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藏族朝盖神舞研究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甘两省交界的岷山东端摩天岭两侧世居的白马藏族族群中,流传有一类称之为“朝盖”的古老宗教神舞。依照传统惯例,每年春节期间,白马藏族村寨则会集体举行大型祭祀仪式。斯时,神职人员或信徒则会面戴象征神灵的面具,以形体动作展演请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朝盖祭祀舞蹈。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平武县白马藏族乡厄哩村等多个村寨展演朝盖神舞,结合当地传世写本文献和苯教古籍文献,对这一原始古朴而极具地域特点的宗教舞种之概念内涵、面具特征、展演仪式、渊源关系及文化功能等方面做了深度研究考释。
其他文献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有两个核心概念:经验和情境,它们是杜威批判近代认识论二元分离并试图改造哲学的基础.杜威对传统哲学特别是英国经验主义的经验概念进行了"扬弃",继承其唯物主义的客观实在性,结合康德、黑格尔代表的观念论的反思理性,超越近代认识论静观特征,体现了植根于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性经验内涵.这种新经验概念还具有自然主义的整体观,具体表达在杜威的情境中.情境与新经验形成一种相互关联、相互解释的逻辑关系,即所谓"经验关于自然又在自然之中".杜威的新经验还具有方法论意义,因为基于情境原则的经验方法是探究世界的工具.
在工业社会中,知识与权力构成了一对辩证关系,无论是在社会的层面还是在组织的层面,都可以看到知识与权力的辩证关系.不过,总的说来,"知识就是力量"的信仰在每一次与权力发生了冲突的情况下,都必然要败下阵来.知识更多地表现为对权力的从属和依附.显然,权力与知识代表了人的两种不同的意志,权力所代表的是一种"进行控制的意志",而知识所代表的则是一种"运用事物的意志".知识与权力在历史上的不同表现也反映了社会的性质,在此前的各个历史阶段中,之所以"进行控制的意志"有着突出表现,那是因为社会结构为权力的生成和运行提供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思想引领、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随时接受新时代最新理论成果的指导。新发展理念是党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的最新理论结晶,为当前改进和完善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注入了新的元素。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相互统一、相互契合、相互贯通的集合体,可以进一步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丰富和发展。高校应切实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理念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大学生思
情感互嵌是推动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中值得考量的重要维度,在民族互嵌过程中,民族情感是否得到合理地调适与建设,将成为评估这种互嵌关系是否导向民族团结的关键。情感社会学关于情感的研究对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研究带来很大的启发。基于情感排斥与情感吸纳的内在张力梳理民族情感互嵌的基本线索,认为空间阻隔与社会结构分化、抱团而居、刻板印象与心理疏离都可能引发民族之间的情感排斥;而经济性因素中的生计互补到生活依赖、社会性因素中的自我到群我的统一、政治性因素中的情感制度化到能动性提升、文化性因素中的共生与认同方面则能找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我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推进中,全面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高校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且责无旁贷。“两个大局”的宏观时代背景让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一定的现实挑战,但也带来大的历史机遇。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其坚守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战胜潜在风险的必然要求,更是围绕“立德树人”目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的社会需求,应站在实现中华民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工作、学校美育、传统文化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形成了一系列兼具时代特征和个人魅力的习近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习近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体现了"育人为什么要审美""用什么样的美来育人""如何审美育人"三个层次的思想,从审美文本、审美路径、审美旨趣、审美意义四方面进行解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需要,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养成.对于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审美的主体功能、注重整合审美对象的资源
东汉后期,因西北边患严重,朝廷耗费难支,关中豪族集团借机提出放弃凉州的主张,以打击西北军功豪族集团,由此引发朝野旷日持久的"弃凉之议".马融为当世名士,出身西北军功豪族,又兼外戚,深知凉州对东汉王朝边防之重要性,故极力反对放弃凉州.其《东巡颂》《广成颂》《梁大将军西第颂》即因"弃凉之议"而发;其《围棋赋》《樗蒲赋》也不是单纯的游艺赋,而是因东汉朝廷武备废弛所创作的讽谏之作.以往研究者多因马融依附外戚而贬低其"作赋以讽"的现实意义,有失偏颇.
伴随民初政治鼎革,社会深刻裂变,道德危机空前严重,畸形人格触目即是,而学生群体首当其冲.为改造学生畸形人格,部分知识分子积极发表文章,努力尝试培育和塑造学生新人格以重构近代国民精神.他们揭露和批判了重物质轻精神、重知识轻实质、重职业轻人格等学生道德堕落思维,认为共和危如累卵亟需合乎时代的学生新人格,系统诠释了学生新人格必备的基本理论要义,如人格概念及其所应具备的科学理性思维、共和道德素养和必备学问才识等.为实现前述目标,他们欲藉强化学校教育职能、矫正畸形教育理念、树立正确人生哲学、增强个人与社会互动、知行
基于地区情势尤其是地区主义的加速演进,东南亚民主化进程及其话语叙事正经历异常复杂的系统重构.这一进程的过渡态、分散性和不稳定等客观现象,不断改写着传统与现实话语叙事逻辑的价值和空间.东南亚地区和国家精英对于该地区民主化路径的叙事话语构筑中,有一条清晰的逻辑理路贯穿其中,即地区主义发展沿循地区主导性而展开.历经多样文明和复杂历史进程的考验之后,在筛选外来影响、形成自我认同、勾勒未来图景、加速治理变革等叙事—话语系统的构建方面,东南亚显然还存在着长期的挑战.
回望民国时期的大学教授,作为该时代的学术精英,他们主要来源于废除科举后的士人、海外留学的归国人员及高校优秀毕业生.他们在治学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征:学术旨趣——经世致用、学术为本,学术素养———学问渊博、中西贯通,学术方法———融汇中西、各有特点,学术成就———创建学科、取得成果.其学术特征的生成在于教授追求学术、担当责任,大学提供健全的教授制度、赋予教授学术自由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历史启示我们,需要提高教授素养,完善教授制度,营造宽松环境,只有这样,才可能提高教授学术水平.