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中课改的独到之处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M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9月,我们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考察团前往香港,访问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考试与评核局和教育统筹局,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近年来高中教育课程改革和考评制度改革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考察。
  
  值得借鉴的改革
  
  1.学制改革
  香港特别行政区计划实施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是在计划于2009年开始的学制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香港目前的学制是一种精英教育架构,为“3(中一~中三,相当于内地的初中) 2(中四~中五,相当于内地的高中) 2(中六~中七,即大学预科) 3(三年制大学)”模式。在这一学制下,高中时间偏短,且只有20%的适龄人口能够最后进入香港的大学深造。显然,这已经不适应香港进一步发展和普及高中教育的需要。
  为此,从2009年秋季起,香港将正式实施“3 3 4”新学制,即初中三年不变,高中延长为三年(在高中后两年,学生既可以修读基础课程,也可以修读职业导向课程后直接就业),取消大学预科班,高中毕业时举行香港中学文凭考试(首次考试将于2012年举行),取得香港中学文凭的高中毕业生可以报读香港新的四年制大学,学生在大二时还可以取得副学位之后直接就业,大四毕业后也可以继续修读更高的学位课程。在进行学制改革的同时,香港还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见后)。
  与现行学制和课程相比,新学制和新课程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变两次考试(会考和高考)为中学文凭考试,减少一次公开考试,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时间,提高学习成效。(2)普及高中教育,让所有学生都完成高中3年的学业,这符合香港知识型经济发展的需要。(3)除了有核心科目和20个基本科目外,高中课程还设置了几十个职业导向的科目,课程更加多元化,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及兴趣,使学生能尽量发挥其所长。(4)高中毕业、大二、大四之后有多次分流,为学生升学就业提供了更多出路,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踏上成功之路。(5)大学由三年延至四年,学生可获得更均衡而全面的发展。总之,新学制和新课程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又有利于香港的发展,同时,也能更好地与中国内地和国际教育接轨,值得称道。
  2.课程改革
  (1)培养目标
  香港特别行政区为高中新课程确定的培养目标是:
  ①善于运用两文(中国语文和英国语文)三语(汉语、英语、粤语);
  ②具备广阔的知识基础,能够理解当今影响他们个人、社会、国家或全球日常生活的问题;
  ③成为有见识、负责任的公民,认同国民身份,并具备世界视野;
  ④尊重多元文化和观点,并成为能批判、反思和独立思考的人;
  ⑤掌握终身学习所需的信息科技及其他技能;
  ⑥了解本身的就业或学术抱负,并培养正面的工作和学习态度;
  ⑦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体艺活动。
  (2)基本结构
  ①香港高中新课程由地位不同的3大部分组成:
  —四个核心科目: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通识教育,占课时总量的45%~55%。
  —从20个科目中,选择2个~3个选修科目,亦可选择职业导向教育的科目(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通过选课来实现),占课时总量的20%~30%。
  —其他学习经历,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社会服务、体艺及与工作有关的经验(如就业见习),占课时总量的15%~35%。
  ②香港的新课程有8个学习领域(同中国内地的高中新课程一样):中国语文教育,英国语文教育,数学教育,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教育,体育。在这8个学习领域中,中国语文教育和英国语文教育分设两个学习领域,而综合实践活动却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除核心科目中国语文和英国语文外,中国语文教育和英国语文教育还包括非核心科目的中国文学和英国文学。其他领域的科目都属于非核心科目,包括:
  —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中国历史,经济,伦理与宗教,地理,历史,旅游与接待。
  —科学教育:生物、化学、物理、科学。
  —科技教育: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设计与应用科技,健康管理与社会关怀,家政,资讯与通讯科技。
  —艺术教育:音乐,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尚待制定)。
  —体育:体育。
  ③职业导向课程
  香港现时的职业导向课程与香港目前的服务业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商业实务类、媒体艺术类、工艺设计类、表演艺术类、工程设计类、信息科技类、食品餐饮类和休闲康乐类。
  新高中教育将为学生提供5种基本的学习经历:德育及公民教育,智能发展,社会服务,体艺发展,与工作有关的经历。这将有助于学生获得健康、全面和个性的发展。
  (3)通识教育
  香港将通识教育作为与中国语文、英国语文和数学并列的4个核心科目之一,包括“自我与个人成长”、“社会与文化”、“科学、科技与环境”等几个学习范畴。每个范畴都分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
  ①必修部分包括:
  —自我与个人成长:认识自我,人际关系。
  —社会与文化:生活在“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现代中国的发展,多样化世界的全球化趋势,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文化遗产。
  —科学、科技与环境:疾病与公共卫生,信息科技与社会,污染与环境。
