,这样既锻炼了智障儿童的肢体协调性,而且鼓励了智障儿童走出自我的小世界。教师要正确的认识到音乐节奏对于学龄前智障儿童康复教学的关键性,这样下一步的康复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以上案例,教师应当注意,要根据每位孩子的特色进行独一无二的引导启发。以音乐韵律节奏作为根基,培养学龄前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肢体协调能力。教育者经常性的带领智障儿童完成奥尔夫音乐游戏,使用其他辅助教材,能够很大的帮助学龄前智障儿童在运动与协调能力上有所突破。培养学龄前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未来他们能够很好融入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参与到社会工作的重要保障。学龄前智障儿童能够得到成长,是奥尔夫音乐游戏的成功之处。
  二、提高学龄前智障儿童交流能力,调节学龄前智障儿童的情绪
  奥尔夫音乐游戏在学龄前智障儿童康复教学中的应用,第二个要做到的就是培养孩子们的交流能力,让他们学会交朋友,对他人敞开心扉,在使用音乐音律节奏的过程中,让每位孩子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变得阳光开朗。学龄前智障儿童相对于其他学龄前儿童来说,是比较特殊的。他们可能会更加敏感、不与人相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这时,教师就要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
  例如,利用舒缓的音乐旋律安定每一位孩子的心情。在康复教学中,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基础上,收集不同种类的音乐,轻快的、舒缓的、热情的、奔放的,在智障儿童的康复中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课间时间、活动时间,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音乐也可以帮助幼儿忘记烦恼,随音乐舞动进而开心起来。在上课前,播放轻缓的音乐。尤其是下雨阴天的时候,孩子情绪可能因为天气低沉起来,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音乐调节孩子们的心情。经过研究,当一个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一段舒缓轻柔的音乐能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在管理上,有些孩子比较有个性,容易生气、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教师便通过奥尔夫音乐游戏康复训练法,帮助孩子们自主调节情绪,学会了忍让,心境变得平和。班级中的孩子都学会控制了情绪,那么同伴之间的关系便和谐起来,孩子们也学会了分享,分享吃的玩的,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因此也得到了提升。敞开心扉,孩子的心情才能变得阳光,克服负面情绪,这样才能有助于智障儿童自我调节。
  三、锻炼学龄前智障儿童的记忆力,增强学龄前智障儿童的自信心
  奥尔夫音乐游戏在学龄前智障儿童的康复教学训练中,通过对音乐旋律的控制,有效的改善了智障儿童的情绪,同时也可以做到增强记忆力的效果。音乐中包含着语言,通过反复训练,再由于智障儿童的大脑中没有过多的记忆储备,因此音乐语言很容易被智障儿童接受并记住,从而增强记忆力,达到树立自信心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在康复教学中,自主编译独特的音乐旋律,并加入视听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引导智障儿童将音乐游戏与平常接触的人、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情节,启发智障儿童,引导孩子联想故事与音乐游戏的关系。在表演时,引导孩子们自由发挥,把音乐游戏小故事表演出来。康复教学的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布置一些小任务:“回家之后,把今天表演的音乐小故事表演给家人看看。”在下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请孩子们重温上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对于智障儿童遗忘的部分加以强调,在反复、多次的练习中让孩子们将内容牢牢记住。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很纯洁,知识内容一旦记住,再加上老师的鼓励与表扬,很容易增强自信心。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通过反复训练并且时刻联想,非常有利于学龄前智障儿童记住内容,增强记忆力。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师幼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让孩子在康复教学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动力,从而增强自信心。奥尔夫音乐游戏通过這种特殊的音乐旋律训练,夯实智障儿童的知识储备、语言词汇积累,同时鼓励孩子,促进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
  四、鼓励学龄前智障儿童自我创作,培养学龄前智障儿童的动手能力
  奥尔夫音乐游戏从本土文化出发实现多元文化教育。在对于学龄前智障儿童的康复教学训练中,下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希望孩子们做到能够自主创作,通过开展语言、动作、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戏剧等各方面的音乐游戏,让学龄前智障儿童自由发挥,随性创作,促进康复。因此,教师在康复教学中,应当鼓励智障儿童自己创作。
  例如:在以奥尔夫音乐游戏为基础的前提下,利用幼儿园孩子多动、好奇心重的情况。教授智障儿童完成一些手工创作,比如,音乐中的旋律符号、舞蹈中的动作、歌唱中的道具、戏剧中的面具、演奏中的乐器。。。。。。都可以让孩子们动手画、折、剪。通过这些方式,带领孩子们亲身体验这些活动的魅力。在平时的康复教学中,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器乐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音乐的旋律,同时生活中的一些小物品,比如筷子、勺子、杯子、脸盆等等都可以打击出不同的“音乐”,教师鼓励孩子进行敲打。在表演时,孩子们就可以把这些小工具搬到舞台上,用瓶子和筷子演奏出他们喜欢的音乐旋律,这样也培养了智障儿童的自信心。教师,时刻关注每一位智障儿童的反应,由此制定下一步的康复教学训练的方案,从而提高学龄前智障儿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奥尔夫音乐游戏之所以注重学龄前智障儿童的原生态创作,是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更能够反映出每一位智障儿童的真实的内心情感,他们的心理变化。尊重他们的创作,家长与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积极支持并且鼓励学龄前智障儿童,通过他们的创作,了解他们的内心变化历程,将这些数据加以分析研究,对于以后的康复教学大有帮助。家长和教师的鼓励有利于学龄前智障儿童自信心的增强,有助于他们克服孤独、压抑的负面情绪,最终能够提高学龄前智障儿童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奥尔夫音乐游戏教学法在学龄前智障儿童康复训练教学中所应用的方式丰富多样。自1980年奥尔夫音乐游戏教学法被引入到中国以来,便秉承着“元素教学法”的基本原理。通过音乐、舞蹈、艺术、歌唱、绘画等方式将音乐与语言、律动相结合,让智障儿童积极地融入到游戏之中,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通过多元的训练模式,促进智障儿童自主生活、正常交流、完成创作,提高自主能力、调控情绪、能动性,最终达到康复效果。奥尔夫音乐游戏通过科学严谨的训练教学,在对学龄前教育儿童的康复教学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蒙静敏,蒙爱珍.奥尔夫音乐游戏在学前智障儿童康复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04):136+142.
