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创作者的思考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5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作者”的定义很广,它不光包括文学的创作,也包括手工的创作、书画的创作、影视的创作。在有形的作品外,无形的创作更为神秘而幽邃。自古希腊到中国,轴心时代的思考者创造了一系列的思想,几乎穷尽了身而为人所有哲学的思考方向,并开创了科學的先声。后世的人们拓展开来,在科学方面继续深入,一系列的定理和证明逐步展现,由此迈入了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不论什么样的创作,只要是人的创作,其本质,我个人理解,都是为了在世界留下什么,为了向世界诉说什么,为了向世界展示什么。
  我写了挺久的文章(虽然没什么佳作),写过剧本(上映过几部),最近又开始拍摄和剪辑短视频(观看量也还不错),勉强能算是文化方面的“创作者”,然而我并不以创作为生,不完全靠写作、视频吃饭,自然是业余的创作者。在业余的创作生涯中,虽不及专业创作者们那样对“创作”理解深刻,但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经验。若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们未来有志于“创作”,如能有所裨益,那是最好不过了。
  于我看来,“创作”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创作者”要有“创作给读者/观众”的意识。人工的创作,带有雕琢斧凿的痕迹,工整而符合规范,“木直中绳,以为轮”,“无有规矩,不成方圆”。作品总要符合社会的规范,总要经受“他人”的评判,在社会中,不经历他人发现的创作可能是不存在的。以写作为例,所有人在写作时,一定会设立一个或一群“读者”,这个读者可能是亲密的人,可能是素不相识的人,可能是朋友,甚至可能是自己。过去,我一直秉承着“自娱”的心态,写东西、拍视频的时候,即使没什么人看,也能自得其乐,但这样其实会陷入窠臼,变为孤芳自赏而无法进步。后来在做短视频的过程中,我发现读者/观众的互动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创作,并提供创意。这方面的另一重陷阱是“迎合”。和读者互动并非要完全“迎合”读者,而是在和观者的思维激荡中,提取创作的素材。写给读者看,从读者反馈中获得改进,与读者/观众共同成长,或许是每个创作者所能感受到的最大乐趣。
  第二重要的,如里尔克给他后辈诗人所写的信中那样:你是否“非写不可”?不论是写作、创作、书画,还是视频、广播,这些真的非做不可吗?从一般人的生活来看,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在普通人的生活中,这些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传统的中国人,一生都挣扎在贫困线边缘,自然有农时所传唱的歌谣国风,但那些是自发的闲暇消遣,并不是自觉的“创作”。小学初中高中同学们的写作,更多是为了应试。我见过许多人,有时也写一些东西,那是将他彼时的情绪记录下来,真的是心中有一团火,确实是“非说不可”。但有所成就的创作者们,希望记录下的、希望留下的是他想对世界所诉说的,想对自己所诉说的,而且是“非做不可”。
  第三,恐怕就是坚持了。很多人会把创作热情和创作才华相混淆。不可否认这世间有很多英年早逝的天才,那些闪现的灵光给人类留下了巨大财富,但更多的,其实还是坚持创作的创作者。例子就不必多举,巴尔扎克曾言:“凡有为的青年,二三十岁时都用过一番苦功。”很多人有一时的创作热情,一时输出之后,后面难以为继,写出的大多是陈词滥调,重复自己。保持持续的创作热情是很难的,而保持持续的创作输出更难。欧阳修曾提及创作的方法:“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即写作(或创作)没有别的巧方法,只有多读书多写,自然能越写越好。写多了,自然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坚持做一件事,在这个碎片化的社会中是专注力的体现,尤为可贵。
  另外要说有什么“创作的经验”,我想可能“师法自然”“师法童年”会比较重要。
  自然界的创作,浑然天成,蔚为大观,很多景观有种古朴不工的壮美。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中国的书法、绘画、建筑往往体现着这种世界观。唐代书法家怀素曾经和颜真卿论书法,怀素把书法比作夏云奇峰、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坼壁之路,颜真卿对之曰:“何如屋漏痕?”怀素大喜。“屋漏痕”就是水渗入墙壁产生的痕迹,指浑然天成的状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而“师法童年”则是从童年、青年记忆中撷取创作的灵感,如绍兴水乡的生活之于鲁迅,祖母的魔幻故事之于马尔克斯,云南插队生活之于王小波。童年和青年生活,是创作者的“初心”。
  创造和毁灭,是人们最为痴迷的两件事。“创作”也不光属于文学、绘画、音乐、建筑,我曾经的大学室友们,钟情于数学公式和程序语言,用他们的话来说,“我们运用数学逻辑的美,写一首编程的诗”,这也是非常浪漫的事。愿各位都能在创作中发掘更为诗意的生活。
其他文献
