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作者”的定义很广,它不光包括文学的创作,也包括手工的创作、书画的创作、影视的创作。在有形的作品外,无形的创作更为神秘而幽邃。自古希腊到中国,轴心时代的思考者创造了一系列的思想,几乎穷尽了身而为人所有哲学的思考方向,并开创了科學的先声。后世的人们拓展开来,在科学方面继续深入,一系列的定理和证明逐步展现,由此迈入了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不论什么样的创作,只要是人的创作,其本质,我个人理解,都是为了在世界留下什么,为了向世界诉说什么,为了向世界展示什么。
我写了挺久的文章(虽然没什么佳作),写过剧本(上映过几部),最近又开始拍摄和剪辑短视频(观看量也还不错),勉强能算是文化方面的“创作者”,然而我并不以创作为生,不完全靠写作、视频吃饭,自然是业余的创作者。在业余的创作生涯中,虽不及专业创作者们那样对“创作”理解深刻,但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经验。若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们未来有志于“创作”,如能有所裨益,那是最好不过了。
于我看来,“创作”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创作者”要有“创作给读者/观众”的意识。人工的创作,带有雕琢斧凿的痕迹,工整而符合规范,“木直中绳,以为轮”,“无有规矩,不成方圆”。作品总要符合社会的规范,总要经受“他人”的评判,在社会中,不经历他人发现的创作可能是不存在的。以写作为例,所有人在写作时,一定会设立一个或一群“读者”,这个读者可能是亲密的人,可能是素不相识的人,可能是朋友,甚至可能是自己。过去,我一直秉承着“自娱”的心态,写东西、拍视频的时候,即使没什么人看,也能自得其乐,但这样其实会陷入窠臼,变为孤芳自赏而无法进步。后来在做短视频的过程中,我发现读者/观众的互动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创作,并提供创意。这方面的另一重陷阱是“迎合”。和读者互动并非要完全“迎合”读者,而是在和观者的思维激荡中,提取创作的素材。写给读者看,从读者反馈中获得改进,与读者/观众共同成长,或许是每个创作者所能感受到的最大乐趣。
第二重要的,如里尔克给他后辈诗人所写的信中那样:你是否“非写不可”?不论是写作、创作、书画,还是视频、广播,这些真的非做不可吗?从一般人的生活来看,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在普通人的生活中,这些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传统的中国人,一生都挣扎在贫困线边缘,自然有农时所传唱的歌谣国风,但那些是自发的闲暇消遣,并不是自觉的“创作”。小学初中高中同学们的写作,更多是为了应试。我见过许多人,有时也写一些东西,那是将他彼时的情绪记录下来,真的是心中有一团火,确实是“非说不可”。但有所成就的创作者们,希望记录下的、希望留下的是他想对世界所诉说的,想对自己所诉说的,而且是“非做不可”。
第三,恐怕就是坚持了。很多人会把创作热情和创作才华相混淆。不可否认这世间有很多英年早逝的天才,那些闪现的灵光给人类留下了巨大财富,但更多的,其实还是坚持创作的创作者。例子就不必多举,巴尔扎克曾言:“凡有为的青年,二三十岁时都用过一番苦功。”很多人有一时的创作热情,一时输出之后,后面难以为继,写出的大多是陈词滥调,重复自己。保持持续的创作热情是很难的,而保持持续的创作输出更难。欧阳修曾提及创作的方法:“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即写作(或创作)没有别的巧方法,只有多读书多写,自然能越写越好。写多了,自然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坚持做一件事,在这个碎片化的社会中是专注力的体现,尤为可贵。
另外要说有什么“创作的经验”,我想可能“师法自然”“师法童年”会比较重要。
自然界的创作,浑然天成,蔚为大观,很多景观有种古朴不工的壮美。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中国的书法、绘画、建筑往往体现着这种世界观。唐代书法家怀素曾经和颜真卿论书法,怀素把书法比作夏云奇峰、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坼壁之路,颜真卿对之曰:“何如屋漏痕?”怀素大喜。“屋漏痕”就是水渗入墙壁产生的痕迹,指浑然天成的状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而“师法童年”则是从童年、青年记忆中撷取创作的灵感,如绍兴水乡的生活之于鲁迅,祖母的魔幻故事之于马尔克斯,云南插队生活之于王小波。童年和青年生活,是创作者的“初心”。
