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教师如何“讲”得更好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都逐渐赞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政治课堂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得以推行。然而,物极必反,有些政治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致了课堂上讲的缺失,甚至有些人把教师的讲看成是“一言堂”“填鸭式”教学的代名词。其实,要真正地体现新改革精神,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相辅相成,而教师的讲正是主导作用的最有力的体现。如果教师讲得及时,讲得充分,讲得得体,就会使学生的学更加容易,就能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新课改下教师应如何做好“讲”的环节呢?
  一、教师用“讲”来组织好课堂教学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的主导地位首先应该体现在教师能够引领学生前进,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使得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的讲可以很好地导入新课。有时候教师讲一则故事、一则笑话或者一句名言,都能够成功地实施导入。例如,我在上《消费及其类型》时,这样导入:“一个很经典的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中有这样的台词:当时家里还有一样家用电器呢……手电筒呗。我们通过这句台词不但能感受赵大叔的幽默,而且能体会到中国人的消费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那么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到消费水平呢?”
  二、教师用“讲”来解疑释惑
  新课改下的政治教材注重内容的生活化,但是教材在理论体系上并没有直接呈现出来,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些困惑,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不是很到位,甚至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在教学中通过讲解来总结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例如,学生在学习《生活与哲学》唯物论部分知识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困惑:教材在《意识的作用》一框题,讲述了意识的两点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但是第三目又出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也是意识的作用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系统地讲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通过以上讲解,学生就能够不被教材的编排所迷惑,准确、系统地把握知识。
  三、教师用“讲”来扫除知识的盲点
  有些知识点教材中并没有提到,但是这些知识点无论是对学生理解教材,还是对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学生不懂或没有关注到,而教师也未能及时地讲解,就有可能形成认知上的盲点。如果盲点积聚多了,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棘手,而且在做题的过程中就非常容易犯错。教师要及时讲授,不断地清除这样的知识盲点,学生会感到豁然开朗。例如,《经济生活》中,课本并没有阐述纸币的职能,但是有时候一些试题会考到这一知识点:一本书标价30元人民币,这是人民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吗?乍看起来,好像是的,其实不是。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清楚:纸币是一种价值符号,它本身不具有价值,它不等同于货币,它的职能是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学生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四、教师用“讲”使政治课堂升华
  思想政治课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政治理论和知识,而且也承担着重要的德育功能,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政治课堂能够得到升华是一堂课取得成功的标志之一。政治课的升华要靠教师积极地讲,得体地讲,发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例如,在教学《经济生活》的“消费及其类型”知识点时,我在总结这节课的主要知识后,用下面这句话结束本课:“促发展,缩差距,防通胀,政府决策彰显为民情怀;提收入,想预期,巧安排,消费行为折射人生智慧。”简单的两句话使学生感受到消费不仅是政府关注的问题,也与我们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只有政府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消费水平。一堂课的升华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课改的推行是大势所趋,我们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模式,但我们不能认为教师的讲与不讲,讲得多或少是区别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的标志。教师的高水平的“讲”是新课改必不可少的,讲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当然,讲授法只是教学方法之一,我们要把它和其它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學质量和水平。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网络对话成为一种趋势,所以,网络语言对高中生的成长产生了一定影响。笔者在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给高中政治教学带来的影响,挖掘网络教育的价值,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研究目前已有的文献可以发现,首因效应已经被广大一线教师所重视,并将其应用于语文、化学的教学当中。那如何借助首因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呢?  一、把握历史课初次体验,形成良好第一印象  教师上的第一节历史课至关重要,就类似于人际交往中,第一次见面,彼此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以后的交往。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初次历史课体验。教师在进行第一次历史课教学之前,首先,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
不少高中生都喜欢听时事新闻,了解时政热点,但不爱上政治课,对学习政治没有兴趣,学习质量也不高。如何盘活课堂,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自己从教多年的经验,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情感是必不可少的。  一、心头立生钟情意,自在导语设计中  课堂的导语设计要让学生“一见钟情”。正如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的:“兴趣是一个人爱好某种事物的稳定趋向,它具有动力作用。”因
期刊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被西方国家看作是“百年一遇”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相比,主要有三个特点:引发危机的导火线不同;危机消极影响所波及的范围不同;生产过剩
在鲁教版高中地理复习教学中,针对区域地理知识模块的教学,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巩固知识呢?高中地理复习教学的目标不仅要让学生记忆、巩固、掌握地理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以及学习能力。所以,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营造教学环境,还要让学生熟悉与掌握知识,对于地理中的概念能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解释地理的本质所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地理学习的重难点,提高学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感染的效果分析。方法:2016年1月-2019年9月收治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乐全集》部分表奏后附之答诏、告词共七篇未曾被《全宋文》收录,经考证,这些答诏均作于神宗时期。答诏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对研究宋代宣徽使之性质与演变、英神之际皇位
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要想提高初中学生的历史学科成绩,积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培养其对于这一科目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历史这样一门以“讲解式”教学为主的理论学科而言,教师则更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帮助其拥有长久的学习动力。在本文中,笔者从初中历史教学实际出发,引入相关的教学案例,重点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旨在为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是高考历史复习的重点,也是考试大纲文综规定的必考的主干知识之一。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将雅典民主与当时军事关系省略,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全面把握雅典民主产生的背景、过程及特征。虽然人教版选修1中的《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一课中谈到不同等级所尽的义务不同,并以军事义务为例对四个等级加以说明,但也没有明确指出所尽军事义务等级的变化与民主发展的演变关系,从而体现的军事民主特征。下面通过一道选择题略
针对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问题,根据相关教育理论建立了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评价指标,从心理适应、生存适应、文化适应、人际适应和专业适应五个维度构建了入职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