《水浒传》中,鲁智深说:“今日方知我是我。”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的是怎样的生活?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在众多道路的选择中,我们最终成为自己。“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对不义之财的舍弃中,孔子道明了自己的义利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在对熊掌与鱼的选择中,孟子道明了自己“舍生取義”的生死观。愿我们都能拥有选择的权利,更能无悔
期刊
纵然是沉潜十年,也得一朝厚积薄发;纵然是满腹经纶,也得出口成章为人知。这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舌头也需出风头!  有人以为,我是千里马,自有伯乐赏识,何需追名逐利败我清节;有人以为,名家鲁迅有言,唯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我要内敛独行。对此,我只能扶額苦笑,醒醒吧!你当你是伯乐,可你的钟子期这会儿在台上侃侃而谈呢!你的“不愿意”与特立独行会让你的思想闭关锁国,无知落后;你的“不屑与沉潜内敛”
期刊
日本在长时间进行了“是否应该实施出入国限制”的议论之后,如今和其他很多国家一样,在日渐严峻的疫情下最终决定设下防线——包括中国在内的超过七十多个国家的入境者禁止入关。  在防疫的这段特殊时期里,大量工作岗位面临被削减,人们响应政府的要求,除了外出采购生活必要物资之外,只能选择在家被动地等待疫情的好转。因为毕业论文研究的是战后电影,这段时间待在家里看了很多战后的老片子。看的同时又一直在想,今天的电影
期刊
一株新芽,是向内发力的,它吸取光照与养分,向身体内部冲击长大。而成熟的树木,是向外发力的,它将光照化为可见的果实,供行人自取。生命成熟的姿态应该就是这样:向外发力!而主动表达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表现。  但“现实”与“应该这样”却往往相违:孩童的课堂热烈一片,青年的课堂死寂一室。生命在成长,主动表达在死去。本应向外“偾张”的生命,异变成了向内“坍缩”。而害怕、害羞、疏懒,成了冠冕的理由。  羞涩疏懒
期刊
爷爷变得越来越沉默了。  爷爷的八十大寿,爸爸早早地筹划,订了附近最好的包厢,通知了同事和朋友,想要办得声势浩大,让爷爷高兴,我们一家子都很兴奋。  宴会上,同事和朋友们提来了彩礼,堆放在角落里,积成了一座小山。爷爷笔直地坐在座位上,宛若一棵老松。他面带微笑,频频回应着四面八方涌来的祝福,他的皱纹被笑容挤在了一边,仿佛树根的交织。  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一名语文老师。爱读古文,吟唱古诗,最爱写毛笔字,
期刊
对于一手创办了清华建筑系的梁思成林徽因而言,让两个孩子都进入建筑系学习,是一种家族情怀的寄托。然而,两个孩子最终都以两分之差与建筑系无缘:梁再冰成了一名杰出的记者,而梁从诫选择了研究历史。  我想,身为建筑系创办者的梁林夫妇,完全可以使孩子如自己所愿进入建筑系学习,完成家族的心愿。然而他们却选择了放手,让孩子自由飞翔。  高三的我们和我们的家庭也正面临着这样的抉择。许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继承家业,希
期刊
盛夏,最后一声铃响打破校园的寂静,校门外的家长老师个个拉长着脖子,瞪大着双眼,准备迎接凯旋的“战士”。教学楼的大门打开了,一切尘埃落定。  初春,穿着蓝白校服的学生们踏进校园,白色的校牌标志着他们的年级——初三。这是初中的最后一个学期,时间仿佛打了兴奋剂般向前蹿去,留下猝不及防的我们呆愣在赛场上。  天气渐渐变暖,似是已经习惯了这快节奏的生活,笑闹声被翻书声所取代,不知是谁的橡皮落在地上,还迟迟来
期刊
【作者简介】  侯方域(1618—1655),字朝宗,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明末时参加复社,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齐名,称“四公子”。入清,应顺治八年(1651)河南乡试,中副榜。文章富才气,与魏禧、汪琬并称“清初三大家”。著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原文  马伶传①  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②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③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华
期刊
【作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  原文  曹相国世家(节选)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①  项籍已死,天下定,汉王为皇帝,韩信徙为楚王,齐为郡。
期刊
之前看一期访谈节目,名校毕业的女生去参加名校圈的相亲交友会,十分钟见一个人。几十轮下来,整个人都很疲倦,可能连见过的人长什么样子都不太记得。这种模式的相亲过程让人感觉很机械,丝毫没有古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唯美浪漫,大家所关心的内容无非是,你毕业于哪个学校,读什么专业,在哪里就职,年薪多少,家境如何……  我不太赞同这种相亲模式,虽然它看起来效率很高,在一天之内能见到很多条件相当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