创造和毁灭,是人们最为痴迷的两件事。“创作”也不光属于文学、绘画、音乐、建筑,我曾经的大学室友们,钟情于数学公式和程序语言,用他们的话来说,“我们运用数学逻辑的美,写一首编程的诗”,这也是非常浪漫的事。愿各位都能在创作中发掘更为诗意的生活。
不论什么样的创作,只要是人的创作,其本质,我个人理解,都是为了在世界留下什么,为了向世界诉说什么,为了向世界展示什么。
我写了挺久的文章(虽然没什么佳作),写过剧本(上映过几部),最近又开始拍摄和剪辑短视频(观看量也还不错),勉强能算是文化方面的“创作者”,然而我并不以创作为生,不完全靠写作、视频吃饭,自然是业余的创作者。在业余的创作生涯中,虽不及专业创作者们那样对“创作”理解深刻,但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经验。若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们未来有志于“创作”,如能有所裨益,那是最好不过了。
于我看来,“创作”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创作者”要有“创作给读者/观众”的意识。人工的创作,带有雕琢斧凿的痕迹,工整而符合规范,“木直中绳,以为轮”,“无有规矩,不成方圆”。作品总要符合社会的规范,总要经受“他人”的评判,在社会中,不经历他人发现的创作可能是不存在的。以写作为例,所有人在写作时,一定会设立一个或一群“读者”,这个读者可能是亲密的人,可能是素不相识的人,可能是朋友,甚至可能是自己。过去,我一直秉承着“自娱”的心态,写东西、拍视频的时候,即使没什么人看,也能自得其乐,但这样其实会陷入窠臼,变为孤芳自赏而无法进步。后来在做短视频的过程中,我发现读者/观众的互动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创作,并提供创意。这方面的另一重陷阱是“迎合”。和读者互动并非要完全“迎合”读者,而是在和观者的思维激荡中,提取创作的素材。写给读者看,从读者反馈中获得改进,与读者/观众共同成长,或许是每个创作者所能感受到的最大乐趣。
第二重要的,如里尔克给他后辈诗人所写的信中那样:你是否“非写不可”?不论是写作、创作、书画,还是视频、广播,这些真的非做不可吗?从一般人的生活来看,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在普通人的生活中,这些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传统的中国人,一生都挣扎在贫困线边缘,自然有农时所传唱的歌谣国风,但那些是自发的闲暇消遣,并不是自觉的“创作”。小学初中高中同学们的写作,更多是为了应试。我见过许多人,有时也写一些东西,那是将他彼时的情绪记录下来,真的是心中有一团火,确实是“非说不可”。但有所成就的创作者们,希望记录下的、希望留下的是他想对世界所诉说的,想对自己所诉说的,而且是“非做不可”。
第三,恐怕就是坚持了。很多人会把创作热情和创作才华相混淆。不可否认这世间有很多英年早逝的天才,那些闪现的灵光给人类留下了巨大财富,但更多的,其实还是坚持创作的创作者。例子就不必多举,巴尔扎克曾言:“凡有为的青年,二三十岁时都用过一番苦功。”很多人有一时的创作热情,一时输出之后,后面难以为继,写出的大多是陈词滥调,重复自己。保持持续的创作热情是很难的,而保持持续的创作输出更难。欧阳修曾提及创作的方法:“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即写作(或创作)没有别的巧方法,只有多读书多写,自然能越写越好。写多了,自然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坚持做一件事,在这个碎片化的社会中是专注力的体现,尤为可贵。
另外要说有什么“创作的经验”,我想可能“师法自然”“师法童年”会比较重要。
自然界的创作,浑然天成,蔚为大观,很多景观有种古朴不工的壮美。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中国的书法、绘画、建筑往往体现着这种世界观。唐代书法家怀素曾经和颜真卿论书法,怀素把书法比作夏云奇峰、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坼壁之路,颜真卿对之曰:“何如屋漏痕?”怀素大喜。“屋漏痕”就是水渗入墙壁产生的痕迹,指浑然天成的状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而“师法童年”则是从童年、青年记忆中撷取创作的灵感,如绍兴水乡的生活之于鲁迅,祖母的魔幻故事之于马尔克斯,云南插队生活之于王小波。童年和青年生活,是创作者的“初心”。
创造和毁灭,是人们最为痴迷的两件事。“创作”也不光属于文学、绘画、音乐、建筑,我曾经的大学室友们,钟情于数学公式和程序语言,用他们的话来说,“我们运用数学逻辑的美,写一首编程的诗”,这也是非常浪漫的事。愿各位都能在创作中发掘更为诗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