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故事

来源 :上海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an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杨遥新作《补天余》,讲述了一个靠贩卖怪石为生的小人物的故事,简单的情节,却有丰富的层次。多位年轻的批评家的解读,是对文本的阐释,也是一种延展。
  “君看道旁石,
  尽是补天余”
  李云雷 杨遥早期的创作带有更多现代主义风格,有荒诞色彩,有黑色幽默,有意象的营造,也有迷宫式的叙述。相比之下,他最近的小说更多了现实主义,更贴近具体的现实人生,更贴近小人物的生活,《流年》写一个小公务员的生活,繁琐而真切地写出了主人公的苦恼。《补天余》也是一篇这样的小说,小说以“我”的视角,写了买卖奇石的小贩王二大半生的生活。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小知识分子的形象,刚开始的时候,“我”在一个叫古城的村子里当老师,在这里,他认识了卖奇石的王二,王二是赌博输了钱,还不起债,跑到了内蒙,在内蒙他发现了千奇百怪的石头,于是开始以捡石头、卖石头为生。“我”也喜欢石头,便与王二交往了起来。我虽然是一个老师,但喜欢苏轼的诗、汝龙翻译的《契诃夫小说集》、日本人發行的《山西风景》明信片等书籍文物,“忽然来了调动工作的机会,就离开了古城。后来工作又调动几次,好不容易到了省城太原。”此时王二也到省城开了店,两个人的交流便渐渐多了起来。
  但是在交往的过程中,两人的分歧也突显了出来,“他奇怪地问我:‘那两块石头你看出啥来了?它们的皮色很一般,样子也普通。’王二的话音里带着些责备和不理解。
  “我因为没有买王二的石头,却买了别人的石头,有些不好意思,便掏出手机来让王二看我拍的照片,解释道:‘它们像孔子和弟子。’
  “王二摇了摇头,拿起块石头让我看,‘这像不像一只海豚?这是眼睛,这是鼻子,皮色也好。’我有些难受,蹲下来看他的其他石头。”
  在这一段中,我们看到两个人的分歧来自于文化差异,虽然同样是玩石头,但“我”更注重文化内涵,而王二更注重的是外形的“像不像”,这也决定了两个人的境界。王二在太原终究也没有做出名堂,后来只好回老家,他当初借了“我”五百块钱还不上,让“我”随便挑两块石头, “我”挑的那块类似中华神鹰的石头,后来在奇石展上获奖并以十万块钱售出,我再次到乡下去找王二,发现他正在建筑工地上做小工……
  小说以“我”与王二二十年的交往为线索,写出了王二大半生的轨迹,他对石头的喜爱、鉴赏与自信,他以奇石为业但终究没能混出什么名堂,到最后只能又回到村里去打工,一生碌碌无为,可以说是人生的失败者。他的人生有什么意义?或者说,作者写这样一个人物,要告诉我们什么感悟?在小说中作者引用了苏轼的诗,“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余”,这既是在写石头,也是在写人,正像《红楼梦》里“无才可去补苍天”的石头,也经历了亦幻亦真的富贵生活。如果以“补天”为标准,那么石头本身便是失败者,作为一个小人物,心中怀有理想,去勤勤恳恳地生活,或许就已经够了,人生本身并无所谓成功失败可言。我想这是杨遥在小说中所没有说出但隐含在其中的意思,这是一种更高的视角,也是一种更加悲悯的视角。从这样的视角看王二的人生,或者看“我”的人生,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这或许也是作者选取王二作为小说主人公的一个原因,在小说中,王二是另一个“我”,是“我”的对象化。
  但是在“我”与王二之间,却仍是有差异的,差异的核心就在于人生的态度,或者说审美的态度。王二鉴赏石头的重点在于“像不像”,在于其经济价值,是以实用的态度来欣赏,而“我”,则更注重文化内涵,更注重欣赏石头自身的美感及其带来的启迪和感悟,并不刻意追求什么,而是顺其自然,这样一种审美式的人生态度反而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惊喜,但小说中没有止于这种惊喜,而是去找王二,“我”去找王二做什么?小说中没有明言,但是可以想像。小说摆脱了经济利益的考量而以一种更高的视角来观察人,这一视角来自于传统中国文化的馈赠,也来自杨遥的人生和审美态度。这是杨遥小说美学的新变化,我想这一变化将会为他的创作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生活是一颗钉子