  ②选修部分包括:
  —自我与个人成长:人生的逆境,运动与健康,艺术与人生,闲暇与生活。
  —社会与文化:宗教与社会,传媒与社会,全球社会中的华人生活方式,现代世界的和平与战争。
  —科学、科技与环境:生物科技与伦理,太空探索与社会,运输与科技,能源与资源。
  ③开展专题探究:
  在3年学习期间,学生至少要参与1个独立专题的探究,他们必须运用本课程所习得的概念、知识与视角,就自选专题进行探究。
  通识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互动的,它力求使学生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融会贯通;能够超越单一学科的局限,扩展看事物的视野;能够探究一些单一学科所不能涵盖的当代议题。
  与内地的研究性学习相比,香港通识教育所用时间虽然也是270课时,但香港通识教育的做法似乎更切合实际。
  3.考评制度改革
  (1)考评制度改革的目标
  —拓宽考评基础(确保所采用的方法公平、客观、有效和可靠)。
  —减轻考试的压力(单一考试,校本考评的部分)。
  —把学生的表现与预定的水平对比(水平参照考评)。如有需要,亦可提供学生相对的成绩,以便遴选。
  (2)考评的依据
  经过3年的学习,学生能否取得香港中学文凭证书,取决于其在高中3年的整体表现:
  —修读科目的校内成绩。
  —在考评局公开考评中所获成绩。校内评估+公开试的成绩=总成绩。公开试水平参照英国标准制定,以利国际承认;校本考评不能过于偏离公开试成绩。
  —在职业导向课程/资历架构方面达到的水平级别(如有的话)。
  —学习经历。例如:社会服务、与职业有关的经验、体艺活动及个人素质(如毅力、承担及人际关系等)。
  —校外其他成就或奖项或参与的活动。
  4.改革的准备与支援
  香港学制和课程改革的准备工作比较充分,准备时间比较充裕,措施也比较得力。
  虽然香港学制和课程改革于2009年才正式开始,但是,香港于2005年5月已经发表新学制报告,目前已确定所有科目的课程目标及设计,已就课程及评估架构的细节进行第二次咨询(在征求各大学对高中新课程的意见时,要听取每一个院系的具体意见,看高中新课程是否能为所有院系的大学学习奠定基础),已为将要设置的新科目拟订校本考评架构,并计划于2006年完成所有科目的课程及评估指引和新高中课程指引(各教材出版商可据此编写教材,各学校可以据此做相应的准备),于2008年向学校派发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手册及规则。可以说,无论从细致程度上,还是从提前量上看,这样一种准备工作都是相当充分的。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拟备各科课程、各科评估指导及《新高中课程指引》。
  (2)专业发展培训:为学校领导人举办工作坊,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包括课程诠释、学习评估、学与教策略、知识增益),提供校本专业支持,以切合校本的需要。
  (3)课本及学与教资源。
  (4)透过研究及发展计划,总结出所需的经验。
  (5)财政安排:拨出预算外资金,为学校提供一次性的津贴,包括教师专业准备津贴。其经费支持计划包括:
  —拨出44亿港元,发展课程及供中学和高等院校做好有关准备,其中为高中新课程改革提供24亿港元的经费支持。
  —为中学提供额外9亿元的经常开支。
  —投入35亿港元完善高校基础设施和帮助学校改建,面向社会各界募集高校开发新的学士学位课程所需的18亿港元经常性开支。
  (6)与各界人士保持沟通(如与各大学院系逐一进行沟通,了解高中新课程体系是否能够满足大学教育的必备基础要求)。
  
   带给我们的启示
  
  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学制改革、高中课程改革及相应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是在国际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他们的改革既有与各国、各地区改革的相通之处,也有其特色和创新,为这一类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虽然考察时间不长,但我们却可以获得不少启示:
  1.充分的准备、全社会的理解和足够的财政支持是开展课程改革的必备条件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青少年一代的成长,也牵动着整个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确保改革的成功,在开展充分的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香港有关部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人士的意见,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并为课改做充分的研制准备和充分的物质、师资等方面的准备。此外,将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政府行为,财政部门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和物质保障。
  2.科学的改革设计可以使教育体系更加简约
  进行改革之后,整个学制的设计比较简洁,学校类别的设置也比较简单,相互衔接也比较好。比如:在高中阶段,香港改革之后没有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而是通过课程的选择来实现这样一种区分,学生既可以通过选择8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些基础性科目为进一步深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也可以通过多选一些就业导向的课程为毕业后立即就业做更加充分的准备。在大学阶段,也没有划分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而是通过大二的分流(取得副学位)来作出这样的区分。这样一种教育体系的设计,比“一考定终身”更加科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也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兴趣作出选择。
  3.通识教育科目的设置是高中新课程的一个亮点
  (1)它是跨学科的基础知识,有专门的教材,主要通过与其他科目相同的教学环节予以实施。
  (2)它是要考试的核心科目,因而比较容易落实。
  (3)实施通识教育之后,可以大大减少必修科目,从而大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笔者认为,这一科目的设置更切合现阶段香港的实际,值得我们在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认真研究和借鉴。
