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都逐渐赞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政治课堂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得以推行。然而,物极必反,有些政治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致了课堂上讲的缺失,甚至有些人把教师的讲看成是“一言堂”“填鸭式”教学的代名词。其实,要真正地体现新改革精神,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相辅相成,而教师的讲正是主导作用的最有力的体现。如果教师讲得及时,讲得充分,讲得得体,就会使学生的学更加容易,就能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新课改下教师应如何做好“讲”的环节呢?
一、教师用“讲”来组织好课堂教学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的主导地位首先应该体现在教师能够引领学生前进,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使得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的讲可以很好地导入新课。有时候教师讲一则故事、一则笑话或者一句名言,都能够成功地实施导入。例如,我在上《消费及其类型》时,这样导入:“一个很经典的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中有这样的台词:当时家里还有一样家用电器呢……手电筒呗。我们通过这句台词不但能感受赵大叔的幽默,而且能体会到中国人的消费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那么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到消费水平呢?”
二、教师用“讲”来解疑释惑
新课改下的政治教材注重内容的生活化,但是教材在理论体系上并没有直接呈现出来,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些困惑,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不是很到位,甚至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在教学中通过讲解来总结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例如,学生在学习《生活与哲学》唯物论部分知识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困惑:教材在《意识的作用》一框题,讲述了意识的两点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但是第三目又出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也是意识的作用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系统地讲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通过以上讲解,学生就能够不被教材的编排所迷惑,准确、系统地把握知识。
三、教师用“讲”来扫除知识的盲点
有些知识点教材中并没有提到,但是这些知识点无论是对学生理解教材,还是对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学生不懂或没有关注到,而教师也未能及时地讲解,就有可能形成认知上的盲点。如果盲点积聚多了,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棘手,而且在做题的过程中就非常容易犯错。教师要及时讲授,不断地清除这样的知识盲点,学生会感到豁然开朗。例如,《经济生活》中,课本并没有阐述纸币的职能,但是有时候一些试题会考到这一知识点:一本书标价30元人民币,这是人民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吗?乍看起来,好像是的,其实不是。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清楚:纸币是一种价值符号,它本身不具有价值,它不等同于货币,它的职能是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学生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四、教师用“讲”使政治课堂升华
思想政治课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政治理论和知识,而且也承担着重要的德育功能,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政治课堂能够得到升华是一堂课取得成功的标志之一。政治课的升华要靠教师积极地讲,得体地讲,发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例如,在教学《经济生活》的“消费及其类型”知识点时,我在总结这节课的主要知识后,用下面这句话结束本课:“促发展,缩差距,防通胀,政府决策彰显为民情怀;提收入,想预期,巧安排,消费行为折射人生智慧。”简单的两句话使学生感受到消费不仅是政府关注的问题,也与我们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只有政府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消费水平。一堂课的升华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课改的推行是大势所趋,我们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模式,但我们不能认为教师的讲与不讲,讲得多或少是区别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的标志。教师的高水平的“讲”是新课改必不可少的,讲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当然,讲授法只是教学方法之一,我们要把它和其它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學质量和水平。
一、教师用“讲”来组织好课堂教学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的主导地位首先应该体现在教师能够引领学生前进,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使得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的讲可以很好地导入新课。有时候教师讲一则故事、一则笑话或者一句名言,都能够成功地实施导入。例如,我在上《消费及其类型》时,这样导入:“一个很经典的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中有这样的台词:当时家里还有一样家用电器呢……手电筒呗。我们通过这句台词不但能感受赵大叔的幽默,而且能体会到中国人的消费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那么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到消费水平呢?”
二、教师用“讲”来解疑释惑
新课改下的政治教材注重内容的生活化,但是教材在理论体系上并没有直接呈现出来,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些困惑,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不是很到位,甚至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在教学中通过讲解来总结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例如,学生在学习《生活与哲学》唯物论部分知识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困惑:教材在《意识的作用》一框题,讲述了意识的两点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但是第三目又出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也是意识的作用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系统地讲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通过以上讲解,学生就能够不被教材的编排所迷惑,准确、系统地把握知识。
三、教师用“讲”来扫除知识的盲点
有些知识点教材中并没有提到,但是这些知识点无论是对学生理解教材,还是对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学生不懂或没有关注到,而教师也未能及时地讲解,就有可能形成认知上的盲点。如果盲点积聚多了,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棘手,而且在做题的过程中就非常容易犯错。教师要及时讲授,不断地清除这样的知识盲点,学生会感到豁然开朗。例如,《经济生活》中,课本并没有阐述纸币的职能,但是有时候一些试题会考到这一知识点:一本书标价30元人民币,这是人民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吗?乍看起来,好像是的,其实不是。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清楚:纸币是一种价值符号,它本身不具有价值,它不等同于货币,它的职能是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学生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四、教师用“讲”使政治课堂升华
思想政治课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政治理论和知识,而且也承担着重要的德育功能,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政治课堂能够得到升华是一堂课取得成功的标志之一。政治课的升华要靠教师积极地讲,得体地讲,发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例如,在教学《经济生活》的“消费及其类型”知识点时,我在总结这节课的主要知识后,用下面这句话结束本课:“促发展,缩差距,防通胀,政府决策彰显为民情怀;提收入,想预期,巧安排,消费行为折射人生智慧。”简单的两句话使学生感受到消费不仅是政府关注的问题,也与我们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只有政府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消费水平。一堂课的升华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课改的推行是大势所趋,我们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模式,但我们不能认为教师的讲与不讲,讲得多或少是区别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的标志。教师的高水平的“讲”是新课改必不可少的,讲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当然,讲授法只是教学方法之一,我们要把它和其它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學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