  木 叶
  木 叶
  生活是一颗钉子 一个幼时的邻居,后来娶了个不名誉的女人,好吃懒做,他自己也渐渐消极堕落下去,沉迷于赌博。待他的儿子慢慢长大,又是一副乃父年轻时的模样。行文至此,杨遥说,“这时鲁迅笔下的闰土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鲁迅似乎并不是他时常言及的作家,闰土的形象与他这个邻居亦不尽相同,不过从这则小小的故事,可见出他思虑之一斑。我在读杨遥作品时,亦可间或隐约感受到一缕鲁迅等知识人还乡时的所思所想。杨遥注目于一个个人,他的笔触在乡土之内,又在乡土之外,有一种深情,又有一种冷峻。新作《补天余》便是这样的作品。
  小说的主人公名叫王二(一个可堪互文而又甚为俗常的名字),对石头的迷恋塑造着他的生活。杨遥不少文本的指向,可以归入古人千百年来不断言说的“行路难”,抑或现代人所关切的“生存困境”。不同在于,他笔下的人物往往不是高声的呼告者、慨叹者,也不是简单的随波逐流者或不可救药者,他们踟蹰、漂泊、挣扎,他们有所不甘,又有所领受,尤为动人的是其间的跌宕与未明,这是属于虚构人物的未明,许多时候也是作者自身的未明。王二喜爱石头,有所研究并花费心血经营,却并未因此而得到响亮的声名或可观的收益。他在世俗中的位置很不乐观,小说尾声,老人摇着头对“我”说,“农民不好好种地,折腾什么石头?你去学校背后找找他,给人家当小工呢,这么大的年纪了!”前句是对王二身份以及人生价值的反问,判断已在其中。后句是对王二生活现状的交代,结尾处的一幕印证了此言不虚。
  在奇石收藏方面,“我”算是他的半个知音(这也许比真正的知音更像生活本身,有美好与善意,有严酷与疏离),“我”由他而入门,渐渐有了自己的判断,信任他而又不无保留。王二把自己所看重的“雄鹰”给了“我”,“我”有些偶然地参加奇石展,这个雄鹰斩获金奖,被人以重金收藏。就是这样,生活之前景,眼力之可能,充满了未知与未明。没人说得清命运之流的方向,王二在人们的注视下,“抬起头来望了望前方,又低下去用力去拉(车)。”   或许,这就是一些评论者认为杨遥的小说是指向现代主义的缘由——象征的意味被埋在现实的记叙中。杨遥的许多作品都是用这种风格围起自己的世界,他似在寻找一种自足,以对抗现实的虚无。只是有的作品,尤其是一些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的作品,往往用力过猛,而一旦“象征”太过明确,作品的气韵反而会受损。杨遥比较成功的作品,恰恰都是“隐匿”功夫做得好的,借用哈罗德·布鲁姆的话,“表现一种与我们的世界相交的现实秩序,它既不完全和尘世相同,又和尘世相去不远”。这需要作者在意识与抑制间求得平衡。杨遥近年的作品,比如《雁门关》《匠人》《流年》,都将结局设得更为平淡,显现出他在这点上的自觉。
  布鲁姆曾经在《短篇小说家与作品》中引过作家佩特的话:“如果不能每时每刻在周围人们中看出一些激情澎湃的姿态,在他们的才华的光辉中看到某种悲剧性的力量分歧,那么就像,在这冰霜和阳光交织的短暂的白天,在天黑之前就要入睡。”短篇小说的“短”是限制也是特点,它似乎总是偏好那些跌宕精彩的故事。但如果,一个短篇能显现出切入凡俗生活的任何一段也可自成一格的能耐,让人体味到更深层的人生况味是平淡和普通,才是更终极意义上的象征。杨遥的一些短篇正有着这样令人钦羡的倾向,但这反过来也造成,短篇是最适合他的文体。
  刘芳坤
  石上印月只道寻常
  石上印月只道寻常
  刘芳坤 《补天余》有一个旷古怆然的开头,昔日辉煌而今坍塌的古城墙、住满燕子和蝙蝠的戏台,然而,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梦里凝听老鼠吱吱声的“我”。并且,从开头“我”就告知了小说结局:“石头是再寻常不过的东西。”
  从这篇小说中,我们可能又一次沉陷于偶尔迸发的人生写意画境。“我”站立于古旧黑暗的戏台,和敢于跟皇帝讲条件的杨八姐通灵:“我要一两星星二两月,三两清风四两云,五两火苗六两气,七两黑烟八两琴音。”衰颓的历史如幽灵般咿咿呀呀,而带着“远方”气息的王二和他的石头就在此时蹦入了这幽灵般的宿命,火光、琴音、清风、云气在刹那间命名了“补天余”的“道旁石”。
  从这篇小说中,我们却又一次对一个已经坚固如石的生活目不忍视,我们希望在合上书页的瞬间可以摆脱,同时必须拉走那个正蹲在中国任何一个角落,捡着石头的王二。在昏暗的天色中无法遥想古夜郎国的神秘沉朴,而只能在精心计算的性价比里两眼放光。“我们来到王二早上挑石头的地方,帐篷内的地上放着一大堆石头,大概有几千块,一群人正在埋头挑。”几千块石头和埋头的人群,十块钱、二十块钱的拥挤的人生……