  4.香港的考试评价制度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
  (1)香港现有的会考和高考的命题虽对命题人员有比较高的要求(命题人员须没有近亲参加考试,没有参加编写教科书,没有搞自修生补习等),也通过签订合约对保密和诚信提出较高要求,但他们并不将命题人员进行长期封闭,而是每个科目由若干人员(每科2个~3个)命题后,与审题委员会人员(一般每科2人)讨论确定,这就大大降低了命题成本。
  (2)香港考试之后不集中阅卷,而是将试卷交叉(即注意回避)分发给阅卷教师,由教师带回家阅卷,这既降低了阅卷的成本,又保证了阅卷的质量(笔者认为这也许比“流水作业”更能保证质量),每位评卷者都要写出评卷报告,对命题进行评价和检讨,试卷主席则写出总评报告。
  (3)香港的考试持续时间较长(但他们并未感到增加了负担),一般持续约两个星期,特别是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都要用几个单位时间才能考完,这样考试效度更高(即考试结果更能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4)对不适于纸笔统考的科目和内容(如实验操作、技术考试、口试、社会服务等),香港采取“校本考评”的办法,由学校来进行考试评价(这部分的考试一般占该科目成绩的20%),并以一定权重计入考试总分,对于偏离统考成绩的(通过回归分析确定其相关性),考试与评核局有权调整(比如:如果物理实验操作成绩与物理统考成绩有较大偏差,考试与评核局就可以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调整)。
  (5)目前的课程科目设置较多(他们认为教育是“餐厅”,选课是“点菜”,在理想的制度下,学校应该提供很多不同的选择),考试科目设置也较多(会考设置46个科目,学生可以参加7个~10个科目的考试,但只选取其中6科成绩作为会考成绩,其中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必考,除这3科外,再选取3科最好的成绩作为会考成绩;高考设置19个科目,学生最多可报考8科,其中中文、英文必考,再选取3科最好的成绩作为高考成绩),但报考的科目一般集中在少数几个科目(其他科目报考人数较少),他们认为这样有助于发展不同的兴趣,学生也有发展不同兴趣的权利。
  (6)学生高考成绩采用等级制呈现,包括A、B、C、D、E五等,A等最高(但人数不多),E等为不合格,大学对于这样一种等级制安排比较满意。为了加大区分度,拟采用“等级 星”的办法(与海南省的中考办法何其相似)。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学和中学都有充分的招生(他们称之为“收生”)自主权,大学有办法来区分同样等级的学生,他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赋予不同科目不同的权重(同一科目在不同学校的权重可能不一样),用一个公式来计算学生的总成绩,权威的推荐在招生中也能发挥作用。
  5.政府重视是课程发展的保证
  香港政府对课程发展的重视,不仅表现在他们对课程改革的巨大资金投入上,而且表现在他们对课程改革的人力资源投入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后,专门在教育统筹局设立了课程发展处。其职能包括:课程发展议会,策划、统筹及推行基础教育课程和高中教育课程,研究各学习领域的课程发展及推行事宜,德育及公民教育,资优教育策略,语文教育的课程发展及推行事宜(包括以英语为母语的英语教师计划及语文基金),基本能力评估,校本课程支援,全方位学习策略,进行有关课程研究,评估和考评的计划,等等。课程发展处有公务员200多人,加上聘用制员工(课程发展处主要负责人就是聘用制),总共有500多人,仅具有公务员身份的课程专家就与海南省3级(省、市、县)教研员人数相当,其中搞中国语文学科的就有20多人,与海南省省级教研员人数相当。这样一种对课程发展和建设的高投入,确保了香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权威性和高水准。
  (编辑陈首锋)
其他文献
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结束了。初夏六月的热燥空气,也似乎随之降温而变得宜人起来。这的确是我的真实感受。尽管我的孩子早在两年前就熬过高考,进入了大学, 可各路媒体一个多月
在政治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实现“中国梦”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及长远的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大力倡导“中国梦”的大环境背景下,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
数字声迹已给电影的创作与传播带来许多好处。这些好处包括 :动态范围增大、频率响应变宽、低失真和立体环绕声等。这些改进能使创作集体 (指电影摄制组——译注 )在影片中加
动态:统一户籍制打破城乡户籍壁垒近日,北京、江西、江苏、福建等省接踵传出取消城乡户籍差别、实现城乡保障一体化的消息,媒体认为此举显示中国正式启动城乡统一户籍制保障
总结我院 1995~ 2 0 0 0年间以周期性麻痹入院的 4 8例患者 ,发现有 2 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肌酶谱和 /或肌电图异常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2例均为男性 ,年龄 16~ 5 4岁 ,平
一、在操作中感悟算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低年级的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
案例为了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教务处出台了一个教学量化评价方案。具体做法是:(1)由教务处制定教学质量评价量表,量表包含10项考核内容,每项内容又分为4个等级
班里来了一个新生,由上一个年级休学下来的。刚一听说,我的头就膨胀了!因为说是休学,其实是借着休学的幌子、担负着家长望子成龙的憧憬、经过了各种关系的通融的“重读生”。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孩子们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孩子们提供适宜的环境。”环境是幼儿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幼儿
若要百姓安 ,除非杀三南。——康熙初年民谣  明清时期 ,有些与当时历史人物有关的故事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引起不少文人墨客的兴趣 ,因此几个作家记录同一个传说在那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