  [2]李亭亭.在奥尔夫教学法指导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音乐时空,2015(01):129-130.
  [3]雷江华,方俊明.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9(04):9-13.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语文的学习中,阅读板块是一个相对来说较为重要且较为有难度的语文学习内容。在语文的教学中不同的年级对于阅读的要求和学习是不同的,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和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自然应该要有所区别。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在学生的各个学科的学习中一直以来就是兼具文化性和教育性的典型学科,在学生语文的学习中学生会在心理和精神中得到双重的
期刊
摘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在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有效融入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生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贴近自己的真实生活,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帮助数学教师减轻自己的授课压力,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背景;小学数学;信息
期刊
摘要: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重中之重。德育工作是初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应该在学生德育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应该积极地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提高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朝着正确的人生轨迹成长,从而带动整个班级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学生的
期刊
摘要:为了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师德建设,要从推动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开展、健全教师资格认证体制、改善幼儿教师社会地位,提升福利待遇水平、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审核标准、完善幼儿教师师德培养及评估体制、开展自我教育、构建依法从教思想、提高专业认同、树立职业信念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新时代;幼儿园;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教师是幼儿园不断发展的核心所在,既是幼儿成长的引路人与指
期刊
摘要:语文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核心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要将德育融合于教学过程。因为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来说十分关键,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可塑性都十分强,因此,做好德育工作至关重要。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无论从教材选编,还是从课堂教学,均应注重德育的功用。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世
期刊
摘要: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而好的行为习惯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因此经过培养,人可以形成新的正确的习惯,改正不良习惯。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学习内容不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在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教育;行为习惯;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幼儿期是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期间培弄孩子是很重要的
期刊
摘要:20世纪80年代全景画在中国始于流传。虽然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在我国发展较晚,但在这发展的二十多年里,鲁美全景画的创作团队为全景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把中国全景画的发展推到了一个顶峰状态,从而达到了世界级水平。而鲁艺精神始终鞭策中国全景画的创作与发展。全景画的创作异同与其它的艺术形式,团队间的协作、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扎实的绘画功底显得尤其重要,而这些正是鲁美独特的品质和特点。鲁艺精神的传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全面推动初中化学教学深化改革的情况下,介绍了初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基本内容基础上,结合自身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经验,多角度论述了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策略,最后分析了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希望对切实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教学;教学方法;核心素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 初中化学学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幼儿园移动网络沟通平台成为家园沟通的新载体。目前纸质版幼儿成长档案存在着多种问题,例如不能及时更改幼儿的篮球成长档案、不能全面呈现改幼儿的篮球成长过程、家长与园区不能及时互动交流。  关键词:电子成长档案;“互联网+”;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  21世纪以来,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国内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期刊
摘要:到了初三冲刺阶段,同学们无法回避地要面临多门功课的负担。在诸多的学习任务中,只有方向明确,知道自己应该复习什么,做哪些题有作用,这么做才会更有效益。如何在短期内对语文学科进行快捷而有效的复习,这是每个九年级语文教师思考了很久的问题。我相信每个老师都有属于自己的“法宝”,有经验的老师肯定也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复习体系,而现在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  关键词: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