  小说就是由各种对立构成的艺术,这对立不仅表现为言说、表现为人物、表现为杨二姐和苏东坡的宋朝,表现为在衰老的裙裾里可能掩藏着新鲜的肉体。 “我”靠近了理想,“王二”沦陷于生活;“我”进城成功了,“王二”失败了;然而,正如“我”是一个无名,“王二”是一个代名。两个人物不过徒有空空如也的外表,变成了一个作者心灵史的标记,导向了一个被延滞的结局。如果我们在绵延的寻石记中承认这一段标记的效力,作者的标记过程就会变得无休无止:一个曾经旷古决然的抒情者如何转变为古往今来无情人。唯有一次次被王二打断了的关于石头的臆想,唯有生活。
  必须承认,作为一名老太原,笔者在目及小说中由各类市场组成的太原景观时候,略有不适感。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开化寺已经不见当年文化旧貌而变为商圈,依稀记得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到了1990年代,笔者依然在那里巨型的市场买过最为流行的吉安特自行车。直到新世纪,开化寺的婚纱租赁业仍然十分红火。而据杨遥介绍,这篇小说的材料来源于在开化寺古玩市场看到的昂贵石头,那么,作为小说的原料,作者看到的显然是特定的“角落”和特定的“时间”。接着,作者根据两个特定构筑起了上文所述的“对立”,在这种“对立”的核心中城市景观本就被虚化了。读景观论人事,好友手指曾说杨遥站在两座岛屿之间,续小强则以杨遥解答“我的精神谜题”,如今的“手族”(山西“70后”、“80后”男性作家建微信群名)比之曾经的“晋军”,相同的是迁徙中的抒情性,不同的却也是抒情性中对景观的进一步虚化(与“晋军”作家柯云路、张平等的转向不同),所以小说虽然以“进城”为主题,而其主观性更强,更多的是面对自我精神的虚妄。
  最后还是回到石头,这些从山山沟沟运来,汇聚在太原这个“大城市”的石头。这些石头似乎在古城村里更富有灵性,也不会辜负“补天余”的名号,而一旦摆在了太原的开化寺、黎氏阁,交易属性就大于一切,在一片混乱的挑三拣四中,恐怕只能名为“余”,不见“补天”风姿。然而,石头又终归要来到城市给生命赋予价值,独留下脱下西服的苦力王二。不管杨遥用“对立”建筑的小说景观,在无望的眺望中,还要延滞多久,它终归揭示了:人如石头,石头是人。城市月光照亮了石頭,不管你看不看得见月光,也不管你相不相信石头如水印月,均归是寻常吧。
其他文献
现代科技,特别是现代生命科技,要不要尊重伦理学原则,要不要倾听伦理的声音?有关专家针对一些科学狂人在美国秘密克隆人的做法指出——克隆人违背人类生命伦理。  我国多家媒体曾转载了国外媒体报道的一条惊人消息:一群科学狂人正在美国内华达州大漠深处进行着一项克隆人的秘密实验。他们根据英国科学家创造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原理,从一个夭折的10个月大的美国女婴身上提取细胞制造克隆人,“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世
在大英博物馆的柔光中,人们只能勉强看到镌刻在这些古老泥板上的密密麻麻的楔形标记。这些细小的标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书写系统——楔形文字的遗迹。  大约150年前,学者们首次破译了楔形文字,然而直到目前,能被读懂的文字仅有一小部分,仍有约90%的文字未被破译出来。但是,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一项新技术正在给它们进行“解锁”,效果还挺不错。这都要归功于现代工具——机器翻译。  现在你是不是越来越好奇了
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广播比赛证书(正面)  中俄人民之间友谊源远流长,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两国人民之间兄弟般的情谊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引领下,中俄两国关系进入“历史最高水平”。这一切,让我想起了1957年参加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广播比赛的难忘经历。一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一直被我党称为“老大哥”的苏联
美国学者近期研究发现,冥思有助于改善偏头痛,抑制紧张情绪。  有数据显示,超过20%的成年女性和超过10%的成年男性受偏头痛困扰。大多数偏头痛患者服用各种各样的麻醉药,然而有时麻醉药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让人产生依赖。  就此,美国学者邀请19位患有慢性偏头痛的志愿者进行研究,结果证实,传统的冥思是最好的预防和改善偏头痛的方法。在做瑜伽时冥思会逐渐改善偏头痛状况,抑制紧张情绪。(《环球
从前,米尔波特小镇有个会计,名叫格林。他的祖先创办了一家专门为人提供会计服务的公司,一直传到格林这一代。由于祖辈们的精打细算、悉心经营,公司的生意历来红火,上门的客户络绎不绝。经年累月,屋前的一个大理石台阶竟被磨出一个深坑。  格林的朋友们一直劝他换个新台阶,以免有人不慎滑倒,万一惹上官司,搞不好连家底都得赔进去。  格林并未将这事放在心上。这天早上,格林打开报纸,看到一则新闻:一户人家的树被狂风
2017年9月16日,我收到吉尼斯世界纪录寄来的证书,证书上写着: “最长的昆虫是一只竹节虫(中国巨竹节虫),腿完全伸展测量是640毫米,由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饲养,2017年8月公布。”这意味着该种被国际权威认证机构正式承认,刷新了世界上已经被人类发现的807 625种昆虫(截至2015年9月28日最新数据)中的最长纪录。 这个引起轰动的昆虫物种叫中国巨竹节虫,属于竹节虫目,全世
德阳是四川省一个不大的小城,和成都相距70多千米,小城本来也平淡无奇,和大多数城市一样,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德阳城有条河穿城而过,那条河叫绵远河。绵远河发源于九顶山,是沱江的上游,全长133.6千米,穿城的河段有16.1千米。这段河上架起了十座桥,其中有座叫岷江路大桥的桥,居然是个著名的观鸟点,还是德阳市林业局挂牌的最佳观鸟点。  德阳观鸟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每年11月开始,越冬的水鸟陆
就在2019年5月初,江苏省发布了化工企业关停管理相关文件,文件指出对所有化工生产企业进行评估,不迭标的立即停产、限期整改,不具备整改条件和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予以关闭。消息一出,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加之2019年上半年以来,化工企业厂房火灾、爆炸事故频发,一时间人们对于化工厂畏惧情绪更甚,虽然化学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大多数人却是“谈化学色变”。同学们在学习化学这门课时,是不是也有畏难和厌恶情绪?
信任,是相互的。有一种著名的“信任理论”指出,信任的出发点是互动。理论的提出者西美尔认为,正是互动形成了人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形成了社会。然而即使社会再纷繁复杂、日夜变化,即使到了今天,这种互动的信任关系也仍然是当今社会无数关系构成形式的源泉。从囚徒困境说起  两个人的信任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一个著名案例。它是指两个嫌疑犯甲和乙私入民宅联手作案,结果被警方逮住了。比较幸运的是,警方并没有充足的证
19年来,他用自己的双脚踏遍整个北京,途经的路程超过上百万公里,抄写站名上万个,走坏了40多双鞋。他叫张鹊鸣,是一名“80后”公交乘务员,被人称为问不倒的“活地图”。  2000年,公交公司面向社会招工,张鹊鸣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公交集团第一客运分公司387路公交车上的一名乘务员。  干公交这行十分辛苦,几乎每天都要奔波在路上,但是,张鹊鸣却十分喜欢。可是,日子一长,张鹊鸣发现,他所在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